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磁现象磁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磁现象磁场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三物理磁现象磁场教案磁现象磁场(1)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是八年级物理第20章第一节磁现象磁场,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学问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演示试验,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的演示试验让学生探究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由学生视察多媒体课件演示试验现象进入物理学问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验有关学问的形成过程,初步培育学生的试验探究实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知道磁性和磁体;2知道磁极;3知道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4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5知道磁化及其应用。二、方法与过程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视察试验现象相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
2、相互作用规律。2视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试验演示,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探讨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加学生的爱国热忱,进一步增加学习物理的爱好。【教学重点】磁极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教学难点】1通过视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试验演示,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视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试验演示,能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初步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教法】讲授法、视察法、探究法。【教具与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大家先听两个故事:(幻灯片展示)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慧的工匠们
3、修建了奇妙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即就会被门牢牢地吸住。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奇妙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触礁沉没。听了这两个故事大家肯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奇妙吧?今日我们学习了磁现象,就会明白这是为什么。(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磁现象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课件演示)2我们把这类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利用课件视察形形色色的磁体)3磁极:在磁体上,不同部位吸引铁屑的实力是不同,我们把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体上一般有两个磁极。(演示试验现象)视察条形磁铁对铁屑进行吸引,
4、视察磁铁的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问题条形磁铁的不同部位,对铁屑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结论条形磁铁的两端对铁屑的吸引力大,中间小,所以我们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4磁体的指向性:演示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使它在水平面内能够自由转动。问题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结论发觉它静止时一端总是指南,另一端总是指北。于是人们依据这个现象,将磁体的两极进行命名: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极)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一端叫做北极(N极)应用及进行爱国主义教化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独创之一,它是利用磁体的磁极具有指向性制成的,最早的指南仪叫司南。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问题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
5、什么规律呢?看看下面的试验,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演示多媒体课件。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应用它是检验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原理之一。(二)磁化问题一个钢棒原来没有磁性,怎样使它现在具有了磁性呢?演示钢棒原来没有磁性,在一条形磁铁靠近它时,它能单独吸引一些小的铁屑,说明就具有了磁性。很明显它原来没有磁性,现在获得了磁性。我们把像钢棒一样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结论能够被磁化的材料叫做磁性材料。如钢、铁等。应用阅读自然科学史。(见幻灯片)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洁的磁现象,理解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现在大家知道课前我们所听到的两个故事的缘由了吗?【板书设计】
6、 第20章电与磁第一节磁现象一、磁现象1磁性;2磁体;3磁极:南(S)极、北(N)极;4磁体的指向性;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二、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现象磁场(2)其次课时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知道磁体四周存在磁场.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知道地球四周有磁场及地磁场的南、北极.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试验操作实力,视察、分析实力及概括实力.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实力,使学生相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三、情感看法与价值
7、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探讨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爱好.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看法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究科学的志向.教学重点1.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教学难点1.磁场和磁感线的相识.2.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推断.?教学方法试验法、探讨法.教具打算条形、蹄形磁体,铁、钴、镍片,铁屑,钢针,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微机,大头针,铁架台,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有些试验器材可布置学生自己打算),小磁针.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利用微机请同学们看资料:指南针
8、的历史,或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第一段,结合投影了解磁的发觉和利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进行新课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相识一些磁现象.第一节磁场板书师在小学自然课中,我们了解了简洁的磁现象,同学们想想,有哪些现象?生甲磁铁能吸引铁.生乙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生丙小磁针指南北.生丁两磁铁可以相吸,其中一个换另一头就相斥.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说明大家对磁现象有了简洁的了解.磁现象与生产生活亲密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你们很想更多的了解是吧?那么你们都想了解什么呢?生甲磁铁只能吸引铁吗?生乙磁铁具有哪些性质?生丙指南针为什么可以指南北?生丁什么叫磁性?生戊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一样吗
9、?生己什么叫磁体?生庚磁体哪部分磁性最强?生辛何为磁极?生壬磁极间有什么作用?师大家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都很留意视察和思索,我很兴奋.这些问题可能有的同学通过看书已知道答案,有些就要通过试验和探讨来得到答案,下面就用我们打算的仪器设计试验,亲自试一试.(学生们相互探讨,动手做试验,老师巡回指导)师每组通过试验得出结论后,把结论告知大家,让我们一起享受胜利的欢乐.生甲我们把铁、钴、镍片,橡皮,塑料尺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视察到磁铁能吸引铁片,能微弱地吸引钴片和镍片,不吸引橡皮和塑料尺.生乙从这个试验得出: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
10、物质叫做磁体.(一)磁现象板书1.磁性板书2.磁体板书生丙我们组是把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视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生丁这个试验表明,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这两个部位叫磁极(magneticpole).3.磁极板书生戊我们是把条形磁体用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或把小磁针支起,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视察它的静止方位.生己得出的结论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悬吊着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southpole),又叫S极.静止时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northp
11、ole),又叫N极.4.南极、北极板书生庚我们组是把两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其中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体的S极,视察现象.再用这块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视察现象.生辛从这个试验中,我们得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板书师你们回答得很好,做得也很好.从这些试验中我们已经相识了磁体的很多磁现象,下面我们把磁针拿到一个磁体的旁边,它会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先猜猜,再做,最终探讨,说出结论.同学们通过猜和做后,热情地探讨,可能提出“场”(预习结果,可学生说不清什么叫场).生甲小磁针偏转,不再指南北了
12、.生乙拿开磁体,小磁针复原了原来的指向.生丙小磁针受到了磁体的吸引力.生丁小磁针受到了磁场力的作用.师两位同学一位说小磁针受到磁体的吸引力,一位说小磁针受到磁场的力的作用,究竟是哪个?小磁针和磁体并未接触.我们看屏幕(用微机展示关于磁场的课件,在磁场四周时隐时现一些小人,小人都说:“我们是场,是我对磁针发生了作用,但你们看不见,摸不着我.”)我们知道了“场”.那么,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却可以依据它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来相识它,能举出例子吗?学生们在探讨:生甲(通过探讨)风是空气流淌形成的.生乙电流使灯丝发光.师现在我们相识了场,谁来说什么是磁场?生甲磁体四周存在着一种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
13、生磁力的作用.(二)磁场板书1.磁场板书师现在我们把条形磁体用布包上,推断它的磁极.生甲把条形磁体悬挂起来,指南的是南极,指北的是北极.生乙拿小磁针靠近条形磁铁的一端,与小磁针北极相吸的是南极,另一端是北极.师同学们的方法很好,那么我们把小磁针放到磁体四周将会是什么样?学生们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四周,视察并探讨.生甲小磁针不指南北,指不同的方向.师从试验中我们感觉磁场似乎很困难,看投影课本图,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在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那么,我们可以在磁场中放入很多小磁针,它们的分布状况和北极所指的方向就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状况,我们用铁
14、屑代替小磁针来做做看.说出你是怎么做的?视察到什么?生甲在一块玻璃板上匀称地撒一些铁屑,然后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上,轻敲玻璃板,视察铁屑的分布.生乙视察到铁屑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动,最终有规则地排列成一条条曲线.师铁屑的分布状况可以显示磁场的分布状况,因此我们可以仿照铁屑的分布状况,在磁体的四周画一些曲线,用来便利、形象地描述磁场的状况,科学家把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你们思索探讨一下,磁感线是什么?怎样理解它?2.磁感线(magneticinductionline)板书生甲(探讨得出)在磁体四周画一些带箭头的曲线,使任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该点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样,它们可以便利、形象地描
15、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生乙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生丙磁感线在磁体四周的整个空间里.生丁磁感线实际不存在,而磁场存在.师同学们回答得特别好,说明同学们真正理解了磁感线.既然可以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磁场又有方向,那么我们看课本图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说出磁感线应当从N极指向S极,还是应当相反?并标出图.磁场方向是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它总是从磁体N极动身到磁体S极老师巡回检查学生们标的状况.师同学们都标出来了.我们相识了磁场并知道磁场的方向和用磁感线描述磁场分布状况.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甲为什么指南针能指南北?生乙地理的南极和北极是不是在我们指的南北方?
16、生丙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一样吗?师要想知道这些我们来看屏幕(展示课件,显示地磁场的存在和地磁感线的指向及分布,说明地磁场的状况,并介绍地磁场的有关史料),看完后回答上述问题.生甲地球四周存在着磁场地磁场.生乙地磁场的形态跟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像.生丙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生丁地磁场使小磁针指南北.生戊地磁场北极在地理南极旁边,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旁边,所以小磁针南极指南、北极指北.(三)地磁场(geomagneticfield)板书师磁有磁性,地球有磁性我们都知道了,可生活中有些磁性材料,如磁卡、录音带、钢、铁,它们原本没有磁性,它们在磁体与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磁化.(四
17、)磁化(magnetization)板书三、小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磁体、磁极、磁场、磁感线和地磁场.四、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1.磁体四周的磁感线总是从N极动身到S极,磁场方向是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2.地球上指南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是地理的北方;地球的地磁北极位于地理南极旁边;因为磁体四周磁场方向总是从N极到S极,因此图的下端是地磁北极,上端是地磁南极.而指南针静止时,N极总是指向北方,指南针N极指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相同.因此,图的下端是地磁北极,它应当位于地理南极旁边.3.指北的那端是N极.这个试验难点是按扣在针尖上的平衡问题.也可以把经过磁化的铁钉(或缝衣针等物体)放在小块
18、塑料泡沫(或小纸船)里,让它浮在水面上,铁钉肯定是指向南北方向.4.磁体的应用有许多,如磁钉、磁性门吸、铅笔盒、擦外层玻璃用的刷子等等.五、板书设计第一节磁场(一)磁现象1.磁性2.磁体3.磁极4.南极、北极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二)磁场1.磁场2.磁感线(三)地磁场(四)磁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结合实例了解简洁的磁现象。 2通过试验相识磁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试验相识磁场。 4知道地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利用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四周磁场分布状况。 (三)情感
19、看法和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四大独创之一的指南针,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的相识,增加民族骄傲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中的磁体及磁场是后面建立电磁联系了解电磁现象的基础,通过试验知道磁体四周存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很难从直观的角度对磁场有感兴的相识。磁场在磁体四周是实际存在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靠磁场来发生的,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我们借助于小磁针,来了解磁体四周磁场的分布,这是通过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的作用来反映磁场的,物理中有许多是利用了这种方法来探讨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的。为了形象的表示磁体四周的磁场,可以利用
20、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磁感线的引入是给磁场建立了模型,磁感线只是磁场的模型,所以磁感线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我们利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会用磁感线来描述磁体四周的磁场,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指向S极,磁体的磁极处磁感线较密,并且磁感线不能相交,会出常见磁体四周的磁感线,如条形磁体、U形磁体等。 重点:知道磁体四周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四周的磁场状况。 难点:相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三、教学策略 可以通过实例先了解生活中的磁现象,知道磁体对含铁、钴、镍等金属的物体有吸引力,古代的指南针、现代的各种磁卡磁带都是磁体的应用。利用条形
21、磁体吸引铁粉试验,使学生相识到磁体的磁性分布是不匀称的,磁性较强的两端叫磁极,提出两个磁极是否相同的问题。通过试验发觉,当磁体悬挂自由旋转时,磁体停留的方向都是相同的,提出磁体的N、S极,通过试验得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磁体间不接触,它们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提出磁场的猜想,如何验证磁体四周存在磁场呢?可以通过磁场的性质来探讨它,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会有力的作用,在磁体的四周放一些小磁针,视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磁体四周磁场的方向是有规律的,从磁体的N极指向S极。为了探讨磁体四周磁场的分布状况,可以在磁体四周撒一些铁粉,这些铁粉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视察铁粉的分布,为了形象的表示出磁场的
22、分布及方向,引入磁感线的概念,依据铁粉的分布画出磁体的磁感线。最终思索指南针为什么指南?得出地球就是一个大的磁体,它的四周存在磁场,即地磁场,依据指南针的指向,推断地磁场的磁极。 四、教学资源打算 各种形态的磁体(条形磁体、U形磁体、小磁针)、细线、铁架台、小磁针若干、地球仪、铁钉、回形针、铁粉、玻璃板、磁卡、磁带、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实物投影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5分钟) 播放极光的视频 古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种种揣测,直到近代,才有了科学的说明。极光的发生与地球的磁场有亲密的关系。 学生观看视频,观赏漂亮的极光。知道极光与地球的磁场有关。 创
23、建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 (5分钟) 我国古代四大独创之一的司南是利用的是什么材料? 回忆小时候玩的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 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些简洁的磁现象。 学生思索回答: 司南就是现在的指南针,它主要是利用了磁铁。 磁铁能吸引铁。 增加民族骄傲感。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新课内容(25分钟) 磁现象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觉自然磁铁矿石吸铁的性质,现在人们利用这些磁性材料做成各种形态的磁体。 展示各种形态的磁体。 提问:磁体只能吸铁吗? 试验证明,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学生利用磁铁靠近含铁及含铁的合金
24、、回形针等,发觉都能吸引。 介绍我国古代对磁的探讨,增加骄傲感。 你们留意到磁体吸引回形针,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这说明什么问题? 磁体中磁性最强的两个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有几个磁极呢?这些磁极相同吗? 转动小磁针,记录当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我们规定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南极(S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N极)。 用一个磁体的两个磁极分别靠近小磁针的同一极。会看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磁极间有相互作用,那么被磁体吸引的硬币为什么也能吸引正面的硬币呢?(如图)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磁化。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磁化现象吗?磁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及危害吗
25、? 学生视察,发觉回形针主要集中在磁体的两端。说明磁体的两端的磁性最强。 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 学生进行试验,得出结论: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学生进行试验得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学生探讨: 被吸引的硬币也成了一个小磁体,它具有磁性,所以能吸引其他硬币。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说明磁化的应用及危害。如磁带的录音、利用钢针磁化做小磁针。还有银行卡不能靠近磁体、机械手表靠近磁体后走时不准等。 培育视察思索、自学实力。 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 培育学生动手试验的实力,会通过试验得出正确结论。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培育分析与总结实力。 磁场 利用钓鱼线(学生
26、不易望见)挂在两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力拉动,弹簧测力计有示数。假如把磁针拿到一个磁体旁边,它会发生偏转。磁针和磁体间并没有接触,怎么会有力的作用呢?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来发生的,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以通过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相识。磁场的能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我们就通过这种作用来探讨磁场,在前面的学习中还有哪些利用了类似的方法? 揭密弹簧测力计间是通过钓鱼线来作用的,那么磁体间也存在某种物质,使磁体间有相互作用。 学生回忆: 电流使电灯发光,空气流淌形成的风等 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入磁场的概念。 强调物理方法,擅长总结。 试验:探讨磁体
27、四周的磁场方向。 在桌面上放一些小磁针,视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在中间放入一条形磁体,视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并记录下来。 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白纸上记录的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那么磁体四周的磁场是如何分布的呢? 学生进行试验,白纸上摆一些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均指南北,在中间放一条形磁体,发觉小磁针发生偏转,在白纸上记录小磁针的位置及N极的指向。 知道物理中会运用一些人为的规定使物理探讨简便化。 磁感线 小磁针方向发生变更是由于受到磁体磁场的作用,在磁体四周放置的小磁针越多、越小,就能越清楚的看出磁场的分布。 演示试验: 在玻璃板上匀称的撒上一些铁屑,把玻璃板
28、放在条形磁体上,然后轻敲玻璃板。 将一些小磁针放在铁屑排列的一条曲线上。 提出问题:小磁针所在位置就是磁场方向就是N极所指方向。有没有方法来形象、直观地描述磁体四周的磁场? 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样,这样的曲线就叫磁感线。 利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画出U形磁体四周的磁感线。 练习:标出图中A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及磁体的磁极;画出图中的磁感线。 探讨:(1)磁场是实际存在的,磁体四周存在磁感线吗? (2)为什么利用磁感线可以表示磁体四周的磁场? (3)磁感线会相交吗? 学生视察试验: 铁屑有规则地排成一条条曲线。 现象:小磁针的N极指向一样沿着曲
29、线的切线方向。 可以在磁场中沿着铁屑的痕迹画出曲线,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学生画出条形磁体的磁感线。 学生完成练习题 学生探讨: (1)磁场是实际存在的,磁体四周不存在磁感线。 (2)磁感线只是用来表示磁体四周磁场的假想曲线,利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3)磁体四周某一位置磁场只有一个方向,假如磁感线在此处相交,则该点就可以表示出两个不同方向的磁场,所以磁感线不能相交。 结合试验,给磁场建立模型。 利用模型法探讨磁体的磁场。 培育学生动手实力,物理学问应用实力。 对磁场和磁感线的总结,加深对磁场的相识。 地磁场 阅读课本,思索
30、: (1)我国古代四大独创之一的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北呢?它确定受到了力的作用,谁对它施加了力呢? (2)指南针在地球的大部分地区都能指南北,地球相当于一个大的条形磁体,你能依据指南针的方一直画出来地磁场的磁感线吗? (3)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重合吗?这一发觉最早是由谁记述的?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地磁场”的相关内容,得出结论: (1)地球四周存在磁场,使指南针指南北。 (2)学生确定地磁场的磁极,画出地磁场的磁感线。 (3)地球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不重合,它们略有偏离,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 通过对指南针的分析、磁偏角的介绍,再次强化对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的培育。 总结
31、(5分钟)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磁极间为什么有相互作用?如何形象的表示出磁体四周的磁场? 4.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 拓展: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其中的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无磁性。没有别的器材,你如何把它们区分开来。 学生梳理本节课学问内容。 1.本节主要学习了磁现象及磁场,磁体四周存在磁场。 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磁体四周存在磁场,利用磁感线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4.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使指南针受到磁力作用而指南。 培育学生总结归纳的实力 利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作业布置 1.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 2.利用缝衣针、磁铁等器材自制指南针。 按要求完成。 学问巩固。 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