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学示例之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学示例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学示例之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学示例之一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学示例之二具体介绍: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学示例之二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都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的。 2常识性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简洁工作过程和原理。 3常识性了解在温度不变时,肯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和打气筒的简洁原理。 4常识性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 (二)教具 演示用:玻璃管、注射器、红水、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离心泵模型及挂图、玻璃杯、打气筒。 学生用:玻璃杯(或其他口杯)、小竹筒两端开口约10厘米长(或毛笔的竹笔筒)。(以上器材由学生课前自带)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
2、问 11标准大气压约为多少帕?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银柱?(学生举手回答) 21标准大气压又能支持多高的水柱?(请全班同学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算一算,另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算) 二、新课引入: 1对在黑板上算的结果进行讲评。 2问:既然1标准大气压可支持约10米高的水柱,那么,能不能利用这个大气压强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呢?本节课将对这一问题及其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活塞式抽水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1)学生随堂试验:将竹笔筒竖直插入口杯内的水中,然后提出水面,竹筒内是否有水流出(试验结果:没有);又竖直插入水中,用手指堵住上端的口,提出水面肯定高度后,放开堵住竹筒口的手
3、指,竹筒中是否有水流出(试验结果:有一大滴水从竹筒中流出)。 (2)讲解并描述: 第一次竹筒口未堵住,筒内水面与大气相通,杯内水面也与大气相通而平衡,竹筒提起后没有水留在竹筒内。 其次次竹筒上端开口处被手指堵住,杯内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支持着一段水柱;手指放开后,筒内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出筒来。 (3)讲解并描述和演示:将注射器(去注射针),活塞推究竟端(讲解并描述: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插入红水中,保持注射器在水中,提起活塞,红水随着活塞的提起进入注射器内(讲解并描述:因为排出了注射器内空气,注射器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红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注射器内);将注射器整个拿出水面,注
4、射器内的水,并不流出来(讲解并描述:表明注射器内的水,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而支持着)。 (4)老师设置疑问,引起学生思索,刺激求知欲:问:当活塞再往下压时,水从注射器插针孔喷出。能不能设计一种活塞向上提,水进入注射器,活塞向下压,水不会流出,也就是说,只准水进,而不准水出,谁能想出方法来,请举手回答。当学生说出在下面安装一门,这个门又只能向上开让水进,向下关闭而不能让水流时,接着又问:水越进越多,总要找个出口,这个出口要开在什么位置,就能达到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的目的? (5)讲解并描述和演示: 出示活塞式抽水机模型,讲解并描述它的简洁构造和阀门的关闭状况(并确定同学们刚才的主动思索,而想出的方法)
5、,拿出挂图,讲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并进行演示。 学生读课文中的图1112,并填写图旁的空格,填好后请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的作用,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2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学生随堂试验:利用竹笔筒作棍子,在口杯内的水中不停的转动(回答试验视察到的现象:中心部分凹下去,水沿口杯边缘上升)。 (2)讲解并描述:同学们所做试验视察到的现象叫做离心现象(老师还可举出一些离心现象的例子)。 (3)出示离心泵模型及挂图,讲解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指出水泵起动前灌满水的目的是排出泵内空气,使泵内中心部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作用下,水进入泵内
6、,随叶轮旋转,把水甩入出水管,接着进行演示(演示时可请一位或两位学生帮助)。(老师板书:离心泵也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把水从低处吸到泵壳内的)。 讲解并描述离心泵的扬程(课本图1114)。 (4)简洁介绍设备的选用(培育学生依据自身条件、依据须要选用物品,而不贪大求详的思想)。 3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1)请一学生上讲台演示图1115的试验,演示后将自己的感受告知全班同学,再请一位同学演示,说一说是否有同样的感受。 (2)讲解并描述:依据大量试验表明:在温度不变时,肯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体积增大,压强减小(老师板书)。讲解并描述后,结合课文举例。 (3)抽气机、打气筒、空气压缩
7、机都是利用了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制成的。讲解并描述打气筒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请学生讲图1116,活塞向右拉和活塞向左压时,筒内的气体体积和压强大小的改变。再请学生上台用打气筒,照图1116那样试一试(出口堵住,并向全班同学说一说其感受是否跟刚才一位同学照图讲的状况相同。 (4)讲解并描述:利用打气筒,获得了比通常大气压大两三倍的压缩空气。在一些机器设备上,还可以得到压强大得多的压缩空气,简介图1117利用压缩空气制动火车的简洁过程,并要求学生填写出图旁文字说明中的空格。接着再举出一些压缩空气在工业上的应用的例子。 四、小结本课内容: 1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都是利用大气压强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的。
8、 2在温度不变时,肯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利用这一道理可以获得比通常大气压强大得多的压缩空气,在工业生产中压缩空气有广泛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1阅读本节课文。 2复习全章内容,并将全章课文后的“学到了什么”的空格填写好。 (四)说明 1本课是大气压强的应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试验、老师演示试验,使学生弄明白它们的原理。利用课文中的图,图旁文字说明中又有空格,通过这些活动,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得主动,理解深刻,又好玩味。 2讲解并描述离心泵前,支配一个学生随堂试验,使学生对“离心”有肯定的相识,这类离心现象,学生并不生疏,除了老师再举出一些离心现象的例子外,还
9、可让学生自己举一举。但是,在这里不要说明离心现象,木然就会干扰重点内容的学习,同时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也不会真正理解。 3对于依据合适条件选用设备,其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化,提高学生素养,不仅选用设备要这样,做其他工作,都要从实际动身,依据物力、财力和自身的基本条件,不能无条件的追求。 4第四节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是选学内容,在本课时内只作简洁介绍,不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也可以不讲,留给学生自己课后阅读。讲完离心泵后,可结合全章后面的“学到了什么”对全章内容作简要归纳复习,使学生对全章学问有一整体概念,以达到学生把学问加以系统化。 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学示例之二 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10、教案示例之二具体介绍: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都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的。 2常识性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简洁工作过程和原理。 3常识性了解在温度不变时,肯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和打气筒的简洁原理。 4常识性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 (二)教具 演示用:玻璃管、注射器、红水、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离心泵模型及挂图、玻璃杯、打气筒。 学生用:玻璃杯(或其他口杯)、小竹筒两端开口约10厘米长(或毛笔的竹笔筒)。(以上器材由学生课前自带)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1标准大气压约为多少帕?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
11、银柱?(学生举手回答) 21标准大气压又能支持多高的水柱?(请全班同学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算一算,另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算) 二、新课引入: 1对在黑板上算的结果进行讲评。 2问:既然1标准大气压可支持约10米高的水柱,那么,能不能利用这个大气压强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呢?本节课将对这一问题及其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活塞式抽水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1)学生随堂试验:将竹笔筒竖直插入口杯内的水中,然后提出水面,竹筒内是否有水流出(试验结果:没有);又竖直插入水中,用手指堵住上端的口,提出水面肯定高度后,放开堵住竹筒口的手指,竹筒中是否有水流出(试验结果:有一大滴水从竹筒中流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体 压强 体积 关系 教学 示例 之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