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优秀教学设计.docx(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优秀教学设计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学案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学案 第三节 化学平衡学案 学习目标: 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驾驭化学平衡的涵义,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驾驭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驾驭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简洁计算; 驾驭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如平衡浓度转化率、反应前后气体压强改变,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 学习重点:化学平衡的特征 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学习难点:化学平衡的建立 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 可逆反应与不行逆反应 结合初中你学
2、过的溶解平衡问题,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遇到的平衡现象。 通过对以上平衡现象待分析,你能否为可逆反应下肯定义: 可逆反应: 练习: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18O2(加入V2O5并加热),若隔一段时间后做同位素示踪检测18O原子,在哪些物质中存在18O原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最终能否得到2mol SO3? 二、 化学平衡状态 探讨1:可逆反应CO+H2O(g) CO2+H2,在1L密闭容器中进行,已知起始时,CO和H2O(g)的物质的量均为0.05mol,请你画出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随时间改变的图形(ct图)及反应速率(v正、v逆)随时间改变的图形(vt图)并总结规律。 由以上分
3、析,总结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 化学平衡状态探讨的对象是: 探讨2、(1)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这时反应是否停止了?(强调v正=v逆0;平衡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2)为什么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强调动和静以及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3)化学平衡状态是不是永恒不变的?(强调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短暂的、相对的平衡,强调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练习:在肯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的可逆反应:N2+3H2 2NH3请推断下列状况是否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 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 (2) 容器中N2、H2、N
4、H3的浓度之比为1:3:2; (3)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同时生成3nmolH2; (4) 反应物混合体系的压强不随时间段的改变而改变; (5) H2的生成速率等于NH3的生成速率; (6) 容器内混合其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细致视察教材试验25和试验26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探讨:在vt图中表示出增加FeCl3和增加NaOH溶液后,正、逆反应速
5、率的改变状况。 练习:画出以下几种状况的速率时间图 减小生成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 分组探讨:以上平衡移动的vt图有何特点? (探讨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回答) a、 变更反应物浓度,只能使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或减小;变更生成物浓度,只能使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或减小。 b、 只要正反应速率在上面,逆反应速率在下面,即v正v逆化学平衡肯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肯定大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条件下的速率肯定小于原平衡状态。 练习:可逆反应C(s)+H2O(g) CO
6、(g)+H2(g)在肯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变更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的移动?CO浓度有何改变? 增大水蒸气浓度 加入更多的碳 增加氢气浓度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下表是450时,N2和H2反应生成NH3(N2+3 H2 2 NH3)的试验数据。 压强 /Mpa 1 5 10 30 60 100 NH3 /% 2.0 9.2 16.4 35.5 53.6 69.4 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增大压强,平衡向 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 移动。 探讨:1、对于H2(g)+I2(g) 2HI反应,若变更压强,平衡有何改变?为什么? 2、对于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
7、的反应,变更压强,平衡怎样移动? 练习: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是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 2NO(g)+O2(g) 2NO2(g) H2O(g)+CO(g) CO2(g)+H2(g) H2O(g)+C(s) CO(g)+H2(g) CaCO3(s) CaO(s)+CO2(g) H2S(g) H2(g)+S(s)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视察试验27 NO2为 色气体,N2O4为 色气体 对于反应2 NO2(g) N2O4(g) H=56.9KJ/mol,上升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 , 降低温度,混合气体颜色 。 上升温度,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 练
8、习:对于可逆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上升温度产生的影响是( ) A、v(正)增大,v(逆)减小 B、v(正)、v(逆)不同程度增大 C、v(正)减小,v(逆)增大 D、v(正)、v(逆)同等程度增大 4、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 探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有没有影响?工业生产往往采纳催化剂,其目的是什么? 依据以上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发觉什么规律? 勒夏特列原理:假如变更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变更的方向移动。 三、 化学平衡常数 阅读教材2829页,分析29页表可以发觉什么规律?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 对于一
9、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 K= 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 越大,它向正反应进行的 越大,即该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越大。 探讨:K受什么因素影响? 阅读教材例1、例2完成练习。 【练习】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 Fe(s)+C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O2)/c(CO),已知1100时K=0.263。 (1)温度上升,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 ,平衡常数K值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 c(CO)=0
10、.1mol/L在这种状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 v逆,其缘由是:此时c(CO2)/c(CO) v逆. 当堂达标: 1、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正(O2)=5逆(NO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削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正(NH3)=3正(H2O) 2、在肯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
11、+H2O(g),能推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正(H2)=逆(H2O) D.c(CO2)=c(CO) 3、反应2A(g)+B(g) 2C(g);H0。下列的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4、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H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5、某温度下
12、,体积肯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 Z(g)+W(s);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上升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6、.在肯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 K 和温度 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推断
13、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 v逆(H2O) (d)c(CO2)= 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 c(CO)?c(H2O),试推断此时的温度为 。 答案:1、AD 2、C 3、C 4、B 5、B 6、(1)K =c(CO)?c(H2O)/c(CO2)?c(H2);(2)吸热;(3)b、c;(4)830 (1)依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书写要求,即可写出 K 的表达式。 (2)从表中可知,K 的值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渐渐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4、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以此作为依据可推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应留意的是不能用容器内的压强不变作为平衡与否的推断依据,因为有的反应若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则反应过程中容器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4)依据 c(CO2)?c(H2)= c(CO)?c(H2O),变形得 K =c(CO)?c(H2O)/c(CO2)?c(H2O)= 1.0,查表 K = 1.0时温度 830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图像教学设计 一、复习巩固 复习化学平衡的建立、特征和标记; 化学平衡的移动;平衡移动原理。等效平衡的原理、规律以及应用。 二、学问梳理 考点1:化学平衡图象问题的识别分析方法 化学平衡图
15、象问题的识别无外乎是看坐标、找变量、想方程、识图象四个方面,即精确相识横、纵坐标的含义,依据图象中的点(起点、终点、转折点)、线(所在位置的上下、左右、升降、弯曲)特征,结合题目中给定的化学方程式和数据,应用概念、规律进行推理推断但识图是关键,笔者认为应以横坐标的不同含义把图象分为两大类:时间(t)类,压强(p)或温度(T)类这两类的特征分别如下 1.时间(t)类 (1)图象中总有一个转折点,这个点所对应的时间为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时间的长短可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结合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可确定浓度的大小,温度的凹凸和压强的大小 (2)图象中总有一段或几段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16、,直线上的点表示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这几段直线的相对位置可确定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固定其它条件不变,若因温度升降引起的平衡移动,就可确定可逆反应中是Q0还是Q0;若因压强增减引起的平衡移动,就可确定气态物质在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系数和与生成物的系数和之间的相对大小 2.压强(p)或温度(T)类 (1)图象均为曲线 (2)曲线上的点表示可逆反应在相应压强或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而不在曲线上的点表示可逆反应在相应压强或温度下未达到平衡状态,但能自发进行至平衡状态 (3)曲线的相对位置、改变趋势确定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固定其它条件不变,若温度改变引起的平衡移动,即可确定可逆反应中是Q0还是Q0;
17、若因压强变更引起的平衡移动,即可确定气态物质在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系数和与生成物的系数和之间的相对大小 考点2: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三看”、“两法” 三、例题精析 【例题1】可逆反应mA(固)+nB(气) eC(气)+f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j(C)在不同温度(T)和不同压强(P)的条件下随时间(t)的改变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若运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当平衡后,若温度上升,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ne+f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B 【解析】从(1)图中应先推断出T
18、1与T2温度的大小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变大,达到平衡时间越短。由此可知,T2T1。从图(1)分析可知温度较高时j(C)变小,说明上升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选项是正确的。从(2)图中,应先推断出P1与P2大小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状况下,压强越大,达到平衡的时间就越短,由此可知P2P1。从图中可知,压强增大时j(C)变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方向,即ne+f,C项错误。由于运用催化剂,并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A项错误。在化学平衡中,增大或减小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因此D项错误。解答这类图象题
19、时,必需要抓住纵坐标(变量)即C的体积分数与外界条件改变的关系,分析得出相应正确的结论。 【例题2】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T1T2 P1P2 mnP H BT1T2 P1P2 mnP H0 CT1T2 P1P2 mnP H DT1T2 P1P2 mnP H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依据温度、压强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来推断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分析图象,可以分两个层次考虑:(如图将三条曲线分别标为、)。从、曲线可知,当压强相
20、同(为P2)时,先达平衡,说明T1T2 ;又因为T2低,B%大,即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向放热,正向吸热。从、曲线可知,当温度相同(为T1)时,先达平衡,说明P2P1 ;又因为P2大,B%大,即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方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mnP。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T1T2, P1P2,mnP,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识别此题的图像,要从两点入手,其一,斜线的斜率大小与反应速率大小关联,由此可推断温度、压强的凹凸;其二,水平线的凹凸与B%大小相关联,由此可分析出平衡向那个方向移动。 【例题3】在肯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改变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
21、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答案】D源 【解析】本题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为素材,考核视察图象及其信息加工的实力。从图象可知,t1时,N的物质的量是6mol,M的物质的量是3mol,故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是正确的;同时也可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t2时,正逆反应速率虽然相等,但尚未达到平衡,因为此时M、N的物质的量还在增大与削减,t3时M、N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已达平衡状态,则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学问,已经抽象到没有详细
22、的元素符号,并且以看图设置情境设问,因此对视察实力作了重点考查,思维实力要求也较高。图的横坐标是时间,绘出了t1、t2、t33个时刻。纵坐标既不是速率,也不是浓度,而是物质的量。细致谛视各时间段中物质的量的改变。 四、课堂练习 【基础】 1. 反应:L(s)aG(g)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推断( )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b 【答案】BD 【解析】由图给信息可知,随着温度的上升,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由图知,在
23、相同温度下,压强增大,说明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也增大,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即ab。 2.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2B(g)C(g)+3D(g) H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图可体现t0时上升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可体现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运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可体现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运用了催化剂 D图可体现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答案】C 【解析】上升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所以A对;增大压强或运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不发生移动,B对;运用催化剂对
24、平衡没有影响,A的转化率不变,C错;因为乙先达到平衡,所以乙的温度高,上升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D对。 【巩固】 1. 可逆反应A(g)2B(g) 3C(g)4D(g)H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变更某一条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A项,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K应增大,A错;B项,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B的转化率降低,B错;C项,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D的产率不变,C错;D项,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故正确。 2. 现有可逆反应A(g)2B(g) nC(g)H Ap1p2,n3 Bp13 Cp1p2,n3 【
25、答案】B 【解析】依据图像可知在p2时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短,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快,即压强p2p1;由纵坐标可推断,压强高时对应的A的转化率低,即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12【拔高】 1. 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 (aq)+2Pb2(aq)+H2O(l)2PbCrO4(s)+2H(aq) H 该反应达平衡后,变更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 图像问题。由题意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上升温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依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K应当减小,A正确;pH增大溶液碱性增加,会中和溶液中H,降低生成物
26、浓度平衡向反方应方向移动,的转化率会增大,B不正确;温度上升,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错误;增大反应物Pb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物质的量会减小,D不正确。 2.(2022?安徽模拟)?对于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探究单一条件变更状况下,可能引起平衡状态的变更,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可以使状态d变为状态b B. 若T1T2,则逆反应肯定是放热反应 C. 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D. 在T2和n(A2)不变时达到平衡,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 【答案】D 【解析】A
27、催化剂只变更反应速率不变更平衡移动,所以加入催化剂不行能使状态d变为状态b,故A错误; B若T1T2,由图象可知温度上升AB3的平衡体积分数减小,说明上升温度平衡向逆反应分析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横坐标为B2的物质的量,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会促进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则B2越大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越大,即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cba,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横坐标为B2的物质的量,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必定会促进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则B2越大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越大,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故D正确;故选D。 五、课后作
28、业 【基础】 1在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肯定条件下反应:2A(g)+B(g)2C(g);H X Y A 再加入A B的转化率 B 再加入C A的体积分数 C 增大压强 A的转化率 D 上升温度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2反应A2+B22AB在不同温度和压强变更的条件下产物AB的生成状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反应在300时状况,c为反应在300时从时间t3起先向容器中加压的状况,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2、B2、AB均为气体,H BAB为气体,A2、B2中有一种为非气体,H CAB为气体,A2、B2中有一种为非气体,H0 DAB为固体,A2、B2中有一种为非气体,H 3对于可逆
29、反应()() ()()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的质量分数与温度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运用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 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 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巩固】 1.反应 2X(气) Y(气)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述判正确的是( ) A. T1T2,p1p2 B. T1T2,P1p2 C. T1T2,P1p2 D. T1T2,p1p2 2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30、A()2B() C()D()放出热量,图中曲线a代表肯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a 曲线变为b曲线,可实行的措施是( ) A增大A的浓度 B缩小容器的容积 C加入催化剂 D上升温度 3在肯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改变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提高】 1.已知某可逆反应:mA(气)+nB(气) xC(气) +Q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图表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 ,温度T和压强P与C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C%)的关系曲线,
31、则( ) AT1T2 ,P1P2 ,m+nx ,Q0 BT1T2 ,P1P2 ,m+nx ,Q0 CT1T2 ,P1P2 ,m+nx ,Q0 DT1T2 ,P1P2 ,m+nx ,Q0 2.右图表示可逆反应mA(g) + nB(g) pC(g)在不同温度(T)、压强(P)下,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分数x(C)的改变状况。下列关于该正反应热效应及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m+n B吸热反应,m+np C放热反应,m+n D放热反应,m+np 3对于可逆反应 2AB3(g) A2(g) 3B2(g),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 【基础】AC B A
32、C 【巩固】C C D 【提高】C D BD 高二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化学平衡的影响条件及其规律在本章的学问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等学问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本节内容,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索,便于学生接受。正是利用这种优势,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变更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同时指出,探讨化学平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变更,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表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学中利用好演示试
33、验,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视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反之,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要求学生运用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化学平衡常数不随浓度变更等学问绽开探讨,说明变更浓度为什么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教学。 教材在充分确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化学生在应用原理 时,应留意原理的适用范围,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看法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除此之外,组织好教材节末的探讨题,引导学生了解课后资料及阅读材料的相关学问,都会使学生对本节的教学重点的理解、驾驭起到推动和
34、协助作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使学生理解平衡移动原理,学会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推断平衡移动方向。 3. 使学生学会利用速率时间图来表示平衡移动过程,培育学生识图、析图实力。 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2. 平衡移动过程的速率时间图 课时支配 三课时 教学方法 1. 通过演示试验,启发学生总结、归纳出浓度、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通过对平衡常数及外界条件对速率的影响理论的复习,从理论上使学生相识平衡移动规律。 3. 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驾驭勒沙特列原理。 教具打
35、算 1 mol?L-1的FeCl3溶液、1 mol?L-1的KSCN溶液、2 mol?L-1的NaOH溶液、蒸馏水、冰水、热水、NO2气体、大试管(1支)、小试管(3支)、烧杯(2只)、烧瓶(2个)、带夹导管。 第一课时 (复习引入新课) 师可逆反应进行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生达到平衡状态。 师化学平衡状态有哪些特点? 生1. 同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2. 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3. 动态平衡。 设问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外界条件的变更引起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那么此平衡状态还能维持下去吗? 生不能。 师对。此时原平衡将被破坏,反应接着进行下去,直至再达平衡。这种旧的化学平衡被破坏,新
36、的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我们学习化学平衡,就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变更,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板书第三节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师反应浓度变更能引起速率变更,那么能否引起平衡移动呢?下面先通过试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演示试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一步)老师先举起盛FeCl3溶液和KSCN溶液的试剂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颜色。 生FeCl3溶液呈黄色,KSCN溶液无色。 (其次步)在一支大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各5滴,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溶液变成了血红色。 讲解并描述生成血红色的溶液是
37、因为它们发生了下列可逆反应,生成了一种叫硫氰化铁的物质。 板书FeCl3+3KSCN 3KCl+Fe(SCN)3 即:Fe3+3SCN- Fe(SCN)3 指出:血红色是Fe(SCN)3的颜色。 过渡下面我们接着做试验。 (第三步)把大试管中的溶液加水稀释至橙红色,分别倒入三支小试管(大试管中留少量溶液用于比较颜色改变)。 (边讲边操作)下面我在这两支盛稀释过的溶液的小试管中分别滴加FeCl3和KSCN溶液,大家留意视察现象。 问有何改变?这说明什么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启发红色的深浅由谁的多少确定? 学生探讨后得出结论红色加深是因为生成了更多的Fe(SCN)3,这说明增大反应物浓
38、度,会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设问假如我们在稀释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又会有什么现象呢?请大家留意视察。 (第四步)在第三支小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 生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溶液颜色变浅。 师红褐色沉淀是由Fe3+与OH-结合生成的。那么,溶液颜色变浅又如何说明? 生生成沉淀使Fe3+浓度降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Fe(SCN)3浓度降低,红色变浅。 师我们通过试验,得出了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和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的结论,那么增大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将如何移动呢? 生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浓度对化
39、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板书1. 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设问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如何从浓度对速率的影响说明呢? 板书2.浓度变更速率变更 师我们知道,一个可逆反应达平衡状态时,对于同一反应物或生成物,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即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那么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的瞬间,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如何改变?还是否相等? 启发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取决于哪种物质浓度的大小? 生生成物浓度的大小。 师在增大Fe3+浓度的瞬间,Fe(SCN)3浓度和SCN-是否变更? 生不变。 师由
40、于增大Fe3+浓度的瞬间,Fe(SCN)3浓度和SCN-浓度不变,所以Fe3+的生成速率即逆反应速率不变,但Fe3+浓度的增大会使Fe3+的消耗速率即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导致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发生移动。在平衡移动过程中,生成物浓度渐渐增大,使正反应速率渐渐增大,反应物浓度渐渐减小,使逆反应速率渐渐减小,直至正反应速率再次等于逆反应速率,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我们如何把浓度变更时速率随时间的改变过程用速率时间图表示出来呢? 板书3. 速率时间图 复习请大家先画出一个可逆反应从刚加入反应物到达平衡状态整个过程的速率时间关系图。 (一个学生板演) 师下面请大家依据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时,瞬间正
41、、逆速率的改变及平衡移动过程中速率的改变状况,画出在t时刻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时的速率时间图。 (老师注明t时刻的位置,然后由学生板演,画出平衡移动过程的速率时间图) 师大家能很快地画出此图,说明对学过的学问驾驭得很好,请大家接着画出以下几种状况的速率时间图。 板书 (由三个学生板演后,不完善或不正确的地方由其他学生修改、补充。由老师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分组探讨以上平衡移动的速率时间图有何特点? (探讨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回答) a.变更反应物的浓度,只能使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或减小;变更生成物浓度,只能使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或减小。 b.只要正反应速率在上面,逆反应速率在下面,即v正v逆。化学平衡肯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肯定大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条件下的速率肯定小于原平衡状态。 师下面我们依据浓度对平衡的影响规律,做一道练习题。 投影练习1. 可逆反应H2O(g)+C(s) CO(g)+H2(g)在肯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变更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浓度有何改变? 增大水蒸气浓度 加入更多的碳 增加H2浓度 (答案:平衡正向移动,CO浓度增大 平衡不移动,CO浓度不变 平衡逆向移动,CO浓度减小) 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