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考点知识点整理.docx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考点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考点知识点整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考点知识点整理中考物理学问点整理(第一章) 中考物理学问点整理(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现象: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练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宛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嘹亮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肯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
2、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2、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练习:P14图1.1-4所示的试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状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
3、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表示固体、液体、气体的速度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当时空气15)。下列试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视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耀,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假如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
4、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洪亮,缘由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动身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
5、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推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凹凸。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觉: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觉: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试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
6、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练习:说明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觉,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颂,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
7、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依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4、音色:由物体本身确定。人们依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5、区分乐音三要素:听见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颂家指音调。四、噪声的危害和限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爱护的角度噪声是指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爱护听力应限制噪声不超过90
8、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限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限制噪声不超过50dB。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归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归纳 课题1物质的改变和性质化学是探讨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和等科学家探讨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改变的基础,即在化学改变中会裂开,而不会裂开,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与化学改变的最小粒子。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觉了和,
9、使化学学习和探讨变得有规律可循。3物质的改变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物理改变化学改变概念伴随现象物质的形态、状态等发生改变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本质区分改变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实例相互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改变的过程中肯定伴随物理改变,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石蜡熔化现象4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实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所呈现出的性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变更时所呈现出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确定由感官干脆感知或由仪器测定通过化学
10、改变方可知区分是否须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涉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转载第一单元复习wbr走进化学世界结论: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
11、有什么不同的探究转载第一单元复习wbr走进化学世界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课题3走进化学试验室1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三”原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节约原则:严格按试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假如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l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处理原则:试
12、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试验室。(2)药品取用方法(往试管里加固体药品或倾倒液体药品)固体药品:块状:用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粉末状:用(或)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着放,标签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处保持水平,应依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运用方法:禁止向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加热;熄灭时,用灭,不能用嘴吹;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章 走进 化学 世界 考点 知识点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