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大纲课程代码:D课程名称:西方哲学史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哲学教研室制2012年10月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D课程名称:西方哲学史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方向)专业四年制本科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总 学 时:48学时(讲授42学时;实践6学时)学 分:3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平行课程:心理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后续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评介课程简介:西方哲学史是哲学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西方哲学史以西方哲学开展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是通过西方哲学这种
2、特殊的形式,对人类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的认识开展的 历史的考察。它在以欧洲为主的地域范围内,包括了从公元前七世纪前后开始到公元十九世纪中叶止在各个历史时期出现和 存在的各种主要哲学思想和理论,即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到德国古典哲学止。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整理和分析各个历史时代的哲学思想,科学地说明哲学思想开展的规律,总结人类认识开展过程中的 经验和教训,批判地继承历史上的优秀哲学遗产。推荐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哲学史编写组: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版。参考书目:1、马克思恩格
3、斯文集(1T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3、北京大学西方哲学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4、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5、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6、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十六一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7、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十八世纪末一一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8、陈修斋: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年9、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0、张志伟等
4、编: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两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年版1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7978年版13、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两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14、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5、叶秀山、王树人 总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多卷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二、课程总目标西方哲学史是哲学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哲学就是哲学史。本课程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地梳理西方 哲学开展的历史进程,提练有理论价值和历史影响的哲学观点,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西方哲学
5、史的基本知识和学习哲学史的 正确方法,掌握西方哲学开展的基本规律和总特征,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人类认识开展的规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 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变革意义,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中华民族历来注意学习和借 鉴外来文化,西方哲学史所包含的丰富思想材料,可以为繁荣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重要借鉴。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导论(2学时)理解哲学研究的问题,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熟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意义;了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现 代西方各种思潮的关系。1 .哲学史是什么1.1. 哲学研究的问题及其演变1.2.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1.3. 哲学史与哲
6、学的关系1.4. 西方哲学的开展阶段2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哲学史1. 1.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2. 2.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那么和方法2. 3.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的区别与联系(一)前苏格拉底哲学(3学时)理解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希腊哲学的特点,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掌握赫拉克利特的 变动哲学、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思想;熟悉早期希腊各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了解西方哲学的起源,早期希腊各哲学流派之 间的关系。1 .古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1.1. 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1.1.1 希腊神话世界观1 .L2希腊哲学的背景1.1. 3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惊讶与思辨的关系
7、2 .伊奥尼亚学派3 . 1.1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及这一命题的意义4 . 1. 2阿拉克西曼德的“无定性是世界的本原”说5 . 1. 3阿拉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6 .1.4赫拉克利特的哲学3.毕达哥拉斯学派3. 1灵魂说:灵魂不死和永恒轮回4. 2数本原说:数是万物的本原4.爱利亚学派4.1 克塞诺芬尼的理神论:神是唯一、不动的最高的主宰4. 2巴门尼德的“存在”的意义辨析4. 2. 1存在的特性4. 2. 2其存在论对后世的影响4. 3芝诺悖论:运动和多是虚幻不实的5. 4麦里梭的正面论证存在的地位5.元素派5. 1恩培多克勒的六根说:四根和爱恨5. 2阿拉克萨哥拉的种子和努斯说5
8、. 3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6. 3. 1本原说:原子与虚空7. 3.2原子的性质:数量、形状、顺序、位置8. 3.3认识论:影像说(二)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3学时)掌握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和“是什么”的哲学思想;熟悉苏格拉底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了解 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哲学的关系。1 .智者运动概述1.1. 何谓智者1.2. 智者的主要思想:自然说与约定说1.3. 智者的功与过2 .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2.1. 普罗泰戈拉哲学1. 1. 1疑神论2. 1. 2感觉论:人是万物的尺度3. 1. 3相对主义: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4. 1. 4社会契约论的萌芽2.2. .高尔吉亚
9、的反存在论3 .苏格拉底哲学4 . 1认识你自己5 . 2美德就是知识3.3 ”是什么”的哲学问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 4苏格拉底的方法(三)柏拉图哲学(4学时)掌握柏拉图的理念论、两重世界理论及其对其后的哲学开展的重大影响;熟悉柏拉图的灵魂论、政治学和伦理学中的核 心思想;了解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关系。1 .理念论1. 1 “理念”概述1. 2理念与特殊事物的关系1.1 .1摹仿说1.2 .2分有说1.3 .如何评价和理解理念论1.4 . 1对后世的影响遇到的困难2. 认识论2. 1灵魂回忆说2. 2.认识的过程3.政治学说3. 1理想国4. 2哲学王。(四)亚里士多德哲学(3学时)掌握亚里士
10、多德物理学中的本原与原因、形式与质料及其形而上学中的实体说;熟悉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伦理学和 政治学;了解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关系,了解其目的论与灵魂论。1. 物理学1.1 三本原说:质料、形式和缺乏1.2 现实与潜能1.3 四因说: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1.4 运动论:性质的、数量的和位置的运动L5时间论1.5 . 1连续性与间断性连续性与无限性2. 形而上学3. 1对“理念”论的批判4. 2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存在3.实体学说3.1 第一实体:个体事物5. 2第二实体:种和属4 .灵魂学说4. 1灵魂的性质、功能和类别6. 2灵魂的感觉活动和理性认识5.实践科学5. 1物理学7.
11、 2政治学(五) 晚期希腊哲学(2学时)掌握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怀疑派的悬置判断;熟悉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斯多亚学派的自然主义;理解皮浪的不动心。1 .伊壁鸠鲁学派1.1 原子论的自然观1. 1. 1原子自动偏斜2. 1. 2原子有重量1.2 .快乐主义:身体无痛苦、心灵无烦扰2 .斯多亚学派1 .1按照自然生活2 . 2命运和自由选择3 .怀疑派哲学4 . 1悬置判断5 . 2不动心(六) 宗教哲学与文艺复兴运动(2学时)掌握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和托马斯的经院哲学,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分歧;熟悉宗教哲学和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及其哲学 思想;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1 .宗教哲学1.1
12、 教父哲学L 1.1教父哲学对待理性与信念的基本态度1.1. 2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2.经院哲学2. 1实在论与唯名论2. 2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思想2. 3.反托马斯主义的方济各修会经院哲学家(选修内容)3.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3.1人的发现3. 1. 1人的尊严3. 1.2人的才能3. 1.3人的自由3.2自然的发现3.2. 1自然和谐论3. 2. 2能动的自然经验的自然(七)近代哲学与科学精神(3学时)掌握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四假象”说及其经验归纳法。熟悉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及其对后世哲学的影响。1 .近代自然科学与理性主义哲学LL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1.2. 近代哲学的科学精神
13、:认识论转向1.3. 近代哲学的思辨与实践精神2 .培根哲学2.2. .传统科学观批判2. 2.“四假相”说:种族、洞穴、市场和剧场假象3. 3.真正的科学方法4. 3. 1 .科学实验5. 3.2.经验归纳法6. 霍布斯6.1. 机械论的哲学6.2. 社会契约论(A).英国经验论(5学时)理解各个经验论代表的主要思想及他们的思想的逻辑联系,掌握对近代经验论开展趋向的逻辑分析;重点理解和掌握洛 克哲学的经验论特征与主要理论、贝克莱哲学的经验论特征与主要理论和休谟哲学的经验论特征、主要理论。1 .洛克哲学1. 1观念论2. 1. 1.观念的来源3. 1. 2.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1. 2.第一性的
14、质及其观念和第二性的质及其观念1.3. 知识的分类和范围2 .贝克莱哲学2.1. “存在就是被感知”2. 2.对“物质”实体的批判:非物质主义3.休谟哲学3.1. 经验论的基本原那么。3. 2.温和怀疑论:感觉来源是不可知的3.因果关系是习惯性联想:终结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方向 (九)欧洲大陆唯理论(6学时)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斯宾洛莎的实体说,莱布尼茨的单掌握笛卡儿哲学的第一原理及论证,心物二元论,天赋观念论, 子论。了解唯理论哲学对其后哲学的贡献。1 .笛卡儿哲学1.1. 方法论的反思1.1.1. 法论四原那么1.1.2. 1.2.理性演绎法1.1.3. 普遍怀疑方法1.2. 形而上学三原理1
15、.3. 1.我思故我在1.4. 2上帝存在1.5. 3.物质存在1.6. 物理学2 .斯宾诺莎哲学1 .1实体学说2 . 1. 1.实体2. 1. 2.属性2. 2.样式2. 3.认识论:真观念与知识2.4,伦理学:情感、理性与自由3 .莱布尼茨哲学3. L单子论.单子的特性3. 1.2单子的等级3. 2.认识论3.2. 1.天赋观念3. 2. 2.两种真理(十)德国古典哲学(15学时)掌握康德哲学体系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康德三大批判的哲学要旨,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主要精神及其哲学体系对后世的影 响,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熟悉费希特的知识学,谢
16、林的 同一哲学和天启哲学;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贡献。1康德哲学1.1 康德哲学的出发点1. 2.纯粹理性批判1.2. 1.先天综合判断1.3. 2.先验感性论1.2 . 3.先验知性论1.2.4. 先验理性论1. 3.实践理性批判1.1. 1自然法那么与道德法那么1.3. 2.自由1.4. 3.定言命令1.5. 4.实践理性公设1.6. 判断力批判1. 4.1.康德两大批判的对立及调和的努力1.4. 2.审美判断力批判1.5. 3.目的论判断力批判2.费希特哲学的知识论和谢林的绝对唯心论2.1. 对康德哲学的批判2.2. 知识学的基本原理2. 3.理论知识的基础
17、2.4.实践知识的基础3 ,谢林的绝对唯心论3.1. 对费希特的批判和“绝对同一性”的提出3.2. 自然哲学3. 3.先念哲学3. 4.艺术哲学4.黑格尔哲学体系4.1.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特点4. 2.精神现象学4. 2.1理性的自我批评4. 2. 2.精神的“探险旅行”4. 2. 3.实体即主体4. 3.逻辑学4. 3. 1.存在论4. 3. 2.本质论4. 3. 3.概念论4. 4.应用逻辑学4.4. 1.自然哲学4.4. 2.精神哲学5 .黑格尔哲学的余波5.1. 青年黑格尔派(选讲内容)5. 1. 1黑格尔派的分化5. 1.2.青年黑格尔派的特征5. 2.费尔巴哈5.4. 1对黑格尔哲
18、学的批判5. 2. 2.人本学5.2. 3.上帝即是人的本性5.3. 4.爱的宗教四、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有6学时的实践教学时间。实践教学的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讨论、小型论文写作与交流、辩 论、主题演讲等教学方式。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为:(-)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3学时,其中1学时教学实践:学生主题演讲)就某个哲学家的思想,联系社会现实实际或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主题演讲,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加深 学生对哲学家的思想的理解。(二)晚期希腊哲学(2学时,其中1学时教学实践:学生课堂讲课)有针对性地就某个哲学家的思想让局部学生阅读资料,编写教学方案,精心准备,上台讲课,
19、一方面学生的对哲学家 思想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起到锻炼提高学生哲学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三)英国经验论(5学时,其中1学时教学实践:学生课堂讨论)就某一个哲学问题,让学生先查找资料,阅读材料,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到达帮助学生熟悉和理解哲 学观点的教学目的。(四)欧洲大陆唯理论(6学时,其中1学时教学实践:学生原著阅读心得交流)(五)德国古典哲学(15学时,其中2学时教学实践:学生小型论文写作与交流)上课之初,布置3-6篇本课程哲学小型论文参考题目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带着哲学问题来学习,认真准备2-3个月时 间。通过哲学小型论文写作与交流,帮助学生掌握和熟悉哲学小型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论
20、文写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哲学思想的理解。五 教学指南导论(2学时)教学重点:哲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特点,哲学的功能教学难点:哲学与哲学史的关心,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前苏格拉底哲学(3学时)教学重点:希腊哲学的特点,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教学难点: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3学时,其中1学时教学实践:学生主题演讲)教学重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的哲学思想;教学难点:智者的哲学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课后阅读。(三)柏拉图哲学(4学时)教学重
21、点: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知识论的主要思想。教学难点:理念与特殊事物的关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四)亚里士多德哲学(3学时)教学重点: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的主要思想教学难点: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互相矛盾的思想观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五)晚期希腊哲学(2学时,其中1学时教学实践:学生课堂讲课)教学重点:伊壁鸠鲁派哲学对早期原子论开展的思想教学难点:怀疑主义的论证思想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课堂讲课和课后阅读(六)宗教哲学与文艺复兴运动(2学时)教学重点: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教学难点:托马斯主义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认识论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22、(七)近代哲学与科学精神(3学时)教学重点: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四假象”说及其经验归纳法教学难点:近代哲学的特征、精神,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划分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后阅读(A)英国经验论(5学时,其中1学时教学实践:学生课堂讨论)教学重点:洛克哲学的经验论特征、主要理论及关于两种性质的论述教学难点:休谟哲学的经验论特征、主要理论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九)欧洲大陆唯理论(6学时,其中1学时教学实践:学生原著阅读心得交流)教学重点:笛卡儿哲学的第一原理及论证,心物二元论,天赋观念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教学难点:笛卡儿哲学的第一原理及论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
23、辅之以学生原著阅读心得和课后阅读(十)德国古典哲学(15学时,其中2学时教学实践:学生小型论文写作与交流)教学重点:德国古典哲学的特征,理解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特点、中心问题及逻辑思路,纯粹理性批判论,实践理 性批判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原那么,逻辑学,精神哲学。教学难点:康德三大批判的哲学要旨,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主要精神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小型论文交流和课后阅读六、作业上课之初,布置3.6篇本课程哲学小型论文参考题目供学生选择(5000字左右),让学生带着哲学问题来学习,认真 准备2-3个月时间。通过哲学小型论文写作与交流,帮助学生掌握和熟悉哲学小型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论文写作的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哲学思想的理解。教学各局部作业将在教学用教材西方哲学史 以及教师自拟复习思考题中选择布置。七 考核方式按照专业培养计划的安排,西方哲学史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查。八、成绩评定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成绩评定比例为:考查占70%;考勤占10%;课堂笔记及平时表现占10机 作业占10%。执笔人:王勇 审定人:朱连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