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壕吏》诗词赏析_杜甫石壕吏赏析.docx
《杜甫《石壕吏》诗词赏析_杜甫石壕吏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石壕吏》诗词赏析_杜甫石壕吏赏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杜甫石壕吏诗词赏析_杜甫石壕吏赏析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杜甫石壕吏诗词赏析,更多杜甫石壕吏诗词赏析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特别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下面是大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杜甫石壕吏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石壕吏唐代: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
2、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恶,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哀痛。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与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恒久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
3、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打算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渐渐消逝,隐隐隐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接着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辞。注释暮:在傍晚。投:投宿。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逾(y):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愤怒,猛烈,粗暴,这里指凶恶。啼:哭啼。苦:凄苦。前:上前,向前。致:对说。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防守,这里指服役。附书至:捎信回
4、来。书,书信。至,回来。新:最近,刚刚。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长已矣:恒久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完裙:完整的衣服。老妪(y):老妇人。衰:弱。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恳求。从:跟从,跟随。应:响应。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打算。晨炊:早饭。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如:似乎,仿佛。闻:听
5、。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独:唯独、只有。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赏析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遇的苦难深表怜悯。艺术上,精炼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争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微环节描写自然真实。擅长裁剪,中心突出。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
6、混乱和旅途荒芜等缘由,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忙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示意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旁边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白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供应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照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
7、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抗拒,无法“捉”到;其次、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攻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务发展,他没有参加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担心;即使到了深夜,仍旧寝担心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即“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其次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壕吏 杜甫 诗词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