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价值有哪些.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我价值有哪些 A R 395.6 1000-9817(2008)09-0847-02 自我;社会价值;道德;青少年 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个人的认知、心情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道德推断实力是个人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相识,对某种道德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和选择的心理过程。近20 a来,国内对价值观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青少年1-3。国外以价值观与人格特征或人口学变量的关系探讨较多见4-5。 为了解我国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道德推断实力与价值观,旨在进一步推动价值观念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探讨,为当前青少年价值观教化探讨供应参考,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班级为
2、单位,整群抽取上海地区中学学生87名,高校生505名,共抽取被试592名。 1.2 方法 采纳问卷对全部被试进行调查。问卷包括:(1)价值观问卷。该问卷有14种价值观,要求被试依据对自己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其中排序1为最重要,14为最不重要。14种价值观分别为自我观、法制观、审美观、亲情观、公正观、国家观、友情观、健康观、群体观、财宝观、生态观、人权观、集体观、关爱观。(2)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SE)。该量表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特别自我价值感(包括人际价值感、心理价值感、道德价值感、生理价值感和家庭价值感),共13个维度。(3)上海地区青
3、少年道德推断实力测验。该测验共有4个道德情境故事,以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道德冲突为依据编制而成,分别代表自由与自律、公与私、义与利、同等与公正等道德冲突。该测验同时测量道德思维中的看法内容和认知结构2个方面。采纳2种评分方法,一是总分评分,二是P分评分。本探讨采纳总分(T分相加)评分,即计算4个道德情境故事各阶段论据的得分之和(道德推断实力得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价值观与自我价值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见表13。 2.2 价值观与道德推断实力之间的相关分析 通过对每个故事被试的T分相加来计算道德推断实力得分。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觉,中学生和高校生道德推断实力的总分和14种价值观的等
4、级分数之间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通过对道德推断实力高分组和低分组在14种价值观的排序分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道德推断实力高分组在公正观上的排序分显著低于低分组(P0.05),在人权观上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 3 探讨 通过对上海地区大中学生价值观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观除与个人取向的自我人际价值感有显著正相关外,与其他部分自我价值感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越是认为自我观重要的个体,自我价值感越高,个体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和成长,在自我价值感的体验和自尊水平上就会相应提高。另外,自我观与个人取向的自我人际价值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此同时,群体观与自我人际价值感间却存在负相关。表
5、明越是认为自我观重要的个体,人际价值感就越低;而认为群体观重要的个体,人际价值感就越高。提示当个体与他人一样时,自身的意愿和行为同样能较多地受到他人的支持,这样体验到的人际价值感就越强。假如个体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即重视自我观,或许会忽视他人的需求,在人际互动中体验到的价值感就越弱。 群体观作为一种属于社会取向的价值观,除与上述探讨的自我人际价值感存在负相关外,与其他部分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个体越重视与群体的思想一样,所体验到的自身潜能发挥和完善的空间就越小,因而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就越低。提示在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化时,要留意自我观和群体观的协调平衡。 国家观作为另一种社会取向的价值观,与部
6、分价值感呈显著负相关。意味着越是认为国家观重要的个体,体验到的自我价值感就越强,即国家观重要的个体在自我情感体验上会产生正向的自我评价,使得自我价值感增加。 中学生财宝观与部分价值感呈正相关,表明越认为财宝观重要的个体,自我价值感越低;高校生财宝观与个人取向上的自我道德价值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可能缘由为,中学生多认为财宝观重要的个体会被理解为拜金主义,从而降低他们对自我的评价,使得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变低;而高校生对财宝观的相识有了新的理解,已不会将重视财宝观理解为拜金主义,而将财宝看作为胜利的标记之一,不会由于重视财宝观而降低对自身的评价,由此也可以看出当代高校生价值观念的改变。 对中学生与高校生
7、道德推断实力和价值观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道德推断实力和价值观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与笔者原来的假设不符。可能是由于道德推断实力反映人的道德认知水平,属于认知实力的范畴;而价值观是一种信念体系,长久的价值观体系也是一种较稳定的人格倾向,因此不存在相关。详细缘由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探讨。 4 参考文献 1 文萍,李红,马宽斌.1987-2004年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纵深探讨及教化建议.社会科学家,2005(3):65-70. 2 史清敏,余继爱,罗咸林,等.深圳与北京中学生价值观特点比较探讨.心理发展与教化,2002(4):47-51. 3 金盛华,田丽丽.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足度的关系探讨.心理发展与教化,2003(2):57-63. 4 SONIA R.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personal values.Pers Soc Psychol Bull.(Thousand Oaks),2002(28):789. 5 ANN M,MARGARET MM.Gender and values.Am Soc Reiv,1995,60(3):436-448. (收稿日期:2008-01-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