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扶贫工作汇报(共8篇).docx
《生态补偿扶贫工作汇报(共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补偿扶贫工作汇报(共8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补偿扶贫工作汇报(共8篇)第1篇:生态补偿工作总结 2022年度国家级公益林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林业局的指导下,在局党委的具体指挥下,在我场领导班子和管护人员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国家级公益林工作,就本年工作回顾如下: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大来林场成立了由一把手田振礼为组长,冀东亮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重新签订了管护合同,进一步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责任人实行区域负责制。每个责任人配备摩托车一辆,林场每人发放油料费150元,规定责任人必须到现场巡护,发现情况及时汇报。 二、强化四项管理 1、合同管理。今年初,我场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黑龙江省
2、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工程管理办法的总体要求,制定了管护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管护员的责、权、利关系,并进行了细化,用来更好的执行。 2、资金管理。在管护资金的发放上,我们自觉遵守会计法和黑龙江省生态资金管理办法,做到专项资金专项利用,决不挪、挤和占用一分钱,所拨资金全部用来支付管护员工资。对于上缴的资源补偿费,全部用于重点生态林的经营管护活动。资金的严格使用有效地保障了管护员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3、林政管理。通过对护林员的法律、法规的培训,明显提高了执法能力,处理案件公平合理,杜绝了滥砍盗伐现象,放牧案件减少,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4、出勤管理。在对护林工作的出勤管理上,林场要求十
3、分严格,建全了监督管理制度,对护林员的签到和上岗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管理,今年巡查记录和上岗记录一应俱全,管理日趋规范。 三、加强三个建设 1、内业档案建设。建立建全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定期检查、指导,各单位档案规范、齐备,微机利用率也大幅提高,各种数据得到及时录入,查找档案方便快捷,建立了档案借阅制度,确保档案安全。 2、外业设施建设。对辖区的所有责任区牌、宣传牌、界桩等外业设施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原有锈蚀的标牌从新喷绘,对遭到严重破坏和丢失的全部新建,现在的管护区界桩明显界线清晰,管护牌和和宣传牌齐全。 3、管护房建设。我场两个管护房完好率100%,布置给管护人员的任务全部完成,管护制度完善,管护
4、设备设施齐全,管护条件明显改善,保障了管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做到三个坚持 1、坚持林下资源合理开展。针对我场森林面积小,林下资源少,山产品种类少等特点,坚持林下资源的合理开展就尤为重要,我们的做法是,杜绝掠青和灭绝性采集。坚决贯彻执行森林资源有偿使 2 用制度,即保护了资源,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2、坚持森林资源培育。按年初合同规定,每个护林员每年义务营造重点生态林15亩。 3、坚持森林消防、病虫害防治和林证管理相结合的森林保护机制。在森林防火上实行专业扑火队伍与群防相结合,做到森林防火齐抓共管,实现了重点林区无火灾、火警、火情的目标;在病虫害防治上,在重点林区设立了病虫害标准地,及时预测、
5、及时防治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在林政管理上实现了全年无滥砍盗伐现象,放牧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三项工作结合,有效地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 五、保持两个不放松。 1、保持学习不放松。每个月的 1、16号开会学习,涉及森林防火、林政、营林生产等多项内容,提高了管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现在的管护员人人懂业务、懂法律,责任心也得到了明显加强。 2、保持宣传不放松。自开展实施制度以来,我们一直保持宣传工作不放松。宣传牌位置明显,宣传单到村到户,为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每年出动宣传车15余次。通过大力宣传,使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明显提高。 六、存在三个不足 1、林下资源开发和利用明显力度不够,还停留在单一的
6、山产品的采集上,在北药种植、林下禽养殖等多个有前途的项目上还没有开展起来。 2、重点生态林幼龄林培育不到位。主要表现在重保护轻培育 3 上,即对现有的天然柞矮林、郁闭度较低的森林没有采取适当的培育措施,造林、补植的培育力度不够,面积和规模小。另外,幼龄林抚育不到位,有些林分过密,林分质量差,生长率低。 2022年1月按照省厅的要求,对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实施方案进行了亩标准调节,由原来的每亩3.5元增加到每亩4元。 总之,我场的生态补偿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不足也十分明显,工作中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局领导提出批评指正。 佳木斯市郊区大来林场 2022年12月25日
7、 第2篇: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情况汇报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情况汇报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情况汇报 土地总面积万亩,林业经营面积853,404亩,林业用地面积841,359亩,有林地面积561,198亩,活立木蓄积1,339,799立方米。经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722,905亩,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82,488亩。2005年1月,经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同意,我 县在上游、新兴两个国有林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尝试点工作,试点面积33,930亩,试点补偿资金万元。半年来,我们在省市林业、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积极宣传,扎实推进,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一、高度重
8、视,认真对待,切实保证森林生态补偿试点工作顺利启动 森林生态补偿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试点工作好坏关系到林业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解决林业发展建设中的动力和机制问题。为此,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以政府县长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林业局、财政局局长为成员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林业局设立了试点工作办公室。二是认真宣传。县林业局局长发表了专题电视讲话,宣传口号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一个月,县政府发布了生态效益补偿公告,依安信息报开辟了专题板面,在碾北公路明显处和两个试点林场同时分别设置了411米的宣传公示牌,各乡镇和试点林场张贴标语和散发宣传单5000余份
9、。三是积极部署。在今年3月18日县政府召开的森林防火工作会议、4月13日召开的林业工作会议和6月10日林业推进工作会议上,主管林业的县领导对生态补偿分别做了进一步的专题部署。 二、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全面推 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规范化开展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情况复杂、责任重大,关系到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今后大面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能否有序进行。因此,我们在突出重点和完善措施方面,做到把好“四关”。 一是突出管护队伍建设,把好护林责任人员准入关。森林生态公益林确定之后,管护工作和选择合格的护林责任人员是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我县在两个试点林场公开招聘专职护
10、林责任人员。在职责先期公告、林场正式职工优先报名的前提下,经县教育局出题,县纪检委监考,进行文化和专业知识考试,择优录取了24名身体好、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护林责任人员和两名管护管理人员。 二是实施了“两书两薄两证”的管理制度,把好经常性管护经营关。为改变过去经营者和护林者责任不清及责任 心不强问题,县林业局授权两个林场管理公益林,并发放了国家重点公益林和管护经营授权证书,两个林场与责任人签订了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经营合同书;两个林场实行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实施情况登记薄,管护经营责任人实行国有重点公益林管护经营责任区管护薄;给24名公益林管护人员发放了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证,两个林场和
11、管护经营责任人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经营检查验收证待年末验收时发放。通过两书两薄两证的管理,经营单位责任清了,经营责任人和管护责任人责任心增强了。在今年防火关键时期,管护责任人昼夜看护在林地和重点地块,严查入林人员,经营单位责任人经常深入责任区检查管护情况。截止目前,两个试点单位未发生一起破坏森林案件。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省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把好资金运行关。为保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专款专用, 按省管理办法制订管理细则,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报帐制度。省公益林补偿资金由县财政局拨到县林业局设在依安信用社专用户头上,之后由林业局按季度给试点林场拨付70的资金,余下30待年末检查验收
12、合格后再拨付,每月试点林场管护责任人员工资明细表到林业局报帐结算。 四是加大投入,科学管理,把好管护经营实效关。针对试点单位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我们加大投入,高标准配置,科学化管理。其一,在生态公益林埋设了100个界桩,设置3块公示碑,24块管护牌,3块宣传牌;其二,每个试点林场都购进了G、数码相机和微机;其三,每个试点林场都设立了固定专用档案室,统一购置了铁卷柜和各种办公设备。档案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并设立了管理制度;其四,两个试点林场设立了三处护林房,护林制度以板面形式上墙;其五,护林责任人统一着装,统一配发标志牌。 三、加强管护,提高质量,有效促进林业经济健康发展 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
13、偿试点工作,目的是保护培育好森林资源。因此,我们狠抓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这个关键环节。一是制定了公益林建设规划,到2008年两个试点林场要完成6000亩宜林地公益林营造任务。二是县政府6月10日召开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推进会。县林业、工商、公安等部门深入乡、村,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12全文查看 第3篇: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情况汇报 土地总面积530.14万亩,林业经营面积853,404亩,林业用地面积841,359亩,有林地面积561,198亩,活立木蓄积1,339,799立方米。经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722,905亩,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82,488亩。20
14、05年1月,经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同意,我县在上游、新兴两个国有林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尝试点工作,试点面积33,930亩,试点补偿资金16.9万元。半年来,我们在省市林业、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积极宣传,扎实推进,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保证森林生态补偿试点工作顺利启动 森林生态补偿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试点工作好坏关系到林业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解决林业发展建设中的动力和机制问题。为此,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以政府县长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 林业局、财政局局长为成员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林业局设
15、立了试点工作办公室。二是认真宣传。县林业局局长发表了专题电视讲话,宣传口号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一个月,县政府发布了生态效益补偿公告,依安信息报开辟了专题板面,在碾北公路明显处和两个试点林场同时分别设置了411米的宣传公示牌,各乡镇和试点林场张贴标语和散发宣传单5000余份。三是积极部署。在今年3月18日县政府召开的森林防火工作会议、4月13日召开的林业工作会议和6月10日林业推进工作会议上,主管林业的县领导对生态补偿分别做了进一步的专题部署。 二、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全面推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规范化开展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情况复杂、责任重大,关系到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切身
16、利益,关系到今后大面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能否有序进行。因此,我们在突出重点和完善措施方面,做到把好“四关”。 一是突出管护队伍建设,把好护林责任人员准入关。森林生态公益林确定之后,管护工作和选择合格的护林责任人员是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我县在两个试点林场公开招聘专职护林责任人员。在职责先期公告、林场正式职工优先报名的前提下,经县教育局出题,县纪检委监考,进行文化和专业知识考试,择优录取了24名身体好、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护林责任人员和两名管护管理人员。 二是实施了“两书两薄两证”的管理制度,把好经常性管护经营关。为改变过去经营者和护林者责任不清及责任心不强问题,县林业局授权两个林场管理公益林
17、,并发放了国家重点公益林和管护经营授权证书,两个林场与责任人签订了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经营合同书;两个林场实行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实施情况登记薄,管护经营责任人实行国有重点公益林管护经营责任区管护薄;给24名公益林管护人员发放了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证,两个林场和管护经营责任人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经营检查验收证待年末验收时发放。通过两书两薄两证的管理,经营单位责任清了,经营责任人和管护责任人责任心增强了。在今年防火关键时期,管护责任人昼夜看护在林地和重点地块,严查入林人员,经营单位责任人经常深入责任区检查管护情况。截止目前,两个试点单位未发生一起破坏森林案件。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省生态
18、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把好资金运行关。为保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专款专用,按省管理办法制订管理细则,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报帐制度。省公益林补偿资金由县财政局拨到县林业局设在依安信用社专用户头上,之后由林业局按季度给试点林场拨付70%的资金,余下30%待年末检查验收合格后再拨付,每月试点林场管护责任人员工资明细表到林业局报帐结算。 四是加大投入,科学管理,把好管护经营实效关。针对试点单位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我们加大投入,高标准配置,科学化管理。其一,在生态公益林埋设了100个界桩,设置3块公示碑,24块管护牌,3块宣传牌;其二,每个试点林场都购进了GpS、数码相机和微机;其三,每个试点林场都
19、设立了固定专用档案室,统一购置了铁卷柜和各种办公设备。档案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并设立了管理制度;其四,两个试点林场设立了三处护林房,护林制度以板面形式上墙;其五,护林责任人统一着装,统一配发标志牌。 三、加强管护,提高质量,有效促进林业经济健康发展 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目的是保护培育好森林资源。因此,我们狠抓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这个关键环节。一是制定了公益林建设规划,到2008年两个试点林场要完成6000亩宜林地公益林营造任务。二是县政府6月10日召开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推进会。县林业、工商、公安等部门深入乡、村,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截止目前,已取缔108处非法
20、木材经营加工厂(点),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15起,其中,移交司法机关2起。三是加强重点公益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使森林病虫害发生率降低30%,防治率达到100%,有效预防了森林火险。四是对新营造的生态公益林进行抚育,做到三铲三趟,达到林地无杂草,幼林无折损。 四、加强指导,强化监督,努力实现行业管理标准化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试点工作之初,我们就加强对试点林场的指导和监督,保证生态补偿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试点林场从方案的编制到具体实施,不但县领导亲自到林场检查,而且派出人员具体指导,保证不走弯路。在行业管理上,建立了学习、例会、上岗、出勤、奖惩等多项 第4篇: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情况汇
21、报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情况汇报 土地总面积530.14万亩,林业经营面积853,404亩,林业用地面积841,359亩,有林地面积561,198亩,活立木蓄积1,339,799立方米。经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722,905亩,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82,488亩。2005年1月,经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同意,我 县在上游、新兴两个国有林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尝试点工作,试点面积33,930亩,试点补偿资金16.9万元。半年来,我们在省市林业、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积极宣传,扎实推进,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保证森林生态补偿试点工作顺利
22、启动森林生态补偿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试点工作好坏关系到林业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解决林业发展建设中的动力和机制问题。为此,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以政府县长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林业局、财政局局长为成员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林业局设立了试点工作办公室。二是认真宣传。县林业局局长发表了专题电视讲话,宣传口号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一个月,县政府发布了生态效益补偿公告,依安信息报开辟了专题板面,在碾北公路明显处和两个试点林场同时分别设置了411米的宣传公示牌,各乡镇和试点林场张贴标语和散发宣传单5000余份。三是积极部署。在今年3月18日县政府召开的森林
23、防火工作会议、4月13日召开的林业工作会议和6月10日林业推进工作会议上,主管林业的县领导对生态补偿分别做了进一步的专题部署。 二、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全面推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规范化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情况复杂、责任重大,关系到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今后大面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能否有序进行。因此,我们在突出重点和完善措施方面,做到把好“四关”。一是突出管护队伍建设,把好护林责任人员准入关。森林生态公益林确定之后,管护工作和选择合格的护林责任人员是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我县在两个试点林场公开招聘专职护林责任人员。在职责先期公告、林场正式职工优先报名的前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补偿 扶贫 工作汇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