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进一步相识图形的旋转,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加空间观念。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老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2)风车。提问:视察课件的演示,想到了什么?
2、学生在沟通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围着一点转动;(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围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状况?图形的运动教案3、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二、民主导学1、相识旋转的含义视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细致视察指针的旋转过程。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视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3、?视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相互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提问:假如指针从6接着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老师:依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晰,应当从哪些方面去说明?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晰,不仅要说清晰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晰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3)完成做一做2、相识旋转的特征(1)老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老师:刚才视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觉了什么?你怎样推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改变?小结:通过视察,我们发觉风车旋
4、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老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改变,那什么是没有改变的呢?(三角形的形态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假如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接着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当转到什么位置?三、检测导结(1)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2)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
5、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三)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三)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一课时相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理解“完全重合”,能推断出轴对称图形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学问点本身内容逻辑性较强,“对折”和“完全重合”这两个概念较难理解 ,对感悟力和想象力要求较高。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认知理解困难: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对于“完全重合”不易理解,想象思维缺乏。 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借助动态图片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感性相识;演示剪轴对称图形的步骤与方法,加深对学问的理解;用视频来播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6、,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用自己的身体来摆轴对称图形的姿态。 2.练习法:通过练习驾驭学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猜谜语吗吗?我们先来玩玩“猜谜语”的嬉戏吧? 课件出示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飘舞花丛中,欢乐又逍遥。(打一动物) 并问学生看谁猜的最快最准? 生:蝴蝶 师:你们真聪慧! 课件出示谜底:蝴蝶 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视察,这三只蝴蝶有什么共同特点? 揣测生会说:图形两边一样 师:你们知道这种现象在数学中叫什么吗?(对称现象) 师:出示一些实例,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生举例说明) 二、学问讲解(难点突破) 1、师:对称的物体还真多,(课件出示)比如:五角
7、星、京剧脸谱和青蛙,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生活中的这些对称现象,把它的形态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就是对称图形。 师:通过刚才的小嬉戏,谁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他们有哪些特点呢?(揣测学生会说: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师:那我们怎么验证两边是不是完全一样呢?(揣测学生会说:对折) 师:接下来出示蜻蜓的动态图片,要细致视察你发觉了什么? (揣测学生会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师: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板书:轴对称图形、对称轴)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师示范画对称轴。(强调画对称轴用虚线。)
8、2、创建“轴对称图形”。 师:今日老师还给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对称图形,谁能说说老师是怎样剪出这些图形的?(生:先对折,再画一画,最终剪一剪。) 师引导学生共同剪一件衣服。(重点演示是从折痕的地方画图,再剪) 师:以小组为单位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剪完的同学细致视察你剪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老师强调剪纸要留意平安。 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贴在黑板上)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相识了轴对称图形,还创建了这么多漂亮的轴对称图形,下面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去用对称学问解决问题吧! 1.课本29页做一做。 2.课本33页第2题。 3.课本33页第3题。 下面的图案分别是
9、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强调还可以横着画或者斜着画。 师:同学们推断的太好了,看来大家都很喜爱“轴对称图形”这个好挚友。 4.我爱做嬉戏:让同学们摆一个从正面看身体的左右两边是轴对称图形的姿态。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 5.出示视频: 通过今日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对称想象,来感受到物体或图形对称的美。一起来发觉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吧 四、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1.把一个图形沿着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那条折痕就叫做对称轴。 2.推断一个图形是对称的,关键能否找到一条直线,沿这条直线对折,直线
10、两旁是否能完全重合。 3.剪纸通过纸张的对折,剪出后绽开的图形是对称的。 师:同学们,对称不仅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只要你专心视察,到处都能找到对称的踪迹,到处都是数学的踪迹。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二)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二) 课题名称 图形的运动(一)剪一剪 教学目标 利用轴对称学问剪小人,体会对折次数与得到小人的个数间的关系,解决手拉手的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利用轴对称学问剪小人,体会对折次数与得到小人的个数间的关
11、系,解决手拉手的问题不仅要求会动手,而且要通过视察和思索发觉关键点。思维过程从形象到抽象,学生简单出错。 难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动手实力有限,剪的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抽象思维较弱,理解困难。 教学方法 1、通过辨析错例,理解剪失败的缘由。 2、直观演示对折和画的过程。 3、通过探讨、探究得出对折次数和得到小人个数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沟通,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学过哪些学问?(轴对称,平移,旋转)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轴对称的学问来解决新的问题。让我们动手来剪一剪。 学问讲解(难点突破)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出示例4:你能剪出像这样手拉手的四个小人吗? 先剪两
12、个手拉手的小人试试(出示两个手拉手的小人)? (一)、剪2个手拉手的小人 1、独立操作:?你知道一个小人怎样剪吗?(课前布置过剪一个小人的实践活动,课件展示操作方法) 请同学们试试剪2个手拉手的小人怎么做。 2、沟通正例?(胜利的作品) 说一说你的方法。一张纸对折一次可以剪出一个小人,对折两次后再剪就能得出两个手拉手的小人。 3、沟通错例1(两个分开的小人)?你找到自己失败的缘由了吗? 要保证小人是手拉手的必需要把手画到边(师用笔画),剪的时候也要始终剪到边。 4、沟通错例2(有两个半个小人) (展示两个半个人小人)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引导学生总结:小人的身体必需画在纸的连接处,也就是
13、靠近折痕的一侧。? 5、总结关键?:要胜利得到两个手拉手的小人,我们先连续对折了2次,然后把半个小人的身体画在纸的连接处(靠近折痕的一侧),还要留意手画到边,剪的时候也要剪到边。?假如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能比第一次剪得更好吗? (二)、剪4个手拉手的小人?我们能剪两个了手拉手的小人了,你还可以剪几个?剪四个行不行? 探讨、探究: 首先须要对折几次?(师生对话沟通:对折1次,纸就变成了几层,打开就是2份,每份有半个小人,就得到1个小人;对折2次,2层纸就变成了几层,打开就是几份,就得到几个小人;对折3次,纸就变成几层?想不出来,那就拿出一张纸对折3次,再打开看看,纸被分成了几份?) 看来,要得到4
14、个小人,对折3次就可以了;至于对折4次能得到几个小人,有爱好的同学可以课下折折看。对折完了,接下来的步骤老师不再说了,大家有信念剪出4个手拉手的小人吗?那就根据步骤起先吧!看谁剪得又快又好。(生操作,师巡察指导) 其实,折纸的方法可不止连续对折这一种哦,大家请看(课件播放折纸方法的视频),有爱好的同学课下可以折折看。 细致视察,对折纸的次数和剪出的小人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发觉了什么?要想得到16个手拉手的小人须要将纸对折几次呢? 小组沟通汇报,课件展示结论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能剪四个这样的小人了,大胆地说说你还能剪什么? 2出示教材36页练习七第12题,视察
15、思索:怎样折、画、剪? 老师提示:剪这样的图形须要的是什么样的纸张?(正方形)怎样折、怎样画才能剪出来?(学生说一说,再课件出示提示) 动手剪一剪,播放视频参照。(也可课后完成) 小结 回顾我们剪小人的过程,它用到了这一单元的哪些学问?(轴对称) 一个小人是轴对称图形,两个小人是轴对称图形,三个小人也是轴对称图形,四个小人还是轴对称图形),正是这一次次的对称我们才得到了四一样的小人。既然这四个小人都是一样的,我就可以由一个小人得到其次个,第三个,第四个,大家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种现象?(平移)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只要做个有心人,你肯定可以用学到的数学学问解决许多问题呢!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
16、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二十)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二十)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729页情境图及做一做,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直观相识轴对称图形。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和学生的操作活动,相识轴对称图形,直观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即沿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为后续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阅历。 (二)核心实力 轴对称图形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图形的运动”部分的内容,借助生活中对称现象,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渐渐从详细到
17、抽象,实现空间观念的培育。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比视力”的嬉戏初步相识对称现象的特征,能举例说诞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通过视察和操作,会结合实例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3通过个人思索、小组沟通、全班展示,经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会推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推断、连线等练习,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相识,发展空间观念。 (四)学习重点 能说出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特征 (五)学习难点 能推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衣服图案、平行四边形卡纸、彩纸、剪刀等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用彩纸剪出一个你喜
18、爱的作品 (二)课堂设计 1.导入:比视力 思索1:依据看到的部分,猜出这是什么。 活动1:学生依据出示的提示,猜出物体名称。 思索2:为什么大家在猜的时候,最多给出一半就都能猜对了呢? 活动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理由,初步能说出两边一样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说一说,学生感受对称的特点-两边完全一样,为轴对称图形的相识做好铺垫。】 思索3: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 活动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举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导学生说出哪边和哪边一样,尽量说完整。 活动4:观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感受生活中对称现象的普遍性
19、。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的生活阅历,感受对称的普遍性。】 2.相识轴对称图形 思索4:(将嬉戏中的图形抽象为平面图形)怎么能一眼看出它们的两边是一样的? 活动5:学生通过想象,尝试用自己的方法体现两边一样;引导学生利用对折的方法,视察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现象,通过沟通体会重合的两边大小、形态相同。 思索5:能将衣服图案、平行四边形对折,使两部分完全重合吗? 活动6:学生拿出衣服图案、平行四边形,自主尝试对折,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折后的状况,进一步体会对折后重合是两边大小、形态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比较、语言描述,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到对折、完全重合的含义。】 思索6:像这样对
20、折以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你认为轴对称图形的“轴”是什么意思?能指一指吗? 活动7:学生尝试说明“轴”的意思,指出对称轴的位置,跟着老师的示范画出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比较、语言描述,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到对折、完全重合的含义。】 3.剪轴对称图形 思索7:这件衣服图案对折后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想要剪出这个图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思索8:剪出来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推断呢? 活动8:学生沟通推断抽对称图形的方法,用对折的方法验证剪出来的图形。 活动9:小组沟通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理由。重点说明为什么要先对折,为什么只画出一半就可以了。尝试用
21、彩纸剪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剪轴对称图形,进一步感受轴对称的特点,明确推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为后面的巩固练习做好铺垫。】 4.巩固练习 谁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 【解析】考查目标3,能独立推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指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它们都是谁掉的?用线连一连。 【答案】第一行依次对应其次行的第3个,第1个,第4个,第2个。 【解析】考查目标4,能依据一半想象出完整的轴对称图形,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 5.课堂总结 思索9:轴对称在我们生活中起到很大作用。结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活动10:学生观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的作用。并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形的运动 新人 教版二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三 单元 图形 运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