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求合力方法实验课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求合力方法实验课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究求合力方法实验课学案 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目的: 1、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会用弹簧秤和细线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实验原理: 1、 使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 F 1 、F 2 的作用效果都是 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 , 力F就是这两个力 F 1 和 F 2 的合力。 2、 作出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 F 1 和 F 2 的合力 F 的图示,比较 F 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实验器材:_ _。 实验步骤: (1)在桌上平放方木板,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在橡
2、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套。 (3)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在使用弹簧秤的时候,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4)用铅笔记下 O 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5)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 O 点沿着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按着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 F 1 和 F 2 的图示,以两个力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即为理论上的合力 F,量出它的大小。 (6)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 O,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 (7)比较力 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3、求得的合力 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等。 实验结论 。 讨论与交流: 1、由作图法得到的 F 和实际测量得到的 F有可能完全符合吗,为什么? 2、 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 是什么弹簧秤本身的误差、读数误差、作图误差。 又应该如何减少实验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 1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2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3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4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读数时注意弹簧秤的量程及最小刻度. 5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6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 60120为宜. 7.在画力的合成图时,要恰当选定标度. 3
4、、 、 在实 验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那些事项规范我们的实验操作? 注意事项: 弹簧秤使用前要校零,在竖直位置已校正好零点的弹簧秤,到水平位置使用时,仍然要重新调零。 要选用规格、性能完全相同的两个弹簧秤。 本实验中,用弹簧秤测量拉力时,要使三个拉力 F 1 、F 2 、F 和橡皮条均在平行于纸面的平面内。 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结点位置一定要相同。 在不超出弹簧秤量程的条件下,应该尽可能使弹簧秤的拉力大一些。 用作图法作分力 F 1 、F 2 的合力 F时要准确,图要尽可能画得大些,以使测量值的最后一位估读数字在图上能准确表示出。 典例精析 例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5、则”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图中 A 的示数为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 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例 2.李
6、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 O 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 3 所示 (1)试在图 3 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 F1 和 F2 的合力图示,并用 F 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 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 2、 如图所示是张华和李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
7、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 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 答 : _. 巩固练习 1在做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后,某同学将其实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如下几条体会,你认为他的体会中正确的 ( ) A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套间的夹角为 90,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合力的图示 F 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力的图示 F不完全重合,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 C若 F1、F2 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 1 N,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 1 N D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2、
8、(1)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右下图,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 是F 1 与 F 2 的合力的理论值,_是力 F 1 与 F 2 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 _和_ 进行比较,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小明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与分解后,想在家里做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只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B在一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杯,记下静止
9、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 C将一根大约 30 cm 长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再将细线两端拴在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称地拉开细线,使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在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所示 D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弹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 F . (1)在步骤 C 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N. (2)在步骤 D 中,合力 F _ N. (3)若 ,就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有同学做了一系列步骤,其中的两个步骤是这样做的: 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
10、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 O 点,在白纸上记下 O 点与两个弹簧秤的读数 F 1 与 F 2 ; 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沿原来的方向(即两个弹簧同时拉时橡皮条伸长的方向)拉橡皮条,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个步骤中均有疏漏或错误,分别是 在中 ; 在中 。 (2)如图3.4-3所示,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顺时针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的位置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 、 b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 Aa示数增大,b示数减小 Ba示数减小,b示数先增大后减
11、小 Ca示数减小,b示数增大 Da示数减小,b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5( 课后深思)如图所示,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橡皮筋一端固定于 P 点,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秤,并使该端拉至 O 点,两个弹簧秤的拉力分别为 F 1 、 F 2 ( 90),现使 F 1 大小不变地沿顺时针转过某一角度,要使结点仍在 O处,相应地使 F 2 的大小及图中 角发生变化则相应的变化可能是 A F 2 一定增大 B F 2 可能减少 C 角一定减小 D. 角可能增大 a O b P 参考答案 例 1、(1)3.6 (2)D (3)改变弹簧测力计 B 拉力的大小;减小重物 M 的质量(或将 A 更换成较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改
12、变弹簧测力计 B 拉力的方向等) 例题 2、(1) (2)A C (3)张华作的符合实验事实(4)1、 F 1 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2、 F 2 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3、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 F 1 线和 F 2 线平行 练习 1、BD 2、 3、解:(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 1N 被分成 10 格,则 1 格就等于 0.1N,图指针落在 3N 格处,所以读数为 3.00N故答案为:3.00 (2)两个分力为边做出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根据力的图示,可以测量出合力的大小大约为 5.8N故答案为:5.80.2 (3)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只要合力的大小与水杯重力大小相等,方向与重
13、力方向相反,即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故答案为:F 1 近似在竖直方向,且数值与 F 近似相等 4、(1)在中未固定白纸,漏测两细线的方向; 在中应使结点与 O 点重合。 (2)D 5、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若如图 1 变化所受,可以增大 F 2的同时减小 角;如图 2 所受示,可以增大 F 2 的同时增大 角;如图 3 所受示,可以增大 F 2 而保持 角不变;同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减小 F 1 的同时增大 角是不能组成平行四边形的,故 A、D 正确,B、C 错误 故选 AD 课堂实验探究 科学实验探究2 科学实验探究1 新课标下生物实验探究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