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问点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问点复习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实现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统一。 隋实现统一的缘由: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建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沟通。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气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顺
2、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的灭亡:隋炀帝暴政引起农夫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旺盛“开皇之治” 1.措施:隋文帝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同意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心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表现:促进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激增,垦田扩大。 3.缘由: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统治者提倡节俭。 4.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旺盛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输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缘由: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
3、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旺盛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输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输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输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输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9、开通的作用:大运输河的开通,(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心集权)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沟通。 三
4、、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创立: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标记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作用:1)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2)同时也推动了教化的发展。3)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1300多年。 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许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起先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 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
5、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 教学分析学问与实力驾驭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驾驭大运输河的开通及意义;驾驭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缘由中得到启示。过程与方法讲解并描述课文学问,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细致地讲解大运输河的基础学问,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育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隋朝大运输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主动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才智。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加民族骄傲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教学重点:大运输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
6、及影响。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隋炀帝下江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这个故事: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迫地要到扬州去欣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便利,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输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厌烦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帝特地为看琼花开通大运输河可信不行信?但大运输河又的确是在隋炀帝时开凿胜利的,隋朝为什么能
7、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日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多媒体出示问题:隋朝建立的基本状况)老师讲解并描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2.(多媒体展示隋炀帝的画像,出示问题:隋文帝的创举)读教材,说说隋文帝实行了那些措施以巩固统治 (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2)政治:加强中心集权,提高行政效率。(3)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复原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目标导学二大运输河的开凿3.接着提出问
8、题: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输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师生一起回答: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4.接着提出问题:联系所学,说说大运输河联通了哪几大流域? 教学反思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当如何施政和做人;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废除的过程,体会科举制的主动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日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相识到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今日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都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内容要点: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
9、度的创建和大运输河的开通。 认知提示:说明隋朝灭亡的缘由,知道隋朝是一个有作为但很短命的王朝。 解读:隋朝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在隋朝存在的37年中,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发展,特殊是隋朝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开通了闻名遐迩的大运输河。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开创了国家再度统一的新局面,为后世的旺盛奠定了基础。但很快,它因暴政而灭亡。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输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索和相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育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实力。 过程与方法: 识读隋朝大运输河
10、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得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输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输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才智和力气。 三、教材分析 本课涵盖隋的统一、开通大运输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以及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的内容。四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大运输河的开通。两者事实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学习这四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
11、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改变。 从东汉末年起先,封建割据势力始终占有巨大优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这期间尽管出现过西晋统一、北魏与北周统一黄河流域,但或者时间短暂,或者只限于局部统一。589年,隋文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统一。因此,隋的统一具有划时代意义,成为随后持续300多年统一局面的起点,为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古代,地理环境是分裂出现的重要因素。中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大河一般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因此南北之间的交通甚为不便。秦朝时期修筑灵渠,将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联系起来,而大运输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连在一起。这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隋的统一与灭亡 年级 历史 下册 统一 灭亡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