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题库9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题库9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题库9章.doc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题库9章2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题库9章 第1章强调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这是( )心理学派的主张。单选A. 机能主义B. 构造主义C. 格式塔D. 行为主义答案:C解析: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史 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的是心理学。案例二一般资科:求助者,男性,36岁,本科学历,公务员。案例介绍:四个月前求助者的母亲突发心脏病去世。因为和母亲感情很好,他非常悲痛,此后心情一直低落。一个月前的一天醒来后,觉得胸闷,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去医院做检查,未见异常。自此经常觉得身体不适,昕见别人有什么病,也总联想到自己,担心自己也会得上这种病。其间做了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2、,各项体检和化验结果均正常。但还是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出问题。白天忙于工作,感觉还可以。半夜醒来就会胡思乱想,无法自控,感到害怕,难以入睡,内心痛苦,为此来求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生活条件优越,上学前一直由保姆照顾,自理能力差。上学后,母亲管教严格,父亲比较溺爱。上学时成绩优秀,对自己要求很严,不允许自己做错事。工作一直顺利。引发该求助者心理、行为问题的因素不包括()单选A. 生物学因素 B. 求医结果 C. 社会性因素 D. 认知偏差答案:B解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识别病因 引发该求助者问题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男性,36岁;社会性因素:其母亲去世;认知偏差:胡思乱想
3、,担心自己得病。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 8岁,高中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刚参加了高考。高中成绩都是很拔尖的。求助者觉得,自己为了防备别人抢走第一名,做了些错事,比如,同学打来电话,问她在干什么,她怕说出实话后同学会跟她较劲复习,就撒谎说在玩电脑。另外,求助者感到自信不足,为此很负心,常常自责、哭泣,情绪低落,变得懒散。头痛,无食欲,对事物无兴趣。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由父母陪同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办事认真仔细,学习勤奋,家庭条件较好。从小做事追求完美,个性争强好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求助者表情淡漠,头发有些凌乱,衣着整齐。该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处于( )。A:强迫
4、状态 B:焦虑状态 C:抑郁状态D:恐惧状态答案:B,C解析:案例一(3):心理咨询师:您近期的睡眠怎么样?求助者:不好,早晨醒得早,醒了以后再也睡不着,会想一些乱七/的事情,搞得一整天的情绪可能都不好。我们企业前几年效益还不错,但目前国家政策调整,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做领导工作压力也比较大.。不过我己经是50岁的人了,我可以申请提前退休,所以这方面我个人倒是没有什么太担心的。就是觉得现在要重新安的职工特别多,他们的前途让我担忧,但也确实想不出好的办法帮助他们。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您在女儿和企业的问上,您想更多地帮助他们,为他们负责。但事实上您感到无从下手,感觉无助、无能
5、。求助者:我确实为他们的前途担忧,想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但不知该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您觉得可以从哪个问题入手呢?求助者:企业的发展不是我能决定的,我觉得还是从我女儿入手吧,我以前亏欠她的太多,现在补可能还来得及。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她过上满意的生活。心理咨询师:您做母亲的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我们可以从您的女儿入手展开咨询,但最终心理咨询要解决的,是您因为女儿的问题。是您因为女儿的问题、或者是您与女儿的关系问题产生的情绪、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这个大方向您能不能够接受?求助者:可以接受。其实张老师当时也是和我这么谈的、但我不太认可她的某些理论,所以她就把我转到您这儿了。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就快要
6、到了,我们把您今天所谈的内容总结一下:您来求助的原因是;您主要的情绪是;躯体症状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初步分析是我再给您布置个“作业”:您今天回去后仔细思考一下,您和女儿吵架时都想到了什么;您在夜里醒来后首先想到了什么?如果能够回忆起近一年来每一次和女儿发生不愉快时您都想到了什么就好了。求助者:嗯.,好吧。我回去按您的要求想想。和您谈话我感觉很愉快。前一段,时间胃里都觉得很堵,现在轻松了。我有个请求:我知道咨询应该一周一次,但这次有好多话来不及说,您看咱们下次的咨询能不能够提前一点?心理咨询师:咱们下次咨询可以定在三天后,以后的咨询咱们要按一周一次进行。求助者:好的,谢谢您!心理咨询师说“
7、听了您的叙迷、我有一个感觉、但事实上您感到无从下手,感觉无助、无能、”主要体现出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A、尊重 B、热情 C、共情 D、真诚答案:C解析: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初三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上课小动作多,玩手机,影响了学习成绩。现在要中考了,很着急,曾经努力去改正,没有明显效果。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你能主动来咨询,我很高兴。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你现在每天上课大约有多长时间在玩手机?求助者:(沉默)大约有二、三十分钟吧。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变成什么样呢?求助者:一分钟都不玩,我必须得改这个毛病了,不然中考
8、就完蛋了。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上课不玩手机作为第一个目标。按照心理学的原理,改变行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阳性强化法,一种是厌恶疗法,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求助者:我不懂啊!您替选我一个吧。心理咨询师:好吧,我们就用厌恶疗法吧。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玩手机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多次结合后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上课再玩手机时,就会恐惧,就不敢再玩了。具体步骤是:第一,明确目标行为,就是玩手机。第二,构建焦虑等级,明确你焦虑的程度。第三,选择并明确厌恶刺激的形式和刺激量。第四,把玩手机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如果你这样做了,
9、一定能改掉毛病。我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以前有很多学生有这个毛病,我都帮助他们解决了。求助者:我明白了,那您准备选用什么样的厌恶刺激呢?心理咨询师:有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等,咱们选用电刺激吧。求助者:那好吧,不过不会对我有什么伤害吧?心理咨询师:不会的,我给你轻微的刺激。实施厌恶疗法帮助求助者改变行为的前提条件是具有( )。单选A. 咨询经验B. 相关资质C. 理论基础D. 使用条件答案:D解析: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厌恶疗法 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可采用厌恶疗法。自我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存在着两种价值评价过程,即()。A. 有机体评价过程B. 世界观评价过程C. 价值条
10、件化过程D. 好与不好评价过程答案:A,C解析:A,C单位评选工作标兵,你觉得自己比谁付出得都多,评上标兵的可能性较大,同事们 私下评论,也大多认为此次标兵你莫属。但是,评选结果出来,你却没有被评上,你会( ). (A)认为评选的公正性存在重大问题 (B)不知道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C)认为评选方式和规则存在问题 (D)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答案:A解析:霍曼斯(1961)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几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 这些命题包括( )。 (A)成功命题 (B)剥夺满足命题(C)价值命题 (D)侵犯赞同命题答案:A,B,C,D解析:SCL-90属于( )。多选A. 症状量表B.
11、 自评量表C. 诊断量表D. 他评量表答案:A,B解析:知识点: 心理测验技能 /SCL-90 SCL90作为一种自评量表,在自评者评定之前,一定要让他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个问题的涵义都弄明白,然后作出独立的、不受他人影响的自我评定。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2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题库9章 第2章以下是某求助者做MMPI的测验结果。Ma量表的K校正分应当是()。A.20B.23C.24D.30答案:A解析:根据K分的知识点,从测验结果可以得出Hs+05K=19+05K=25,K=12,Ma原始分为18,K=12根据校正公式Ma+02K,得出Ma量表的K校正分应当为20分。第一,根据
12、题目要求,需要关注的要点是:是单选还是多选,MMPI,测验结果的解释。第二,考察对在中国常模中MMPI测验结果的解释以及效度量表的解释应用。1知识点:分数解释。中国常模中,MMPI的T分在60分以上,便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2效度量表的代表意义和解释。Q若在前399题中原始分超过22分,若在566中原始分数超过30分,提示临床量表不可信。L原始分超过10分,就不能信任MMPI的结果。F(Validity)诈病量表,分数高表示不认真,理解错误,表现为一组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但如果测验有效,说明是精神病程度的良好指标,得分越高暗示精神程度越严重。K(Correction
13、)校正分量表,在以下5个量表的原始分数上分别加上一定比例的K分:Hs+05K;Pd+04K;Pt+10K;Sc+10K;Ma+02K。如果一个测验项目的鉴别指数为029,则该项目可评价为()。A.良好,修改后更佳B.尚可,但需修改C.差,必须淘汰D.很好,无须修改答案:B解析:鉴别指数在040以上:很好。030039:良好,修改后会更佳。020029:尚可,但需修改。019以下:差,必须淘汰。关于感觉后像,正确的说法包括()多选A.是一种长期保留的感觉形象B.正后像与负后像可以相互转换C.持续时间与刺激强度成正比D.持续时间与刺激强度成反比答案:B,C解析:知识点:基础心理学/感觉对物体的大小
14、、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属于( )。A. 错觉B. 运动知觉C. 时间知觉D. 空间知觉答案:D解析: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叫空间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根据案例,回答题求助者一般资料:白女士,女性,38岁,酒店领班。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家庭条件一般,自己是酒店经理,丈夫开了一家公司,家庭条件富裕,有一儿子。求助者希望儿子能考入军校,可是儿子却不喜欢,而且说一定不会考军校。为此她很苦恼,心情很糟糕,来做心理咨询。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谈话的片段:求助者:我想让他考军校,这都是为他好啊!心理咨询师: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安排求
15、助者:我是他妈妈,他必须得听我的话啊?心理咨询师:您在小的时候,您妈妈说的话您都听吗?求助者:不一定,有时候吧。心理咨询师:这就耐了,不可能别人让您做什么您就做什么。求助者:那我为儿子所做的努力不全都白费了吗?心理咨询师: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努力是否白费,而在于您要求儿子必须考军校。实际上,考不考军校也可以成才,您却坚持让他考军校,您的烦恼源于此。求助者:如果不考军校,将来就业压力那么大,如果找不到工作不就一辈子也不能出人头地了吗?我很为他担心。心理咨询师:难道不考军校就不能生活了吗?您不是也没有考军校吗,不也生活得很好吗?求助者:哦根据ABC理论,以下不属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单选。A
16、 、 挫折和遭遇B 、 歪曲的认知C 、 评价I生观念D 、 不合理信念答案:A解析:合理情绪疗法认为A(诱发事件)并不是引起C(个体的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继A发生之后,个体会对A产生某种看法,做出某种解释和评价,从而产生关于A的某些观念即B(不合理信念),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故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信念、歪曲的认知和评价性观念。共用题干以下是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的两个学生甲和乙,在学习认知行为疗法时的一段谈话。甲:我曾经学习过认知行为疗法,但有些问题不是很明白,我怎么理解这个方法的基本理论呢?乙: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
17、行为的短程心理咨询方法。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的关系。第二,求助者的心理痛苦的原因是认知发生了机能障碍。第三,强调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与行为。第四,这是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长期和启发引导性的咨询。甲:是的,我感觉应该在咨询中首先帮助求助者认识其行为问题背后的错误认知观念,但我对提问和自我审查技术还理解得不深刻。乙:所谓提问,就是咨询师提出特定的问题,引出求助者以前经历过但被忽略了的问题。所谓自我审查,就是鼓励求助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这两个技术的关键是引导求助者时谈话内容要给予具体的、可见的事实,避免空洞的理论讨论。甲:求助
18、者的错误观念是分层次的,表层的错误观念比较好解决,通过提问、演示和模仿三个技术就可以解决,可深层错误观念就没那么容易了。乙:是的,矫正核心错误观念的技术是语义分析技术,最为关键的是改变求助者原有的“主一谓一表”句式结构,从而使求助者根据较为客观的标准看待自己的问题,用对具体事件的评价取代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从而改变根深蒂固的核心错误观念。甲:是的,在改变认知中,咨询师应该强调自助的家庭作业,通过家庭作业,求助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检验他们的信念,实际上这也是治疗过程的延续。乙:使用认知行为疗法要特别注意理解原理,贝克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和规则,由此引出了认知歪曲的概念,如
19、主观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概括,夸大或缩小,个人化,个性化,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极端思维等。甲:是的,我理解改变情绪与行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改变不正确及功能失调的思维,贝克提出了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识别自动化思维,识别认知性错误,真实性验证,学习新的内部对话,去中心化,认知改变的评估,通过这些技术,最终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乙:对,除此之外,还有雷米的理论,实际上雷米与贝克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一致的,但雷米更强调自我概念,他提出了“中心-边缘”模型,他认为每一组群集中的各个错误观念,其重要性是不同的。他提出治疗的目的是揭示并改变那些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而治疗手段应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
20、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矫正。甲:我知道还有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他认为求助者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行为,因此应该关注求助者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其中灾变祛除起着关键的作用,他将咨询治疗分为三个阶段,自我观察、开始新的内部对话和学习新技能。乙:是的,掌握认知行为技术对咱们俩来说非常重要,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求助者解决一般的心理问题,对抑郁、恐惧等神经症也有明显效果,但它不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因此咱们还要尽快掌握其他的理论和方法。甲:对,说到底还是要多进行咨询实践。乙关于提问与自我审查技术理解正确的包括()。多选 A:咨询师提问要宽泛B:引出求助者隐藏的问题C:谈话内容应该
21、具体D:引导求助者来体验反省答案:C,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认知行为疗法概念的掌握情况。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以下特点:(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强调家庭
22、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掌握情况。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中确定问题时,咨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求助者引导到某个特定的问题范围内,要求求助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而且这些问题和事实通常是求助者所忽略的。因此,咨询师应引导求助者对它们进行体验和反省(选项D正确)。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提问、自我审查,以及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来实现。所谓提问,就是由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
23、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这些问题指导着谈话方向,并引出许多求助者以前经历过但却忽略了的问题(选项B错误)。而自我审查,就是鼓励求助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这些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咨询师在提问及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审查时,应特别注意使谈话的内容基于具体的、可见的事实(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避免陷入空洞的理论探讨。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掌握情况。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中的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这种解释所包含的就是表层错误观念。检验表层错误观念的常用方法有:建议、演示和模仿。(1)建议。建议求助者进
24、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通过这项活动,求助者可以检验自己原来的解释是否正确。(2)演示。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使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这种情境应根据求助者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解释来设定。(3)模仿。让求助者先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选项C的提问,就是由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这些问题指导着谈话方向,并引出许多求助者以前经历过但却忽略了的问题。提问属于确定问题的方法,故选项C是错误的。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语义分析技术概念的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心理咨询 考试 试题 题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