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辑.docx
《岩土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辑.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岩土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辑岩土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辑 第1辑重力式挡土墙墙高8m,墙背垂直、光滑,填土与墙顶平,填土为砂士,=20kN/m3,内摩檫角=36o,该挡土墙建在岩石边坡前,岩石边坡坡脚与水平方向夹角为70,岩石与砂填土间摩擦角为18o,计算作用于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最接近于下列哪个数值?答案:B解析: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透明的云母片遮住上面的一条缝,则干涉图样如何变化?A.干涉图样不变 B.干涉图样下移C.干涉图样上移 D.不产生干涉条纹答案:C解析:提示:考虑零级明纹向哪一方向移动。关于对土洞和塌陷的地基处理,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地面截流 B.防渗C.灌填岩溶通道
2、 D.顶板塌落堵塞答案:D解析:土洞和塌陷宜采用地表截流、防渗,堵漏、挖填灌填岩溶通道、通气降压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梁板跨越;对重要建筑物应采用桩基或墩基。A.B.C.D.答案:D解析:某建筑采用夯实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处理,条形基础及桩平面布置见下图。根据试桩结果,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30kPa,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0.9。现设计要求地基处理后复合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00kPa,假定其他参数均不变,若仅调整基础纵向桩间距s值,试算最经济的桩间距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1.1mB 1.2mC 1.3mD 1.4m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3、JGJ 792022)第7.1.5条、7.1.6条。 (1)根据定义计算置换率 截取单元体,单元体内有2根桩。 调整前:m12Ap/(1.62.4)。 调整后:m22Ap/(s2.4),m1/m2s/1.6。 (2)根据复合地基承载力公式反算置换率 (3)基础纵向桩间距s值 由(1)和(2)可得:m1/m263/83s/1.6,解得:s1.21m。A.-1,0B.2,3C.4,5D.1,1答案:C解析:一平面谐波的表达式为:y = 0. 002cos(400t -20x) (SI),取k=0,1,2,则t=1s时各波谷所在的位置为:答案:C解析:提示:波谷位置应满足y=-0. 002,即0.
4、002cos(400t -20x) =-1,也即400t -20x=(2k+1)。设受扭圆轴中的最大剪应力为,则最大正应力:A.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B.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2C.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2D.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答案:D解析:提示:受扭圆轴最大剪应力发生在圆轴表面,是纯剪切应力状态(见解图a),而其主应力1=出现在45斜截面上(见解图b),其值为。岩土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辑 第2辑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 )。A.应用软件B.通用软件C.系统软件D.工具软件答案:C解析:下列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式正确的是( )。A.B.C.D.答案:B解析:核外电子的分布要
5、依据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顺序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核外电子排布从最内层到外层依次为2,8,8,18,18,322n2(n为电子层数)。红黏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地基勘察时要注意以下哪些特点?( ) A.垂直方向状态变化大,上硬下软,地基计算时要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B.水平方向的厚度一般变化不大,分布均匀,勘探点可按常规间距布置C.勘察时应判明是否具有胀缩性D.常有地裂现象,对建筑物有可能造成破坏答案:A,C,D解析:红黏土的工程性质包括:高分散性(黏粒含量般为30%
6、 70% );高塑性 (塑性指数Ip=25%?50%);高液限(液限wL=45% -70%);饱和度较大(Sr一般大于80%);孔隙比大(一般超过0.9,个别可达2.0);先期固结压力大,一般均为超固结土;强度一般较高,但浸水后强度降低;膨胀性较弱,但具一定收缩性。 红黏土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着重査明其状态分布、裂隙发育特征及地基的均匀性。岩土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需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进行工程统计,此计划需依据 ( )来编制。A.工程施工预算 B.工程施工概算 C.工程施工图预算 D.工程预算文件答案:A解析:施工期间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进行工程统计均属于施工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 而工程施工预算
7、是供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使用的文件。工程施工图预算是对外进行经济核算或签订合同的文件。通常所使用的计算机是()。A混合计算机B模拟计算机C数字计算机D特殊计算机答案:C解析:现代混合计算机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自动编排模拟程序能力的混合多处理机系统,这种系统具有很强的实时仿真能力,但价格昂贵;模拟式电子计算机问世较早,内部所使用的电信号模拟自然界的实际信号;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是当今世界电子计算机行业中的主流,其内部处理的是一种称为符号信号或数字信号的电信号。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一平衡态(P1,V1,T1)变化到另一平衡态(P2,V2,T2),若V2V1,但T2T1,无论气体经历怎样的过程()。 A 气
8、体对外做的功一定为正值 B 气体对外做的功一定为负值 C 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 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答案:D解析:理想气体内能仅取决于温度,故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某勘察设计咨询公司A与某事业单位合作的成果,其著作专利权专有技术的归属()。A应归勘察设计咨询公司A所有B应为各合作各方共同所有C应为提供最多资金企业所有D应为建设单位所有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八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个人所有;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下列关于
9、均匀岩质边破应力分布的描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愈接近于临空面,最大的主应力方向愈接近平行于临空面,最小主应力方向垂直于坡面B坡面附近出现应力集中,最大主应力方向垂直于坡角,最小主应力方向垂直于坡面C临空面附件为单项应力状态,向内过渡为三向应力状态D最大剪应力迹线为凹向临空面的弧线曲线答案:B解析:边坡内的应力分布有如下特征:无论在什么样的天然应力场下,边坡面附近的主应力迹线均明显偏转,表现为最大主应力与坡面近于平行,最小主应力与坡面近于正交,向坡体内逐渐恢复初始应力状态。由于应力的重分布,在坡面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带,不同部位其应力状态是不同的。在坡脚附近,平行坡面的切向应力显著升高,而垂直
10、坡面的径向应力显著降低,由于应力差大,于是就形成了最大剪应力增高带,最易发生剪切破坏。在坡肩附近,在一定条件下坡面径向应力和坡顶切向应力可转化为拉应力,形成一拉应力带。边坡愈陡,则此带范围愈大,因此,坡肩附近最易拉裂破坏。在坡面上各处的径向应力为零,因此坡面岩体仅处于双向应力状态,向坡内逐渐转为三向应力状态。由于主应力偏转,坡体内的最大剪应力迹线也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直线变为凹向坡面的弧线。岩土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辑 第3辑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22),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划分土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对于指定条件下的某些建筑,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按土的类
11、型利用当地经验估计土层的剪切波速B.划分土的类型对于乙类建筑是没有意义的C.若覆盖层范围内由多层土组成,划分土的类型后可直接查表得出建筑的场地类别D.如果有了各土层的实测剪切波速,应按实测剪切波速划分土的类型,再确定建筑的场地类别答案:A,B,D解析: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向量组1=(1,1,1,1),2=(1,1,1,0),3=(1,k,0,0),4=(1,0,0,0)线性无关,则( )。A、k0B、k1C、k2D、k3答案:A解析:向量组对应的矩阵的行列式应满足|A|0,而|A|=k0在饱和软黏土中开挖条形基坑,采用11m长的悬臂钢板桩支护,桩顶与地
12、面齐平。已知软土的饱和重度17.8kN/m3,土的十字板剪切试验的抗剪强度40kPa,地面超载为10kPa。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22),为满足钢板桩人土深度底部土体抗隆起稳定性要求,此基坑最大开挖深度最接近下列哪一个选项() A 3.0m B 4.0m C 4.5m D 5.0m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22)附录V规定,基坑底下部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应满足下式规定:式中,Nc为承载力系数,Nc5.14;0为十字板试验确定的总强度(kPa);为土的重度(kN/m3);t为支护结构深入土深度(m);h为基坑开挖深度(m);q为地面荷载(kP
13、a);KD为入土深度底部土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取KD1.6。将ht11m,代入上式得:解得:t6.9m,即11h6.9,h4.1m。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22)的规定,在基础设计时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上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抗力应分别为 ( )。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永久组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答案:B解析: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22)3.0.
14、4条。已知某点的应力状态如图a)所示,则该点的主应力方位应为图b)中哪一个图所示?答案:C解析:提示:根据主平面方位角a0的公式和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2a0的在第三象限,a0在第二象限。有一码头的挡土墙,墙高5 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为冲填的松砂,填土表面水平,地下水位与墙顶齐平,已知:砂的孔隙比为0.9,饱和重度sat=18. 7kN/m3,内摩擦角=30,强震使饱和松砂完全液化,震后松砂沉积变密实,孔隙比e=0. 65,内摩擦角=35,震后墙后水位不变,墙后每延米上的主动土压力和水压力之和是()。(A) 68 kN (B) 120 kN (C) 150 kN (D) 160 kN答案:C解
15、析:据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五十一讲。液化后砂土变密实,墙后总水平力有水压力与土压力两种。(1)总水压力Ew为:(2)地震后土的高度:(3)地震后土的重度:5X18. 7= (5-0.658)X +0.658X10 =20 kN/m3(4)总压力Es为:(5)总水平压力E为:E=Ea+EW=25. 5+125=150. 5 (kN/m)答案为(C)。软土勘察除应符合常规要求外,尚应查明的内容有()。A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分布、动态B地表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下伏硬土层或基岩的埋深和起伏C固结历史、应力水平和结构破坏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D微地貌形态和暗埋的塘、浜、沟、坑、穴的分布、埋深及其填土的情况答案: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土 工程师 考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