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学问梳理 九年级下文言文学问梳理 孙鹏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墨子,名,是时期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的辑录。 2孟子,名,时期邹人。孟子是所作,家经典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鱼我所欲也选自。 “四书”指:、。 3庄周,时宋国人,哲学家,家代表人物。庄子是 的著作集。 4.曹刿论战选自,这部书相传为时期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5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这部书是时期编纂的。 6.愚公移山选自,本文的体裁是。 7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部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篇,也称。
2、二、依据课文内容默写。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4,再而衰,三而竭。 5.吾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私我也畏我也欲有求于我也 6.求之不得,。优哉游哉,。 7.蒹葭萋萋,。所谓伊人,。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论述确定斗争输赢的因素有三个,其中“人和” 最重要的句子,。 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重点说明防卫一方地利条 件优越的句子是,。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需先在思想、生活、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苦痛的磨练的句子, ,。 11.鱼
3、我所欲也中点明本文论点的句子 是,;,。,。 12.曹刿论战中最能体现庄公取信于民的是, 。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令初下”后情形是 ,。 14.关雎中用起兴开篇,表明文雅漂亮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志向配偶的句 子是,。,。 15.在今日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蒹葭中的“,。,”,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为了歌曲的一部分。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 1公输盘不说()通() 2子墨子九距之()通() 3子墨子之守圉()通() 4公输盘诎()通() 5亲戚畔之()通() 6曾益其所不能()通() 7衡于虑()通() 8入则无法家法家拂士()通() 9故患有
4、所不辟也()通()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通() 11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 12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 13乡为身死而不受()通() 1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 15始一反焉()通() 16汝之不惠()通() 17亡以应()通() 18一厝朔东()通() 四、古今异义词。 1请献十金金:古义今义 2荆之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 3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虽然:古义今义 4吾之所以距子矣所以:古义今义 5池非不深也池:古义今义 6亲戚畔之亲戚:古义今义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古义今义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古义今义 9.人恒过,然后能改恒:古义今义 10一箪食,一豆羹豆:
5、古义今义 1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义今义 12可以一战可以:古义今义 13小大之狱狱:古义今义 14.再而衰再:古义今义 15又何间焉间:古义今义 16必以情情:古义今义 17.忠之属也忠:古义今义 18肉食者鄙鄙:古义今义 19.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今义 20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 五、一词多义。 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必为有窃疾矣。() 以牒为械()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利: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二者不行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加: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既加冠() 故:公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朝:朝服衣冠() 于是入
6、朝见威王() 朝于齐() 孰:吾与徐公孰美() 孰视之() 美:吾妻之美我者()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固:汝心之固,固不行彻() 吾义固不杀人() 伐: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 安:衣食所安() 安能辨我是雄雌() 六、说明下面加点的词。 1然胡不已乎 2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3环而攻之而不胜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必先苦其心志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贤者能勿丧耳 8.蹴尔而与之 9何间焉 10神弗福也 11惧有伏焉 12朝服衣冠 13闻寡人之耳者 14能面刺寡从之过者 15寒暑易节 七、翻译句子。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7、我而为之。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一、1翟春秋战国之际墨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2.轲战国孟子及其门人儒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告子下孟子告子上 孟子论语高校中庸)3战国道庄周及其后学4.左传左丘明5战国策西汉刘向6.列子汤问寓言7.诗经风雅颂305诗三百 二、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入则无法家拂士3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4一鼓作气5.私我也畏我也欲有求于我也6.寤寐思服辗转反侧7.白露未晞在水之湄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8、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1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三、1“说”通“悦”兴奋2.“距”通“拒”反抗3.“圉”通“御”抵挡4.“诎”通“屈”理屈5.畔:通”叛”背叛6.“曾”通“增”增加7.“衡”通“横”梗塞,不顺8.“拂”通“弼”辅佐9.“辟”通“避”躲避10.“辩”通“辨”辨别11.“得”通“德”,恩惠、感谢12.“与”通“欤”,语气助词13.“乡”通“向”从前14.“徧”通“遍”普及,普遍
9、15.“反”通“返”返回16.“惠”通“慧”聪慧17.“亡”通“无”没有18.“厝”通“措”放置 四、1.量词,先秦以二十两为一金;今专指金子2.土地方圆;今指地区、区域3.虽然如此;今常用作表转折关系的连词4.用来的方法;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5.护城河;今多指池塘6.内外亲属,包括付息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或他的成员7.兵器;今多指士兵8.这样;今多用作推断动词9.经常;今多指恒心10.古代一种木质的盛食物的器具;今常为豆子的种类11.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今指为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12.可以凭借;表可以或能够的能愿动词13.案件;关押罪犯的地方14.其次次;又一次1
10、5.参加;中间、空间16.实情;感情17.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忠诚18.目光短浅;卑鄙19.讽谏,用示意、比方之类的方法,委婉劝告;讥讽、嘲讽20.争论;诽谤、讥讽 五、1为:给、替;是;当作;接受2.利:有利;锐利3.得:得到、获得;通“德”,感谢4.加:虚报;好处、好处;戴5.故:缘由;所以6.朝:早晨;朝庭;朝见7.孰:谁;细致8.美:认为美;美丽9.固:顽固;原来10.伐:进攻;砍伐11.安:养;怎么 六、1.为什么2.入侵3.围4.限制5.使苦痛6.了解7.丢掉8.用脚踢9.参加10.赐福11.埋伏12.穿戴13.使听到14.当面指责15.交换 七、1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肯定能成功。
11、2.因为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为沉迷安乐而衰亡。3.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相识的贫困的人感谢我却接受了。4.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5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学问梳理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学问梳理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课文梳理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二)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3、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劝告)4
12、、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三)句式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推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鉴赏品尝本文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入手写起,三问三答之后紧扣下文“思”字,由妻之私我,妾之畏我,客之有求于我悟出了受蔽的缘由。因小见大。由家事想到国事,通过三比使齐威王连连称“善”,欣然接受了邹忌的劝谏。而齐威王纳谏的三赏又带来了群臣吏民进谏的三变,最终使齐国战胜于朝廷,从今威名大振。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纳了一种奇妙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见威王的三比;齐威王激励纳谏的三赏,纳谏
13、后齐国的三变,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动,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二、周亚夫军细柳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改为今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闻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叙述帝王的政迹;“表”是各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务的始末文献;“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词多义1军驻军周亚夫军细柳军队上自劳军2以任用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14、用来以备胡3及和至霸上及棘门军赶上徐公何能及君也4之到已而之细柳的不闻天子之诏助词,无实意,补充音节称善者久之5使派遣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使臣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6耳语气词,可以译为“罢了”若儿戏耳耳朵闻寡人之耳者7为作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被天子为动8被bi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p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军士吏被甲9持拉持满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10骑q骑马将以下骑送迎j“骑马的人,骑兵壁门土吏谓从属车骑曰通假字1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例句:改容式车2被,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例句:军士吏被甲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诏下诏令例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2形容词作动词锐使锋利例句:锐兵刃
15、古今异义1军古义:驻军今义:军队例句:军霸上2先驱古义:先行的卫队今义:走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例句:天子先驱至3节古义: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今义: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例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特别句式1省略句(1)省略主语例句: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省略主语“文帝”译文: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2)省略宾语例句:天子为动省略宾语“之”译文:天子被他感动了2被动句例句:天子为动“为”表被动译文:天子被他感动了3感叹句例句:嗟乎,此真将军矣嗟乎、矣,表感叹的语气词译文: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文章结构事情的起因(第一段),周亚夫驻军细柳的缘由:匈奴大举入侵。对起因的介绍简洁明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文言文 知识点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