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翻译.docx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翻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翻译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一、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引到今疑。 二、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翻译 落叶飘舞是深知宋玉的悲伤,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怅望千秋往事洒下怜悯泪水,身世同样凄凉惋惜生不同时。江山照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莫非真是荒唐梦思。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引遗迹让人生疑。 三、咏怀古迹五首其二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宏大的现实
2、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特别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旧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伟理想。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
3、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驾驭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探讨法、围绕中心分析细微环节材料法3情感看法价值观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2深化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教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赏析诗文:(诞生地:昭君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1释“壑”“赴”“荆门”“尚”“明妃”。“壑”:山谷,山沟。“赴”:奔向,投向。“荆门”:山名,位于湖北枝城市西北,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
4、户”之称。“尚”:还有。“明妃”:王昭君,西晋时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为明君、明妃。2赏析“赴”字之妙。诗人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美的图景,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大家认为如何?请依据下文并结合王昭君的生平,谈谈自己的看法。(放在赏析全诗后再解决)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震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震天动地”,所以才
5、借高山大川的宏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慎重。”亦与此意相接近。(昭君一生的悲剧)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1释“连”“向”“青冢”“紫台”“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2比较杜诗对昭君一生悲剧的概括与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有什么不同?恨赋中的描写只侧重于明妃去时哀痛与会面无期、流落绝域的感慨。而杜甫的这两句诗,由“一去”(离别)到“独留”(死去),用时间的跨度来展示昭君一生的悲剧命运;由“紫台”(汉朝)到“朔漠”(胡地),用空间的跨度来表明昭君远离祖国
6、家乡的苦痛。“连”和“向”将时间空间加以连接,强化了悲剧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再写不幸,兼写帝王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1释“省识”“春风面”“环珮”。“省识”:注释纷纭,有读作shng,作“减”“少”解;也有读者xng,作“辨识”解。作无论哪种读法和解法,这句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春风面”通感手法,写昭君颜容之漂亮。“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2这两句联写,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看法?正是因为元帝的昏庸,才造成了昭君魂魄空回的悲剧,表达了诗人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深深怜悯,也表达了对昏庸元帝的讽刺。3诗人本人的命运与
7、之有何相同之处?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明显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予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家乡,境况和昭君相像。虽然他在夔州,距家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旧是可望不行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家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予自己惦念家乡的心情。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争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争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
8、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千载遗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释“作胡语”“论”“作胡语”: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有昭君怨一首、王明君一首,鲍照作王昭君二十九首,梁简文帝作明君词十三首,梁范静妇沈氏作昭君叹二首,均是后人怜悯怀念昭君的作品。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立刻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立刻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常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很多人怜悯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亲密难分了。“论”:诉说。二总评诗文:1破空而来,文势如天
9、骥下坂,明珠走盘。2咏明妃诗多矣,沈归愚独推此诗为绝唱,一能包举其生平,二以苍凉激楚出之也。首句咏荆门之地势,用一“赴”字,镇静有力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驾驭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探讨法、围绕中心分析细微环节材料法3情感看法价值观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2深化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教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赏析诗文:(诞生地:昭君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1释“壑”“赴”“荆门”“尚”“明妃”。“壑”:山谷,山沟。“赴”:奔向,投向。“荆门”:山名,位于湖北枝城市西北,东眺武汉,西
10、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尚”:还有。“明妃”:王昭君,西晋时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为明君、明妃。2赏析“赴”字之妙。诗人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美的图景,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大家认为如何?请依据下文并结合王昭君的生平,谈谈自己的看法。(放在赏析全诗后再解决)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震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
11、窕红颜”,要把她写得“震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宏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慎重。”亦与此意相接近。(昭君一生的悲剧)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1释“连”“向”“青冢”“紫台”“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2比较杜诗对昭君一生悲剧的概括与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有什么不同?恨赋中的描写只侧重于明妃去时哀痛与会面无期、流落绝域的感慨。而杜甫的这两句诗,由“一去”(离别)到“独留”(死去),用时间的跨度来展示昭君一生的悲剧命运;由“紫台”(汉朝)到“朔漠”
12、(胡地),用空间的跨度来表明昭君远离祖国家乡的苦痛。“连”和“向”将时间空间加以连接,强化了悲剧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再写不幸,兼写帝王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1释“省识”“春风面”“环珮”。“省识”:注释纷纭,有读作shng,作“减”“少”解;也有读者xng,作“辨识”解。作无论哪种读法和解法,这句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春风面”通感手法,写昭君颜容之漂亮。“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2这两句联写,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看法?正是因为元帝的昏庸,才造成了昭君魂魄空回的悲剧,表达了诗人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深深怜悯,也表
13、达了对昏庸元帝的讽刺。3诗人本人的命运与之有何相同之处?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明显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予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家乡,境况和昭君相像。虽然他在夔州,距家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旧是可望不行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家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予自己惦念家乡的心情。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争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争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咏怀 古迹 原文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