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三物理复习知识点:直线运动.docx
《20xx高三物理复习知识点:直线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高三物理复习知识点:直线运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xx高三物理复习知识点:直线运动20xx高考物理复习学问点:直线运动 20xx高考物理复习学问点: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变更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探讨物体的运动须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探讨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态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志向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改变,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
2、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状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速度和速率(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2)速率: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
3、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肯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5.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改变率。(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改变v跟发生这个改变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20xx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学问点(3)方向:与速度改变v的方向一样。但不肯定与v的方向一样。留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改变,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改变(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改变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6.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随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
4、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0,v=恒量。(3)位移公式:S=vt。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随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0xx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学问点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样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8.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随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S=Sn+l-Sn=aT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20xx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学问点9.自由落
5、体运动(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20xx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学问点10.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图像):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图像):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随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
6、动的速度反向。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20xx高考物理学问点归纳:直线运动 20xx高考物理学问点归纳:直线运动 一.教学内容: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是中学物理的重要章节,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本章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多个物理量,基本公式也较多,同时还有描述运动规律的st图象、Vt图象等学问。从历年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看,本章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学问点单独考查的命题并不多,更多的是体现在综合问题中,甚至与力、电场中带电粒子、磁场中的通电导体、电磁感应现象等结合起来,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学问点加以体现。为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提高综
7、合运用学科学问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同学们复习本章时要在扎实驾驭学科学问的基础上,留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以及在实际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常常用物理视角视察自然、社会中的各类问题,擅长应用所学学问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实力。本章多与马路、铁路、航海、航空等交通方面学问或电磁学学问综合。二.夯实基础学问(一)基本概念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形态对所探讨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视时,物体可作为质点。)2.速度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改变率。3.加速度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改变率。4.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5.留
8、意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分。(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1)(1)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t、a、V0、Vt,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随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假如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肯定对应相等。(2)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外,s、V0、Vt、a均为矢量。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0时刻的位移
9、为零,这时s、Vt和a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s=aT2,即随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msn=(m-n)aT2:直线运动(1),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1),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直线运动(1)。3.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假如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1)以上各式都是单项
10、式,因此可以便利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4.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前1s、前2s、前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第1s、第2s、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前1m、前2m、前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1)第1m、第2m、第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1))5.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分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竖直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典型例题】问题1:留意弄清位移和路程的区分和联系。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
11、位移的方向,线段的长短代表位移的大小。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途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例1一个电子在匀强磁场中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转了3圈回到原位置,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是()A.2R,2R;B.2R,6R;C.2R,2R;D.0,6R。分析与解:位移的最大值应是2R,而路程的最大值应是6R。即B选项正确。问题2:留意弄清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分和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而平均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直线运动(1)或某段位移:直线运动(1)的平均速度,它们都是矢量。当:直线运
12、动(1)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例2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D.不能确定。分析与解:设甲、乙车从某地到目的地距离为S,则对甲车有:直线运动(1);对于乙车有:直线运动(1),所以:直线运动(1),由数学学问知:直线运动(1),故t甲 20xx高三物理复习学问点:简谐运动 20xx高三物理复习学问点:简谐运动 一、简谐运动基础目标1、回复力、平衡
13、位置、机械振动2、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及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条件。3、理解简谐运动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的改变状况。4、理解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及运动过程中能量的改变。拔高目标1、简谐运动的证明(竖直方向弹簧振子,水面上木块)。2、简谐运动与力学的综合题型。3、简谐运动周期公式。【重难点】重点:简谐运动的特征及相关物理量的改变规律。难点: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概念及一次全振动中各量的改变。一.新课引入学问目标:引入新的运动-机械振动前面已学过的运动:按运动轨迹分:直线运动按速度特点分:匀变速曲线运动非匀变速自然界中还有一种更常见的运动:机械振动二.机械振动在自然界中,常常视察到一些物体
14、来回往复的运动,如吊灯的来回摇摆,树枝在微风中的摇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运动具有什么特点。这些运动都有一个明显的中心位置,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都在这个中心位置两侧往复运动。这样的运动称为机械振动。当物体不再往复运动时,都停在这个位置,我们把这一位置称为平衡位置。(标出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是指运动过程中一个明显的分界点,一般是振动停止时静止的位置,并不是全部往复运动的中点都是平衡位置。存在平衡位置是机械运动的必要条件,有许多运动,尽管也是往复运动,但并不存在明显的平衡位置,所以并非机械振动。如:拍皮球、人来回走动留意:在运动过程中,平衡位置受力并非肯定平衡!如:小球的摇摆总结:机械振动的充要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xx 物理 复习 知识点 直线运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