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无巅追求有径.doc
《“无痕”无巅追求有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痕”无巅追求有径.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无痕”无巅 追求有径 探寻李凤老师“无痕语文”的三重境界 曹津源我1991年认识李凤老师,至今已有20年。记得有一年她上公开课十五的月亮(歌词),上得轻松放开,很有灵气。正在她踌躇满志,准备“松一口气”时,作为抓教育科研的副校长,我却给她提出一个新要求:“写一篇教学体会,2000字以上,争取发表。”开始她不很理解,我又说:“你为这堂课投入那么多,产出只有一堂课,投入产出比太低了!太可惜了!我每上一堂公开课,都要写一篇文章,都在3000字以上,而且都发表。”上进心强的她听从了我的话,文章还真的发表了。后来她回忆总结说,正是我的这句话,把她推到了教学、科研双轨并进的高速公路的路口。那时才到“而立
2、”之年吧,一路走来的李凤,现在已过“不惑”,教学、科研成了她有力搏击的两翼,美丽的凤凰完成了起飞,翱翔在蓝天白云间! 属于李凤老师的这种翱翔,源于她在语文课堂的自然、自由的游走姿态。在当前语文界,人们常常批评泛语文、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等等误区,这些误区的出现,究其实质,是教者缺失哲学思考,不善处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辩证关系,未曾达到“无痕”境界的结果。在处理诸如教者与文本、教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工具与人文、走进与走出、放开与收拢、预设与生成、语文与社会等关系的时候,李凤老师的游走姿态总是显示出自然流畅、轻松自如、水到渠成、恰倒好处的特色,而作为
3、其对立面的“有痕语文”则总是给人机械叠加、强硬灌输、生硬生涩、被动勉强的缺憾。人们可能会欣赏李凤老师的上述境界,但并不认同“语文”一类的表述名称。是的,“语文”给人“山头林立,寨旗乱舞”之感,出乎内容界定者多,概念重合、模糊等弊端也不鲜见,但不管语文教学打着什么旗号,“无痕”应是其共同遵循的规律和追求的目标。从哲学眼光看,“无痕”无巅,是理想境界,但追求有径,有乐,因为追求者游走的小径通向语文教学的职业幸福。探寻李凤老师“无痕语文”的三重境界,其意义也在于此。一、既是追求,更是本真当代社会很多“追求”并非出自本真。不少人的“追求”烙上太深的荣誉欲与物质欲的印记,涂抹上太深的功利色彩。这些人没有
4、了本真,有的是扭曲、作秀,成了“被追求“一族。李凤对“无痕语文”的“追求”却来自本真。在李凤老师看来,教育本无痕,生活应本真;享受生活离不开享受语文教学,享受语文就是享受生活。她已经把语文教学作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生命的一部分。追求“无痕”,已经成为她平常的生存状态。就像青歌赛上赞扬云南新疆等原生态演唱只是把放歌地点从草原田间搬到舞台上一样,李凤老师在加入名师培养第一梯队后提出“追求无痕”专业研究方向,也只是将她原先语文教学的游走步履“晒”到专家瞩目的舞台供人们欣赏、评点和指导而已。她没有“被培养”“被科研”,她一直自主自在自由地行走在自己的本真之路上。李凤如今的“追求”源于本真,高于
5、“本真”。本真的原生态色彩固然可贵,但它也是在渐进中吸纳新元素的结果。青歌赛的评委们对云南新疆等原生态演唱中适当地加入流行唱法甚至美声唱法的新潮处理大加赞美。李凤来自“本真”的“无痕”追求,在南通市名师培养的舞台上,“导演”们也为她科学地植入时新元素,使她不断提升理性思考的密度、理论支撑的强度和教学视野的高度,缩短经验性教学与专业性教学的距离。能与时俱进的“本真”才是更有个性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二、既是继承,更是创新 优秀遗产的继承自有魅力。李凤老师已经在他的文章中多次阐述了她的继承观,我想说的是,当你把专业性教学与优秀遗产接通时,爆发的火花是绚丽的。我很欣赏李凤老师在连云港上的散步。在这堂
6、课的“延展阅读”部分,李老师引进“国际家庭日”图案,与学生一起讨论图案寓意,设计过“国际家庭日”的打算。此时,课堂呈现较为浓厚的亲情孝道色彩,体现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在教学技艺上,教者此时处理“放”与“收”、“走进”与“走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等多对矛盾都需要“无痕”艺术,李凤老师完全处于一种自然沉醉的状态中,她的“无痕”艺术竟然深深打动了那位前来听课的年轻教师,他“太激动了”,他要和同学们一起倾诉,李老师在倾听了他那一番出自肺腑的话语后,迅即作出反应,自然承接的两句话放中见收,回归文本,水到渠成地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这种在公开课中鲜见的情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基于优秀遗产继承的“无痕”艺
7、术使课堂闪发异彩! 继承是为了创新,为了发展。李凤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孔子的“无痕”教育: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赏景,孔子遇水必观,引出谈水的话题,最后弟子们十分自然地结合如君子般的水,畅谈自己的志向。这里的“引发”“导入”“放开”“生成”极为自然流畅,这种“无痕”艺术值得我们继承,但怎么用于当代45分钟一节课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寻求合适的方法,体现创新智慧。例如李凤老师教端午日,设计了“三放三收”环节,其中第二“放”是要求学生做小记者,报道赛龙舟场面。这一“放”放得很开报道赛前筹备工作,报道赛龙舟的过程,报道领奖与庆祝实况,报道观众看龙舟的场景这一环节会不会造成失控?不会,因为教者幽默地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追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