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八年级 生物 生命的起源 教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一、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2了解米勒的试验与结果。3了解我国在探究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二)实力目标1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学问体系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实力。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驾驭获得学问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渐渐演化来的,生命是物质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教化。2通过介绍我国在探究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四)学科方法目
2、标1通过米勒的试验,了解模拟试验的原理和方法。2生命起源是科学假说,它既要符合科学规律及自身的内在逻辑,还要经试验验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识科学探讨的一般方法,并形成客观的抽象思维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2)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目前仅限于假说和推想,内容比较抽象。解决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教材;(2)不断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3)利用挂图、投影等直观教具形象讲解;(4)通过练习反馈。2教学疑点及解决方法(1)原始生命的原始新陈代谢类型是什么?(2)在现今的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能不
3、能再演化为原始生命?解决方法(1)通过对自养型、异养型以及需氧型、厌氧型的区分对比,引导学生推想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2)引导学生归纳形成原始生命的三个基本条件,分析、对比现今的地球条件而得出结论。三、课时支配1课时。四、教学方法: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参加,结合阅读指导法、谈话法、讲解并描述法、探讨法等,进行启发式教学。五、教具打算:1挂图:原始地球想象图。2投影器材。3自制投影图片: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图示;米勒的试验装置;团聚体和微球体假说示意图;思索题、练习题等六、学生活动设计1引导学生自学,紧扣学习目标勾出课文中重点词句。2请学生上讲台指图讲解并描述。3回答问题,做有关练习。4
4、给学生思索、探讨、提问的时间。七、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关于生命的起源同学们可能听说过很多不同的传闻,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爱好,这也是多年来科学家始终在探究的问题。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假说:1、神创论2、宇宙胚种说3、物质化学进化论自学提纲:1、科学进行推想时不能()A有确凿的证据B凭空想像C有严密的逻辑推理D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分析科学有别于其它认知方式和其它学问体系,就是因为它采纳的是实证标准、逻辑论证。所以,科学的推想必需和视察或试验所获得的证据一样,还应当合乎逻辑。科学并不解除想象和联想,但是这些想象和联想应当是基于现有数据的基础上的,并最终还须要过程和试验的证明。答案B科
5、学探讨思路:事实-推想-事试验证一、神创论无据可查二、宇宙胚种论:阅读课本P55资料3自学提纲2:证据:表明::3、地球外的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三、物质进化论:(一)原始地球的气候与环境阅读课本P53资料1自学提纲:4、地球什么时候形成。看P54原始地球表面想象图,描述原始地球环境5、原始大气是怎样形成的?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包括、,与现在的大气层相比没有。提出问题:原始地球能不能产生原始生命呢?(二)米勒模拟试验阅读课本P54资料2自学提纲:6、试验原理:试验方法:在米勒模拟试验中,向密闭的试验装置中通入等气体模拟。试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现象。7、对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觉有生成,此
6、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8、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于。9、这个试验表明:(三)科学推理:化学进化过程自学提纲10:进程1:,在、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简洁的有机物。进程2:简洁有机物有机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了一种比较简洁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分子,1981年,又利用简洁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这是一种RNA。进程3: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阅读课本P56最终一段):说明:。进程4: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这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困难、最有确定意义的阶段,它干脆涉及到原始生命的发生,是一个飞跃,一
7、个质变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演化过程是生命起源的关键,但目前仅仅是推想,假如能得到证明并能进行模拟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能人工合成生命,这将是生命科学上一个重大的突破。11、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记是下列那一项?A原始海洋的形成。B原始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的形成C出现原始界膜,进行原始的物质交换D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并能进行繁殖答案:D。12、进程1在发生,进程2、3、4在发生。(四)、分析探讨1、为什么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原始海洋是地球上最初产生的有机物的汇总场所,有机高分子的形成,多分子体系的组成,以及原始生命的诞生都是在原始海洋中进行的,而海水能阻挡剧烈的紫外线对原始生命的破坏杀伤作
8、用。所以说,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2、原始生命最可能的原始新陈代谢类型是什么?、原始生命虽然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但其结构非常简洁,不行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条件,而只能以原始海洋中已经存在的各种有机物作为养分物质,所以其养分方式应当是异养型。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因此其异化方式只可能是厌氧型。所以,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最大可能为异养厌氧型。3、在现今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能不能再演化为原始生命?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原始地球条件和各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现今的地球条件下,作为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已不存在了。随着地球上最早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始藻类(如蓝藻)和以后绿色植物的出现,现代大气已
9、成为含氧丰富的氧化性大气,而不再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还原性大气。现今地球的大气层中有臭氧层阻挡了大部分的紫外线,没有了剧烈的太阳辐射,也没有常见的闪电,地球的温度也降低了,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必需的自然界的高能作用已不复存在。另外,也不再有含丰富有机物、含盐量极少的原始海洋那样的环境。现在的地球上由于存在大量的游离氧(可以氧化有机物)和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各种有机物不行能像在原始海洋中那样长期保存和积累。因此,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是不行能再产生新的原始生命的。正因为地球上不会有新的生命起源,现在地球上生物若灭亡一种,就恒久地消逝,一去不复返。因此爱护环境,爱护生物,尤其爱护珍稀的野生动植
10、物资源是当务之急。典型例题例1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陆地上D、大气层中原始海洋就像一盆淡薄的热汤,里面含有很多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年头,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因而可以形象地把原始海洋比作是生命的摇篮,是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原始大气只能产生简洁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当时的“陆地上”和“大气层中”不行能形成原始生命。B例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可能是()A自养需氧型B自养厌氧型C异养需氧型D异养厌氧型解析该题主要考察对原始地球条件的分析推理实力。原始生命的结构简洁,不行能存在叶绿体,只能利用原始海洋中丰富的有机物,因此,原始生命是异养的。原始
11、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所以,原始生命又是厌氧的。答案是B。小结:老师照板书归纳小结本节课全部内容:在原始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过程,经过极其困难的化学进化,一步步演化为原始生命。小结提问: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所须要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强调:(1)原料: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2)能量:大自然不断产生的含有极高能量的宇宙射线、剧烈的紫外线和常见的闪电等。(3)场所:原始海洋。(四)总结、扩展生命的起源是一个特别困难的科学之谜,它涉及到天文、地质、理化、生物等各个方面的学问,站在我们今日的地球上来追溯距现在46亿年以前的历史,难度确定很大。以上介绍的是为大家所公认的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
12、假说和推想。直到今日,人们对生命起源这一古老而崭新的问题仍旧在接着探讨和探究之中,特殊是近年来围围着原始大气成分、生命起源于何处等问题又有了新的看法和争辩,实事求是的科学争辩对于深化相识是特别有益的。我们信任这个千古之谜总有一天会揭开。尽管如此,前人的探讨至少可以说明生命物质是由非生命物质发展而来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具有统一的一面,从而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供应了有力证据。另一方面,到现在为止的一些科研成果对进一步揭开生命的奇妙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必定有更多的生命物质被人工合成出来,并造福于人类。展望:原始生命比现在地球上生存的任何一种生物的结构都要简洁,那么原始生命又是如何演化
13、为现今自然界中这些形形色色、丰富多彩、高等困难的生物的呢?这个问题下节课再来探讨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关于生命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生命确定是在地球上起源的B、原始的大气成分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是相同的C、最早的生物可能是由原始大气的成分先形成有机物,再在原始海洋中渐渐形成的D、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试验,产生了原始的生命2.原始大气中不含()A氢气B氧气C硫化氢D二氧化碳3.原始生命的摇篮是()A原始陆地B原始海洋C原始大气D土壤4生命起源的过程是()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5.米勒的试验证明
14、白()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B.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简洁有机物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二、非选择题6.推断:大约在46亿年前,生命和地球一起形成。()7.推断:一些学者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试验室里制成了一些有机物,这就可以推想原始生命肯定是在地球上产生的。()8.依据天文学家探讨发觉:在陨石中、星际空间中都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须要的多种有机物,最近又发觉火星上可能有水。依据上述探讨结果,你能做出什么推想?9.分析下列的试验,你会得出什么样的推想,和科学家做出的推想一样吗?序号试验步骤试验结果你的推想1)将一棵重2.3kg的柳苗栽种到一个盛有土壤的木桶中,木桶内
15、土壤的重量是90kg,为防止灰尘落入,还特地制作了桶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柳苗。5年过去了,再次称量柳苗和土壤的重量,发觉柳苗重量增加74.5kg,土壤重量仅削减了0.057kg!2)(1)将小白鼠或蜡烛单独放在密闭的钟罩里;(2)将小鼠与植物、蜡烛与植物同时放入密闭的钟罩内。(1)蜡烛很快熄灭,小鼠窒息而死;(2)蜡烛持续燃烧,小鼠正常生活。3)在各种时间和条件下重复试验2。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的实力在光照足够时最剧烈,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完全停止。4)(1)收集水生绿色植物释放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气体中;(2)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再次收集释放的气体。(1)木条复原燃烧;(2)植物
16、产生的气体量明显增加。5)定量测试植物的增重量大于二氧化碳汲取量减脱氧的释放量6)(1)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消耗叶片中部分养分物质,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2)用显微镜视察叶片中的叶绿体。(1)遮光的部分叶片无颜色改变,而照光的一部分叶片显示深蓝色。(2)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会增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A5、B二、6、7、8、这些探讨结果说明,宇宙空间也可以形成有机物,并具备生命起源必需的水分条件。所以可以推想:1、宇宙其它星球上也可能存在生命;2、地球的生命也可能是从宇宙中产生,再迁移到地球的9、科学家的推想1)海尔
17、蒙特1648年,柳树苗的增重来自水。2)普利斯特利(荷兰)1771年,植物能“净化”空气。3)英格豪斯(英国)1779年,植物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4)谢尼伯(瑞士)1782年,绿色植物释放释放的是氧气,同时汲取二氧化碳。5)索热尔(瑞士)1804年,水是植物增重的必需原料。6)萨克斯(德国)1864年,植物在光下可以合成淀粉。 (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事实-推想-事试验证三、物质化学进化论(一)原始地球的气候与环境一、神创论(二)米勒模拟试验 二、宇宙胚种论(三)科学推理:化学进化过程1、形成了简洁的有机物。2、简洁有机物有机
18、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3、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4、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八、参考资料1、创世说:基督教:上帝用七天创建了天地万物。第一日,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昼,有了夜。其次日,上帝说:“诸水之向要有空气隔开。”上帝便造了空气,称它为天。第三日,上帝说:“普天之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于是,有了陆地与海洋。并造了各种植物第四日,日月星辰第五日,游鱼,飞鸟第六日,走兽,并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创建了人掌管全部生物第七日,天地万物都造齐了,上帝完成了创世之功。在这一天里,他休息了人。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拓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渐渐化作虫鱼鸟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生物 年级 下册 生命 起源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