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索: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探讨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索: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2、对比,陶罐是怎样的看法,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洁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探讨,全班沟通,此时,老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傲慢自大,陶罐的宽厚虚心。 (四)品尝含义 1说一说,你喜爱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肯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
3、罐。埋在土里很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知我们,每个人都有特长和短处,要擅长看到别人的特长,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敬重,和谐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高傲无理和陶罐的虚心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特长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特长,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纳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当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激活学生思维。 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
5、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加到创建过程中,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学生四人一组沟通探讨,相互补充。 全班进行沟通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高傲,而陶罐很虚心。 不同点之二: 铁罐经常讽刺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谐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很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积累物里发觉了陶罐,人们望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人们为什么没有发觉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
6、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留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老师引导领悟铁罐的高傲无理和陶罐的虚心克制,同时理解“讽刺、虚心、软弱、轻视”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争论是提高学生自学实力的主要途径。 争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相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探讨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爱谁呢?为什么?
7、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终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长,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虚心,不傲慢,吸取别人特长的孩子。 六、留意视察、仔细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相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讽刺、软弱,轻视、和谐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8、 1、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 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谈话:今日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 1、读下列词语:讽刺虚心高傲软弱轻视争论愤怒 同日而语和谐相处羞愧渣滓氧化无影无踪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索: (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看法,说明白什么?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4、分小组探讨思索题。 5、全班探讨,选择你最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
9、,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三)老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虚心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高傲轻视怒不行遏。我们应当向陶罐学习。思索: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探讨。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五)提问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很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照旧光滑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附: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虚心高傲 光滑朴实美观不复存在 语文教学设计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傲慢、高傲、虚心等词语。能分角
10、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看法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高傲无礼和陶罐的虚心而不懦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预习,那你们能认出这两只罐子吗?说说谁是陶罐谁是铁罐?(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画出陶罐和铁罐) 师:在现实生活中这两只罐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生:陶罐易碎,铁罐坚硬,老师随机在两个罐子里板书。 师:这两个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个高傲无理,一个虚心礼让,今日就让我们
11、一起来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一会老师要检查生字认读的状况。 师: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特别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来认读老师所出示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认读得特别好,看来生字是难不倒我们大家的,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把陶罐和铁罐的话用自己喜爱的符号画出来好吗?老师看谁的动作快,起先了。 三、品读课文 师: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边读边画,做得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对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师:读完了吗?哪位同学告知大家你读了对话都读懂了什么? 生:不要傲慢,要学习陶罐一样虚心 师:好了,同
12、学们知道了傲慢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讽刺它。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讽刺这个词的理解,讽刺是什么意思呢? 生:瞧不起,讪笑 师:我们理解了这个词,通过读对话,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说说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铁罐那么傲慢 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问题,知道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比较感爱好。 铁罐为什么要讽刺陶罐? 铁罐是怎么讽刺陶罐的? 这个寓言故事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师:那我们就来逐个解决以上的问题。 汇报: 1铁罐为什么要讽刺陶罐? 2铁罐是怎么讽刺陶罐的?陶罐对铁罐说了哪几句话?说这句话时是用什么语气的?谁来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 3铁罐讽刺陶罐还有哪句呢?这时候又是什么
13、看法呢?哪位同学带着轻视的样子来读读。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来给老师做旁白好吗?师范读 4再找找看还有哪些是描写铁罐讽刺陶罐的?铁罐从起先的高傲到轻视再到愤怒,谁再来读读铁罐愤怒的句子。 5铁罐一心想把陶罐碰碎已经到了傲慢自大的地步,找一找描写铁罐傲慢自大的语句,谁来仿照傲慢自大的语气来读读。 6我们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所了解,那么陶罐的看法又如何呢?学习前面的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语句来读一读好吗? 7找到了吗?谁情愿来告知大家。生答。这一句能体现陶罐的什么看法呢? 8我的确不敢碰你和我不敢碰你哪一句好呢?加上的确更能显出自己的看法。 9你认为陶罐软弱吗?哪个词能证明它不软弱。(争论)现在请同桌互
14、读对话,老师想请同学到台上来读。然后大家来给评评读得怎么样? 10这两只罐子的结果如何能,快来读读课文的最终一部分? 11他们最终如何呢? 四、总结 1、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课文原委发生了什么事? 2、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人与人之间要懂得相互敬重,相互谦让,学会全面看问题。 五、作业 同学们联系课文,尝试着自己来编一则寓言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7课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傲慢、高傲、虚心”等词语。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看法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
15、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高傲无礼和陶罐的虚心而不懦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预习,那你们能认出这两只罐子吗?说说谁是陶罐谁是铁罐?(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画出陶罐和铁罐) 师:在现实生活中这两只罐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生:陶罐易碎,铁罐坚硬,老师随机在两个罐子里板书。 师:这两个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个高傲无理,一个虚心礼让,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一会老师要检
16、查生字认读的状况。 师: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特别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来认读老师所出示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认读得特别好,看来生字是难不倒我们大家的,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把陶罐和铁罐的话用自己喜爱的符号画出来好吗?老师看谁的动作快,起先了。 三、品读课文 师: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边读边画,做得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对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师:读完了吗?哪位同学告知大家你读了对话都读懂了什么? 生:不要傲慢,要学习陶罐一样虚心 师:好了,同学们知道了傲慢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讽刺它。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讽刺这个词的理解,讽刺是什么意
17、思呢? 生:瞧不起,讪笑 师:我们理解了这个词,通过读对话,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说说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铁罐那么傲慢 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问题,知道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比较感爱好。 铁罐为什么要讽刺陶罐? 铁罐是怎么讽刺陶罐的? 这个寓言故事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师:那我们就来逐个解决以上的问题。 汇报: 1铁罐为什么要讽刺陶罐? 2铁罐是怎么讽刺陶罐的?陶罐对铁罐说了哪几句话?说这句话时是用什么语气的?谁来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 3铁罐讽刺陶罐还有哪句呢?这时候又是什么看法呢?哪位同学带着轻视的样子来读读。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来给老师做旁白好吗?师范读 4再找找看还有哪些是描写铁
18、罐讽刺陶罐的?铁罐从起先的高傲到轻视再到愤怒,谁再来读读铁罐愤怒的句子。 5铁罐一心想把陶罐碰碎已经到了傲慢自大的地步,找一找描写铁罐傲慢自大的语句,谁来仿照傲慢自大的语气来读读。 6我们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所了解,那么陶罐的看法又如何呢?学习前面的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语句来读一读好吗? 7找到了吗?谁情愿来告知大家。生答。这一句能体现陶罐的什么看法呢? 8我的确不敢碰你和我不敢碰你哪一句好呢?加上的确更能显出自己的看法。 9你认为陶罐软弱吗?哪个词能证明它不软弱。(争论)现在请同桌互读对话,老师想请同学到台上来读。然后大家来给评评读得怎么样? 10这两只罐子的结果如何能,快来读读课文的最终一部
19、分? 11他们最终如何呢? 四、总结 1、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课文原委发生了什么事? 2、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人与人之间要懂得相互敬重,相互谦让,学会全面看问题。 五、作业 同学们联系课文,尝试着自己来编一则寓言故事。 三年级上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傲慢、高傲、虚心、神气、愤怒、同日而语、理睬、荒芜、惊异、光滑、朴实、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
20、高傲无礼和陶罐的虚心而不懦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特长和短处,要擅长看到别人的特长,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敬重,和谐相处。 课前打算 陶罐和铁罐的图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说他们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座相互朗读课文,形式自定。相互评议字音是否
21、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接着做评委,听后评议。老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4、认读生字词语。开火车反复进行。 三、感知大意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2、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沟通。老师留意激励学生。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学生视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学生提出须要老师指导书写的字。 老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 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察,进行辅导。 其次课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罐和铁罐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陶罐 铁罐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