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雀》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docx
《《山雀》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雀》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docx(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雀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三年级语文山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视察方法,激发学生视察动物的爱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识记。 2、质疑导读,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识字学词,初读课文。 1、出示生词。 (1)、指名认读,评议。 (2)、齐读词语。 (3)、从词中抽诞生字,认读,开火车扩词。 (4)、学生自由介绍记识方法。 (5)、老
2、师重点讲解雀、肯。 2、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同桌合作,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你们见过山雀吗?他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沟通。 文中哪个地方为我们介绍了山雀的样子?请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反馈,读句子。 视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 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 2、我是怎么发觉两只灰雀的? 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2句。 3、这两只灰雀在干什么呢?他们干得怎么样? 指名反馈,介绍、沟通。 理解起劲的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干得起劲?
3、引导体会山雀找虫子时的专注、卖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语句。 3、看到山雀如此起劲地凿树干找虫子,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出现什么状况? 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后半段内容。 指名发言。 理解词语:纹丝不动、文风不动、像死了似的。 议一议:山雀真的死了吗?它为什么装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二、总结课堂,激励阅读。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你对山雀有了哪些相识? 2、学生自由发言。 3、老师总结:小巧玲珑的山雀太惹人宠爱,它们凭借自己的劳动找虫子吃来填饱肚子。当它们遇到危急无法逃离时,就装死来蒙骗对方,以求逃过一劫,真是聪慧到家了。 4、激励阅读。 三、布置作业。 书写
4、生字新词。 接着阅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接着学习课文,读懂山雀的对话,弄清我的猜想的依据。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山雀的宠爱,对小动物的宠爱之情。 4、仿照课文,进行视察、仿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字嬉戏。 2、指名反馈:你对山雀有了哪些相识与了解。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三段。 二、抓住山雀的语言,弄清我的猜想。 1、学生自由读第417自然段,要求用画出自由的山雀说的话,用曲线画出拘禁中的山雀说的话。 2、指名反馈,读一读找出的语句。 3、集体评议,订正补充。 4、全班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17自然段。 5、引导体会:你从山雀说的话中感
5、受到什么? 6、学生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干脆读两只山雀说的话。 7、老师质疑,引导弄清作者猜想的依据,体会作者视察的细致以及山雀的聪慧、机灵、团结互助。 (1)山雀真的会说话吗?课文中出现的这些山雀的语言是哪儿来的? (2)联系上下文,看看文中我是依据什么猜出山雀的对话的。 (3)指名反馈,抓住山雀第一次说的话做详细地示范性的指导体会。 8、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417自然段。 三、总结课堂,拓展仿写。 1、小小的山雀有着高尚的心灵和美妙的品质,它们勤劳、聪慧、机灵、团结、互助、友爱。而文中的我更是通过耐性到视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让小山雀都成了能够说话,能够沟通的可爱的小精灵。 2、拓展仿
6、写。 不止小山雀,其实很多动物都是通过叫声以及动作来代表语言,向同伴或人类表达它们的想法。视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依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会说什么?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上5山雀教案 教学要求1.产生视察动物的爱好和爱惜动物的意识。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理解课文内容。3.结合课文,提高理解词语意思的实力,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3.激发视察爱好,培育视察实力。教学课时两课时山雀我的一只眼睛里进了灰尘。我想把灰尘取出来,这时另一只眼睛也进了灰尘。句导读:开篇就写眼睛进了灰尘,很能激起人的新奇心:发
7、生了什么事情呢?从而引起下文,找寻灰尘的来源。段导读:写“我”的眼睛里进了灰尘。我这才发觉,风朝我这边吹来一些锯(j)末,锯末按风向在地上落了一行hng。确定是有谁在上风头锯木头。句导读:是谁在锯木头呢?又是一个疑问,接着吸引读者往下读。“我”找到灰尘的来源了吗?是什么?段导读:写“我”断定是谁在上风头锯木头。为下文望见小山雀作了铺垫。我顺着这锯末铺成的白色小路朝上风头走去,很快就望见两只小山雀,正在用嘴凿(zo)枯树干,从烂木头里找虫子吃。锯末是怎样产生的?这两只小山雀都是瓦(w)灰色的,白色的两颊(ji)鼓鼓的,上面有几个黑斑(bn)。句导读:抓住“瓦灰色”“白色的两颊鼓鼓的”“几个黑斑”
8、这几个主要特征来描写小山雀的外貌。它们干得那么起劲,在树干上越凿越深。我用望远镜耐性地视察它们,“我”为什么要用望远镜视察它们?直到后来,一只山雀只剩下尾巴露在树干外面。这时我便静静地从后面绕过去,偷偷走到露出小尾巴的那个地方,用手掌(zhng)堵住了窟窿(klong)。“静静地”“绕”“偷偷”这些词说明白什么?树洞里的小山雀一动也不动,就似乎一下子死了似的。我举起手,用手指头碰碰小尾巴,它躺在那儿文风不动;我用手指头摸摸它的背,它还是像死了似的躺在那儿。小山雀为什么装死?段导读:写“我”发觉两只山雀,并把其中一只堵在树洞里。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主要写“我”是怎样发觉两只山雀的。另一只山
9、雀落在两三步远的树枝上,时常尖叫几声。“两三步远”“时常尖叫几声”分别说明白什么?可以猜(ci)想到,它是在劝说它的挚友,要尽jn可能醇厚一些躺在那儿:“你躺在那儿别出声,我在他旁边尖声叫唤,等他来追我,你就抓紧逃!”另一只山雀真的在说这些吗?段导读:这段话写自由的山雀在不远的树枝上一边监督“我”,一边劝说自己的挚友尽可能醇厚些。我不再熬煎小山雀了,便走到一旁去,看它们会怎样。我站在那儿等了很久,因为自由的山雀能望见我,它在警(jng)告拘(j)禁中的山雀:“你还是再躺一会儿吧,他站在旁边看呢”其次部分(第4、5自然段):写自由的山雀担忧着树洞内的山雀,为它“通风报信”。我等了很长时间,自由的
10、山雀才发出一种特别的尖叫声,我明白了,它在说:“没有方法,出来吧他还在那儿站着。”“特别”和“才”两个词语说明白什么?段导读:写“我”在等了很长时间后,听到了自由的山雀向拘禁中的山雀发出的叫声。尾巴不见了。“尾巴不见了”,为什么?从树洞里探出一个两颊上有黑斑的小脑袋,尖叫道:“他在哪儿?”“喏(nu),在那儿站着呢。”另一只小山雀尖叫道,“你望见了吗?”“我望见了!”拘禁中的小山雀尖叫了一声,就飞走了。它们向一旁飞了几步远,相互低声交换看法:“咱们来瞧瞧或许他走了。”这两只山雀落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东瞧瞧,西望望。你如何评价两只可爱的小山雀?“在那儿站着呢。”一只小山雀说。“在那儿站着呢。”另
11、一只小山雀也说。它们说完就飞走了。第三部分(第613自然段):从简洁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只山雀的团结友爱和活泼可爱。同时,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两只山雀的宠爱。 1.学习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能用本课的生字组词。3.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生字卡片,山雀的图片。一揭示课文题目1.同学们,你们见过山雀吗?说说你们见过的山雀是什么样子的。2.投影山雀的图片。老师进行介绍。二学习生字1.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诞生字、新词。2.出示生字卡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去掉拼音再读词语,巩固读音。4.学生自学生字,记忆字形。5.沟通各自记字形的方法。6.理解词语的意思。确定:表示无
12、疑问;必定。文风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凿:打孔;挖掘。警告:提示,使警惕。拘禁:把抓获的人短暂依法关押起来。7.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自己练习书写,留意笔顺及占格位置。(2)重点指导:“雀”,上下结构,上面是“少”,下面左边是“竖”,右边是四“横”。“追”,半包围结构,第一笔是“小撇”,不要写成“点”。“躺”,左右结构,第七笔“撇”不要出头。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四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由于课文篇幅很长,且对话形式多样,所以老师在课前要布置学生仔细预习,把课文读通、读熟。让学生首先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课上老师再重点讲解。2.针对本课特点,老师可以将识字、写字分别穿插在每一节课中,在课堂
13、上有机地穿插写字指导,培育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3.老师可采纳在课堂上突出识字、重视词语学习的方法教学。在学习方式上,老师可采纳让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悟的方法教学,把识字学词、阅读融为一个整体,突出语言训练的实践性和识字教学的综合性。 1.使学生产生爱惜动物的意识。2.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片,投影。一导入新课1.看图片,说说你对山雀的印象。2.关于“山雀”,你还有哪些了解?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1.自读课文。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不懂的词语。3.质疑,理解。投影句子,结合课文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 我用望远镜耐性地视察它们,直到后来,一只山雀只剩下尾巴露在树干外面
14、。这时我便静静地从后面绕过去,偷偷走到露出小尾巴的那个地方,用手掌堵住了窟窿。(1)读句子。(2)体会加点词的意思。静静地:动作的声音很低,不让山雀知道。绕:不从正面过去,而从后面迂回过去。偷偷:瞒着人做事。课文中指“我”静静地走过去,不让山雀发觉。三细读课文,体会山雀的可爱1.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2.请学生在小组里沟通体会。(1)读一读自己画的句子。(2)说说自己的体会。(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汇报学习状况。依据学生的发言,老师适时点拨。投影句子: (1)这两只小山雀都是瓦灰色的,白色的两颊鼓鼓的,上面有几个黑斑。这句话通过描写山雀的外形、颜色,写出了
15、小山雀的可爱。 (2)我举起手,用手指头碰碰小尾巴,它躺在那儿文风不动;我用手指头摸摸它的背,它还是像死了似的躺在那儿。这句话中的“文风不动”和“像死了似的”写出了小山雀的可爱。4.组织探讨。(1)从课文中找出两只山雀说的话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我”是依据什么猜想到这两只山雀的对话内容的。(2)另一只山雀为什么起先“劝说”它的挚友,后来又“警告”它的挚友?(因为“我”刚用手堵住树洞时,洞里的山雀装死,另一只山雀想引开“我”,所以“劝说”它的挚友先醇厚躺着;后来“我”走到一旁去了,另一只山雀怕树洞里的山雀“上当”立刻往外逃,所以“警告”它还不能动。)(3)分角色朗读两只山雀说的话。四指导朗读,
16、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指名分角色朗读两只小山雀说的话。3.探讨:你喜爱这两只山雀吗?为什么?1.研读课文时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在想象中进行感悟和体会。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体会,整体深化,延长拓展,从而奇妙地突破重、难点。2.在教学课文时,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山雀之间友爱互助的精神,老师主要指导学生朗读对话。老师可先让男、女生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两只山雀的对话,来让学生体会山雀的可爱、聪慧。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从中体会出山雀的聪慧、可爱,激发对动物的宠爱与爱护之情。 1.看拼音,写词语。shnqu(山雀)kndng(确定)nixn(耐性)cixing(猜想)fjn(旁边)qch(取
17、出)tngxi(躺下)wnsbdng(纹思不动)2.比一比,再组词。3.写出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1)树洞里的小山雀纹丝不动。(文风不动)(2)确定是有谁在上风头锯木头。(肯定)(3)妈妈快乐地笑了。(开心)4.假如“我”始终堵着洞口,里面的小山雀和外面的小山雀该怎么办呢?提示:想方法逃跑。一山雀山雀是体形比麻雀纤细的食虫鸟类,也是平原、丘陵、山地、林区常见鸟类之一。山雀的体羽以灰褐色为主,它们的鸣声差异极显著,但多少都带有“仔仔黑”的音阶,易于辨别。因其多筑巢于树洞或房洞中,又几乎终日不停地在林间取食昆虫,且多为害虫,故成为农林业很志向的人工招引的对象,国内外已进行的招引工作有显著效果。我
18、国山雀的种类许多,大多数均为留鸟。其中最常见的有大山雀和沼泽山雀。二爱鸟周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爱护,执行中日候鸟爱护协定的请示报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都要仔细予以贯彻执行,并确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扬教化活动。三爱鸟的英国人英国是世界上鸟类爱护工作较为先进的国家。在首都伦敦,大人、小孩儿都对各种鸟类热忱款待。伦敦居民一般不养家鸽,但成千上万的野鸽来到城市觅食。爱鸟和养鸟已成为英国人的业余爱好和习惯行为。四雁群为什么排成特定的队形飞行雁群为什么总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队伍飞行呢?这是因为大雁飞行的路程很长,它们除了靠
19、扇动翅膀飞行之外,也常利用上升气流在天空中滑翔,使翅膀得到间断地休息空隙,以节约体力。当雁群飞行时,前面的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翅膀尖上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后边的雁为了利用这股气流,就紧跟在前雁翅膀尖的后面飞。这样一个跟着一个,就排成了整齐的队伍,形成了“一”字或“人”字队形。五鸟类叫声知多少鸟类悠扬悦耳的鸣叫令人们大饱耳福。然而鸟类家族成员中也并不全都是天生一副好歌喉的音乐家。例如麻雀的叫声就远不及黄鹂那么宛转好听,而乌鸦的鸣叫在秋风暮色中更给人一种恐惊感,寒号鸟则是在凛冽寒风中发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哀鸣。 元日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 教材简解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喧闹、快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
20、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喧闹快乐的气氛。次句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间辉绚丽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妙的前景。结句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本诗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理想和乐观自信的心情。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目标预设 1.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喧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雀 教学 设计 三年级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