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意义-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临床意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意义-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临床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意义-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临床意义.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意义|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属传染病,临床上有恶心、呕吐、纳差、上腹饱胀、厌油、发热,伴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以往主要依靠试验室检查确诊。笔者在超声诊断工作中发觉,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往往合并胆囊声像图变更且黄疸性肝炎图像异样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黄疸型肝炎,现对167例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超声图像视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本组167例病人,均经我院超声检查发觉胆囊有变更而疑诊为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后经试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其中男94例,女73例。年龄546岁,平均16岁。有黄疸者134例,无黄疸者33例。 方法:
2、用SDL-32B及ACUSONXP10C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及4.0MHz。病人空腹8小时以上,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于肝脏及胆囊区进行常规超声检查,重点视察肝脏及胆囊的形态、大小、肝脏内部回声、胆囊壁变更及胆囊腔内回声,切面显示清楚后停帧,进行测量和记录,并同时完成脾脏的检查。 结 果 167例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中,27例肝脏形态大小及回声无明显变更,32例肝脏稍大,回声致密略增加,108例肝脏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肝脏下缘角内缘稍饱满,肝脏呈较低回声。167例中有113例有不同程度的脾脏增大(多属轻度)。167例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均有胆囊的声像图变更,且有黄疸的较无黄疸的改变更明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病毒性肝炎 超声 图像 特征 临床意义 标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