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 [《老子》与《黄帝内经》中防病养生学术思想的关系] .docx
《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 [《老子》与《黄帝内经》中防病养生学术思想的关系]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 [《老子》与《黄帝内经》中防病养生学术思想的关系] .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 老子与黄帝内经中防病养生学术思想的关系 关键词:老子黄帝内经防病养生中医学术发掘 老子又称道德经,系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老子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 道家所主见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常常的运动改变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家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医防病养生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就老子与黄帝内经的防病养生学术思想的关系作一探讨。 1、老子的“治未乱”与黄帝内经的“治未病” 老子非常注意防患于未然,主见于祸
2、乱发生之前就应警惕提防,并实行措施防止。如老子六十四章说:“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破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这种防微杜渐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中亦得到充分的体现。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有关论述和内容与老子“治未乱”有相像之处。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指高超的医生不治已病,不是等有了病之后再治,而是“治未病”,即在没有病之前就要进行预防。 又如在灵枢官能中曰:“上工救其萌
3、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素问刺热篇曰:“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都强调高超的医者治病于未发。这种“治未病”的思想与老子的“治未乱”有密不行分的关系。经过实践证明,这种以预防为主的“治未病”的方法在临床上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指出了世间万物,人是最珍贵的,我们应当珍惜生命,注意养生,做到“未病先防”。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不但包括了未病先防,还包括了既病防变的思想。如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胃肠。”论
4、述外感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即由表入里,由浅及深。故治疗邪在皮毛,当以表散;在经脉,当通经脉;入里,当从里泄邪。由于疾病的传变,逐次加重,故当早期刚好治疗,防其传变,否则必贻误时机,使预后不良。又如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曰:“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阐述了“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的传变原理,故素问刺热篇云:“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是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详细体现。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的思想对后世医家有深远的影响。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
5、经典论述。这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临证常见的肝气郁结证,除精神郁闷、胸胁苦满等症状,还常出现纳差、食减、腹胀等脾病症状,故治肝病之时,常适时加用健脾之法。如临床常用的逍遥散,疏肝兼有健脾的功效,另外还有抑木扶土的痛泻要方等等。再如叶天士治温热病强调“先安未受邪之地”,当邪热在卫分时,除用清热益胃的石膏、知母外,还加入养阴滋肾的阿胶、龟版,以防邪热进一步耗伤肾阴。 2、老子的“少私寡欲”与黄帝内经“恬淡虚无” 老子的道家思想重视精神养生,追求人们生命的自由、同等,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应当以同等的心胸对待万物,天地万物都存在与人类同等的价值。在与自然万物共处时,不能有太多贪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 老子与黄帝内经中防病养生学术思想的关系 学术 思想 老子 防病 养生 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