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转化是解决问题时常常采纳的一种策略,能把较困难的问题变成较简洁熟识的问题。驾驭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而应超越详细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指向策略的形成和应用意识。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感悟转化的含义,体会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转化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肯定的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阅历,也驾驭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但当时这些技巧和方法更多是针对解决详细问题而言的,因而是零散的、无意识的。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敏捷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依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详细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学问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情感、看法、价值观:使学生主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乐于和同伴沟通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策略,能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 教学重点: 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
3、题、解决问题 。初步驾驭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能依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详细的转化方法,初步形成策略意识。 教学打算: 课件、方格纸、彩笔、卡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题纸。 教学过程: 一、感知转化 师:同学们喜爱听故事吗? (多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画面) 提出问题: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重量的呢? (曹冲先把大象运上船,做上记号,然后把大象赶下船,装上石头,再做上相同的记号,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也就是说,曹冲是用称石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小曹冲所用的这种方法,我们数学上称为转化。 转化是我们平常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转化) 二、自主
4、探究,初步感受转化策略 1.随意出示两个图形,学生视察,哪个图形面积大? 学生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老师确定数方格是个好方法。 2.再出示例1图,细致比比,哪个图形面积大? 由于图形比较困难,学生通过数方格可能会出错,也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答案,建议学生拿出题纸,同位一起探讨探讨有没有其他好方法。 3.用课件演示用平移和旋转转化成长方形比较大小的过程。 老师指出:这其实是运用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叫做“转化”。(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4.提问:(1)这是把什么转化成了什么? 学生体会到这是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适时板书:不规则图形长方形)事实上我们是把不规则图形
5、面积这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转化成了长方形面积这个我们熟识的、已经解决的问题(板书:已经解决的问题)。这样一转化(板书: ),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态变了,大小没变) 三、回顾旧知,体会转化策略的运用 1.回想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过问题呢? 学生可能回忆并列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老师适时课件或学具演示,并在黑板上将转化关系用图示表示出来。 2.转化策略曾经帮助我们解决过这么多新问题,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你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组题,动动笔算算,体会体会哪儿运用了转化策略
6、?有发觉,可以和组内的同学沟通一下。 四人小组内每个学生的题纸各不相同,学生独立计算、视察、体会到转化后,四人小组进行沟通。 3.举个例子说说你的发觉。 学生可能举例: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 提问:这里都用了转化策略,有什么共同地方? 引导学生视察并思索,体会到转化的实质转化前和转化后计算结果不变。 小结:这么多地方用到转化的策略,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可能体会到:转化策略应用很广泛;转化策略能解决新问题;转化策略能把困难的问题变简洁。 四、解决问题,深化转化策略 1.明明和冬冬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图案(图
7、中直条的宽度都相等)。这两个图案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会想到把右边图形中的直条边通过平移,转化成和左边相同的图案,确定学生不仅擅长视察,还擅长想象。 2.视察下面两个图形,要求右边图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假如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师:指名学生用手指出右边图形的周长是由哪些线段围成的 生:(边指边说)是这些线段围成的总长度 师:对,那如何来计算它的周长呢?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想把这条边移到这儿,这条边移到这儿?这样就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 生:这两条横着的边移到这儿,这两条竖着的边移到这儿。 师:(演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
8、种方法:把这两条竖着的线段向右平移,这两条横着的线段向上平移。这样一来,原来的图形就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而它的周长有没有变更? 生:没有。 师:现在你能快速计算它的周长了吗? 生:(3+5)2=16(厘米) 师:完全正确!通过这个练习,我感觉同学们的转化水平又提高了 3.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成员听,再全班沟通。 通过割、补的方法,把涂色部分转化为扇形,从而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占了整个圆面积的1/4。 通过平移的方法,把涂色部分转化为正方形,从而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占了长方形的1/2。 把两个空白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空白部分一共占了6个方块,剩下的1
9、0个方块就是涂色部分,因此涂色部分占5/8 。 4.一块草坪被四条一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索,看如何计算比较简便? 生:可以把小路通过平移移到草坪的四周,这样很简单看出要求草坪的长为(45-2)米,宽为(27-2)米。 师:对于一些困难的图形都能被大家轻松攻破了,真不错。 五、总结延长,渗透思想 提问: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有位数学家说过:“什么叫解题?解题就是把题目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学完今日这节课后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将困难转化为简洁,生疏转化为熟识,抽象转化为详细,未知转化为已知。所以,驾
10、驭转化的策略,对学好数学至关重要。 今日我们学习了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擅长运用转化、用好转化的策略,才能有效解题。 六、作业布置,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谈话:转化策略应用特别广泛, 大家课后可查阅资料看多媒体中给出的问题是他通过什么策略解决的。 信任今后同学们能主动运用转化策略,让它帮助你解决更多学习中和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内容: 课本P56-58例1,“想一想”,“练一练”和P61第
11、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体验从条件和问题动身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阅历,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索,有理有据地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养成自觉检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步骤。 教学难点: 从条件想起与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唤起旧知。 问: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想一想,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从问
12、题想起) 过渡: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 (1)出示例1。 瞧,这是小芳家的果园,里面隐藏着哪些数学信息呢?谁来读一读。 (2)听完以后,你有什么感觉? 那你能想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吗? 现在假如添上线就形成了表格。 比较列表整理后的信息与整理前的信息,你更喜爱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像刚才这样,运用列表的策略,根据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将相关联的信息一一对应地整理在表格里,使条件更有序、简洁,题意更清楚。 板书:列表(一一对应) (3)现在假如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你还想像刚才那样把全部条件都
13、整理出来吗?为什么? 电脑出示表格,口头整理。 小结:像这样,依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将更有利于我们分析问题。 (4)(板书表格)现在比照表格中的条件和问题,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你能依据数量之间的关系,说说解题思路吗? 同桌两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提示可以从条件想起,还可以从问题想起。 小结:不管是从条件想起,还是从问题想起,都是求“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只要用“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树=总棵树”。这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2、列式解答并检验。 (1)师:依据刚才的思路,想一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你会列式解答吗?做在作业纸上。 (2)沟通列式方法。让学生列式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14、每一步算出的分别表示什么。 (3)问:怎样知道答案是否正确呢?还要进行检验。 你想怎样检验,沟通想法。板书一种。 小结:可以紧扣基本数量关系来进行检验。 (4)齐答。 3、回顾反思。回顾一下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手指板书) 4、触类旁通 (1)那你能根据刚才的步骤来解决“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这个问题吗? 想一想,自己试着做在作业纸上。(一生列式解答在卡片纸上。) (2)沟通。 小结:通过解决刚才的问题,我们经验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检验反思。 三、巩固策略,综合运用 1、第58页练一练1。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图
15、中信息:五年级每班42人,三年级每班45人,四年级每班48人)。 (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做在作业纸上。 沟通:比较不同的列表整理方法,你更喜爱哪一种?为什么? 解决问题时你抓住了什么基本数量关系?做对了吗? 小结;运用列表策略时,肯定要留意有序,一一对应。 2、第58页练一练2。 (1)江老师为学生表演购买服装。买2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200元,买3件短袖衬衫一共用去180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你会求吗?口头列式计算。 (2)假如现在变更一下条件。现在与长袖衬衫对应的信息是?与短袖
16、衬衫对应的信息吗?你会求吗?口头列式计算。 3、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你觉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哪一步最关健?对于分析数量关系?你有哪些体会? 小结: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可能从条件想起,但不管怎样都要抓住解题的关键:分析基本数量关系。 四、全课小结: 今日进一步探讨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内容: 课本第68-69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
17、关系,并能依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洁推理的实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阅历,增加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驾驭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洁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假设后总量发生的改变。 课前打算: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嬉戏导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先来做一个数学嬉戏,留意听了。 一种易拉罐饮料搞促销活动,4个有奖拉环换一个杯子。老师收集了8个有奖拉环,可以换几个杯子?要想换5个杯子
18、,须要几个有奖拉环? 二、探究新知,初步理解假设的策略 1、谈话:下面,咱们再来做一个抢答嬉戏。起先: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谈话:下一题,看谁反应快。 (3)出示例题。 2、谈话:能用7207吗?为什么?(题目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杯子了) 出示例题图。 这两种杯子有关系吗?(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什么意思呢?“正好都倒满”又怎么理解? 要解决什么问题?“各多少毫升”意思是 3、探究假设的过程。 谈话:这道题中有两种不同的杯子了,同学们,能解
19、决吗?请拿出作业纸,先在图上画一画,然后解答,并且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选择两名学生展示不同解法。 (1)提问:你怎样想的?(把大杯换成小杯)怎么想到的?明白他的意思吗?(找学生再说一遍)方法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这些同学都是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 板书:假设都是小杯。 (2)提问:你又是怎样想的?(把小杯换成大杯)为什么要换?在图上怎么表示?这儿的“3”是什么意思? 这样做的同学请举手,这些同学都是怎样想的呢? 板书:假设都是大杯。 4、比较。 谈话: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解决了这题。原来既有大杯又有小杯,第一种方法假设都是小杯了,其次种方法假设都是大杯。 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
20、方? 指出: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假设成一种相同的杯子。 5、检验。 谈话:我们解答的对不对呢?同桌相互说说检验过程。 指名口答。 假如学生只说出满意一个条件,老师就引导:这才满意题目中的一个条件,还要满意另一个还要用 谈话:希望同学们能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完成P69“练一练”。 学生独立读题,分析题意,指名说说思索过程,列式解答,完成后沟通解答过程。 四、全课总结,优化策略 谈话:这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这样几道题。 出示例题、练习题和练一练。 提问:解题时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 谈话: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假设成一种相同的杯子,练一练是把桌子假设成椅子,或把椅子假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决问题的策略1 苏教版五 年级 上册 解决问题 策略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