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检验类模拟冲刺试题集8篇.docx
《22年检验类模拟冲刺试题集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年检验类模拟冲刺试题集8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年检验类模拟冲刺试题集8篇22年检验类模拟冲刺试题集8篇 第1篇A.T细胞B.Ag-AbC.IgGD.IgEE.Ag-Ab-补体介导型超敏反应的是答案:B解析:1.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可溶性游离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及时清除,则可在局部毛细血管或基底膜沉积,通过激活补体、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细胞,引起一系列损伤。配制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时,起到破坏其他细胞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的物质为A:甘油B:乙醇C:伊红D:草酸铵E:EDTA答案:D解析:考点: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时稀释液的配制。解析:在配制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时需加入不同的试
2、剂,其中乙醇、丙酮、乙二醇等的作用为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伊红、固绿等为嗜酸性粒细胞着色剂,甘油可防止乙醇及液体挥发,碳酸钾、草酸铵可破坏其他细胞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着色。血清补体总活性测定说法错误的是A: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S形曲线B: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C:在此直线阶段溶血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D: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时,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E:实验常以10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答案:E解析:血清补体总活性测定,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S形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在此直线阶段溶血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时,对补
3、体量的变化不敏感,常以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医学模式转变在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重要性是指A.促进医师知识结构的现代化B.加速了祖国医学的整理和提高C.实现了在更高层次上对人的健康的全面关怀D.提高社会防治疾病的地位E.促进医学思维方式的变革答案:C解析:女性,62岁,乏力,脾肋下15cm,浅表淋巴结未及。自述抗贫血药物治疗多次无效。血象:RBC:18510L,Hb58gL,WBC2410L,PLT2710L。白细胞分类可见中性晚幼粒细胞4、中性杆状核细胞4、中性分叶核细胞56、淋巴细胞34、单核细胞2。分类100个白细胞见4个晚幼红细胞。部分中性分叶核细胞呈Pelger畸形,骨髓增生活跃,其中原
4、始粒细胞为1,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变。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51,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0。本病的最可能诊断为A.RAEBB.RAC.CMMLD.RAEB-TE.RAS答案:B解析:患者女性,28岁。颈部逐渐变粗,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触诊发现甲状腺肿大。该患者可能是A.缺碘B.缺锌C.缺铁D.缺锰E.缺硒答案:A解析:碘缺乏时甲状腺素合成减少,甲状腺反馈性肥大、增生,导致甲状腺肿大。下列可以产生毒素导致肝癌的病原体是A.白假丝酵母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黄曲霉D.烟曲霉E.毛霉菌答案:C解析:黄曲霉产生的毒素称为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尤其可以导致肝癌。黄曲霉毒素的
5、致癌性比致癌物亚硝胺类强75倍,比3、4苯并芘强4000倍。该毒素能诱发人、猴、鼠、禽类发生肝癌,动物试验表明,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为24周。A.静置11小时后出现凝块或沉淀B.静置1224小时后出现薄膜C.黄色胶冻状D.出现小絮状凝块E.呈浅绿色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为答案:A解析: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小时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小时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小时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
6、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22年检验类模拟冲刺试题集8篇 第2篇升高血糖的激素不包括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甲状腺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E.生长激素答案:C解析:血糖受激素调节,主要是胰岛素降低血糖;升高血糖包括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下列选项中哪个是急性弓形虫病的主要致病阶段A.配子体B.裂殖体C.子孢子D.缓殖子E.速殖子答案:E解析:A.朗格汉斯巨细胞B.红细胞C.坏死物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结核结节中常见答案:A解析:森林硬蜱能传播哪种疾病A.乙脑B.流脑C.森林脑炎D.脊髓灰质炎E.登革热答案:C解析:森林硬蜱为其主要传播媒介,病毒在蜱
7、体内增殖并能经卵传代。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可测定产物生成量B.可测定底物消耗量C.反应速度与pH有关D.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E.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时的反应期要求,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时一般选择零级反应期,即底物过量,应使SKm,一般为Km的1020倍,则Km可忽略不计,米氏方程简化为v=V,限速因素是被测酶的活性。保健食品中的-亚麻酸测定方法是( )。A.气相色谱法B.液相色谱法C.比色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容量法答案:A解析:下列有关结核分枝杆菌说法正确的是A.结核分枝杆菌为兼性厌氧菌B.结核分枝杆菌革兰染色强C.结核分枝杆菌对青
8、霉素敏感D.结核分枝杆菌为专性厌氧菌E.结核分枝杆菌为专性需氧菌答案:E解析:血液培养送检应用的抗凝剂为A、SPSB、EDTAC、枸橼酸钠D、肝素E、氟化钠答案:A解析:SPS的作用除了抗凝,还有中和抗生素的作用。22年检验类模拟冲刺试题集8篇 第3篇患者男性,62岁。骨折入院。血红蛋白63g/L,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带,血清IgG5.3g/L,IgA32.6g/L,IgM0.37g/L。X线检查显示骨质疏松,有溶骨性改变。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B.多发性骨髓瘤C.淀粉样变性D.冷球蛋白血症E.一过性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答案:B解析:1.患者有骨折的病史,血清蛋白电泳
9、呈现M蛋白带,血清IgA32.6g/L,高于正常,X线检查也显示骨质疏松,有溶骨改变,都支持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并且高度怀疑是IgA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主要表现为Alb降低、和球蛋白增高,常出现“(-”,引起此现象的蛋白是A:IgAB:IgDC:IgMD:IgGE:IgE答案:A解析:A.存在一定时间,但体积小B.无明显变化C.边缘不规则D.细胞皱缩,似桑葚状E.体积膨胀、无色,大小不等的空影碱性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为答案:C解析:尿蛋白定量检查常选用的防腐剂是( )。A.甲苯B.甲醛C.浓盐酸D.冰乙酸E.叠氮钠答案:A解析:甲苯可在尿标本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尿中化学成分与空
10、气接触,常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查。糖酵解过程中催化1摩尔六碳糖裂解为2摩尔三碳糖第一步反应的酶是A.磷酸己糖异构酶B.磷酸果糖激酶C.醛缩酶D.磷酸丙糖异构酶E.烯醇化酶答案:C解析: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果糖-6-磷酸;磷酸果糖激酶催化-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催化1,6-二磷酸果糖分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而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在磷酸丙糖异构酶的催化作用下相互转化;烯醇化酶催化2磷酸甘油脱水生成具有高能磷酸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旋毛虫幼虫在人体内寄生的主要部位是A.小肠B.平滑肌C.骨骼肌D.肺E
11、.胃黏膜下答案:C解析:旋毛虫幼虫在人体内寄生的主要部位是骨骼肌细胞内。O157:H7在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上的菌落呈A.蓝绿色B.紫黑色C.无色D.淡黄色E.粉红色答案:C解析:O157:H7在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上的菌落为无色。可形成包涵体的肝炎病毒是A.HAVB.HBVC.HCVD.HDVE.HEV答案:E解析:HCVRNA高度变异性主要是由于依赖RNA的RNA聚合酶无校正功能,复制时可发生随机突变,复制中的错误掺入不能被校正,以及宿主免疫的选择作用。HEV在胞浆中装配,呈晶格状排列,可形成包涵体。22年检验类模拟冲刺试题集8篇 第4篇在减敏治疗中,诱导机体产生的封闭性抗体是( )A.IgM
12、B.IgGC.IgAD.IgEE.IgD答案:B解析:减敏疗法的机制是改变变应原进入机体的途径,诱导机体产生IgG类抗体,该类抗体与再次进入机体的变应原结合,组织变应原与致敏细胞上的IgE结合,从而阻断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关于医院内感染,以下哪项错误A.多由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引起B.无特异性预防方法C.医护人员可成为病原携带者D.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预防E.原有慢性感染在医院急性发作也应属于医院内感染答案:E解析: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不包括在入院前已有的慢性感染。患儿反复化脓菌感染,血清IgG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B.Bruton病C.缺铁性贫血D.PNP缺陷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13、病答案:B解析:Bruton病,又称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细胞发育停滞于前B细胞阶段。患儿多在出生6个月后反复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血清中各类Ig含量明显降低,外周血成熟的B细胞和浆细胞几乎为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管型中的颗粒可判断为颗粒管型,依据的是超过整个面积(或体积)的A.1/5B.1/4C.1/3D.1/2E.占据整个管型答案:C解析:颗粒管型为肾实质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血浆蛋白及其他有形物凝聚于T-H蛋白上形成的,颗粒总量超过管型的1/3,可分化为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故正确答案为C 。目前用于HRP标记抗体或抗原的最常用的方法是A.戊二醛交联一步法B.戊二醛交联二步法C.直
14、接法D.间接法E.改良过碘酸钠法答案:E解析:改良过碘酸钠法是目前用于HRP标记抗体或抗原的最常用的方法。肝素的抗凝作用,尚需依赖下列哪一项A.抗凝血酶(AT)B.肝素酶C.活化蛋白C抑制物(APCI)D.2-巨球蛋白(2-M)E.PS答案:A解析:肝素的抗凝机制在于可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AT-)及凝血酶同时结合成三者复合物,从而灭活多种凝血因子。可用一种标记物检查多种抗体或抗原的技术是( )。A.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B.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C.双标记免疫荧光抗体技术D.时间分辨荧光测定技术E.荧光免疫偏振测定技术答案:B解析: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是用特异性抗体与标本中的相应抗原反应,再用荧光素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年检 模拟 冲刺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