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国论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六国论教案_1.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六国论教案六国论教案 篇1历史的回声一、专题内涵简介:二、学习方式:文本研习三、第一板块:后人之鉴一、导入新课: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2、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二、作者介绍: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闻名散文家。据说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举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举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苏洵主见“言必中当世之
2、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显明,论据有力,语言锐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三、解题: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原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渐渐强大起来,主动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准备,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2、六国地图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
3、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见。(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供应治国借鉴。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四、写作背景: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懦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力就慢慢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逼和侵扰,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反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方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
4、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宝,减弱了自己的力气,带来无穷的后患,而事实上并不能换得和平。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六、分析第一、二段: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第一节,开宗明义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确定句式确定正面,使论点更加突出。论点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论证,富于论证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对“赂秦而力亏”,予
5、以强调。其次节,承接上一节理论上的论述,转而从“不赂者”方面,一问一答,层层深化地争论“赂者”对“不赂者”的严峻影响:“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能独完”。最终在本段结尾再一次下断语:“弊在赂秦也”,与前面相呼应。七、分析第三、四节:其次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节,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减弱最终使国家灭亡,概述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详细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状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
6、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详细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定后果。第四节,以齐、赵、燕三国的事实为例,深化并详细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作者把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抗拒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嬴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反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它们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
7、以致“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当然由于自身策略错误所导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终用了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燕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唯恐都是一个未知数。八、分析第五、六节: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第五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接着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
8、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详细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同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胆怯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最终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第六节干脆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作类比。从前,六国虽势“弱于秦”,但倘不赂秦,而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与西夏,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自然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一个推想(“
9、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其实赂敌求和早已成为北宋的国策了。九、小结: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同日而语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实行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方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缘由,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扰奋起抗拒。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概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奇妙地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实简劲,富有表现力。十、特别句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赂秦而力亏,破
10、灭之道也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洎牧以谗诛5)举以予人6)至丹以荆卿为计7)赵尝五战于秦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十一、词类活用: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每天地、一月月地)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十二、“以”的用法:(1)不赂者以赂者丧(2)秦以攻取之外(3)以地事秦(4)洎牧以谗诛(5)至丹以荆卿为计(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
11、尺寸之地(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教案 篇2教学目标1、相识苏洵;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学问;3、鉴赏艺术特色:1、论点显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2、对比论证方法;3、语言生动,气概充足;4、借古讽今,切中时弊;4、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5、背诵全文。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学问;2、论点显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3、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2、六国破灭的历史缘由。教学方法诵读法、练习法、探讨法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打算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教学要点1、相识苏洵;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
12、式学问;3、背诵全文。教学程序一、导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李世民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觉错综困难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化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二、题解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2、六国:秦国以外的另六国,秦终灭六国,统一天下。3、论:史论,古文体。三、苏洵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赞扬: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13、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其次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镇定自若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心中有数地
14、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打算兴奋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四、背景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原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准备,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
15、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干脆受到秦国的威逼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歼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2、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疆的契丹、西夏,始终实行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头,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状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缘由,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主动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五、初读感知1、听范读(多媒体)2、正音正字暴霜露p为国者we小则得邑y思厥先祖父ju与嬴Yng洎牧以
16、谗诛j邯郸hndn燕赵yn革灭殆尽di输赢之数sh当与秦相较tng或未易量ling3、练读六、翻译第一段:重点词语:或曰:或,有的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互,交互,相继;率,全都。不赂者以赂者丧:以,因为。盖失强援:盖,承接上文,表缘由,有“因为”的意思。译文: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锐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缘由。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救济,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其次段:重点词语:秦以攻取之外:以,用,凭借。思厥
17、先祖父:厥,其,他们,把六国;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暴,暴露,冒。举以予人:以,用,把,拿;后省略“之”,找国土。输赢已判:判,分清,明显。此言得之:得,得当,相宜,正确。译文:秦国用攻战获得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事实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丢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丢失的土地比较,事实上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忧的,当然不在于斗争了。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乘风破浪,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疼惜,全都拿它送给别人,似乎丢弃小草一样。今日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
18、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其次天起来一看四周边疆,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意,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六国最终灭亡,是天经地义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似乎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第三段:重点词语:迁灭:灭亡。与嬴:与,亲近,亲附。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始速祸焉:速,招致。击赵者再:再,二次。李牧连却之:却,击退,一说为使动用法。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洎,及,等到;以谗诛,因为受诬陷而被杀;邯郸为郡,赵国的都城邯郸作了秦国的一个小小的郡县。智力孤危:智,谋臣
19、的才智;力,国家的实力;孤,势力孤寂;危,国家紧急。向使三国:向,以前,当时;使,假使。输赢之数,存亡之理:数、理,都是命运的意思;全句是互文,输赢存亡的命运。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如,假如。译文: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应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害。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
20、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惋惜赵国用武力反抗却不能坚持究竟。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歼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力孤立紧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假如当时韩、魏、楚三国各自疼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如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第四段:重点词语:封天下之谋臣:封,封赏。以事秦之心:事,伺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被。为国者:为,动词,治理。译文:唉!假如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愿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应付秦国,那么,我唯恐秦国人吃饭
21、也不能咽下咽喉去。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每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第五段:重点词语:夫:发语词。弱于秦:于,比。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跟随,追随,步后尘。故事,旧例。是:这。译文: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假如靠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七、积累完成下列练习:(一)、一词多义非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误,不对3、才能不及中人,非仲尼、墨翟之贤。没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
22、师也。不能或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偶或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有的4、则输赢之数,存亡之理,当以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或许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邑,大则得城。得到,获得2、此言得之。相宜,得当,引申为正确3、诚不得已。能够,可以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i,必需,应当相1、当与秦相较。相互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读xing,辅佐君主的大臣,即宰相。势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2、其势弱于秦。势力,力气3、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形态以1、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2、秦以攻取之外。
23、用,凭借3、以地事秦。用,把,拿4、洎牧以谗诛。因为5、至丹以荆卿为计。用,把,拿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把、拿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凭借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用,把,拿而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故不战而而强弱输赢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二)、古今异义1、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2、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气今:智商)3、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一种文学体裁)4、至于颠覆(古:
24、以致于今:连词,表另提一事)(三)、古字通假1、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意。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倘如,假如。(四)、词类活用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2、能讥谤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使听到,动词的使动用法。3、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减弱、使变弱,形的使动。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洁,使美,使饱,均形的使动。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作状,每天,每月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7、义不赂秦。名活动,坚持正义8、小则获邑,大者得城。形活名,小的收获,大的收获。(五)、特别句式推断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
25、亡,斯用兵之效也。被动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省略句:举以予人。倒装句:赵尝五战于秦。八、作业背诵全文(可用课后“练习”一作为背诵提纲,并为下节课分析课文作铺垫。)第三、四课时教学要点1、鉴赏艺术特色:1、论点显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2、对比论证方法;3、语言生动,气概充足;4、借古讽今,切中时弊;2、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教学程序一、严密的论证结构(一)、探究第一段:1、第一段中所提出的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它们和中心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3、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1、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紧
26、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确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缘由。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确定是“弊在赂秦”。这句话解除“兵”“战”的因素,强调“弊在赂秦”。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确定。2、作者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照应其次段,“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照应第三段。3、作用: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争论。其次段: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其次自然段的中心愿思?2、这一段是怎样分三层来论述的?
27、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1、可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意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三层论述:第一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以双方土地消长的显明对比,证明“赂”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造成的得失,有力地说明白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其次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得出结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第三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3、印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缘由进行论述。第三段:1
28、、齐国未尝赂秦,又为什么会灭亡?2、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3、本段最终一句话的假设有什么作用?4、这段是怎样分三层来论述的?5、这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明确: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2、燕、赵灭亡的自身缘由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毁长城。而根本缘由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3、最终一句话的作用: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状况,使论证更加深化全面,中心论点更加显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动一层。4、三层论述:第一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单说
29、齐国灭亡的缘由。其次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缘由。第三层(“向使三国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动一层。5、印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四段:1、作者在呜呼句后提出的政见主见是什么?2、哪句话揭示了六国赂秦的根源,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3、最终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明确:1、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一语双关,好像是在指责六国的“为国者”,其实是在告诫北宋“为国者”,这就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来。第五段:第五段表明白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明确:讽谏北宋王朝。将六国的状况和北宋的状况作对比,六国力气
30、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气强大。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白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部分起止层意一11、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提出两个分论点。二2-32、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论述其次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三4-54、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说。5、讽谏北宋王朝变更妥协政策,奋起反抗。二、对比的论证方法找出文中对比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对比论证的作用:明确:“赂者”(楚、韩、魏)“不赂者”(齐、燕、赵)秦之土地得失诸侯土地得失赂秦之
31、频“一夕安寝”六国北宋通过对比增加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显明性、深刻性。三、语言生动,气概充足1、语言生动形象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描写生动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说理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写出秦人之惶恐担心还有文中许多对偶、对比、比方、设问等修辞手法。2、语言气概充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憎恶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赞许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不终也。惋惜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激愤四、借古讽今的用意1、主旨结合前面所讲背景学问,可知: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白作者明
32、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要变更妥协政策,奋起反抗。2、关于六国破灭的缘由,历来争辩不休。探讨一下,本文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六国原委为什么破灭?(课后“练习”四)六国灭亡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其根本缘由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定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化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见。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
33、,不是看它是否精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剧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白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奇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五、总结全文鲁发福六国论教案 篇3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纳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3.驾驭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或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
34、,历二代便隧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成功(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精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肃穆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
35、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相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二、作者简介(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阅读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四、疏通字词学生自译。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通假字:厌、当特别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
36、大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四题其次课时一、检查作业完成练习二四题二、分析课文1、齐读课文2、思索练习一。3、提名思索回答: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白写作意图?4、老师简析(参考老师用书)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静。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
37、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可思议,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三、小结本文立论显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楚,结构严谨。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织。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剧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
38、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许,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剧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四、齐读课文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比较阅读过秦论;学习苏辙六国论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二、比较过秦论1、都是史论文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快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挡外侮。3、论证方法:都运用对比论证方法。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宗明义。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
39、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三、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另二篇六国论一是苏辙的六国论,见教材。一是李桢的六国论(节选)六国论教案 篇4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3.相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调,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动身,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指责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需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学问不足的
40、学生来说,确定会有肯定困难。2.教学方法。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纳诵读法为宜。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依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打算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尝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驾驭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驾驭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建条件;其次,老师还要讲解并描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解并描述应当是非常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留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
41、文阅读实力;二是要仔细做好打算工作,不得草率从事。3.课时支配:用了课时教读。预习支配1.比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第一课时一、概括介绍本文。老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缘由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起先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纳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看法是不相同的。问:
42、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实行反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众所周知,无须指名。)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
43、?(“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依次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驾驭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二、诵读第1段。1.诵读的打算。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语气:破灭之道也(确定推断)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依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盖失”两句,用说明语气读。2.诵读练习及检查。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三、诵读第2段。1.诵读的打算。(1)补充注释“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