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李浩律师:工伤事故办案指南17288.docx
《医学专题—李浩律师:工伤事故办案指南1728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李浩律师:工伤事故办案指南17288.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浩律师:工伤事故办案指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第十二条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
2、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根据以上规定发生事故后首先要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雇佣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如果是雇佣关系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如果是劳动关系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应该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处理工伤案件具体步骤:一、申请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
3、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必须向劳动部门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
4、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先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请求他们调查此事,取得当事人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应当注意的是: 劳动者应当30日内或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
5、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在60日内作出认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也许有
6、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会问了:如果我对工伤认定不服应当怎么办?! (一)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1)公民可以在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八)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行政机关应当在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2)对复议不服的可提起行政诉讼:公民应当在15日内提起行政诉讼,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
7、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八)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一审在3个月内审结,15日内可以提起上诉。公民提起上诉,二审在2个月内审结。二、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经劳动部门确认构成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1)30日内提出申请。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
8、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2)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复查。 15日内提出申请复查。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五十七条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复查鉴定最终结论由省级劳动鉴定机构作出,复查鉴定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鉴定委员会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3)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专题 律师 工伤事故 办案 指南 1728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