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docx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2019年修订)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课程代码0105019英文名称Medical Immunolog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先修课程学分3总学时48开课学期第4学期课堂授课学时线上授课学时二、课程简介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说明免疫系统识别 抗原和危险信号后发生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性异物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 致病理过程和疾病发生开展的机制,并为诊断、预防和治疗某些免疫相关疾病提供 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免疫学在生命科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由于细胞生物 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
2、与免疫学的交叉和渗透,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 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医学免疫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生理性免疫应答 的基本规律及其调控、病理性免疫应答的发生开展及其与临床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在基础研究及临床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上的应用及其策略。其 目的是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不同层次上揭示免疫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 规律及其机制,为探讨疾病发生、开展机制,进行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 它既以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等各门医学基础课程为学习的必备基础,又与临床医学有着密切的联 系,
3、成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临床医疗和医学科学1/24(1)B细胞的分化发育:BCR基因的结构及其重排、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 的机制、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一一B细 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2) B细胞的外表分子及其作用:BCR-Iga/IgB复合物,CD19/CD21/CD81,共 刺激分子(CD40, CD80/86, LFA-1 与 ICAMT),其他膜外表分子(CD19、CD20、CD22、 CD32)o(3) B细胞的分类:初始B细胞、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B1细胞与B2细 胞及其区别。(4) B细胞的功能:产生抗体,提
4、呈抗原,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第十章T淋巴细胞1 .教学目的与要求(黑体小四号):掌握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分化及其意义,T细胞的主要外表分子(TCR-CD3复 合物、CD4和CD8、CD28、CTLA-4、ICOS、PDT、CD2、CD40L、LFAT和ICAM-1 等共刺 激分子)及其作用,CD4+Th细胞亚群及其效应功能,CD8+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调节 性T细胞的功能;熟悉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a|3T细胞和y3T细胞的区 别。2 .学时分配:理论课:2. 5学时3 .教学重点: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分化及其意义;T细胞的主要外表分子及其作用;T细胞 的功能。4 .教学难
5、点:TCR基因重排。5 .理论教学内容:(1)T细胞的发育分化: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分化(阳性选择,阴性选择)10/24 及其生物学意义;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中的增殖分化。(2)T细胞的外表分子及其作用:TCR-CD3复合物,CD4和CD8,共刺Ji敖分子(CD28 与 CTLA-4, ICOS, CD40L, PD-1, CD2, LFA-1 与 ICAMT),丝裂原受体,细胞因子受 体,FasLo(3) T细胞的分类和功能: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aT细胞 和ybT 细胞;CD4+T 细胞、CD8+T 细胞;Th 细胞、CTL、Trego6.实验内容:(1) E-花环实验,0.
6、5学时。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抗原提呈细胞的分类,DC的功能,抗原加工、抗原提呈的概念,内源性抗 原的产生、加工和提呈的主要过程(MHC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外源性抗原的摄 取、加工和提呈的主要过程(MHCH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熟悉DC的类型,DC、单 核一巨噬细胞和B细胞提呈抗原的特点;了解经典DC的成熟过程,非经典的抗原提呈 途径,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2 .学时分配:理论课:2.0学时3 .教学重点:APC的概念;三类专职APC的功能及其特点;MHC 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MHCII 分子抗原提呈类途径及其区别。4 .教学难点:树突状
7、细胞的类型及其成熟过程。5 .理论教学内容:。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APC的概念和分类;树突状细胞的特点(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类型、成熟过程及其功能;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参见第十四章);11/24B细胞特异性识别、浓集和内化抗原。9 抗原的加工和提呈:抗原摄取的三种形式(胞吞;胞饮;受体介导的内化); 抗原加工和提呈的四条途径(MHC 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MHCII分子抗原提呈类途 径、非经典的抗原提呈途径,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第十二章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辅助受体、共刺激、免疫突 触),细胞因子促进T细
8、胞活化,Th细胞的免疫效应,CTL的免疫效应,特异性细 胞免疫效应的生物学意义;熟悉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活化T细胞的 转归;了解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和靶基因。2,学时分配:理论课:3.0学时3 .教学重点: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T细胞的免疫效应;特异性细 胞免疫效应的生物学意义。4 .教学难点: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主要途径;活化的核转录因子;活化的靶基因;抗原特 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5 .理论教学内容:(1)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APC提呈抗原并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2) 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T细胞活化涉及的免疫分子(双信号),细 胞因子促进
9、T细胞增殖和分化,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主要途径(PLC-y活化,MAP 激酶活化),活化的核转录因子,活化的靶基因,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 和分化。(3) T细胞的免疫效应(表12-1)12/24Thl的效应:分泌细胞因子诱生、募集、活化巨噬细胞,促进ThK CTL增殖,促进B细胞产生调理性抗体,活化中性粒细胞。Th2的效应:通过细胞因子辅助抗体产生,参与超敏反响性炎症。Thl7的效应。Tfh的效应。Treg的效应。CTL的免疫效应:效-靶细胞结合,CTL极化,致死性攻击。(4)特异性细胞免疫效应的生物学意义。(5)活化T细胞的转归。第十三章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1 .教学目的与要
10、求:掌握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B细胞和Th细胞间的相 互作用),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应答和二次应答的区别),体 液免疫应答的效应;熟悉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体细胞高频突变、1g亲和 力成熟、1g的类别转换、浆细胞的形成、记忆性B细胞的产生),B细胞对TD抗原 与TIT、TI-2抗原的免疫应答的区别;了解BCR复合体介导的胞内信号转导。2 .学时分配:理论课:2.0学时3 .教学重点: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性田胞活化需要的信号;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 般规律及其生物学意义。4 .教学难点:BCR交联后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11、。5 .理论教学内容:(1)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BCR对抗原的识别产生第1活化信号,B13/24细胞共受体的作用,BCR交联后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产 生第2活化信号,B细胞的增殖和终末分化,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体 细胞高频突变、Ig亲和力成熟和阳性选择、Ig类别转换、浆细胞的形成、记忆 性B细胞产生)。(2)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9 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初次应答和二次应答的区别。(4)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第十四章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固有免疫应答的概念,固有免疫细胞的种类及其作用,固有免疫的
12、应答特 点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熟悉组织屏障及其作用,固有免疫分子及其主要 作用;了解NK细胞杀伤活化受体和杀伤抑制受体,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2 .学时分配:理论课:2.0学时3 .教学重点:固有免疫应答的概念;模式识别受体的概念;NK细胞的功能特点;巨噬细胞 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固有免疫应答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4 .教学难点: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NK细胞杀伤活化受体和杀伤抑制受体。5 .理论教学内容:(1)固有免疫系统概述:组织屏障及其作用;固有免疫细胞种类;模式识别受 体和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固有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2)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
13、要作用:经典固有免疫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 其生物学功能、树突状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固有淋巴样细胞(ILCK ILC2、 ILC3、NK)、固有淋巴细胞(NKT细胞、y6T细胞、B-1细胞)。14/24(3)固有免疫应答:特点、作用时相、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6 .实验内容:(1)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0.5学时。(2)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0.5学时。第十五章黏膜免疫1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了解黏膜免疫耐受的形成、黏膜相关炎症性 疾病。2 .学时分配:理论课:1.0学时3 .教学重点: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4 .教学难点:黏膜免疫系统的细胞及功能。5
14、 .理论教学内容:(1)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2)黏膜免疫系统的细胞及功能。(3)黏膜免疫耐受的形成。(4)黏膜相关炎症性疾病第十六章免疫耐受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及其与免疫抑制的区别,免疫耐受机制;熟悉免疫耐受与 临床医学;了解免疫耐受的形成。2,学时分配:理论课:2.0学时15/243 .教学重点:免疫耐受的概念及其与免疫抑制的区别;免疫耐受机制。4 .教学难点:诱导免疫耐受、打破免疫耐受的策略。5 .理论教学内容:(1)免疫耐受的概念及其与免疫抑制的区别。(2)免疫耐受的形成:胚胎期、新生期、后天接触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3)免疫耐受机制:中枢耐受(阴性选择),外周耐受
15、(克隆清除,免疫忽视, 克隆失能,免疫调节细胞的作用,免疫豁免)。(4)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诱导免疫耐受,打破免疫耐受)。第十七章免疫调节(自学)1 .自学目的与要求:熟悉一些基本概念(抑制性受体,调节性T细胞,独特型网络,活化诱导的细 胞死亡等);了解调节免疫应答的各种机制。2 .学时分配:理论课:0学时3 .自学重点:免疫调节贯穿免疫应答的全过程,涉及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及机体整体水平许 多方面的作用,对初学者来讲,相对较难。同学们应结合其他章节相关内容进行学 习,帮助理解。4 .自学难点: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5 .自学内容:(1)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本身具有的能力(2)免疫分子的免疫调节作用
16、16/24(3)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4)其他形式的免疫调节: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等。第十八章超敏反响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各型超敏反响的发生机制及其区别;熟悉各型超敏反响的别名和代表性疾病,I型超敏反响的的防治原那么。2 .学时分配:理论课:2.0学时3 .教学重点:各型超敏反响的别名、代表性疾病;各型超敏反响的发生机制及其区别;I型 超敏反响的的防治原那么。4 .教学难点:各型超敏反响的发生机制与临床相关疾病之间的实际联系。5 .理论教学内容:(1) I型超敏反响:参与的主要成分,发生机制,遗传与环境因素,临床常见 疾病,防治原那么。(2) II型超敏反响:发生机制,临床常
17、见疾病。(3) III型超敏反响: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疾病。(4) W型超敏反响: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疾病。(5)四种类型超敏反响的比拟。第十九章自身免疫病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自身免疫病发生诱发因素与机制;熟悉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损伤机制(II、 III W型超敏反响机制)及典型疾病;了解自身免疫病的分类、基本特征和治疗原那么。17/242 .学时分配:理论课:1.0学时3 .教学重点: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概念;自身免疫病诱发因素;引起免疫耐受异常的机 制。4 .教学难点:引起免疫耐受异常的机制。5 .理论教学内容:(1)概述: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概念。(2)自身免疫病诱发因素与机制抗原因素
18、: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自身抗原的改变,分子模拟,表 位扩展。 免疫系统异常:阴性选择障碍,免疫忽视的打破,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 活,AICD障碍,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异常,MHCH类分子表达的异常。遗传因素:遗传背景一HLA与AID关联,性别(激素的作用)。(3)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举例说明)。(4)自身免疫病的分类和基本特征。(5)自身免疫病的防治原那么第二十章免疫缺陷病1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及其主要临床特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的分类 及其几种PIDD的特征(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遗传性血管 神经性水肿、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19、等),AIDS的发病机制及HIV诱导的免疫应答; 了解HIV的生物学特征、HIV感染的免疫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预 防和治疗,免疫缺陷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原那么。18/242 .学时分配:理论课:1.0学时3 .教学重点:免疫缺陷病的概念;AIDS的概念;HIV入侵免疫细胞的机制;HIV的致病机制。4 .教学难点:HIV损伤免疫细胞的机制。5 .理论教学内容:(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及其几种PIDD的特征(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等)。(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HIV的生物学特征,HIV的致病
20、机制,HIV 诱导的免疫应答,临床分期及免疫学特征,免疫学诊断、预防和治疗。(3)免疫缺陷病的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原那么第二十一章感染免疫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针对胞外菌、胞内菌、病毒感染的抗感染免疫防御机制;熟悉机体对寄生 虫感染的免疫防御机制;了解胞外菌、胞内菌、病毒、寄生虫的免疫逃逸机制。2 .学时分配:理论课:1.0学时3 .教学重点:针对胞外菌、胞内菌、病毒感染的抗感染免疫防御机制。4 .教学难点:机体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防御机制。5 .理论教学内容:(1)针对病原体免疫应答的共同特征。(2)抗胞外菌免疫(图19/24 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掌
21、握、熟悉和了解三局部。“掌握” 的内容在授课时需要重点讲解,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熟悉” 的内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住概念与特点;“了解”的内容只扼要介绍有关知识概 念或通过学生自学来认识和理解。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在 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按“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和“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 要求、特定的限制)的原那么来培养学生,让初学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系统接受医学免 疫学知识。三、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熟悉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掌握生理性免疫应答 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免疫学 医学 免疫学 课程 教学大纲 五年制 临床医学 本科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