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docx





《2022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2022年中考语文备考资料:文言文活用词语 2022年中考语文备考资料:文言文活用词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夏蚊成雷(雷:名词作动词,指像雷响)闲情记趣 3、神定,捉虾蟆,鞭数十(名词作动词,抽打)闲情记趣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骑:动词作名词,指骑马的人。这里指骑马的侦察兵)使至塞上 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作动词,指尽兴)五柳先生传 6、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意为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公输 7、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矣。(怪:形容词作动词,意为以为怪
2、)陈涉世家 8、将军身被坚执锐,功宜为王。(功:名词作动词,意为论功劳)陈涉世家 9、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用鞭打)马说 10、散入珠帘湿罗幕(湿:形容词动用,渗湿或沾湿。)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 11、望西山,始指异之(异:形容词动用,认为奇异)始得西山宴游记 12、攀援而登,箕踞而遨(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始得西山宴游记 1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青:形容词作名词,青山)始得西山宴游记 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醉翁亭记 1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动用,命名,给取名)醉翁亭记 16、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动用,取别名)醉翁亭
3、记 17、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酿:名词动用,用酿泉水)醉翁亭记 18、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名词动用,宴请来宾)醉翁亭记 1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动用,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劳、饿、空乏、拂乱:使动用法,使苦、劳、饿、空乏、拂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动用,送食物)观刈麦 22、宜枉驾顾之(驾:动词作名词,指车、马)隆中对 2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每天。)隆中对 2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名词作动词,击鼓)曹刿论战 2
4、5、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冠:名词作动词,为第一)上枢密韩太尉书 26、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辱:意动用法,“以为辱)上枢密韩太尉书 27、且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何为?(志:名词作动词,立志)上枢密韩太尉书 2022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简答 2022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简答 文言文简答 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索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活中表示既擅长从正面学习,也擅长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借题发挥,教化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特长的人学习,常用三人
5、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阐述正确的学习看法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看法是以求学为欢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感叹时间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中谈学习看法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会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实行的正确看法是:人不知而不愠,不
6、亦君子乎。 论语的“论”读l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知我们,学习必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看法.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看法的语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和熊掌为喻,奇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人才必需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7、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文中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依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人才在困难中造就。文中用来警策激励人的名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文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打算,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缘由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在对斗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本文
8、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6.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意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自暴自弃;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行不平,罚不行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样。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缘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
9、的缘由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挽救面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三顾茅庐。 7.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是什么吸引
10、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妙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静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忱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华蜜;民风淳朴。 本文“此人一一为
11、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本文虚构了一个志向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出自本文有些成语始终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老死不相往来;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11)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发觉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找寻桃花源 (12)文中作者志向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12、,并怡然自乐。 (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志向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8.郦道元的三峡: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
13、声泪沾裳。” 9.韩愈的马说:写伯乐对千里马起确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明珠暗投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描写千里马终身遭受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缘由: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千里马被埋没的干脆缘由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缘由是:伯乐不常有。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策马者是怎样的不相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对食马者进行剧烈讽刺的
14、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中提出人才培育须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篇文章采纳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方擅长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方有才之士;食马者比方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10.刘禹锡的陋室铭: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缘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中描写陋室环境安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
15、,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子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文中用比方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宏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
16、对人生中胜利的快乐和失败的苦痛,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文中表现作者远大理想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中考 语文 复习资料 初中 文言文 活用 词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