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人教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人教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问要点及练习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问要点及练习 1.贞观之治。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5年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年号贞观。读史使人明智,请同学们细致体会唐太宗的话,回答问题。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这句话说明唐太宗相识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他能相识到此问题?(3)这句话体现了他具有什么治国思想?(1)材料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像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2)唐太宗相识到人民群众
2、力气的巨大。缘由:唐太宗李世民经验过隋末农夫起义,吸取了历史的教训。(3)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具有重民、爱民的思想。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以下政策治理国家:选用良吏和虚心纳谏,提高行政效能。轻徭薄赋,减轻农夫负担。重视农业生产;留意戒奢从简,节制享受欲望。简法轻刑,修订法律;重视教化,大力培育人才;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文化旺盛,社会安定,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2.女皇武则天。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周,自称圣神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政治上:重用酷吏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实行
3、恐怖统治,造成多数冤案;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人才,提拔、重用庶族出身的官吏,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经济上:接着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重视发展农业,推行轻徭薄赋,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3.唐玄宗与开元盛世。李隆基712年当上皇帝,年号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局面的缘由:1、隋朝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大运输河的开通为唐朝奠定了初步基础;2、唐太宗调整统治措施,稳定社会秩序,注意发展生产,出现了“贞观之治”,为开元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武则天几十年承上启下的统治,更是为“开
4、元盛世”的出现打算了必要的条件;4、唐玄宗继位后,勤于政事,任用贤能,整顿吏治,在名相姚崇、宋璟等人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大兴屯田,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清理土地户口,整理财政。裁减官僚机构和多余人员。改府兵制为募兵制,纳税服役,减轻百姓负担。废除酷刑苛法。提倡节俭。 开元年间的全盛局面就出现了。 唐玄宗和他的祖父唐太宗有哪些相像之处?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 重视农业生产 重视农业生产 戒奢从俭 提倡节俭 改革吏治 整顿地方吏治 擅长纳谏,任用贤臣(魏征、“房谋杜断”) 善用贤臣(姚崇、宋璟) 简法轻刑 废除酷刑苛法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
5、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统治后)天下大稔。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1)说说上述两则材料的也许含义。(2)造成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不同社会现象的缘由是什么?(3)通过对上述两则材料不同现象及其缘由的探究,谈谈你的相识。 (1)材料一的含义:描绘了贞观初年茫茫千里,既无人烟也无家畜的荒芜的社会景象。材料二的含义:描绘了唐朝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出现了经济富有,社会安定,人民安家立业的局面。 (2)造成材料一中现象的缘由:隋末斗争的浩劫;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得民不聊生。造成材料二中现象的缘由: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和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6、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从而出现了这种治世局面。 (3)我们应当树立“重民”思想,减轻人民的负担,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动身;国家要发扬节俭的美德;政府官员要廉洁自律;精简机构;要重视人才的选拔等。 一、选择题 1.中国人民高校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哪一位皇帝统治前期的社会状况()A唐玄宗B唐太宗C隋文帝D武则天 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闻名的谏臣。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7、;以史为镜,可以鉴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了一面好镜子。”这位大臣是() A长孙无忌B杜如晦C狄仁杰D魏征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武则天是我国唯一的女皇帝B.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C.唐都长安是闻名的国际大都市D.唐朝出现了曲辕犁和翻车 5.唐朝的全盛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 6.下列人物不是唐玄宗时名相的是()A.张九龄B.狄仁杰C.姚崇D.宋璟 7.“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B、政治比较稳定C、经济旺盛发展D、国力强盛 8.导致“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最突出的缘由是两朝统治者()
8、A重用贤臣B励精图治C擅长纳谏D勤于政事 9.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 10.谁统治时期,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到来奠定基础。()A唐高宗B唐中宗C武则天D唐玄宗 二、简答题 1.被突厥等少数民族首领拥护为天可汗的是哪位帝王? 2.唐太宗以实物替代劳役有什么好处? 3.唐朝建立的时间和都城是什么? 4.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贞观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5.为什么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盛世的局面?唐太宗为什么是最闻名的皇帝之一? 6.唐太宗实行了哪些措施治理国家? 7.武则天称帝的国号是什么?武则天
9、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8.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局面的缘由有哪些? 9.唐太宗姓名是什么?隋文帝姓名是什么?唐玄宗姓名是什么?唐高祖是谁? 10.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 1.中国的封建社会多次出现治世或盛世局面,请填写下列朝代治世的统治者: 朝代 盛世局面 皇帝 西汉 文景之治 西汉 大一统帝国 汉武帝刘彻 东汉 光武中兴 隋朝 开皇之治 唐朝 贞观之治 唐朝 开元盛世 2.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第7位皇帝,政治家。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功高盖世,从开元末年后唐玄宗李隆基罪恶滔天。唐玄宗李隆基是历史上最难评价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后期,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成天过
10、着尽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随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开,僭拟官掖。车马仆御,照射京邑,递相夸尚。每构一堂,费千万计。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起先衰落。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后期的统治沉溺酒色、怠于政事、任用小人,奸臣当道,朝政混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你怎么看待这位皇帝? 男生:自古红颜多祸水。商纣王所以暴虐,是因为身旁有个妲己,商朝是因为商纣娇宠的妲已祸乱而导致亡国殒命;周幽王丢了江山,是因为宠爱褒姒,怪褒姒一笑,假如不是周幽王为博她一笑而烽火三戏诸侯,也不至
11、亡国;夫差所以败于勾践,是因受了西施腐蚀,吴国的战败是因为西施“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才使夫差的英名霸业付诸流水;楚霸王项羽乌江边的别姬自刎;隋炀帝之所以掉了头颅,皆是因为喜好江南女色;李煜与小周后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花往事;李隆基后期昏庸,因“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朝的败落全是因为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明朝的灭亡也是因为陈圆圆害得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女生:自古昏君自误国。没有喜妹,夏桀一样会亡国;没有妲己有错啊,错的是幽王,他不该用这种方式博妃子一笑,取悦女人的方法许多啊,他何必这样!,纣王同样会被推翻;大周立业80
12、0载,没有褒姒,自也没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但褒姒并没一个朝代的气数将尽,君王昏庸无道,残暴无良,才会群起而攻,得而族灭。这不是女人的过错。我一向不信任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可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气的,兴亡的责任,都应当男的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新课标人教版)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学问与实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驾驭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2.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相识到唐太宗
13、、武则天、唐玄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旺盛,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的肯定的推动作用。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多媒体课件1课时新授课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人物图、复习提问隋朝大运输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科举制创立的标记。二、导入新课以一首唐诗即杜甫的忆惜:“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倶丰实。”开篇,引导学生回答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老师叙述:诗中描写了唐玄宗开元年间旺盛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
14、景象。那么,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社会究竟旺盛到何等景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三、讲授新课(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平定了全国。2.继唐高祖之后,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3.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人才,知人善任。4.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化,大力兴办学校。5.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6.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7.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
15、增加,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二)女皇帝武则天1.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掌权,高宗死后,武则天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武则天统治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接着推行唐太宗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还破格提拔很多有才能的人。3.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郭沫若这样评价她“政启开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年级 历史 下册 贞观之治 开元 盛世 学案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