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案及训练题.docx
《初三化学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案及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案及训练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三化学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案及训练题初三化学其次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及训练题 其次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学案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具有的特性;(2)了解常见物质构成的微粒;(3)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分与联系;(4)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化学改变的实质重点: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分与联系难点: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行分性的相识,逐步培育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2、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实力的培育。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2、等由分子构成;等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构成。3、如右图是苯分子图像,依据学过的微粒的基本性质和苯分子的图像,你能说
2、出分子具有哪些基本性质吗?4、(1)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感受到分子的真实存在吗?(2)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着的,(3)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5、视察下面的图片,并探讨(1)水分子由和构成(2)水发生电解的时候,发生改变的微粒是什么?不变的微粒是什么?(3)通过对电解水过程中微粒的改变,你从微粒改变的角度如何理解化学改变的实质?(4)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及电解水两个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改变?(5)你会用分子的观点说明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的本质区分吗?6、在学习了分子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原子的基本性质吗?7、总结分子原子概念相同点 本质区分联系 其次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练
3、习出题人:费静审题人:宋勤仙班级姓名1液氢和氢气都能燃烧,这说明()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空隙C分子发生了改变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2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ABCD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的间隙可以变更,确定了物质有三态改变B.一些物质的热胀冷缩,证明白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变更的C.一个水分子很小,就象一粒细沙一样不易看到D.冰水混合的物质不是混合物4.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
4、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视察到的是()A.化学改变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5.氧化汞受热时的改变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的微粒C分子在化学改变中可以再分D全部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6干脆构成氦气的微粒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7.下列物质中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水C氧气D铁8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粒子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C.在化学改变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在肯
5、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9.已知“O”、“”表示不同种的原子。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奇妙 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习目标:1相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确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实力目标: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说明某些常见的现象。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洁试验。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学问来进行想象和推理。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确定的。2使学生擅长用已有的学问对四周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说明。教学重点:物质
6、的微粒性与物质改变的联系。教学设计: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缘由是什么?物质究竟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引入:既然要起先探讨物质构成的奇妙,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视察和说明宏观的物质或现象。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试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觉试管
7、中的固体颗粒渐渐变少,直至消逝。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渐渐变浅,直至无色。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逝?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逝,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答:不能。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定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
8、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举例:除了课本上的试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回答:如过滤时水能够从滤纸中渗过,补充溢验:20毫升的稀硫酸置于一只小烧杯中,另
9、取20mL的稀硝酸钡,渐渐将硝酸钡溶液滴入小烧杯中,不断搅拌,“乳白色固体”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增多。说明:生成物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到肯定颗粒被人的视觉察觉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后小颗粒群聚而沉淀。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试验:探究微粒运动的试验步骤:试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试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现象:溶液A渐渐变红缘由: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
10、色酚酞试剂变红。假设试验3:为了使试验结论精确牢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来做对比试验,有无必要性?回答:没有必要。因为在试验一起先,已经证明白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提问:氨水中的氨气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酚酞的微粒也在不断的运动。我想问:为什么不会是酚酞从烧杯中挥发,扩散到浓氨水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使之变色?你又能用什么试验来证明,并不是酚酞扩散?这个试验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回答:我们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假如是酚酞扩散的话,它也会使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但试验事实可以证明,并没有变色,所以假设是错误的。这个试验可以说明,各种微粒运动的状
11、况是不同的,有的简单扩散,有的不简单甚至很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物质简单挥发,有些物质简单溶解,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挥发,不易溶解。提问:我们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我们发觉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回答: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不同微粒的运动状况有所不同;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举例:那些现象又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探讨:如闻到花香,湿衣服晒干,氯化氢与氨气生烟试验。三、微粒之间有空隙阅读试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 第一 节用 微粒 观点 物质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