杜丽娘舞台形象.docx
《杜丽娘舞台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丽娘舞台形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杜丽娘舞台形象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2 一、汤显祖与牡丹亭 2 (一)汤显祖简介 2 (二)牡丹亭杜丽娘形象塑造缘由 3 1、社会缘由 3 2、作者经验 3 (三)杜丽娘形象介绍 .4 二、青春版牡丹亭汤显祖牡丹亭比较 4 (一)青春版牡丹亭介绍 4 (二)两部作品的相同点 4 1、以情为主旨绽开 4 2、以梦为线索贯穿 4 (二)两部作品的不同点 5 1、定位不同 5 2、人物塑造侧重点不同 5 3、情感表达方式不同 6 4、主题思想不同 .7 三、青春版牡丹亭与汤显祖牡丹亭杜丽娘形象的比较 (一)相同点 7 1、内心蜕变相同-听从到叛逆 7 2、冲突的聚焦相同-“情感”与“理性” 9
2、 3、 形象相同-至情的化身 .10 4、 塑造人物的手法相同.10 (二)不同点.11 1、性格表现不同 11 2、舞台形象不同 12 参考文献 13 杜丽娘的戏曲舞台形象 摘要:作为优秀戏曲作品,牡丹亭不仅为我们呈现出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也将杜丽娘漂亮。娇美的形象植入我们发心中。事实上,随着时代发展,对于戏曲舞台上杜丽娘的解读也具有肯定差异,为了更好让人们了解杜丽娘这个充溢漂亮的女性形象,本人据此对杜丽娘的戏曲舞台形象进行论文的论述。本文汤显祖与牡丹亭进行简介,其次对青春版牡丹亭汤显祖牡丹亭比较进行分析,然后青春版牡丹亭与汤显祖牡丹亭 杜丽娘形象的比较进行分析,最终进行论文总结。 关键词:
3、杜丽娘 戏曲 舞台形象 一、汤显祖与牡丹亭 (一)汤显祖简介 中国闻名戏曲作家汤显祖,为明朝人(1550年至1616年)。他字义仍,号清远道人、若士、海若。诞生于江西临川,是汉族人。他的家乡在临川云山,之后又搬至现在称为抚州的汤家山。汤显祖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加上天资过人,很早就有了名气,他精通诗词歌赋而且在天文、地理、医学等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在34岁时考中进士,之后被派往南京任职,曾担当太常寺博士等职务。在中国戏曲史上,汤显祖是一位最富有哲学气质的作家,他曾师从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汝芳,同时对这一学派的的另两位启蒙思想家李卓吾与释达观也非常敬佩。泰州学派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
4、口号,主见人性自由,主见人应当有情感的欲望,这对当时儒家封建思想是一个不小的碰撞,而且在明朝后期掀起了一种新的思想,这种思想具有先进性和启发性。在他的主见里,否定了理性对人情欲的扼杀,相识到了两者的冲突和对立。汤显祖以戏曲创作家的身份最为出名,他的代表作有四部,它们被共同称为“临川四梦”,在这四部作品当中,牡丹亭是最为精彩的,他所创作的戏剧作品不仅在中国文明,而且还受到外国观众的宠爱。他所创作的另一部作品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一部很闻名的作品,是导演学发展的启蒙,对其具有指导意义。不仅如此,汤显祖在诗词创作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闻名的代表作品有红泉逸草等。(二)牡丹亭杜丽娘形象塑造缘由 与紫钗
5、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的牡丹亭,是结合了当时落后的封建儒家思想体制,而在剧情里创作的花神又是以道家的思想为原型构造的,杜丽娘能够死而复生则是以佛教的三生说思想绽开的。作者将三种不同宗教思想穿插在同一部作品里,将自己全部情感都表现在这部剧中,使他的至情学说更淋漓的表达出来。他在牡丹亭题辞中旗帜显明地提出情感至上主义的观点:“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能与死,死而不行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完备的诠释了他的“至情说”。这种至情说,明显带有人本主义和特性解放的启蒙色调,代表着晚明的时代精神,对当时和后来的文学家与戏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剧结合了当时明朝社会的时
6、代背景,通过带有神话色调的故事将其进行呈现,使整部作品具有传奇的浪漫色调。该作品共有五十五回,情节环环相扣,每一节都为后面的故事做了铺垫,里面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部作品花费了他更多的心血。牡丹亭这部剧的思想不但是为了赞美人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戏曲的形式对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进行批判,对泯灭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进行犀利的否定。 1、社会缘由 汤显祖所生活的时代明王朝正走向衰落。两千年来作为社会思想基础的儒学,已经日益迂腐固执,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发展,扼杀人性,女性受到礼教的束缚就更为残酷。16世纪,新的商业城市在兴起,市民阶层渐渐形成。这样,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比如反
7、对超经济的搾取方式,主见个人主义的国民之富;反对君主专制的政体,主见没有皇帝的民主政治;反对迷信和正统思想的束缚,要求特性解放等等。在文学上,出现了以市井人物为主角的文艺作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汤显祖通过塑造杜丽娘这一形象,表现对当时封建礼教的不满和抗拒,提倡人性的自由,这在当时使思想的一大进步。 2、作者经验 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汤显祖在为官期间,看到了朝廷官风不正、腐败不堪的景象,向皇帝建言惹得圣上大怒,随之被贬,在浙江遂昌县担当知县,在任职的五年间,为官清廉,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因损害了当地权贵的利益而受到排挤和陷害,在不行忍受的条件下离职回乡。赋闲期间,对当时的朝廷还抱有一丝
8、希望,渴望能够重新被重用,但同时又想朝廷能够有可重用的大臣,官风廉政,百姓淳朴,安家立业,自己能做做诗就可以了,最终慢慢打消了重新为官的想法,用心于诗词及戏曲的探讨和创作。在这部剧中,汤显祖将自己笔下的杜丽娘给予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及灵性,他在剧中无处不流露出对这种生命意识赞许,因为这种意识是一个人应有的天性。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杜丽娘这种思想是违反了封建礼数的,当两者发生冲突和碰撞时,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爱情,她英勇的追求自己的华蜜和志向,用自己的生命与封建礼教做抗争,使这部戏曲的情感主旨得到了升华,对当时封建落后思想进行了冲击。在捍卫爱情的道路上,杜丽娘遇到了重重阻碍和困难,但她依旧没有选择
9、放弃,最终谱写了一段超越生死的爱恋。(三)杜丽娘形象介绍 杜丽娘是作者倾尽全力塑造的戏剧主子公,其他人物都是她的陪衬或背景,在情节上也不构成戏剧冲突的对立方。这个人物体现着作者的生命哲学观念,通过她不只是要歌颂少男少女的爱情,更主要是在于对封建礼教下人的生命状态进行反思,对传统的道德理念进行指控。 杜丽娘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冷漠但实际内心热忱似火,她的人格特点比较困难冲突。作为名门闺秀的杜太守之女,她不能逃脱封建礼教的幽闭式教化,当她经验过梦幻界、幽冥界的生死之爱,复归人间界之后,柳梦梅对她的求婚,竟被她以“以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由拒绝,可见她受礼教毒害之深。但是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禁锢使她的情感
10、和直觉麻木僵直,乃至短暂休克窒息,却恒久无法熄灭人的内在自然情欲的火焰。惊梦与寻梦两出是牡丹亭的戏胆,极其真实地描绘了主子公内在生命之火由渐渐喷发到焚毁一切束缚的壮美景象。 二、青春版牡丹亭与汤显祖牡丹亭比较 (一)青春版牡丹亭介绍 青春版的牡丹亭是在知名戏曲创作家白先勇先生笔下完成的,它集合了众多戏曲创作家的才智和结晶。这部作品在原著的基础上重新加入了时代的新元素和艺术的新思想,并且也保留了昆曲古典韵律的美感和特点。白先勇的牡丹亭是以当代人们的观赏标准为基础构思的,呈现出与原著不一样的魅力。它通过戏曲舞台的形式来表达,对原著进行了精简,只保留了原著的核心内容,让整个故事更加紧凑,思想表现更加
11、明白,线索更加清楚,曲折的故事情节让整体更具吸引力,所以它能够淋漓尽致的将古老的昆剧以现代的戏剧形式呈现出来。 (二)两部作品的相同点 1、以情为主旨绽开 牡丹亭创作的主旨始终围绕一个情字绽开,汤显祖版的牡丹亭将“情”分为了三部曲,从感情的萌生到感情加深最终至刻骨铭心,整部剧也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汤显祖塑造的杜丽娘是一个至情的女子,她在梦中萌生真情,从今便不能限制、无法自拔,即使付诞生命也要追求真爱,最终和柳梦梅终成眷属。从这部剧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追求真情的赞美之意,因为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它比生命更加重要,为了它即便要违反封建礼教也在所不惜,这场爱情撼天
12、动地,最终也有了好的结局。牡丹亭是文学艺术珍宝也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品,它是西厢记的发展,更是红楼梦的启蒙。青春版的牡丹亭同样以情为主旨,并删除了原作中大量与情无关的内容,尤其是杜丽娘与柳梦梅刻骨铭心的感情是整部剧的核心,同时也包括了其他人物的感情,例如:杜丽娘双亲对女儿的爱惜之情、女主子公和春香的友情、男主子公和仆人之间的感情还有地狱胡审判对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维护、石道姑对他们的关切和照看等。戏曲里的情感线索相互交织,使内容更加饱满。 2、以梦为线索贯穿 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对于戏曲作品的创作,最重要的是戏曲的结构,一部作品是否能够成为一部具有魅力和感染力艺术品,它的结构起到了很重要
13、的作用。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结构奇妙,以梦为线索贯穿整部戏,整部戏曲总共有五十五回,虽然故事情节困难但却不混乱,结构紧凑而有序。其次回通过一场梦柳梦梅出现了,开启了这段爱情的萌芽,这场梦奠定了两人前世之缘,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在结构上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白先勇在制作新牡丹亭的过程中,尽量将它的表现更贴近于现代人的审美特点,同时又不失昆剧的美感,将原著内容核心保留,使剧情的完整性未因为精简而遭到破坏。对于述梦部分,是贯穿整篇文章的线索,保留了其精华,同样采纳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情节支配更加合理奇妙,节奏紧凑,使整个故事跌宕起伏,通过现代舞台的形式将这种古典美表现出来,更加精彩。 (三) 两
14、部作品的不同点 1、定位不同 在汤显祖版的牡丹亭中,是结合了当时落后的封建儒家思想体制,而在剧情里创作的花神又是以道家的思想为原型构造的,杜丽娘能够死而复生则是以佛教的三生说思想绽开的。作者将三种不同宗教思想穿插在同一部作品里,将自己全部情感都表现在这部剧中,使他的至情学说更淋漓的表达出来。故事以明朝社会为背景并加入了带有神话色调的内容,使故事更加神奇富有传奇。也对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进行了批判,对泯灭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进行犀利的否定。 青春版牡丹亭保留和传承了古老昆曲的古典韵律,使其更加高雅,让观众在当今这种喧嚣的时代中感受到一丝安静。于丹曾经说过:“昆曲是一种奢侈品,它让我们有了更
15、多的闲暇的时间,让我们能够心游万初,在审美中完成一个从容而优游的穿越,然后找到自己的人生真谛。”1 以这个角度讲,青春版的牡丹亭可以为人们消退杂念,摆脱喧嚣。它发扬了昆曲的柔情、梦幻、曼妙与细腻,他向身处在物欲横流时代的我们勾画了一幅至纯至情的世界,让我们在这个以消遣为主、消费快餐文化的年头还能够吸取精神的养料,感受到不一样的视觉体验。2、人物塑造侧重点不同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主要批判封建礼教对女性思想的禁锢,侧重表现杜丽娘在封建礼教和追求真爱的冲突中蜕变,而白先勇则重点强调了人性对封建制度的抗拒。刻画了杜丽娘情感的深化和递进,在两部作品中塑造的杜丽娘都是多情的性格,如牡丹亭起先提到:“情不知所
16、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就表达了杜丽娘对待感情的看法超越了生死,仿佛她就是为爱而生。这种感情给她志气、让她不顾一切冲破重重阻碍,她是当时先进思想的代表。在青春版的牡丹亭中侧重于描绘主子公的心理与情感的改变,所塑造的形象柔情却不做作,痴情却不傻、哀情却不伤感。3、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 闻名学者兼作家章诒和曾经说过:“传统的戏曲舞台,除剧本之外,表演技术确定一切。”2不论是将剧本以舞台的形式呈现、还是将文字转换成画面,“青春版”的牡丹亭都是以传承昆曲的艺术美感为标准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故事情节的刻画、情感的描绘、人物形象特点都须要演员来进行表达,所以演员对于昆曲能呈现出的艺术
17、效果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青春版”的牡丹亭剔除了大量曲牌与唱词,削减了许多唱的部分,宾白的部分相对增加。观众在观看青春版的牡丹亭会明显感受到听曲的部分变少了,表演的部分增多了。要想吸引观众,就须要增加现代的元素,使其表演更贴近于现代人的口味。青春版的牡丹亭正是通过这部分的改进,才使得这部古老的戏剧重新在舞台上呈现出不一样的活力与魅力,不仅赢得了现代观众的心理同时也是经典之作接着得到传承与发扬。4、主题思想不同 白先勇制作的牡丹亭以青春和爱情为主旨思想,对原著的删减、重塑全部以该中心思想为原则进行创作。而新牡丹亭剔除了原作中抨击程朱理学的内容,将整部剧的表达都以情字绽开,可以说更加注意对情感的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丽娘 舞台 形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