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1篇:新版人教版四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1.乡下人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并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能力目标: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以表现心中的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情感目标:感受家乡的田园风光。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增强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能用不同的创作方法,绘画不同特色的乡下人家。 教学难点:感知文体,学会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
2、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的迷人的风景,不信你听。 2.田园小诗:(屏幕出示)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 二、自主阅读,扫清字词障碍。 1学习生字。 2.了解词语意思。 三、自主阅读,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全文的内容。 1全文采用“分-总”的写法。 2.第二部分写作顺序:植物-动物-乡下人家的夜生活 3.学生了解全文内容。 四、学习第7自然段 1.师:文中哪一自然段写出了作者的感受? 2.学生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两段。 (1)找出独特、
3、迷人的地方做上记号,写出美在哪。 (2)二人小组交流看法。 (3)朗读欣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 三、学习第3、4自然段 1.作者怎样写乡下人的鸡、鸭?画出来,讲一讲,读读。 2.这样的生活我们怎样归纳并加以形容? 3.一起再读些部分。 4小结。 四、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由朗读,找出欣赏的句段。 2.学生谈喜欢的理由。 五、朗读全文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 板书设计: 21 乡下人家 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无论何地、无论何时 和谐 自然 教后反思: 22.牧场之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3.积累“
4、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能力目标: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优美的词、句、段。 情感目标: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积累词句 教学难点: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你知道是哪儿吗?对,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齐读课题。 二、理解内容,感受美景。 1.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去感受异国的风情。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听他读
5、得对吗?读通顺了没有?听了课文后,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 师:谁能评一下?(教师相机出示重难点词语和生词,提示朗读。) 2.师:谁来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 师:是啊!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使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咱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 3.为什么称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充分地体会。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读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句子。 生读。师相机引导学习相应自然段。(如先说到二自然段师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牛多,牛的悠闲自在。) 师:这一段说了什么?大家也自己读一读。 出示“一条条运河间的绿草地上,
6、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牛多)作者是怎样准确描写这些牛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师:读读后面的句子,你还有何感受?(想象牛的神态和动作,理解作者拟人句的准确生动。)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轻轻地美美地读一读。待会儿咱们比赛比赛。 指名比赛,师生评价。 提出选择句子积累背诵的要求,练习背诵。 师小结:看来作者是通过写牛来描写荷兰的牧业。 4.大家注意到了吗?咱们刚才是怎么学习这一段的?师引导总结学法:初读交流体会感受想象、美读赛读选择性积累背诵 5.分组合作根据刚才的方法学习二、三、四自然段。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引导。 6.师:
7、同桌交流一下,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你就是这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的一头牛、一匹骏马、一只绵羊或一只小鸡,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同桌交流。 7.师:难怪作者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8.你看出这几段哪些语句或词语特别出色呢?你能把它记住并写出来吗?试一试,和小组的同学比一比。 三、总结 四、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碧绿草原 黑白花牛 成群骏马 膘肥体壮 绵羊猪群 悠然自得 晚霞满天 牛羊歇息 教后反思: 2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
8、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中感悟,体会诗中意境。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9、。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四时田园杂兴,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了解作者。 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
10、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明确节奏。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画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理解字词。 2)理解诗句。(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小组轮读,相互欣赏。4.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抄写古诗。 板书设计:昼、夜 各当家 四时田园杂兴 赞扬 桑阴 学种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
11、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三、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理解全首词的意思。3.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几只白鹭飞上天空。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 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
12、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大自然) 渔歌子 六、作业:抄写 板书设计: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教学反思: 24.麦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能力目标:通过感悟和积累优美的词、句、段,培养学生的语感。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
13、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2.互助识字。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三、感悟文章 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10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
14、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3.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1)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 (3)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 4.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师告诉学生,有一
15、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 (3)最后告诉学生这首小诗的作者就是老师自己,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小诗。 四、全文总结 五、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湖畔 麦哨 (欢快的) 田野 幸福的童年 湖边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将同学们在本组学习中开展的“走进田园”“走进乡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与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 能力目标: 1、注意在习作中适当运用一些在本单元积累的优美词句,并能够
16、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要写作的内容表达得清楚具体。 2、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修改的习惯。 情感目标:借助本组课文学习中积累的丰富语言,以及从中领悟到的表达方法,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田园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等思想感情真实清楚地表现出来 训练重难点: 、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感受有条理地表达清楚。 1 、培养独立习作与修改成文的良好习惯。 2 课前准备: 、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开展一次“走进田园”“走进乡 1 ”郊游踏青或农家生活实践活动,并要做好活动村”“走进大自然 记录。 2、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方式搜集相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课外阅读一些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优秀篇章,积累优美的3 词句
17、。 课时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唤醒 1、谈话引领: 欣赏恬静的乡下人家, 在本单元里,我们一起去拜访了朴素、走进了如诗如画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到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漫步在乡间田野,聆听之国荷兰,陶醉于雍容华贵的郁金香;到欢快、柔美的麦哨当我们沉浸在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意境之我们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被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深深吸引时,中,一起用对乡村生活产生无尽的向往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 心聆听这样的一首歌 大家随着音乐的旋律在头,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2、请同学们说说你联想在大家用心聆听和想象之后,脑中展开想象:? 到了写什么:我仿佛看见了乡间田野碧绿的庄稼、金黄的菜花、
18、袅袅1 生 的炊烟、清澈的小河。:我仿佛正穿行在田间小路,在春光中、在花丛中翩翩起生2 舞。:我仿佛已经回到了乡下老家,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爷爷奶生3 奶身旁,回忆起和农村小伙伴们一起快乐的日子。 二、情景再现 、承接引领: 1 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让老师也仿佛回到了那五彩斑斓的童年世 相信同眼前也浮现出那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乡下农家美景。界,就学们在本单元的语文综合学习实践中都一定满载而归吧,今天,重温学习时间中那一段快乐的放飞思索,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 时光,充分展示你们的实践成果吧。、分小组交流展示介绍自己“走进乡村”“走进田园”“走2 进大自然”的成果: 交流要点: (、将自己搜集的有关此次
19、活动的照片展示,向同学具体介绍 A 农村的自然风光。 、讲述一个自己在农村生活或者本次活动中经历的真实故事。 B、将你从农家搜集到的某个物品、学到的某种技术或实物如C 蝈蝈笼子等详细介绍。)、朗读自己活动阶段中写下的精彩日记。 D、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在班级进行汇报。 3请同学认真)说清重点、纠正语病等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条理、聆听后,有针对性地发表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三、积累构思教师引语:你们的经历、你们的发现、你们的搜集无疑是你( 不妨用们学习成长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在享受活动的快乐后,你将精妙的文笔把它们记录和描绘下来,然后我们互相交换阅读,你们的并积累更多的习作经验。本单元学
20、习,会发现更多的精彩,) 语言积累也一定收获多多,我们首先来比一比谁的积累更丰富。以背诵方式汇报(小组交流:1、你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积累的有 ) 交流 有:重点是成语)优美的词语 (:句有生动的语优 美_ 、班级交流:通过课外阅读搜集到的 2 描写乡村自然风光的词语有:有 句子_ 叙述生活事件的词语有: :有 句子 _ 描写农民精神面貌的词语有: :有句子 _ 、融入构思: 3 写的说说本次习作,你打算选择哪方面材料写,小组交流, 顺序,写作的意图和重点有什么计划,请同学们参谋参谋。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计划在哪些地方要用到 教师点名交流, 积累的优美词句,计划运用哪些词句。并简要说说运用的原因。
21、四、课堂练笔 、为了检验自己是否能奖构思的重点清楚的表达出来,请同1 学们选取计划将要重点描写或者讲述的一个精彩场面片断写下来。并要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积累的)(如一段田园景色、一个劳动场面等 优美词语或者句子。、学生课堂练笔,教师巡回指导。 2 五、交流评析 同学宣读习作片段,其余同学听)、点名请三位1(优中差各一 后评价,提修改建议。描写是否清楚,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标准:语句是否通顺明白; (你觉得如何;运用的优美语句是否恰当:突出;具体重点是否明确,) 修改。 全员参与,(2、按老师引导的评价要求,开展小组互动评价。 ) 取长补短。 六、动笔成文 教按照本次习作要求动笔写作。 在听取同学们的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