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学设计.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江南语文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江南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读“江、南”等9个生字,通过图片对比、象形字、偏旁表意、联系生活等形式随文识记。 2.运用图片对比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相识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通过微视频学习笔画“竖钩”,正确书写“可”字。 3.通过图片、配乐等各种形式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古诗的节奏,在朗诵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 4.结合图片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象,感受江南水乡的漂亮和采莲季节人欢鱼悦的快乐景象。 【教学重点】 1. 借助拼音正确读“江、南”等9个生字,通过图片对比、象形字、偏旁表意、联系生活等形式随文识记
2、。运用图片对比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相识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通过微视频学习笔画“竖钩”,正确书写“可”字。 2. 通过图片、配乐等各种形式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古诗的节奏,在朗诵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田田”的意思,了解“东、西、南、北”四个表示方向的词是两两相对的。 2.初步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受人与鱼的欢愉情境。 【教学打算】 Hiteach才智教室协助课件、字卡。 【课时设计】 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相识“江、南”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请大家观赏(出示图片,观赏江南风光,配乐) 你们知道这是是哪里的风景吗? 学生回答:江
3、南 对,大家真聪慧。人人都说江南美,今日我们就一起去学习一首江南的诗歌。 2.板书齐读课题。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3 江南。 3.相识“江、南、北”两字。 (1)江 a:学习三点水:江这个字是我们今日要学的生字。在“江”这个字中还藏着一个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偏旁呢!板书“三点水” 齐读。 拖拽图片,和三点水视察比较,你发觉了什么?这个小水滴像上面的点,水滴落下来反上来的样子像下面的提,是不是很形象? b:了解偏旁表意。你还知道哪些带有三点水的字吗?学生举例(老师相机确定识字方法)带三点水的字大都跟水有关,比如今日学的江就跟水有关。 c:组词巩固识记 你还能用江组词吗?学生用江组词
4、。长江。 出示中国地图,刚才同学说到了长江,(老师画出长江位置),这就是长江,长江把中国分成长江以北和长江以南两个部分(把南北两个字拖拽过去)。 (2)南、北 南和北也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生字呢 ,引导学生发觉“南北”是一对表示方向的反义词。你知道哪边是南吗?(生说,师贴),这边是南,那这边就是北。 我们诗中所说的江南就是指得长江以南。 二、随文识字 1.江南这首诗出自汉乐府,是我们成为小学生后在课文中学到的第一首古诗。想不想读读这首诗歌? (1)老师领读。 老师先来领着同学们读一读。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58页,大声地
5、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尤其是变红的生字,借助拼音把变红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完就用端正的坐姿告知老师。 (3)小老师领拼读。 谁想当小老师来拼读这些生字,小老师读一遍,同学们读一遍。小老师可真棒,读得很精确。 (4)指名读生字。 谁能来干脆读这些生字? (5)同位互读。 带着拼音会读,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同位两个读一读红色的生字。 2.学习“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1)读出节奏。 读完生字,那这两句诗,谁能挑战一下? 老师指导读出节奏,示红线。不仅要读准还要读出节奏,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2)相识生字:可 这句诗中有好几个我们要学习的生字呢,这个字你相识吗?在哪见过?(示图:可乐 创可
6、贴)专心视察,在生活中就能相识许多生字,谁能用可组个词? (3)相识生字:采 可字没难住你们,那看看这个图,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字吗?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采,1-2-3,果真是采(出示演化过程)怎么猜出来的?采这个字多形象啊,上面的爪字头就像手的样子,下面的木就像待摘的植物。谁能用“采”组个词? (4)相识生字:莲 我们诗歌中采的是什么?“莲”也是这节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呢!莲 是什么旁?板书草字头 学生列举:草字头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引导发觉草字头的字许多都与植物有关。 (5)理解“田田” 正如诗中所说,江南可采莲,盛夏来临,又到了江南采莲的季节了,你们看这是什么?也叫莲叶出示一个莲叶,你看到了怎样的
7、莲叶?(大、绿、圆)你的词汇真丰富,你关注了它的形态。 出示一大片莲叶,现在你望见了怎样的荷叶? 眼前,这一湖的莲叶又大又绿,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层层叠叠,像这样的景象我们就可以说是田田。 你喜爱这样的荷叶吗?你喜爱这样的江南吗? (6)指导读前两句。(读正确与读出荷叶茂密的感觉两种层次) 谁想再来读读这两句?你读对了,你读的很正确。 谁能把荷叶挨挨挤挤的感觉读出来?你读出了荷叶挨挨挤挤的感觉。 现在,你就是采莲人,当你划着小船渐渐地游走在荷叶中间,看到那么多的莲叶,你有怎样的感觉?指名读,做采莲动作读。一起采着莲读。(欢乐、快乐、兴奋) 。 3.学习“鱼戏”部分。 (1)通过你们的朗读,我感
8、受到采莲人的喜悦了,还有谁也很兴奋啊?小鱼。 你们看它们正在荷叶间做嬉戏呢!你猜它们在做什么嬉戏?小鱼在水中快乐的做着各种嬉戏,它们是怎么玩的? 鱼儿在荷叶间做_,一会儿_东,一会儿_西,一会儿_南,一会儿_北。 这就是一幅“鱼戏莲叶间”的场景啊。板书 (2)相识“东西”。 在刚上课的时候,我们相识了南北,知道他们是一对表示方向的反义词。在这几句话中也藏着一对表示方向的反义词呢,你找到了吗?你在哪见过东西南北? (3)小鱼就这样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巩固四个方位),快乐的做着嬉戏,古诗中是怎么说的?出示诗句。 (4)假如你是这其中的一只小鱼,你是怎样的心情?你能读一
9、读吗?指名读。多么欢快的小鱼啊。你留意到了古诗的节奏。 加上动作读吧。老师也想读一读,加动作,转身子。小鱼忽东忽西多欢乐啊。 还有谁想做欢乐的小鱼?起立,我们一起来读吧。(齐读)动作+配乐 (5)漂亮的荷叶看到你们这群欢快的小鱼,也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嬉戏,他们遮住了很多字,你还会读吗?他们把全部的字都遮住了,你还会吗?指名背,齐背。 (6)古诗能背诵了,信任这节课的生字也难不倒大家了,齐读。齐读。开火车检查 出示我会认的生字卡片。 三、指导写字。 1.在这些生字中还有今日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书写的生字:可 2.在“可”字里面还有今日我们要新学的笔画-竖钩。范写竖钩,起笔顿笔,笔直的写下来,向左轻轻
10、带出一个小勾。 3.打开课本P59页 ,请同学们自己视察笔顺,并根据田字格上面的笔顺,书空一个“可”。 4.放在田字格中怎么写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视频指导“可”、“竖钩”学生仿写。 5.展示 点评。 先请学生夸一夸。评价留意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占格正确、笔画规范、干净美观。每一方面可以得到一颗小五星。 四、总结拓展。 1.同学们,江南选自汉乐府,汉乐府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然后配上音乐在宴会上演奏出来,所以汉乐府中的诗歌都是可以配上音乐演唱的,想不想一起唱一唱? 2.起立加动作唱。 3.今日我们体会了古代诗歌的美,感受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美,不仅可以通过诵读、吟唱感受、还可以
11、通过动作、图画来表达。 4.课下也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方式,把江南这首诗的美传递给爸爸妈妈。 编辑举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教学设计 课题 5 影 子 课时 2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影子是一首以生活现象为题材的儿歌,运用拟人和比方的手法,充溢童真童趣, 写出了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影子的宠爱之情。儿歌共两小节,语言简 练,句式整齐,偶数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小挚友玩跳房子的情境,协作第一小节“影子在前,影 子在后”;其次幅是玩轮滑的情境,协作其次小节“影子在左,影子在右”。两幅图中都
12、 出现了影子,旨在帮助学生结合生活阅历理解儿歌的意思。 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起来亲切自然,活泼俏皮。本课 设计以识字为基础,旨在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个活泼、好玩的识字氛围,让学生在主动主动的自我发觉、自我实践中学学问、用学问,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精神。依据课文语言表达亲切自然、生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趣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产生酷爱科学、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的愿望。 目标与重难点 第一课时 目标 1.相识 影 前 等11 个生字和宝盖头 女字旁 月字旁 34个偏旁;会写 在 后 等 个字和斜钩 1个笔画 教学重点:正确朗
13、读课文;识记 前 后 左 右 ,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 个方 位,并用这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难点: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分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体会 我 对影子的宠爱之情 借助生活阅历,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2.借助情境,辨别前 后 左 右 个方位,并用这 4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识记 前 后 左 右 ,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难点: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分 教学打算 1.生字卡片,带学生做一次踩影子的嬉戏,制作多媒体课件。(老师) 2.预习生字,在家长的帮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前、后、左、右。(学生) 过程设计 第
14、一课时 一、嬉戏引入,出示课题 1.课前体育嬉戏: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嬉戏好吗?在踩影子的过程中,大家要留意视察,并思索:你发觉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老师和学生一起嬉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视察,启发学生发觉影子的特点。再回到课内沟通。 预设:影子是黑的;影子紧紧跟着人;影子的方向会改变。 3.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1)指导学生读课题,留意读好后鼻韵母yi?n,“子”读轻声。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影”这个字? 4.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火红的太阳照在建筑物上,在地上形成了影子。“日”就代表太阳,“京”就代表建筑物,“彡”就代表影子。 设计意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15、。好玩的嬉戏,能使学生对影子有更感性的相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语文课的丰富多彩,在开心的环境中引发学生探求学问的热忱。回到课内沟通,为学生供应口语交际的空间,热情的教学气氛为教学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指导学生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增加了学生对识字的信念和成就感。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导学: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嬉戏。他还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 2.导问: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 预设: (1)在读书中遇到不相识的字,可以用笔圈上,请拼音帮忙,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还可以查字典 (2)把最难读的那一行多读几遍。这样就
16、会越读越流利。 3.老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创设摘葫芦嬉戏情境,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1)播放课件,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葫芦兄弟来了,它们有了新的名字,就写在它们身上。快看,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生试读) (2)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3)去掉拼音再读生字。 导语:看,葫芦的帽子飞走了,假如你还能精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那它们就是你的好挚友了。(齐读) (4)指名摘葫芦,其他学生跟读。 (5)老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依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嬉戏情境,增加学生的识字爱好。 三、方法指导,集中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相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
17、 2.学生同桌沟通识字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3.老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老师依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新偏旁。 (1)预设: 生1:我用找反义词的方法记住“黑”,“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2: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狗”,反犬旁加“句”就是“狗”。 生3:我会编童谣:又来了一横和一撇,就是挚友的“友”。 生4: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了“左”和“右”,挚友的“友”右下角的“又”换成“工”念“左”,换成“口”念“右”。“左”和“右”也是一对反义词。 生5:我还找到一对反义词,“前”和“后”也是反义词,我在前面,在后面。 (2)师追问:你能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 预设:我的前面是_,
18、我的后面是_,我的左面是_,我的右面是_。 (3)学生接着汇报。 预设: 生6: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宀”加上“匕”就是“它”。 老师相机出示“宀”,教学新偏旁:“宀”是房屋的象形,有“宀”的字一般都与房屋或洞窟有关。说说还见过哪些带有“宀”的字。 (4)辨字:出示三张图片(男、女、动物),“他、她、它”是我们的好挚友,究竟是哪个“他(她、它)”呢? (5)老师追问:你怎样记住“朋”字? 预设:两个“月”紧紧地挨在一起,就像一对好挚友,我就这样记住了“朋”。 (6)学习新偏旁“月”。 导学:月字旁的字大多数都与身体有关,你还见过哪些月字旁的字? (7)学习女字旁。 导学:这节课还有一个
19、含有新偏旁的字,谁找到了?请学生视察“女”字与女字旁的区分,说一说“女”字做偏旁时笔画有哪些改变?(横变成了提,与撇相接后笔画不出头。)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好”:女字旁加“子”字就是“好”。 4.小结:加一加、换一换、编童谣、找反义词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识字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相识许多许多的字了! 5.生字回文,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原来画出的那个认犯难读的句子,现在能读好吗?请在小组内试试。(组内互读,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老师要擅长引导学生在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发觉多种识字方法,并会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
20、字,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为以后自主识字打好基础。 四、整体感知,引发思索 1.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读懂了什么? 2.依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指导视察:影子都像什么?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影子是好挚友?说影子像“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建大胆发言的机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养成边读书边思索的好习惯。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影子的特点以及课文语言的形象生动,培育语感,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热忱。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在”字,引导学生视察:看看这个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和“左”比较,有什么不同?(“左”字右下方是“工”字,“在”字右下方是个“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南 部编版 一年级 语文 上册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