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通用12篇).docx





《2022《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通用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通用12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通用12篇)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志向化身和精神寄予。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心情高涨、反响热情。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三个空前的确定:一是对屈原主动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确定,二是对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确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确定。这一期节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是秭归,央媒这次
2、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白这个观点。” 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们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听,事实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的。屈原当然是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们感觉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华蜜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华蜜感、平安感。” 秭归试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归的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殊傲慢、特殊骄傲。” 高校
3、生郑智露说:“挚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屈原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美;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骄傲。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共享关于我的家乡秭归、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今日,我看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节目说的是尚书这册书里的记载和它的经验。 尚书里记载了尧、舜、禹时期到东周的事务,历时约1500年,书上写了大禹定九州,还写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写道:后羿为了不让百姓受苦,亲自跟纣王对战,百姓知道后纷纷前来助阵。这就是尚书的其中一章。 一位东周的书生伏胜,他家始终在爱护尚书。假如伏胜来到现代的话,那他就能教历史了,而且他还可以做历
4、史节目的主持人。伏胜的家还会变成记者采访他的地点。 为什么伏胜爱尚书呢?我想是因为伏胜从小学习尚书,他还把尚书传承给了儿子。项羽攻入咸阳烧毁了很多书籍,包括一部分尚书。伏胜一家也逃难去了,不过在回老家青州山东时,他们被乱兵所截获,伏胜的儿子想爱护尚书,他跟乱兵搏斗被杀,他的母亲后来将尚书看作儿子来爱护。 现在尚书只剩下28集,我们要爱护好它们。尚书不仅写了历史和修身的要点,更多的是历史的辉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今日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国。这个节目让我看得眼泪直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古人的诗词和精神都让我刮目相看呀! 有个两千多年以后的读书人,带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去,遇
5、见护书人-伏胜先生。读书人过来请教伏胜书好在哪儿?伏胜首先讲了“禹贡”就是关于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水,还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广阔的冀州是大禹用踪迹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踪迹为“禹迹”。 讲完“禹贡”之后就起先讲他护书的经验了。伏胜壮年时,曾经是秦国的博士,天下的书大都被毁了。伏胜,只知道国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国家藏的书化为灰烬,伏胜把书看成一条活的生命,伏胜与他的妻子和儿女为了躲避兵火,带上了一车的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伏胜在中途遭受兵劫,伏胜的儿子爱惜书,以命相搏,
6、被乱兵杀害了,伏胜的妻女颠沛流离。后来,伏胜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儿因险冻死和饿死。为了取暖他们可以烧掉一车箱书,但伏胜的妻子宁死也拒绝烧掉一车书。伏胜的妻子说:“这一车的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胜的妻子挨饿受冷已经气衰力竭,伏胜的妻子知道这一车书,如爱子的性命,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珍贵了。伏胜回到家乡,刚好家乡也遭受兵火,伏胜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避难。伏胜无时无刻挂念着家中藏的书,伏胜当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园,凿开墙壁发觉书简多已朽毁,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了。之后伏胜要晁掌故把书给带回都城,流传天下,之后读书人带伏胜到现代的图书馆,古人叫藏书秘府。 惟殷先人,有册有
7、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线之闪烁至今,无论孔子活伏胜,都是用生命去持续和守护这盏灯的人,酌古至今,学史明智,丰富而宝贵的典籍,值得没一个中年国人去品读,也应当与世界共享,让我们从典籍中吸取才智,走向将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读天工开物有感偶然的在购物中,选中一本历史课中背过书名的书,天工开物。本是随意的买来翻翻,但开卷之后,称赞不已。实在没有想到,我国在明代,就有这样的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在理学占据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的当时,天工开物既是对古代科
8、学传统的有效继承,也与当时兴起的各种具有启蒙意义的反权威意识,实学意识和民生意识休戚相关。 由空谈走向实践,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反思,这种思潮在思维方式上起先散发出近代的气息。 天工开物经翻译,走向世界之后,获得极高赞誉,并且影响深远。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异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
9、的了。” 日本现代科学史学家薮内清也认为宋应星的书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十八世纪,在欧洲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但农业生产依旧非常落后,播种还在运用人工播种。这种播种方式,在种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非常随意,干脆影响出苗率。而此时中国,已经在运用播种机。欧洲的犁设计也比较简洁、原始,操作非常费劲,而中国的犁则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达尔文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卷一谈到养蚕时写道:“关于中国古代养蚕的状况,见于儒莲的权威著作”。他把中国古代养蚕
10、技术措施作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刚到新年,典籍里的中国一场“尚书的流传”感动了不少人。真的把诘屈聱牙的古籍活了起来! 惋惜,在今古文尚书这个问题上,好像没有说得很清晰。 尚书概况 尚书,即上古之书。“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国自古重视文献流传,上古文献有所谓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说。相传,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史官制度,其中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说法,事即为百国之春秋,我们今日可见鲁国之春秋。记言之书,即为尚书。 尚书为记言,主要记载前代明君贤臣之言论,有典谟誓命训告。而依据所记朝代不同,又分为虞、夏、商、周四部分。 尚书原本称书
11、,汉代以后被列入儒家经典“五经”,故又称书经。 今古文尚书差别的产生 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觉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伪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
12、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伪古文尚书25篇 。 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其中尚书部分就以这部孔传作注。孔颖达撰的正义,成为官定本颁行全国,其经文并刻入唐石经中。宋代把孔传和正义合成尚书注疏,明清时刻在十三经注疏中。 唐代起,即有人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伪,宋代吴棫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后递经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人进行了严密考证,最终判定这部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这一本子是伪孔本。 如何看待伪古文尚书 伪孔本中保存了今文二十八篇,虽非先秦原本,但也应当是商周文献的孑遗,仍是当代探讨古史的宝贵史料。 李学勤先生强调:“史料不是
13、只用真假来推断,而是有可行性凹凸的问题。”因为探讨先发觉的大量简帛书籍,与现存古书相对比,不难看到,在古书的产生和传流过程中,有以下多种情形值得留意: 1、佚失无存。2、名亡实存。3、为今本一部。4、后人增广。5、后人修改。6、经过重编。7、合编成卷。8、篇章单行。9、异本并存。10、改换文字。 “总的说来,除了少数经籍早已被立于学官,或有官本之外,古籍一般都要经过较大的改动改变,才能定型。” 清华简尚书 在清华高校2022年7月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出现了失传两千多年的尚书真正原貌。 清华简中已发觉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 更多的是前所
14、未见的佚篇。傅说之命与今本说命不是一回事。书序告知我们说命是三篇。当代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真是三篇 。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大年初二晚上,无聊之余翻看手机网页时,看到头条上对倪大红老师扮演的伏生赞叹不已,虽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网页上的图片,不觉便被吸引,仔细阅读完才知道是央视新出的春节档大型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时兴起,便想看看演了什么,打开爱奇艺app搜寻出来,点开看了几分钟,不觉就被节目开篇的精彩解说所吸引。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的古体字为:上边是“册”,下边是“几”即为几上放着书。这样的解说很明朗的说明白何为“典”,让人印象深刻! 开篇讲解并描述了尚书传承至今的艰难不易,讲解并描述了
15、古代文人先贤们爱书、护书、传书的故事。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节目通过古代读书人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古今对话,通过古代场景伏生护书、讲书的事迹,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绎与现代图书馆孩子们背诵禹贡场景的相互切换,将护书讲书传书的故事有序的讲解并描述出来,让人看懂故事的同时不免产生共情。同时也对曾经学习过得故事、看过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相识,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故事或者看过的只知其字不知其义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出名的贤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还知道了他划定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节目中古时护书人伏生所问:华
16、夏为何是一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所答:自古是一体。让人泪目,是啊,华夏自古是一体。 只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不知商纣决战的牧野盟誓,通过演员们铿锵有力的宣誓,对那些简洁的字句有了直观的认知,原来是这样的热血沸腾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以读典是多么重要啊,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读典、学典、还要传典。 记得小时候,都是妈妈边干活边教我学习诗歌。从简洁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困难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等,通过这样长期的耳闻目睹
17、和妈妈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使我对这些诗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外,更对诗歌有了一种本能的喜爱,现在闲来无事时也会翻上一两篇。 我想小时候的言传身教、耳闻目睹应当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间或会和家里的小侄子一起相互提示着背背诗歌,以激发他对诗歌的喜爱。我想这也是对于经典的一种传输吧! 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向四周的亲人、挚友、同事去传播,邀请他们中感爱好的一起学习,从而有更多的人来读典、学典、传典,应当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吧!如节目中伏生随着现代读书人来到现代图书馆看着小孩子们在背诵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时泪目的那一幕,他应当是欣慰的吧,因为他及家人历经艰难爱护的书,传承的书很好的流传了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典籍里的中国 2022 典籍 中国 观后感 通用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