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类考试真题7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类考试真题7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检验类考试真题7章检验类考试真题7章 第1章重量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恒重是指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 )。A.1mgB.2mgC.5mgD.1gE.2g答案:B解析:尿液标本作L型菌培养时,培养基中加入20蔗糖的原因是A.保持高渗环境B.中和尿液的酸度C.稀释尿液D.使尿中蛋白质变性E.提供高营养答案:A解析:为了在细胞培养中复制轮状病毒和连续传代,通常需要用下列哪一种成分对病毒进行处理,促进病毒的感染性A.EDTAB.碱性磷酸酶C.胰蛋白酶D.木瓜蛋白酶E.氨基酸酶答案:C解析:协同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是A.新鲜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醛化红细胞D.聚苯乙烯颗粒E.金黄葡萄球菌答案:E解析:协同凝
2、集试验与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相类似,但所用的载体是金黄葡萄球菌,该菌体的细胞壁中含有A蛋白(SPA),这种蛋白具有与特异性抗体IgG的Fc段结合(IgG3除外)的特性。患者男,术中大量出血需紧急输血,供受者血液交叉配型的方法为( )。A.Coombs试验B.协同凝集试验C.玻片凝集试验D.试管凝集反应E.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答案:D解析:试管凝集法交叉配血简便快速,适用于急诊配血试验。在悬滴标本中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是A.大肠埃希菌B.伤寒沙门菌C.幽门螺杆菌D.霍乱弧菌E.变形杆菌答案:D解析:霍乱弧菌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运动非常活泼。取患者米泔水样粪便或培养物做悬滴观察,可见细菌呈穿梭样或流行样运
3、动。转铁蛋白增高常见于A:肾病综合征B:缺铁性贫血C:肝硬化D:恶性肿瘤E:炎症答案:B解析:转铁蛋白增高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妊娠。A.医生的权利B.患者的权利C.患者的义务D.医生的义务E.患者和医生共同的义务详细向患者讲清配合治疗的必要性,以获得患者与医师的合作是( )答案:D解析:维持正常视觉所必需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答案:A解析:食物中的维生素A大都是以视黄基酯形式存在,其生物学作用是维持正常视觉。本题正确答案是A。检验类考试真题7章 第2章干燥综合征(SS)的标志性抗体是( )。A.抗Sm抗体B.抗Scl-70抗体C.抗SSB抗体D.抗Jo-
4、1抗体E.高滴度抗RNP抗体答案:C解析:抗SSB抗体是SS患者常见的自身抗体,诊断SS的特异性可达50%60%,抗SSB抗体与抗SSA抗体同时检测可提高对SS的诊断率。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应选择血涂片的哪个部位进行有序的镜检( )A.头部B.体部C.尾部D.体尾交界处E.血片两侧答案:D解析: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应选择血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且两者均大于正常值提示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无酸碱平衡紊乱答案:C解析:SB不受呼吸因素影响,是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的指标,AB与SB的差值反映了呼吸因素对酸碱平衡的
5、影响。SB=AB提示无呼吸因素导致的酸碱失衡,二者均大于正常值,为代谢性碱中毒。A.仅从个人兴趣或追逐个人利益出发选择研究课题是不道德的B.尸体解剖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和总结医疗经验C.居里夫人把氯化镭包在自己的前臂上观察镭对人的皮肤的烧伤状况,表现了崇高的道德D.1969年至1981年的12年间,年轻的心脏病研究者约翰达西博士共编造假论文100篇以上E.由个人完成发明创造的时代,已经同爱迪生一去不复返了揭示了医学研究团结同道的协作性原则( )答案:E解析:怀疑伤寒引起的肠热症作微生物检验时,不正确的描述是A.最后鉴定需要结合血清学试验来完成B.应同时选用强弱选择培养基C.病程的第12周作血培养,
6、细菌分离率较高D.整个病程中骨髓标本细菌分离阳性率极低E.病程的第23周采粪便和尿液作培养,细菌分离率较高答案:D解析: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是A.无核膜核仁B.有核膜核仁C.有完整细胞器D.能通过细菌滤器E.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为单个裸露的DNA分子,无有丝分裂,缺乏完整的细胞器。只有一种核酸、能通过细菌滤器是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有核膜、有完整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A.冷凝集试验B.抗“O”试验C.USRD.嗜异性凝集试验E.外斐试验诊断风湿热用答案:B解析:G细菌在EMB平板上菌落颜色不同是因分解哪种糖能力不同A.
7、葡萄糖B.蔗糖C.乳糖D.麦芽糖E.鼠李糖答案:C解析:G细菌因分解乳糖能力不同,在平板上菌落颜色不同,大肠埃希菌呈现带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外周血涂片中不会出现幼稚红细胞的疾病是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类白血病反应D.红白血病E.白血病答案:B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受到阻碍,幼稚红细胞不会出现。检验类考试真题7章 第3章中性粒细胞不增加的疾病是( )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链球菌感染D.急性溶血E.肺吸虫病答案:A解析:脾功能亢进时,脾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白细胞,或肿大脾脏分泌过多脾素,来激活促粒细胞生长因子。能反映T细胞免疫活性的实验项目为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8、B:T细胞计数C:Ig含量测定D:B细胞增殖试验E:溶血空斑试验答案:A解析:T细胞表面具有PHA受体,能与PHA结合,促进体外培养的T细胞发生转化并增殖。这一过程称为淋巴细胞转化,常用于反映细胞免疫的功能。唯一能在正常时出现于尿中的血浆酶是A.胰脂肪酶B.胰淀粉酶C.胰蛋白酶D.唾液淀粉酶E.胰多肽答案:B解析:胰淀粉酶可通过肾小球滤过,是唯一能在正常时于尿中出现的血浆酶。诊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的细胞化学染色是A.-NBE染色B.POX染色C.AS-DNCE和-NBE双染色D.-NAE染色加NaF抑制试验E.NAP答案:C解析:AML-M中粒细胞系AS-DNCE阳性,而单核细胞系则
9、-NBE染色阳性。脓血便可见于A.胃癌B.痔疮C.肛裂D.痢疾E.消化不良答案:D解析:脓便及脓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如图所示为一患者的骨髓象,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ALLB.CMLC.APLD.AML-M2E.AML-M5答案:A解析:ALL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呈增生活跃,以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大于25%,伴有形态异常,粒细胞系统增生受抑制,红细胞系统增生也受抑制。巨核细胞系显著减少或不见,血小板减少。退化细胞明显增多,篮细胞(涂抹细胞)多见,这是急淋的特征之一。幼稚淋巴细胞胞体较大,细胞核圆形、卵圆形,可见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取静脉血2
10、0l加至0.38ml白细胞稀释液内,混匀,滴入计数盘,计数四个大方格中白细胞数为400个,则应报告白细胞计数结果为A.5.010/LB.6.010/LC.1010/LD.2010/LE.40010/L答案:D解析:(400/4)102010=2010/L。A.蠕虫B.原虫滋养体C.线虫卵D.原虫包囊E.血吸虫卵自然沉淀法主要用于什么的检查答案:A解析:1.汞碘醛离心沉淀法适于原虫滋养体、包囊、蠕虫卵和幼虫的检查。A.MHC-类分子B.MHC-类分子C.ICAM-1D.B7E.LFA-3CD8分子的配体为答案:A解析:检验类考试真题7章 第4章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是A:锌B:铁C:铅D:镁E:硒答案
11、:D解析:镁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而锌、铁、铅、硒是微量元素。荧光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相同的有A.光源B.物镜C.目镜D.滤板E.聚光器答案:C解析:荧光显微镜的光源、物镜、滤板、聚光器与普通显微镜的不同。下列哪项标记在白血病细胞上呈阳性有助于AML-M7型的诊断A.CD10B.CD20C.CD7D.CD41E.CD34答案:D解析:CD41即GPb/a)、CD41b (b)是巨核细胞系分化发育过程中的特异性标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血片易见A.有核红细胞B.球形红细胞C.口形红细胞D.靶形红细胞E.镰刀形红细胞答案:A解析:目前在我国引起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痢疾志贺菌1型B.福
12、氏志贺菌C.鲍氏志贺菌D.鲍氏志贺菌2型E.痢疾志贺菌2型答案:B解析:我国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引起的菌痢最为常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AIgG、PAIgA、PAIgM和PA-C3的水平均可升高,其中常见的是A.PAIgAB.PAIgGC.循环免疫复合物CICD.PAIgME.PAC答案:B解析:体内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辅酶A主要生成A.葡萄糖B.二氧化碳和水C.胆固醇D.酮体E.草酰乙酸答案:D解析: 肌酸在线粒体中经-氧化生成大量的乙酰辅酶A是合成酮体的原料。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蛋白进行分类与鉴定的最佳方法是A.对流免疫电泳B.免疫扩散试验C.免疫固定电泳D.ELISAE.免疫
13、比浊试验答案:C解析:M蛋白是B细胞或者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免疫比浊用于定量测定,不能对M蛋白进行分类和鉴定。免疫扩散试验时间长,操作繁杂。对流免疫电泳和ELISA也不能鉴定M蛋白的种类。免疫固定电泳是将同一份标本点样在琼脂板上,通过电泳,血清中电荷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开,再将IgG、IgA、IgM、的抗血清分别与之结合,若有相应抗原存在,则会在适当的位置沉淀下来,经过显色就可以判断,此法快速、敏感、易于分析。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是根据A:细菌酶活性的差异B:细菌毒素活性的差异C:细菌酶含量的差异D:细菌毒素种类的差异E:细菌分
14、解代谢产物的差异答案:E解析:生化反应的差异是由于细菌含有不同种类的酶造成的,但是酶的差异通过生化试验一般是观察不到的,生化反应能观察到的只是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检验类考试真题7章 第5章关于抗双链DNA抗体不正确的是A、是SLE活动期的重要指标B、是SLE的特征性标记抗体C、用绿蝇短膜虫试验最特异、敏感D、SLE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均阳性E、ANA周边型主要为抗ds-DNA抗体答案:D解析:不是所有的SLE患者抗ds-DNA抗体均呈阳性,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此抗体呈阴性反应。不符合尿液分析仪正确叙述的是A.采用球面积分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B.测定简单、快速、用尿量少C.尿蛋白测定采用指
15、示剂蛋白误差原理D.不可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E.检查葡萄糖的特异性不如班氏定性法答案:E解析:本题考察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评价。干化学法葡萄糖检测采用酶法检测,对葡萄糖具有特异性,因此特异性高于班氏定性法。评价方法的精密度时常用的统计学指标是A:标准差和变异系数B:偏倚C:平均数D:相关系数E:标准误答案:A解析:评价方法给出结果的可重复性即精密度。反映精密度好坏的指标是变异系数CV,CV越小,精密度越好,反之则差,故有人称其为不精密度。A.ASTB.GGTC.CHED.LDHE.ALP反映胆道阻塞最敏感的指标是答案:B解析:GGT是胆汁淤积、胆道梗阻最敏感的酶,GGT活性与阻塞的时间和程度相关,
16、阻塞时间越长,程度越重,GGT上升幅度越大。AST可协助判断肝实质损害的严重程度,急性肝炎病变严重累及线粒体时,AST/ALT比值升高。在病情严重的肝炎患者中,CHE降低与肝病变程度成正比,与血清清蛋白平行。关于聚焦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能是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染色质B.可能是胞浆中脂蛋白变性所致C.可能是核碎裂或核溶解后所剩之残核部分D.可与卡波环同时存在E.见于脾切除后答案:B解析:聚焦小体为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直径为12m的暗紫红色圆形小体,为核碎裂、溶解后的残余部分。第二次免疫接种后,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最好为A.2030dB.710dC.1020dD.
17、1周内E.30d以上答案:B解析:嗜碱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A.青霉素过敏B.库欣综合征C.重金属中毒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糖尿病答案:B解析: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又称皮质醇增多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所致疾病的总称。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嗜碱性粒细胞减少。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概念A.形态学分型B.生物化学测定C.免疫学分型D.分子生物学测定E.细胞遗传学分型答案:B解析:随着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国际上在白血病FAB分型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和细胞遗传学(cyto
18、genetles)特征,提出了白血病另一种新的分型方法,即MIC分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崛起与发展,人类基因组的破译,使其对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融合基因的检出更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本质,从而提出了MICM分型方案,使白血病的诊断从细胞水平上升到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落射荧光显微镜的激发滤片应安装在A:激发滤片与分色镜之间B:物镜与分色镜之间C:光源与分色镜之间D:分色镜与目镜之间E: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答案:C解析:激发滤片的作用是允许特定波长的激发光通过,安装在光源与分色镜之间。检验类考试真题7章 第6章临床上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约占百分数为A.40B.70C.30D.50E.90答案:B
19、解析:火箭免疫电泳终点应A.火箭峰呈云雾状B.火箭峰呈圆形C.火箭峰尖而清晰D.火箭峰顶部与基底同宽E.火箭峰呈纺锤状答案:C解析:抗原在电场的作用下,在含有适量抗体的琼脂糖凝胶中向正极泳动,逐渐形成梯度浓度,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当时形成沉淀,随着抗原量的减少,沉淀带越来越窄,而形成火箭峰样沉淀带。由于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疏水胶体,电荷量减少,而不再向前泳动,这就形成了电泳的终点。因此电泳的终点就是尖而清晰的火箭峰的形成。RF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A.类风湿关节炎B.SLEC.干燥综合征D.硬皮病E.皮肌炎答案:A解析:类风湿因子(RF)主要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约70%90%的血清中和约60%的滑膜
20、液中可检出RF,这很可能是自身IgG变性所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应答的表现。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A。尿沉渣中某种结晶呈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薄片状,这种结晶大量出现是尿路结石的征兆,该结晶是A.磷酸钙结晶B.尿酸结晶C.胱氨酸结晶D.草酸钙结晶E.胆固醇结晶答案:C解析:胱氨酸结晶呈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薄片状,由蛋白分解而来,正常尿中少见,大量出现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包括A:抗体是IgG、IgEB:形成了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并沉积于小血管基底膜C: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病理损害是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E:补体不参与答案:B解析:型超敏反应
21、是因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中等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易沉积于全身或局部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吸引白细胞浸润和聚集、活化血小板等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性病理改变。A.精子B.白细胞C.红细胞D.滴虫E.卵磷脂小体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答案:E解析:常用于检测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商品菌片是A.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B.大肠埃希菌(ACTT25922)C.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7953)D.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E.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答案:C解析:常用市售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7
22、953)商品菌片生物指标监测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恙虫病立克次体在自然界的储存宿主主要为A.恙螨B.鼠类C.牛D.马E.羊答案:A解析:恙虫病立克次体通过恙螨幼虫叮咬传给人,引起恙虫病。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活化蛋白CA.可直接灭活因子a、aB.可激活纤溶系统C.可抑制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D.灭活因子a、a,但必须有磷脂和Ca的参与E.增强AT与凝血酶的结合答案:A解析:EPCR-APC复合物在蛋白S的协同作用下灭活因子 a、a。检验类考试真题7章 第7章血清学诊断的用途是A.确定病原菌的群B.确定病原菌的种C.确定病原菌的型D.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性E.辅助诊断某些传染病答案:E解析:用已知细
23、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A.特异性抗体B.同种异型抗体C.交叉反应性抗体D.隐蔽抗原E.修饰的抗原交感性眼炎是答案:D解析:-甲基多巴可对红细胞抗原性进行修饰,导致交叉抗体产生,在无-甲基多巴情况下此抗体可与未修饰的红细胞反应。以下为鉴别肠杆菌科、弧菌科和非发酵菌的依据,但不包括A.细菌形态B.鞭毛C.氧化酶试验D.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E.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答案:E解析:肠杆菌科、弧菌科和非发酵菌的鉴别要点是细菌形态、鞭毛、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及氧化酶试验。下列引起血小板增多的疾病是A:SLEB:心肌梗死或脑梗死C:ITPD:脾亢E
2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答案:E解析:考点:引起血小板增多的疾病。解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的疾病,不仅红细胞增多,也有粒细胞、血小板增多。从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所采取的标本,应接种在哪种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病原菌A.增菌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选择鉴别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答案:C解析:在有正常菌群分布的部位所采取的标本中含有数量较多正常菌群,若要分离培养病原菌应用选择鉴别培养基。选择鉴别培养基中除含有营养物质外还有抑制剂及起鉴别作用的指示剂,可抑制标本中正常菌群的生长,并能有效地鉴别正常菌群和致病菌的生长特性。A.马疫锥虫B.短膜虫C.DNAD.短膜虫或马疫锥虫E.Hep-2细
25、胞间接酶标抗体法检测抗ds-DNA使用的抗原为答案:B解析:不同的抗ds-DNA抗体检测方法所采用的抗原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DNA为抗原;间接免疫荧光法以短膜虫或马疫锥虫为抗原;间接酶标抗体法以短膜虫为抗原。形成LE细胞必须具备的决定性条件是( )A.免疫功能健全B.补体活化C.患者血清存在LE因子D.具备有吞噬能力的细胞E.受累或退变的细胞核答案:C解析:狼疮(LE)细胞是胞浆内含有大块状聚合DNA的中性粒细胞。狼疮病人血清中的抗核抗体可诱导LE细胞的形成,因此称为LE因子。用病人血清与正常人中性粒细胞一起培养,可使后者变成LE细胞。该试验称为狼疮细胞试验,试验过程更要3天连续重复进行。下列物质均可使粪便化学法隐性试验出现假阳性,但除外A.维生素CB.铁剂C.鱼肉D.铋剂E.动物血答案:A解析:缺乏下列哪种T细胞,则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或产生低水平的抗体A.调节T细胞B.辅助性T细胞C.细胞毒性T细胞D.抑制性T细胞E.杀伤T细胞答案:B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