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docx
《2022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分析数与形是数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而数轴是数形结合的高度统一。数轴是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其次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再介绍的。通过数轴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并为后面引出相反数、肯定值的概念,学习有理数大小比较、有理数运算法则、平面直角坐标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情分析(学生状况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七年级学生,此阶段学生天真活泼,新奇心强,有较强的仿照实力和求知欲望,而且富有肯定的逻辑思维实力。
2、但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还是较简单出现理解局限的问题。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学问技能、数学思索、解决问题、情感看法等方面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A、学问技能:1、理解数轴概念,会画数轴。2、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B、数学思索:1、从直观相识到理性相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2、通过数轴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C、解决问题: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D、情感看法:通过数轴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而初步相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重点、
3、难点(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教学重点我确定为:数轴的概念。因为:只要数轴概念真正理解了,画数轴、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等也就简单了。本节课教学难点我确定为:从直观相识到理性相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刚起先萌芽。教有教法,学有学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谈谈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五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1、教法:数学是一门培育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呈现学问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为新课标和新理念认为,获得数学学问的过程比获得学问更为重。基于本节课的
4、特点:课堂教学采纳了“情境问题视察思索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溢着视察、思索、归纳、类比和揣测的探究过程。依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纳启发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老师营造的“可探究”的环境里,主动参加,相互探讨,一步步地驾驭数轴的概念,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轴概念,从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所采纳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协助教学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四人小组探讨、沟通、总结,并派代表发言。老师耐性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刚好对学生的看法进行确定与评议,从而突出老师是学生获得学问的启发者、引导
5、者、帮助者和参加者的形象。2、学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特殊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视察操作沟通思索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加、经验数学学问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告知学生,学习数学不是简洁仿照、机械操练,而是探究学习、发觉学习、探讨学习、合作学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课前打算是胜利的一半。六教学打算老师:要充分备课,细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打算教具学生:要仔细预习,打算直尺或三角板七、教学过程分析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学问、形成技能、发展实力和思维的主战场。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通过对已知学问的回顾复习,使学
6、生更易于接受新学问。(二)、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为了使学生明白数与形的对应关系,初步相识数形结合的奇妙之处,我设计了:视察温度计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为学习数轴概念埋下伏笔。学生拿出自己打算的温度计分小组探讨视察,共同发觉数与形的对应关系。接下来,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随后我提出问题:“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学生小组探讨后再派代表回答)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相识到:考虑东西方向的公路上一些树、电线
7、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既要考虑距离,又要考虑方向,从而须要用正负数描述。前面几个活动之后,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已有所体会,为此我让学生:再次视察所画情境图、温度计并引导学生视察、比较,将其抽象成一条直线。这样,就把正数、0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点表示出来。(三)、学习概念,解决问题通过刚才的视察、比较,我引出了新课:1)学习数轴的概念我先进行讲解: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当然这条直线必需满意以下三点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通常以向右为正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
8、单位长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再画数轴师生共同归纳画数轴的步骤,要求学生独立画出数轴,并相互沟通,老师巡堂并参加沟通使学生弄清如何画数轴。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数轴,沟通和反思,使学生真正驾驭数轴的概念。3)在数轴上表示右边各数:4)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下一个活动,填空: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离是()。通过填空,老师引导学生做出课本第12页的归纳设计意图:通过从特别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的点的特征,逐步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从详细的数到字母表示
9、的数)实力课堂练习:1)课本第12页的练习1、2题2)强化练习:(1)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2)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全部的整数。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数轴的概念;强化练习是为了培育学生用数轴解决问题的实力。小结: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2)画数轴的步骤:1.画直线;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3.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4.依据须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作业:课本第17页习题1.2第2题;学生用书同步训练设计意图:通过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驾驭所学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当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
10、多做同步训练。八、教学设计说明这节课,我通过五个活动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视察、引导概括,获得新知;同时注意培育学生由感性相识上升为理性相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爱好、学有所获。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等,还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肯定值,有理数的运算等,特别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以后的学问概念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11、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学习任务分析:1、要求学生会正确画出数轴初步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2、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3、通过视察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关系初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通过数轴上点的移动说出表示点的数三、目标分析:1、通过回忆和实例使学生驾驭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2、通过动手画数轴和数轴的概念,视察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了解点与数之间的关系。3、通过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学探讨的一种重要方法-数形结合。4、通过实例启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使学生充分体验实践生活离不开数学四、教法选择:创设情景、动手操作、模拟演示、启发引导、学习应用、发展实力。针对学生的年
12、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纳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中留意课堂民主、同等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激励学生团结协作、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思维活动供应详细、直观、感性的支持,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借助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启发诱导,由感性相识逐步上升到理性相识。本节课的引入采纳先回忆再从实例引入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概念的得出采纳比较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动手画数轴,培育学生探究问题的实力。变更原来的听数学为做数学。数轴应用采纳分层式的教学方法,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促进他们的全
13、面发展。特殊注意基本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一面。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1、正确画出数轴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首先回忆小学生学过的学问直线上用点表示数量数轴的三角形,再通过实物如:标尺、温度计等,要求同学们通过视察能建立数轴的概念模型通过提问:标尺及温度计上的数据有什么规律?从而引出数轴的方向性及数轴的原点和单位长度,上面的过程可以由学生探讨,老师补充从而概括数轴的概念即三要素。2、变式;从而也可归纳出数轴商店表示即,数与点的对应关系。通过例题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画出数轴并描述点说明:(1)可能有不少学生会遗忘正方向(2)原点左边的数的表识会发生标反的错误。(3)数轴上的正方
14、向,同时也表示由小到大的方向。(4)单位长度的截取可以是随意长度,不是唯一的。(5)数轴的方向也不是唯一的,如温度折线图等,方向也可以是向上的。3、正确画出数轴后,即使点在数轴上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学生很简单理解,强调一下,分数和小数的表示是这一节课的难点,首先通过例题:通过在数轴上描点:4,-2,-4,5,13,0先对数进行分类,正数,零,负数,负数在0(既原点)的左边,正数在原点的右边再按整数和分数描点,通过练习巩固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什么数?P23练习中第3题为下节课的内容做下了铺垫,即数的大小比较,这里要求学生能在新排列一下,使学生能了解数轴哂纳感,负数、0、正数,之间的关系。4、提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在+3和+4之间没有正数(2)在0和1之间没有负数(3)在+1和+2之间有无穷个正分数(4)在0、1、和0、2之间没有正分数这题通过数轴的直观描述进一步说明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从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实力和提高分析问题的实力。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3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凹凸这一事例动身,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肯定值等有理数学问的重要工具,还是以
16、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学问。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2.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全部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育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爱好。三:教学重难点确定: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四:学情分析:学问驾驭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
17、的概念理解不肯定很深刻,很多学生简单造成学问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解并描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问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简单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洁明白、深化浅出的分析。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实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留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爱好,使他们的留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建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爱好,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相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
18、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学问的渗透性。五:教学策略: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实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须要依靠直观详细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肯定很深刻,很多学生简单造成学问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好玩、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视察、思索、探讨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纳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留意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并教给学生“多视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主动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供应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育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充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轴 2022 初中 数学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