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9篇.docx
《21年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年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9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年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9篇21年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9篇 第1篇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吞噬细胞E.树突状细胞可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毒性因子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是答案:D解析:4.T细胞应答是控制肿瘤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宿主应答;NK细胞具有广谱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可通过ADCC效应作用杀伤IgG包裹的肿瘤细胞;活化的吞噬细胞可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毒性因子间接杀伤肿瘤细胞;树突状细胞具有极强的抗原递呈作用,辅助T、B细胞参与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A.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B.脾吞噬血小板增多C.血小板功能异常D.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E.血小板结构
2、异常答案:D解析: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表明ITP病人血浆中有抗血小板抗体存在,从而导致血小板免疫性破坏,这是引起ITP发病的主要机制。被抗体结合的血小板,通过脾时容易在脾窦滞留,因此增加了血小板在脾滞留的时间以及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的可能性,故脾破坏血小板增加也是导致ITP发病的机制之一。血浆中2微球蛋白来源于以下细胞表面的是A:有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B:有核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C: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D:有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E:肿瘤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答案:D解析:正常人血浆中2微球蛋白来源于除红细胞外的几乎所有有核细胞。A.普氏立克次体B.莫氏立克次体C.恙虫病立克次体
3、D.贝纳柯克斯体E.埃立克体引起Q热的病原体是答案:D解析:普氏立克次体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莫氏立克次体引起地方性斑疹伤寒;贝纳柯克斯体引起Q热。直径815m,细胞核偏位,核染色质常排列成车轮状,细胞质丰富、染蓝色或红蓝相混的蓝紫色、有泡沫感,该特征符合A.原始粒细胞B.原始红细胞C.单核细胞D.浆细胞E.早幼红细胞答案:D解析:在本题的5个选项中,只有浆细胞的形态特点符合题意。A.CD33B.CD3C.CD19D.CD41E.CD4T淋巴细胞的共同CD抗原是答案:B解析:T淋巴细胞:T细胞受体是由膜分子TDR和CD3构成的复合体,CD3是T淋巴细胞的共同CD抗原,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
4、表面。GLU、KET、BIL、URO分别代表尿试带法中的A.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B.葡萄糖、酮体、尿胆原、胆红素C.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素D.葡萄糖、酮体、尿胆原、尿胆素E.酮体、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答案:A解析:GLU、KET、BIL、URO分别代表尿试带法中的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Finder岛斑点热是由下列哪一种立克次体引起的A.Rhoner立克次体B.普氏立克次体C.小蛛立克次体D.战壕热立克次体E.澳大利亚立克次体答案:A解析:男性,40岁,头晕乏力1年。检验:红细胞2.210/L,血红蛋白80 g/L,MCV 120 fl、MCH41 pg。诊断为巨幼细胞贫
5、血。行骨髓检查,下列哪项不符合该病的骨髓象改变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40%B.红系巨幼样变,幼红细胞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C.粒系常见巨杆状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亚铁氰化钾染色示骨髓外铁增加E.巨核细胞数正常,可见核分叶过多现象答案:B解析:巨幼红细胞贫血红细胞系统核、质发育不平衡,细胞质较核成熟,呈“核幼质老”的特点。21年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9篇 第2篇本周蛋白属于A.异常白蛋白B.假性蛋白C.组织蛋白D.FDPE.免疫球蛋白答案:E解析:关于散射免疫比浊分析的原理错误的是A.光线通过溶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粒子时发生反射B.光线偏转角度与发射光波长密切相关C.光线偏转角度与抗
6、原一抗体复合物多少密切相关D.光线偏转角度与抗原-抗体复合物大小密切相关E.一定波长的光源沿水平轴照射答案:A解析:Eu形成的螯合物具有较长的荧光寿命,可作为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中的标记物。消化道溃疡与恶性肿瘤所致出血,有鉴别价值的是A.出血时间的长短B.隐血试验持续阳性C.出血量的多少D.出现隐血试验阳性时间的早晚E.隐血试验敏感性答案:B解析:A.伊红-亚甲蓝B.伊红-天青C.亚甲蓝-天青D.伊红-甲醇E.亚甲蓝-甲醇吉姆萨染色时使用的染料是答案:B解析:1瑞氏染料由酸性的伊红和碱性的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即伊红化亚甲蓝(ME)中性沉淀,溶解于甲醇中即成为瑞氏染液。能够鉴别T淋巴细胞和B淋
7、巴细胞的化学染色是A.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B.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C.碱性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和酸性磷酸酶染色D.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和过碘酸-雪夫反应E.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酸性磷酸酶染色答案:C解析:碱性丁酸萘酚酯酶染色时,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非T非B淋巴细胞可呈阳性反应,B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酸性磷酸酶染色时,T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B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当包含因子k取2时,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某实验室严格遵循国家标准GB7T20222302-T-361进行定量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从获得的大量数据计算出检测尿素(mol/L)的均值为6.45,标准差(S)为0.
8、44,变异系数(CV%)为7%。A.6.45B.0.44C.7%D.0.88E.14%答案:E解析:若严格遵循国家标准GB/T20222302-T-361进行定量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从获得的大量数据计算出的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可以真实、可靠地反映测量数据的分散性,完全可以用于该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其计算方法为:标准不确定度A=s;相对标准不确定度Arel=CV%;扩展不确定度U=2s;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2CV%。破伤风梭菌A.牛乳培养基中“汹涌发酵”B.能产生毒性最强的毒素C.能引起机体强直性痉挛D.肠道内正常菌群E.抗酸染色菌答案:C解析: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
9、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出现“汹涌发酵”现象。肉毒毒素的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对人的致死量为0.11.01g。破伤风梭菌对人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其产生的外毒素,该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主要症状为骨骼肌痉挛。男性,10岁,发热1周,并有咽喉痛,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体检:颈部及腋下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血红蛋白量113gL:白细胞数810L,血小板数21310L,血片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比例增加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上呼吸道感染D.恶性淋巴瘤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答案:B解析:晚上
10、7时,刘医生值班。一农妇怀抱6岁小孩急匆匆来到急诊室,请求医生救她儿子的命。她边哭边说,小男孩4点左右从6米多高的地方摔下来,她赶了3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这里。经刘医生检查,颅骨骨折,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口鼻出血,小便失禁,孩子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情况十分危急。刘医生立即开出CT检查单,一旦结果出来,就可行开颅术。但孩子的母亲没钱,CT无法做,手术不能进行。刘医生只好一边催其母亲去筹钱,一边给小孩采取一些抢救措施,他只能做到这些。可直到天亮,孩子的母亲也未把钱筹来。早7点36分,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再也无法抗拒死神的召唤,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遵循哪条医院管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A.质量第一原
11、则B.以人为本原则C.公平公正原则D.预防为主的原则E.两种效益兼顾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答案:E解析:21年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9篇 第3篇下列哪种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A.间日疟B.恶性疟C.三日疟D.卵形疟E.伯氏疟原虫答案:E解析:伯氏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尿中出现哪种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A.清蛋白B.糖蛋白C.球蛋白D.微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轻链答案:E解析:本周蛋白是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99%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诊断时有血清M蛋白或尿M蛋白。在我国实施辅助生殖技术,违背卫生部制定的伦理原则的是( )A.使用捐赠的胚胎B.使用捐赠的卵子C.使用亲属代孕D.使用卵泡浆内单精注
12、射E.使用捐赠的精子答案:C解析:下列关于苯妥英钠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用量时血浆浓度个体差异较小B.治疗某些心率失常有效C.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D.对神经元细胞膜具有稳定作用E.刺激性大,不宜肌内注射答案:C解析:中性粒细胞减低见于A.急性化脓性感染B.急性心肌梗死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官外孕E.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E解析:再障的时候呈三少表现。下列属于巨噬细胞功能检测的是A.炭粒廓清试验B.皮肤窗法C.化学发光测定法D.滤膜小室法E.细胞毒试验答案:A解析:人巨噬细胞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炭粒廓清试验、吞噬功能的检测、巨噬细胞溶酶体酶的测定、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完全抗原必须具备的两种基
13、本特性是A.敏感性及特异性B.特异性及免疫原性C.致病性及反应原性D.免疫原性及致病性E.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答案:E解析:完全抗原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特性是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骨髓增生活跃最常见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失血性贫血C.白血病D.MDSE.正常骨髓象答案:E解析:骨髓增生极度活跃见于各种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DS患者骨髓增生可正常可亢进,正常骨髓象表现为增生活跃。A.免疫层析试验B.酶联免疫斑点试验C.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D.放射免疫沉淀试验E.免疫印迹法应用于分析抗原组分及其免疫活性,并可用于疾病诊断的方法是答案:E解析:Dot-ELISA的优点为:N
14、C膜吸附蛋白力强,微量抗原吸附完全,故检出灵敏度可较普通ELISA高68倍;试剂用量较ELISA节约约10倍;吸附抗原(抗体)或已有结果的NC膜可长期保存(-20可长达6个月),不影响其活性。ELISPOT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移植中排斥反应的预测、疫苗发展、Th1/Th2分析、自身免疫病研究、肿瘤研究、过敏性疾病研究、感染性疾病研究、抗原决定簇图谱分析、化合物和药物免疫学反应的筛选等。IBT法不仅广泛应用于分析抗原组分及其免疫活性,并可用于疾病的诊断。RIPA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是确定两种蛋白质在完整细胞内生理性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同时弥
15、补了免疫印迹法的不足。21年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9篇 第4篇患儿,男,3岁,反复化脓性感染并持续性咳嗽入院,同时患甲减并心脏畸形,皮试中结核菌素、白色念珠菌素等均呈阴性反应,应高度怀疑为A.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B.原发性T细胞缺陷C.原发性B细胞缺陷D.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E.以上都不可能答案:B解析:该患儿皮试结果均为阴性,而皮试是检测 T细胞功能的方法之一,该患儿多抗原阴性则表明其很大可能存在原发性T细胞功能缺陷。该类患者可能出现心脏及大血管的畸形。男性,65岁,手脚麻木伴头晕3个月,并时常有鼻出血。体检:脾肋下30cm,肝肋下15cm。检验: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110010L,白细
16、胞数2110L患者鼻出血是由于A.凝血因子减少B.鼻黏膜炎症C.血小板功能异常D.鼻黏膜下血管畸形E.血小板数增多答案:C解析:A.溶血空斑形成试验B.硝酸四氮唑蓝还原试验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D.炭粒廓清试验E.酶释放试验T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答案:C解析: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的检测选择硝酸四氮唑蓝( NBT)还原试验;吞噬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炭粒廓清试验;B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溶血空斑形成试验;T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骨髓涂片、染色错误的方法是A.涂片时要保留片尾B.涂片制成后,用火烤干C.涂片一般不用抗凝剂D.栽玻片要清洁E.涂片时要保留边缘答案:B解析:A.T细胞B.B细胞C
17、.D68等共有的标记是D.巨核细胞E.干细胞和祖细胞拥有CDllb、CD31-CD36、CD64、答案:C解析:粒-单细胞有些共同的标记,如CDllb、CD31-CD36、CD64、CD68等,这些标记在淋巴细胞系无交叉表达(个别除外)。红细胞受体(Em)为早期成熟B细胞标志。绵羊红细胞受体(Es)及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7、CD2、CD3、CD4、CD8、CD5为T细胞标记,且贯穿表达整个T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的抗原。反映T细胞功能的体外测定项目是A.T细胞增殖试验B.Tc细胞毒试验C.溶血空斑试验D.血清Ig水平测定E.旧结核菌素皮试答案:A解析:旧结核菌素皮试为迟发型超敏反应,该反应的基础是
18、细胞免疫,因此,用旧结核菌素皮试可反映T细胞的功能。B细胞分泌抗体,与周围SRBC结合,在补体作用下形成空斑。分泌抗体的B细胞越多,空斑的数目就越多。故用溶血空斑试验反映B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T细胞表面具有PHA受体,能与PHA结合,促进体外培养的T细胞发生转化并增殖。通过测定细胞增殖程度可反映T细胞接受PHA刺激,发生转化的能力。为了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细胞贫血,下列首选的化学染色是( )A.POX染色B.PAS染色C.NAP染色D.铁染色E.氯乙酸AS-D萘酚醑酶染色答案:B解析:红白血病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幼红细胞都有巨幼变而不易区别,但红白血病幼红细胞PAS染色呈强阳性,而巨幼细胞性贫血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年检 考试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