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初中三年级教案.docx
《2022年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初中三年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初中三年级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初中三年级教案教学目标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2常识性了解通常状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缘由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缘由4通过视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得失及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缘由是对第一节“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的进一步分析和说明,在学问结构上二者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整体教法建议关于原子结构的学问,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相识到以下几点: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状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
2、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关于摩擦起电的缘由,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在说明摩擦起电现象时,应抓住以下四点:(1)在通常状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不同(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4)强调“摩擦起电的缘由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建了电荷”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3、:一是在复习上一节学问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二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三是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1 在复习上一节学问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演示: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吸引轻小物体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提问4: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摩擦起电的缘由是什么?2进行新课(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由分子组成简洁介绍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相识,并举例说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经过科学家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初中三年级教案 2022 摩擦 起电 原因 原子结构 初中 三年级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