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要点(4-6单元).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要点(4-6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要点(4-6单元).doc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要点(4-6单元)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学问要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学问要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
2、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挚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挚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学问
3、要点(7-8单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学问要点(7-8单元) 第七单元相识时间1、相识时间(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2、运用学问解决问题(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依次支配事务,时间上不能重复。(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4、。(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2、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洁。3、排列与依次有关,组合与依次无关。 2022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学问点要点 2022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学问点要点 其次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
5、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
6、、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依次和连加、连减的口算依次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依次、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其次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先读题列横式
7、,写结果,千万别遗忘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4、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和一共.? 比.多多少几? 比.少多少几? 二年级数学上册学问要点梳理 二年级数学上册学问要点梳理 第一单元加与减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
8、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干脆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根据从左到右的依次,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根据从左到右的依次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其次单元购物 一、相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
9、、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改变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围着一个
10、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一、2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 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四、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5的乘法
11、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5。 五、用乘法解决问题,在计算时,要精确地运用乘法口诀。 第六单元测量 一、测量长度的单位 1、米和厘米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米=100厘米或1m=100cm 二、用尺子测量物体或线的长度的方法: 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物体的另一端与尺子对齐的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从一个整刻度到另一个整刻度,两数之间相差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三、学问拓展(选学)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
12、(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非常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一、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有两种: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二、除法的
13、意义 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除数的运算叫除法。 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读作a除以b等于c 四、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倍的意义 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一、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六七四十二六八四十八 六九五十四 6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6. 二、7的乘法口诀: 一
14、七得七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 7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7. 三、8的乘法口诀: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八九七十二 8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8. 四、9的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9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9. 第九单元除法 一、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二、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计
15、算。被除数不变时,除数越小,商就越大;除数越大,商就越小。有些实际问题不能依据已知条件干脆得出结论,可以分步解决。 三、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要依据详细情境,结合乘、除法的意义,正确列出算式,应用乘法口诀求积或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退位减教案(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退位减教案(二) 其次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减法 第2课时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2、例3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以上节课北京奥运会这一情景为计算的实际背景,利用中国和美国所得金牌数的比较引出退位减法算式51-36的计算,为了突破退位减的教学难点,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实
16、际操作中发觉如何退位,最终让学生思索“从十位减起便利吗?”从反面进一步强化竖式减法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 例3干脆出示算式50-24,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里只是通过提示“从十位退位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50-24的退位问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驾驭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实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17、驾驭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 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亲身经验个位上不够减时应当从十位退“1”当“10”来减,同时在沟通、计算中驾驭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的算法。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视察比较,领悟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明析算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A 复习导入: 1.口算:65-8= 70-9=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5减8不够减怎么办
18、?0减9不够减怎么办?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2.列竖式计算:45-23= 67-25= 说一说笔算时要留意什么。 师: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笔算的学问。 【品析:复习活动为学生供应了展示计算实力的平台,这个展示过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学问阅历,也为学生理解10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作好铺垫,完成学问的迁移、提升,为后续的学习供应有力的支撑。】 预设B 情境导入: 我们的首都北京有幸在2022年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魅力。这一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中国队与美国队金牌数(出示课件),谁能提出一个减法的数学问题
19、? 学生提出“中国队比美国队多多少枚金牌?”或“美国队比中国队少多少枚金牌?” 师生探讨列式:51-36= 师:怎样列竖式呢? 学生: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师板书: 师:从个位减起,可是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呢? 由此引出课题: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品析:在情境中, 引导学生提出退位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一方面复习了旧学问点,同时在情境中又隐藏了新学问点,“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呢?”顺理成章地拉开了新课教学的序幕。】 预设C对比导入: 出示请同学们拿笔算一算,指名说计算方法,强调笔算减法从个位算起。现在老师变一个小魔术,老师擦掉数字9,换成1,现在请你再列竖式算一算51减36。
20、学生很快发觉了个位上1减6不够减。 师: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今日我们就接着探讨笔算减法的学问。(板书课题) 【品析:通过一组对比笔算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欲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19页例2中的表格,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2表格,沟通发觉的数学信息,提出减法问题: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指名列式:51-36= 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1.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1)学生试着口算:51-36=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沟通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二 年级 数学 上册 单元 知识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