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复习资料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复习资料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复习资料三.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复习资料三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复习资料一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复习资料一 文言文综合练习(课内) 一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硕大无朋,拔山倒树而来
2、,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浮生六记) 1、说明加点词语。 (2)项为之强_(2)果如鹤唳云端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次段的内容。 4、文中的“明察秋毫”一词是形容视力好,而现在这个词的意思已发生转化,现在经常用来形容什么? 5、从选文看,想要找到“物外之趣”须要哪些条件? 二论语七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
3、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说明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2)传不习乎_ 2、翻译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文中有很多成语,请找出一个并说明它的含义。 4、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应如何理解,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谈。 5、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学而不厌”。为什么孔子对学习感到开心而不感到厌倦呢?你在学习中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4、?试谈一谈你的感受。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1、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期日中_太丘舍去_下车引之_入门不顾_ 2、翻译句子。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在“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中陈元方反对友人的话妙在何处?由此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4、也有人说
5、元方过分了,因为“友人”已经知道错了,并且“下车引之”,元方就应当宽恕他了,“入门不顾”是不对的,是失礼的。你说呢? 5、“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回头”,你还记得这句童谣吗?多年来,你可曾为了自己而失信,也可能曾为了守信而付出代价。那么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又将是何种信念呢?为什么?结合本文,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信”的理解。 四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p)睨(n),连亘(gn)六七里,尽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
6、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干脆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行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忽如拳如豆,遂不行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聊斋志异) 1、说明加点词语。 (1)始悟为山市_(2)莽莽然_ (3)裁如星点_(4)黯然缥缈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3、找出选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7、并说说山市的特点。 4、“始悟为山市”的“悟”字有什么作用。 5、对划线部分“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干脆霄汉”的山市蜃景加以描绘,不少于50字。 五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
8、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临川先生文集) 1、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世隶耕_(2)父异焉_(3)日扳_ 2、翻译下面句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3、方仲永才能的发展改变经验了三个阶段,请仿照示例,归纳另外两个阶段的内容。 童年时期:才思灵敏,天赋极高,如“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 少年时期: 青年时期: 4、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凡之辈的缘由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5、文章的题目
9、是“伤仲永”,一个“伤”字,表明作者对方仲永的“泯然众人”的深深惋惜,但作者仅仅只为仲永而伤吗?谈谈你的理解。 六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 1、翻译下面句子。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孙权劝吕蒙读书,目的是什么?用选文中的句子回答。 3、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也记载了吕蒙
10、听从孙权劝说,努力学习的史实,其中也记有鲁肃说的一句话:“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赏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可见“吴下阿蒙”非指武略,但指学术,现在泛指什么? 4、将短文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删去,并不影响文章文章意思的表达。你认为删去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5、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 七口技 林嗣环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来宾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
11、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虞初新志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2)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课文记叙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共写了三个场面
12、,在每个场面描写之后都写了听众的反应,请将描写听众反应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 (1) (2) (3) 3、第三段中“变色”、“战战”表现了听众惊惶欲逃的剧烈反应,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4、下面是对这篇课文的分析,其中不够精确的一项是() A、“会来宾大宴”点明白口技表演者表演的时间和事由。 B、首段和尾段都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扶尺而已”,既使首尾呼应,又强调口技表演者的道具的简洁,突出其超群的口技表演艺术。 C、第四段表现“火起”的时候,连续重叠运用了五个“百千”,构成了排比,加强了火势的惊慌气氛,突出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惊慌和慌乱。 D、“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
13、先走。”描写了来宾的神色、动作、情感、心理,展示了来宾身临火灾现场的惊诧和慌乱。 5、本文描写了民间艺人超群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你熟识的一种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竞赛起先,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浆起浆落,动作刚劲。龙船如飞,争先恐后,惊慌激烈。岸上的人也舍命地呼喊助威。场面蔚为壮丽。 八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 1、说明下列词语
14、。 逐走:_入日:_ 2、翻译下面句子。 弃其杖,化为邓林 3、这一神话故事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怎样的精神? 4、文章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夸父这一人物形象? 5、由夸父这一气概非凡、擅长奔跑的巨人你还能联想到神话故事中哪些具有英雄气概的人物? 九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
15、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聊斋志异) 1、说明句中加点的词。 (1)顾野有麦场_(2)弛担持刀_ (3)屠大窘_ 2、用原文填空。 (1)文中表现屠夫胆怯的语句是:_ (2)狼一文最能表现屠夫当机立断、敢于斗争的句子是:_ _ (3)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 3、“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4、狼很狡猾,可最终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 5、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行缺少的动物
16、。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的:“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发条一样。”请联系有关学问谈谈你的看法。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复习资料二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复习资料二 十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17、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集) 1、说明句子中加点的词: (1)才通人_(2)悉如外人_ (3)咸来问讯_(4)欣然规往_ 2、翻译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
18、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旧想接着在桃花源中生活? 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5、渔人离开时“便扶向路”,又“到处志之”,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6、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妙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艳羡、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志向?为什么作者要寄予在这篇文章里? 十一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19、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元公集) 1、翻译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中“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看法? 3、本文以花喻人,菊、牡丹、莲分别代表怎样的人?作者把菊、牡丹与莲花放在一起来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文中其次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有什么作用? 5、阅读下面文字牡丹之歌,联系本文的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文言文 综合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