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 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 全套 .doc
《小学品德与生活 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 全套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生活 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 全套 .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1全册教材分析主备人: 施教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 一、我生活的地方 二、让家园更美好 三、快乐的少先队员 四、我们再长大第一单元里有三个主题:1、我爱家乡山和水 2、家乡的物产多又多 3、我家门前新事多 第二单元里有四个主题:1、我们的大地妈妈 2、花草数目点头笑 3、我和动物交朋友 4、美化家园第三单元里有三个主题:1、鲜艳的红领巾 2、红领巾胸前飘 3、快乐的六一 第四单元里有两个主题:1、成长的脚印 2、我的暑假计划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分目标
2、:1、情感与态度:(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3)自信、诚实、求上进。2、行为与习惯:(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3、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2) 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教材编写意图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把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和内容标准四个方面的要求相互联系、互相贯通、整体呈现在主题单元
3、中,体现综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学活动内容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教学建议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
4、到初步的培养。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评价建议 一、注重活动指导,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个性评价。二、注意评价的多样化。 三、重视质性评价。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2第 一 单元教材分析主备人: 施教时间: 年 月 日 单元教材内容本单元里共有三个主题:1、我爱家乡山和水 2、家乡的物产多又多 3、我家门前新事多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和文化生活。(2)关心家乡的变化,学习
5、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3)在老师的帮助下,汇总、表达获得的信息。(4)乐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成果与快乐。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保护环境,爱惜资源。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难点: 1、养成亲近自然的态度和技能。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课时安排建议授课时数:5 课时。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3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施教时间: 年 月 日 共几课时 一课 时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1 我爱家乡山和 水第几课时 第一课时课型 新授知识与能力 能
6、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过程与方法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 目标情感与态度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难点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法 激发引导学法 讨论交流教学准备 图片、故事预习设计 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施教者调整一.看一看,说一说。1、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2 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
7、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4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出示第 7 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
8、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四.说一说,唱一唱。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板书设计】看 听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想 唱(赞美)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5【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施教时间: 年 月 日 共几课时 1单元我生活的地方课题 2.家乡的物产 多又
9、多 第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知识与能力 初步懂得家乡的特产是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资料整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处理材料,学会与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教学 目标情感与态度 知道家乡的名优物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重点 多渠道搜集家乡物产的宣传资料,广泛地知道各地物产的名称。难点 初步懂得家乡的物产是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激发对家乡的热爱教法 互动式教学学法教学准备 教师:FLASH 课件,搜集各地物产的图片、包装、宣传画、实物及其他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品德 生活 教案 人教版二 年级 下册 全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