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docx(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学问点整理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学问点整理 复习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简洁而轻而易举的事情,当然,这是孩子们认为的,因为孩子们认为,复习就是简洁的重复,所以他们在复习时很少开动脑筋,进行主动的思维活动。其实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学问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学问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学问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娴熟。查漏补缺,保证学问的完整性,影响学习的因素许多,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学问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缺欠。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刚好补上。为了有效地复习,
2、我们必需明确复习的内容和任务,做好学问总结和梳理,编织成学问之网,形成系统化的学问,做到融会贯穿。 本周三我们一年级组起先了惊慌而有序的复习,周三至周五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复习了第一大部分“数与代数”,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三大块学问点(20以内数的相识、2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解决实际问题)整理如下: 一、20以内数的相识复习整理 1、20以内数的相识的分类 根据位数分:一位数09 两位数1020 (许多同学把0宝宝给漏掉了,0是个特别的数字宝宝,它表示什么也没有,在此强调0的意义) 根据单双数分:1、3、5、7、9、11、13、15、17、19 0、2、4、6、8、10、12、14、16、
3、18、20 (这种分类有助于孩子视察规律填数) 根据相同数字的位置分:0、10、20 1、11、 2、12 (这种分类有助于孩子理解和区分数位的意义,如: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其次位叫十位,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2、数的意义 如:区分和比较7(个位)、17(十位、个位), 在计数器上如何表示这两个数 如何用小棒表示这两个数 3、数的依次 13的前面是(),后面是() 2个十是(),他前面的数是() 8和12的中间有() 与14相邻的两个数是() 比12多5的数是() 按规律填数2、4、()、8、() 按从大到小排队8、15、13、6、2、20、9() 4、数的
4、组成 9 ()() 12 ()() 亦可换种形式:()()9,()()12,能写几组写几组。 5、大小比较 512192091113151881110 6、基数和序数 把左边第四个涂成黑色,把最右边的3个涂成蓝色 7、数数 顺数 倒数 单双数数 从数字卡片中抽出3、4、7三张卡片,你发觉了什么?你能自己找一找这样的卡片吗?激励学生多找。 二、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整理 1、加减法意义 358意义: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例如:3辆车加上5辆车,一共有8辆车。 9-72意义:拿走几个?例如:9个本子,拿走7个,还剩2个。 多几个?例如:9个本子比7个本子多2个。 说说:9615、12-48可以表示什
5、么意义。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意义 仿照上面说说2671519-6-31012-5411的意义 3、计算 1245816-514-7 10616415-620-2 4、在里填上、或 415202218516314415154 5、连线 12-4718-9 17-8813-5 11-4614-8 13-7916-9 6、开火车 11+5-3-7+8 7、跳舞 8、在括号里填数 4()8()71016()7 11()4417()189() ()2416 三、20以内数的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整理 1、看图列式(大括号的题) 2、看图列式(一图四式的题) 3、看图列式 这两幅图要求:能够看懂图的意
6、思,并且能用数学学问来解决问题。 4、比较多少 要求会依据图比较多少,并且会列式(853)解答 5、看图提问并列式计算 一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要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要点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肯定的依次数,从1起先,数到最终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终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其次单元 位置 1、相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
7、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相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改变。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改变。 3、相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别要求,一般以视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相识和加减法 一、1-5的相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
8、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依据每个数字的形态,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仔细、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依次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起先点数,数到几,它的依次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
9、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纳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10、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第四单元 相识图形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如图: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如图: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如图: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随意方向滚
11、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态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视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 6-10的相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相识: 1、数数:依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依次: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根据数的依次,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
12、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依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依据一副图的思索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依次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依次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
13、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依次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相识 1、数数:依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依次:1120各数的依次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依据数的依次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
14、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比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
15、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第七单元 相识钟表 1、相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相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
16、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纳“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须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视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
17、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学问点总结(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学问点总结(苏教版)第一单元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假如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余下的数必需比除数小。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4.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变小。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5.在除法运算中,假如
18、余数比除数大,那么商偏小,须要把商调大。用四舍法试商,除数变小,商可能偏大,须要把商调大;(例:3230)用五入法试商,除数变大,商可能变小,须要把商调大。(例:3640)6.ab=cd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a=bc)第三单元混合运算7.在只含有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前面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只含有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前面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乘法;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除法;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内的。第七单元运算律8.加法交换律:a+b=b+a(特点:只有加法运算,数字的位置交换了)
19、加法结合律:(a+b)+c=a+(b+c)(特点:数字的位置没有变更,运算依次发生了改变)乘法交换律:ab=ba(特点:只有乘法运算,数字的位置交换了)乘法结合律:(ab)c4=a(bc)(特点:数字的位置没有变更,运算依次发生了改变)减法性质:a-b-c=a-(b+c)(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除法性质:abc=a(bc)(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9.简便计算方法小结: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或相乘时,用“凑”凑出整十数、整百或整千数。当两个数相加时,用“拆”把最接近整十数的数拆开,多削减补。(例:299=300-1,301=300+1)当
20、两个数相乘时,一般是把其中的偶数“拆”开。其中须要谨记的是,几组固定搭配:52=10,254=100,1258=1000等。进行简便运算时须要留意运用的是哪种运算律或者性质,假如都没有,是不行以进行简便运算的,须要按原来的运算依次进行计算。另外在试卷上书写了简便运算,在检查时可以不用简便运算,按原来的运算依次去检查一遍,假如答案相同的话说明用对了,假如答案不相同,须要细致检查错误在哪里。其次单元角10.名称图例相同点不同点端点数是否可以度量线段直的2个可以射线1个不行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直线没有不行以,向两端无限延长11.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是最短的,这条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12.从同一个
21、点引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因此,平角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两条射线;周角是两条射线正好重合在一起了,看起来像一条,但是仍旧是两条射线。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粗细无关,与角的叉开程度(也可以说张开程度)有关。13.小于90的角是锐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等于180的角是平角,等于360的角是周角。1周角=2平角=4直角画出直角时要做好直角标记。量一个角的大小用量角器,将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并使另一条边在量角器180度的范围内。从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的那条边起先读数,读出度数后可以看一下这个角是是否符合锐角或钝角的特性。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期末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