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试卷03.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试卷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试卷03.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期末测试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黄晕(yn)掺和(chn)朗润翻来覆去B.廖阔(|io)清冽(li)梦寐花枝召展C.骸骨(hi)攲斜(j)均称面面相虚D.菜畦(x)匿笑(n)荫蔽赅人听闻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麻木不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晚会结東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3.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
2、察日记。(4分)月日 星期三 小雨转多云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上玩,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蜘蛛网。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我数了数,哇,有25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1)第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将“_”改为“_”。(1分)(2)第句啰唆,应改为_。(1分)(3)第处标点不当,应改为_。(1分)(4)第句有语病,应改为_(1分)4.古诗文默写。(5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_。(2)强欲登高去,_。(3)_,一夜征人尽望乡。(4)夕阳西下,_。(5)子曰:“吾十
3、有五而志于学,_而立”5.仿照例句的句式写句子。(3分)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仿句:_6.名著阅读。(7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童话和寓言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风景线,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格林童话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这些伟大的作品都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B.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C.“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绍兴,我们同去。”这是范爱农在绍兴光复后的第二天上城时对鲁迅说的话,可见革命胜利后他内心的无
4、比喜悦。D.罗刹女捶着胸膛骂道:“那泼猴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杀我也!”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假扮了牛魔王,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2)西游记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被孙悟空直接打死的妖魔鬼怪并不多,被太上老君、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收走的倒是不少。请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4分)7.综合性学习。(6分)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地基”。请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材料一 为深入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孝感市政府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要求推荐或自荐赢得社会赞誉、彰显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家庭参评。材料二
5、(1)写一写:材料二是孙仁同学在活动中创作的一幅反映家风的漫画,请你根据漫画内容完成下面的仿写。(2分)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孝行为_。(2)说一说:假如你家自荐参加“最美家庭”评选,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家的家风和践行情况。(4分)_二、阅读理解(39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7分)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黄河源头“见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8.诗歌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_、
6、_的特点。(4分)9.对诗歌后两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诗人在叙写离开黄河“直上银河去”的愿望中,流露出了消极避世的思想。(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人有馈一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部编版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期末 测试 试卷 0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