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一、【是真是假】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人们常常用来赞美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已”名贵品质的诗句。这里所说的毁灭是指自然界的物质可以随意的歼灭,这是真的吗?2、废品收购站的经营之道是:先从零散的家庭当中以较低的价格收购钢铁之类的金属,然后又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厂家,从中赚取差价。但废铁收购站往往把收购来的废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待长满铁锈后再出售给厂家,这样可以提高钢铁的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是真的吗?二、【合作探究】请你依据幻灯片上的问题作出选择,我的观点是。请根据指导完成试验并将试验记录填入下表中:试验名称反应前的质量试
2、验现象反应后的质量我的结论三、【快速抢答】推断正误,并说出理由。1、1g水完全汽化后质量仍是1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镁燃烧之后生成氧化镁,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学法指导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改变而不是物理改变。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肯定要认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四、【前失后鉴】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将金属汞放在一敞口容器里煅烧,冷却后进行称量,得出的结论是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该试验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擦肩而过。(1)是什么缘由导致波义耳未能发觉质量守恒定律? (2)说说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五、【探微求知】(
3、1)你能用图片展示出电解水的微观改变过程吗,那就试试吧!(请以两个水分子为例) (2)说说你在贴图过程中的发觉吧? 六、【学问运用】1、再回首请你重新思索学案第一环节:“是真是假”。2、工业上用氮气(N2)与氢气(H2)两种物质反应来制氨气(NH3)。某生产车间氨气的日产量是340吨,消耗掉氢气的质量为60吨,则理论上消耗掉氮气的质量为吨。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图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由此可推断淀粉中肯定含有元素。七、【收获共享】基础篇1、化学改变的过程是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不变;不变;不变,所以,参与反应的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2、比较下列物质的质量大小,用
4、“”、“=”、“”填空。(1)木材燃烧,余下的灰烬的质量原木材的质量。(2)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原铜丝的质量。拔高篇3、有人说他能使水变成油(含有大量的碳、氢元素),一本万利。现在,他要把这项独创权超低价卖给你,你会买吗?请你用化学学问揭开骗子的可恶面纱。 八、【走进生活】减肥是当今社会上的一个时尚话题,但有很多人走进减肥误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专家指出:科学的做法是合理饮食、多运动。你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说明合理减肥的原理么?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觉为化学探讨打开了一扇大门,它为化学家从量变的角度去探讨化学
5、改变供应了最精确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发觉的有关化学改变的一些规律奠定了基础。九年级上教版第四章其次节定量相识化学改变引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课程。这一课程的引入也使学生起先走进了从量变探讨化学改变的的大门。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使学生初步接触化学:对化学学科的基本相识(化学是什么?化学探讨什么?化学怎么学?)对化学基本试验的相识与操作对化学学科的基本看法与情感。第一章的学习能使学生建立“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化学与生活是休戚相关”的科学思想。其次章我们身边的物质使学生相识身边详细常见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的性质和用途,从化学角度特殊是从化学改变的角度去学习,使学生步入化学学习的殿堂。初
6、步建立“物质的性质确定物质的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两面性”的化学基本观念。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奇妙从微粒的角度去学习化学,并引入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两个化学用语,第三章的学习能使学生建立“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和“物质是不灭的、物质是可变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化学基本观念。 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从化学改变中量的角度去引导学生相识化学改变中的量变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建立“化学改变中质量守恒关系”的重要科学思想,也为下一节课化学改变中的定量计算供应理论保障。因此本节课程的学问内容在化学教材中起呈上启下的地位,在化学教学中呈突出地位,在学生学习中起
7、链接地位。 在情感看法上,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感受科学发觉的过程和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学习科学家那种敢于质疑、精益求精、深化探究的科学精神。 2、教材内容在课标、考纲中的阐述 课标内容摘录: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相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洁的计算。3.相识定量探讨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试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说明。 考纲摘录:层次要求:B级。内容要求: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形成“化学改变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课标中的3个标准是围围着质量守恒定律而进行的,包括教材
8、化学改变中的定量计算都渗透着质量守恒定律的思想。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建立“化学改变中质量守恒关系”的相识和进行详细运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过程分析 1、教学过程说明: (1)课改前后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相识 课改前人教社教材在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设置了两个试验: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试验前后质量的测定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在敞口烧杯中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这两个试验是验证性试验,通过两个详细的试验让学生相识化学改变前后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这种教学模式是把前人的阅历通过老师在课堂上传输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两个试验也通常由老师演示,学生看,学生并没有动手机会,学生没
9、有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课改后,课标中明确提出“在化学课程中,应创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景”,要让学生“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实力”。 2、教学过程设计 (1)课时支配:2课时 (2)教学流程图 试验探究 获得结论 分析说明 沟通探讨 学问应用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认知冲突 猜想与假设 (3)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 基于以上的相识,本节教学应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本节课学生分12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在探究活动中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4)详细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认知冲突: 1、化学改变的特征是什么?化学改变中常伴随哪些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 守恒定律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