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二年级下册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 二年级下册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 设计理念 在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核心,以学生的爱好爱好动身。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觉、创建、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项唱、演、跳、等音乐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大胆创编舞蹈动作,重视学生特性的张扬及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将音乐与舞蹈、绘画等姊妹艺术及地理、历史等学科有机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蒙古族的多元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酷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
2、的演唱歌曲。 二、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驾驭蒙古舞的基本动作。 三、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创建性的参加音乐活动的表演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一、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能小组合作进行舞蹈、绘画和打击乐的编创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发爱好 (一)律动(简洁的蒙古动作),刚才我们做的什么动作?你知道我国哪个民族最喜爱骑马?蒙古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他们的劳动生活离不开马,行路离不开马,连吃住消遣都离不开马。他们有一个洪亮的名字“马背上的民族”那蒙古族生活在哪呢?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出示课件,简介蒙古族
3、的风土人情(背景音乐)。 1、蒙古的地域、大草原 2、蒙古族的风俗 3、蒙古人民丰富的生活(善骑马,射箭,摔跤,更能歌善舞)。(看,这是我们祖国国土的版图,象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图中红色的地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就主要分布在这里。内蒙古有漂亮的草原,珍宝般的湖泊,草原上驰骋着英勇的蒙古人,那里牛羊、马匹、骆驼成群,水草肥美,天高云白,一座座蒙古包就象天上的星星洒落在草原上,奔腾的马群给草原也带来了朝气。蒙古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喜爱骑马、射箭、摔交更喜爱唱歌跳舞,每到节日他们穿上盛装唱歌跳舞来赞美草原、赞美家乡。 (三)舞蹈导入,今日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段舞蹈视屏我们一起看下 1、看视频,学
4、生拍手伴奏 2、师教几个动作和学生一起跳起来(讲解蒙古族几个动作的要领如:硬腕、硬肩、骑马的动作) 3、师生一起跳起来 二、新课教学 (一)、听、蒙古族小挚友骑着小红马向我们走来了(完整倾听歌曲)。 (二)(你听到蒙古小挚友都唱了些什么)读歌词(可用动作提示) (三)请同学们跟音乐小声唱一遍。 (四)你们唱的真好听,老师还想再听一遍 (五)假如你们也骑上小马奔驰在草原上,心情会怎样?现在让我们也来试试。(处理歌曲心情) (六)下面一起跟琴来唱(订正错误会决难点)直到唱好 (七)这么好听的歌,我看有的同学都忍不住跳起来了,让我们边跳边唱(跟伴奏) 三、编创与表现 (一)课件出示三个蒙古包(让我们
5、来看看里面都有什么)红色-请你们跳起欢快的舞蹈,听清要求: 你们可以用老师教你们的蒙古舞动作或自己编创的动作 的跳,无论怎样跳肯定要和上音乐的节奏,而且动作要美丽伸展,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个空间,留意音乐一停.立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评价:刚才你们展示了自己美丽的舞姿,我发觉有的同学跳的很好,但也有几个同学做的不够大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大胆的展示自己.老师知道你们肯定行。 黄色:请你们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听清要求: 老师打算了一部分乐器,有的同学有,有的同学没有,没有的同学请你用身体的各部位或四周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比如:拍腿、拍手、用嘴打梆子等等。有乐器的同学请你用自己喜爱方式为歌曲伴
6、奏,留意要和上音乐的节奏,音乐停伴奏也要停。 评价:同学们做的很好,特殊是没有乐器的同学很精彩,请有乐器的同学把小乐器给身边的同学我们再来一遍 一起来看绿色的蒙古包里面有什么 绿色:请你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漂亮的草原 听清要求:我把同学分为三组,老师为你们打算了彩笔和粘帖得图片,请你们每一组的同学分工合作有的贴有的画共同完成一副漂亮的图画,现在起先。分组探讨编创(放音乐) 评价:感谢你们为我们描绘了一副这么美的草原画卷,谁能不爱这么美的草原这么美的家乡 四、总结 让我们在这漂亮的草原唱起来跳起来吧,让我们和蒙古人民一起来赞美家乡赞美草原吧。(放音乐师生同快乐) A版三年级下册6、我的家在月亮上
7、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汉字,会正确书写8个汉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奇妙好玩,积累与月亮有关的学问。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奇妙好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打算: 课文朗读带、生字卡片、有关月亮的学问和童话故事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自由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的家搬到月亮上,你认为会是什么样子呢? 2、今日我们来学习发挥想象的一篇课文我的家在月亮上。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
8、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相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 2、小组内沟通学习状况。 3、出示要求相识的8个字,找出与生字相连的词语读一读。 4、指名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你认为想象最大胆最好玩?为什么? 指名读出有关句子。 2、你知道“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些传闻吗?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沟通自己的看法。 3、课文中你明白了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学问,找出相关的句子。 4、质疑问难,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四、品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当成作者,边读边想象。 其次课时 一、巩固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分自然段有感情
9、地朗读课文,读后评价。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仔细视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空练习,重点指导“庭、迅、敞”这三个较难的字。 3、利用组词造句记住生字。 4、练习写字,师巡察、评价。 三、发散思维: 1、读了这篇童话,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谈一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学问?把搜集到的资料读给大家听听。 四、拓展延长: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摘抄下来读一读。 3、你认为家在月亮上会是什么样子?写一写或画一画。 板书设计: 6、我的家在月亮上 荡秋千 和玉兔玩 我-在月亮上吃星星果 飞到老家 漂亮的草原一、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
10、,会写8个字。2、自主积累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培育酷爱家乡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2、学习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3、培育学生酷爱家乡的情感。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感受酷爱家乡的情感,背诵课文。四、教学打算识字卡片、有关草原的风光片或图片。五、教学时数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看草原的录像,激趣导入。你去过草原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二)指导读课题,读出宠爱之情。(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读课文,遇到不相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读准字音。2、拼读会认字,留意读准字音。3、小组内检查生字词读音的驾驭状况
11、。4、老师检查字音的驾驭状况。(1)读一读这些生字词,指名读、齐读“枣红马、百灵鸟、遗忘、因为、这里、最艳丽、壮、不管”。(2)开展拼读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词语接龙朗读,看哪一组读得又快又准。(3)让学生质疑:哪个词不懂?理解“壮”:在文中找一找带有这个字的句子读一读,(这里的牛儿最壮)学生自己说一说“壮”字在这句话中的意思。(4)自己小声读文,看看还有没有不相识的字,请老师和同学帮助。5、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标画自然段。(四)朗读感悟。1、分小组指名读文,思索:课文写了谁喜爱草原?2、指名回答,老师贴图。(枣红马、百灵鸟、小作者)3、学习“百”。(1)这个字怎样记?(白加一横)(2)老师
12、板书,学生留意视察占格。(3)学生们练习书写,留意把第一笔横写长点儿。4、学习课文内容。提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喜爱草原?读文找答案。5、自己读文,找答案。谁找到了就告知大家,自愿选择汇报。(学生说哪部分内容,老师就和学生共同学习哪一小节)6、学习第一小节。(1)师生协作读文。(2)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为什么马儿喜爱草原?”(3)出示练习:草儿()牛儿()羊儿()(4)指导朗读“最鲜、最壮、最欢”。读出草原的漂亮和对草原的宠爱之情。7、学习其次小节。过渡:百灵鸟为什么喜爱大草原?(1)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请读出来。(2)指导朗读。应当怎样读,才能读出宠爱之情?请你试一试,读一读。8、学习第三
13、小节作者为什么喜爱大草原?可以结合前边所学习的内容说一说,齐读最终一句话。(五)总结。1、听歌曲漂亮的草原我的家。2、你喜爱草原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口语交际练习。(依据学生状况任选其一)师:同学们,你们喜爱自己的家(家乡或祖国)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1、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遗忘可爱的家,因为这里_,_。2、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遗忘可爱的家乡,因为这里_,_。3、我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遗忘可爱的祖国,因为这里_,_。(七)作业背诵课文。其次课时(一)开课导入(二)背诵课文实行多种形式练习背诵。(三)学习生字词1、复习“什、抓、把、地”的读音。2、视察“朋、什、抓、挂、打、把、地”这几个
14、会字的结构特点(都是左右结构)。3、记忆字形。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先自己记一记,然后小组沟通记字方法,最终集体反馈(以旧带新)。4、练习巩固字形(1)看偏旁组字组词。(2)给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月()十()巴()也()5、指导书写,留意把字写匀整。(1)指导“朋”字的占格,左右相同。(2)视察其余几个字的结构特点是什么。(都是左窄右宽)请学生留意:在书写时右边部分占了左半格一点。(3)练习写字先描一描,再自己写,留意把字写端正,写美丽。三年级语文漂亮的小兴安岭教案 漂亮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了解小兴安岭漂亮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精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
15、点视察事物的方法。2、实力目标:培育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实力及勇于创新的精神。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憧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之情。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改变的依次,抓住每季景物的特点,表现小兴安岭的美。2、体会课文中用词精确、生动美丽的句子。教学难点:通过对“浸”“封”“飘舞”等词语的理解,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教具打算:1、一幅中国地图。2、有关课文插图的课件。3、师生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提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对,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高高矗立在世界东方。在这片奇妙的土地
16、上到处都有迷人的风光,(在地图上找到小兴安岭的位置)在黑龙江省东北部有一片海拔近千米、绵延400千米的古老的林区,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兴安岭”。(板书课题)2、出示小兴安岭全貌的整体课件。老师导语:今日我们一起来巡游漂亮的小兴安岭。二、整体感知,体会美景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小声读第一自然段,思索: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2、读后探讨:从哪些词看出小兴安岭树多?(1)“数不清”(2)省略号表示什么?(树的品种多)你能再说出几种树的名字吗?(3)“几百里连成一片”又说明什么?(树占据的面积很大)3、读后,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树海)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三、阅读理解,感悟美景
17、:学习课文其次至五自然段,体会四季美。1、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可以根据春夏秋冬的依次学习,也可以依据学生回答的依次学习课文)2、指导学习春天美:一年之际在于春,我们就从春天学起吧。(1)自读本段。(2)边读边画出:“美”表现在什么地方?渗透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3)找出你认为用词精确、生动的句子,体会。观赏画面。(如:“春天,树木抽中新的枝条”这句话,用比较的方法体会“抽出”比“长出”好,从中体会出枝条快速地长出来,很生动形象。同时也避开了和下分句语言的重复。学生可体会“汇成”、“淙淙,等同语,)(4)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本段。(5)小结本段学习方法:通过读、画、找、析、品的方
18、法来理解、体会课文。3、运用上段学法分组选学自己认为最美的季节。完成表格: 季节 景物 观赏的好词 想积累的好句 精典概括 4、集体汇报,重点体会。(1)夏天美:出示课件:画面展示夏天的美景。理解词句(理解词句后指导朗读):a:“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密密层层的,拦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封”字用得精确。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朝气。)b:“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结合洗衣服生活实践理解“浸”字,体会小兴安岭雾多雾浓的景象)c:“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一
19、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耀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结合画面绽开想象,体会比语句的精确生动。)经典概括:树木葱郁(2)秋天美:让学生说说秋天美在哪里?景色美丽。“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飘舞。”(用对比的方法体会用“飘舞”比“飘落”好。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欢乐的心情。)物产丰富。出示课件:通过画面展示山葡萄、榛子、木耳、人参等物产。指导朗读。经典概括:硕果累累(3)“冬天美”:冬天美在哪里?(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课件,展示冰天雪地的景象;然后读课文学生绽开想象,想像动物们憨态可掬的样子,体会他们盼望春天的心情)5、选读你认为最美的季节,要求读出它的美。(生练渎、评读
20、)四、总结全文,回来整体:1、我们跟随作者精确生动的语言领会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春的朝气、夏的凉爽、秋的丰硕、冬的纯净,真是美不胜收。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小兴安岭说些什么?2、从四季景物的不同特点中,看出什么?(虽四季有不同的美,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树木,以此为中心来写,美得真是生气勃勃、实实在在,小兴安岭是漂亮的,迷人的。)3、齐读最终一段,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漂亮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从景美、物美、价值、贡献几方面来回答。)4、总结升华,情感教化:小兴安岭景色迷人,物产丰富,的确是个漂亮富裕的地方。这个宝库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利用和开发。(再次出示中国地图)祖国的昨天辉煌
21、绚丽,祖国的明天须要你们去建设、奉献,从现在起先做好拼搏的打算吧!五、布置作业,拓展延长:1、小导游:东北有一家“兴安岭”旅游公司正在征集介绍小兴安岭的广告词导游词,试着写一写。2、小画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漂亮的小兴安岭。3、小记者:仿照课文的写法为自己的家乡写一篇美文。老师用美丽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漂亮的小兴安岭之中。通过对词语、句子、标点的理解整体感受小兴安岭的美通过说、想培育学生创建性思维,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为学生创建轻松的学习氛围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字词句的品析,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并从中观赏小兴安岭的美通过观赏画面、品析词句、朗读感悟观赏小兴安
22、岭夏天的美让学生借助生活阅历、运用学过的方法、绽开丰富的想象,老师适时点拨、展示画面,引导学生体会秋、冬季节的美。老师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老师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奋勉向上、建设祖国的情感选择性的作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培育学生的特长,弘扬学生的特性 绿色的海洋春生气勃勃夏树木葱郁秋果实累累冬孕育朝气花园宝库板书: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本篇课文,学生在比较欢快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了解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漂亮的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在感受小兴安岭漂亮富裕的同时,学习了作者的视察和表达方法,体会了作者的用次精确,比如:学生对“浸”的理解的很到位,说是森林“泡”在浓雾里,;还有“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23、”里“抽”,通过比较“抽”与“长”,学生理解为树木长的速度很快,并想象树木生长的画面,这些都是学生特性化阅读的再现,很精彩。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细微环节的落实还不够到位。例:在学习写“夏天”这一段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说的不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必需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探讨,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抓住学生在阅读当中一些生成性问题,调整教学环节,突出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课堂教学更加活化。三年级语文漂亮的小兴安岭教案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下面是我共享的三年级语文漂亮的小兴安岭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生字词,会写
24、“汇、挡、献、刮”,初步领悟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宠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爱的段落。 3.探究并发觉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精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改变的依次,抓住每季特点视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精确、生动的美丽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识,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肯定的困难。 教学关键: 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构段规律时,让学生探究课文为什么,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其它景物”,从而领悟,树木是小兴安岭的主体,而有了其它景物,则使小兴安岭更加丰富,
25、更加富于改变,也更加体现了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的主题。 教学手段: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助、合作学习。 教学打算: 1.多媒体。 2.打算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入,板书课题:漂亮的小兴安岭 1.认读字词,指导订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郁郁葱葱(树木青翠茂密)、当美餐 2.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嘹亮,正确流利。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依次和组段的规律。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由老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其次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
26、子”中“抽出”用得精确、生动,充溢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2)沟通汇报。 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溢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溶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其次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犹如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溢了
27、春天的活力之美。指导要点。 (4)沟通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 老师板书:活力之美 (5)感悟其次自然段的组成 师生合作配乐读其次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6)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 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树木抽出_长出_;积雪汇成_流着_涨满_;小鹿_漫步俯下_侧着_观赏_。 其次步,说明立桩词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详细形象”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 2.学习
28、第三段感受夏天葱郁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觉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四周的漂亮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精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郁的特点的。 (3)书写“挡”字。 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1.老师指导书写。 2.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四周漂亮景象的部分。 沟通感受,体会夏季的葱郁之美。突出对“浸”的揣摩感悟。老师板书:葱郁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2)小组代表汇报沟通自己组的体会。 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献”和“刮”两个
29、词的生动形象。 相机板书:丰收之美和生命之美,随文指导学写“献”字和“刮”字。 回答课后其次题:“假如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激励运用立桩记忆法背诵文中相关的段落。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五、回来整体,表达感受 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相互订正。 明确 练习朗读,要读出树木的生气勃勃。 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漫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观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开心、得意的心情。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四周的漂亮景象。 学生自己试背。 指名背
30、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 齐声背诵。 学生练习书写。 学生自读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觉这两段与前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尝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三年级语文上册漂亮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漂亮的小兴安岭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漂亮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解并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漂亮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酷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文章思路清楚,段落分明,语句生动,用词精确,是进行单元训练重点“用词精确”的一篇典型文章。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漂亮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在感受小兴安岭漂亮富裕的同时,学习作者视察和表
31、达的方法。教学目标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视察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漂亮景色和丰富物产。今日我们要好好品尝文中的美丽语言,看看作者是怎样视察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特点的。学会了这种方法,我们这次习作就可以应用了。二、品读课文,领悟写法,积累语言。默读课文,再次感受小兴安岭的漂亮景色和丰富物产。(一)以春天这个季节为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1.默读其次自然段。课件出示思索题:在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色中,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在文中划出相关词句)(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
32、子。”利用换词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性。把“抽出”换成“长出”体会不同。若学生理解有困难,可播放课件通过实物展示帮助理解。(2)“有的侧着脑袋,观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侧着脑袋”写小鹿观赏水中影子的神态。“观赏”写出了小鹿像人一样爱美。句子多生动。(可播放相关课件)(3)自由放声朗读这段,感受春天的漂亮。2.总结学法。(1)读文,找景物(2)抓住景物特点(3)体会情感(二)小练笔1、自由选择自己喜熟识的地方,写一写那里春天的美景3、沟通自己的写作。三、小结这次的小练笔,同学们都能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抓住了春天的主要景物特点,利用精确生动的语言来描写自己熟识的地方。通过相互的沟通,信任同学们肯
33、定都有所收获。 13漂亮的草原一、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会写6个字。2.自主积累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培育酷爱家乡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2.学习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3.培育学生酷爱家乡的情感。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感受酷爱家乡的情感,背诵课文。四、教学打算识字卡片、有关草原的风光片或图片。五、教学时数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看草原的录像,激趣导入。你去过草原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吗?(二)指导读课题,读出宠爱之情。(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读课文,遇到不相识的字借助拼音读
34、一读,读准字音。2.拼读会认字,留意读准字音。3.小组内检查生字词读音的驾驭状况。4.老师检查字音的驾驭状况。(1)读一读这些生字词,指名读、齐读“枣红马、百灵鸟、遗忘、因为、这里、最艳丽、壮、不管。”(2)开展拼读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词语接龙朗读,看哪一组读得又快又准。(3)让学生质疑:哪个词不懂?理解“壮”:在文中找一找带有这个字的句子读一读,(这里的牛儿最壮)学生自己说一说“壮”字在这句话中的意思。(4)自己小声读文,看看还有没有不相识的字,请老师和同学帮助。5.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标画自然段。(四)朗读感悟。1.分小组指名读文,思索:课文写了谁喜爱草原?2.指名回答,老师贴图。(枣
35、红马、百灵鸟、小作者)3.学习课文内容。提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喜爱草原?读文找答案。4.自己读文,找答案。谁找到了就告知大家,自愿选择汇报说哪部分内容,老师就和学生共同学习那一小节。5.学习第一小节。(1)师生协作读文。(2)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为什么马儿喜爱草原?”(3)出示练习:草儿()牛儿()羊儿()(4)指导朗读“最鲜、最壮、最欢”读出草原的漂亮和对草原的宠爱之情。(5)请学生先自己练读,然后指名读。6.学习其次小节。过渡:百灵鸟为什么喜爱大草原?(1)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请读出来。(2)指导朗读。应当怎样读,才能读出宠爱之情?请你试一试。7.学习第三小节。读一读,说说作者为什么喜
36、爱大草原。可以结合前边所学习的内容说一说,齐读最终一句话。(五)总结。1.听歌曲漂亮的草原我的家。2.你喜爱草原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口语交际练习。(依据学生状况任选其一)师:同学们,你们喜爱自己的家(家乡或祖国)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1.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遗忘可爱的家,因为这里(),(),()。2.我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遗忘可爱的祖国,因为这里(),(),()。(七)作业。背诵课文。她是我的挚友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行。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驾驭“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燃眉之急、草垫、擦拭、哽咽、抽泣、
37、竭力、温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困难心情;接着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三、课时:2课时 四、课前打算: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第一课时 基本教法: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沟通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挚友自远方来,莫非不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吗?今日,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挚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20、她是我的挚友 二、检查预习效
38、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读读课文,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读。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字音都读准了吗?(留意正音) 2、教学生字 这一课共有11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试”的读音)。 3、再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沟通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峻,要立刻输血。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峻,输血燃眉之急,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
39、血时,心里怎么想?) (板:内心活动) 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 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板:神态、动作)预习时,同学们已经把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现在同桌沟通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思索练习2的句子可以帮我们的忙。 出示课件1 一阵缄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突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 2、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仿照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
40、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仿照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胆怯,举手时才会颤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假如没有立刻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联系爬天都峰理解迟疑的心情。 (板书:举放举迟疑) 3、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1)指名读。 (2)老师范读。 老师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们自己再把句子读一读,体会小男孩胆怯、迟疑的心情。 (3)再指名读。 (4)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胆怯、迟疑,却又不乏英勇,全班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三)重点句2、3、
41、4 1、最终有个孩子情愿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胆怯过、迟疑过,但是仍旧数他最英勇,只有他情愿为小女孩献血。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探讨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 2、小组探讨。 3、重点句2 (1)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抽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快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抽泣了一下,全身颤抖?为什么快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抽泣、捂)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胆怯,所以他突然抽泣一下,而且
42、全身颤抖;他想掩饰自己的胆怯,所以快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胆怯、掩饰) (3)小结。血就从阮恒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心里越来越胆怯,越来越苦痛,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胆怯和苦痛,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点句3 (1)出示课件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起先哽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苦痛,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苦痛?) (板:哽咽、掩盖)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胆怯,越苦痛,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苦痛。)
43、 (板:更胆怯、又掩饰) 5、重点句4 (1)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时常的抽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个组要汇报? (问题:他那时常的抽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更胆怯,更苦痛,所以总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旧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饰自己的胆怯。) (板:特别胆怯、竭力掩饰) 6、小结。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抽泣一下,到又起先哽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胆怯,又说明什么? 7、感情朗读。 (1)出示课件5 请同学们看屏幕,细致视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地方读出来。 五、人物评价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有过胆怯,甚至是特别胆怯,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其次课时 内容要点:思索练习第3题和第1题。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基本教法:理解课文用引导想象法;概括主要内容用连接问题答案法;写字指导用重点部位指导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