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视察,理解和语言表达实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初步相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视察,理解和语言表达实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嬉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相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内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沟通,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驾驭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依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
3、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相互沟通。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老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确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小鸡图,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出示青蛙图,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沟通。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慧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很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
4、: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 ),1+2=(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爱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日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解并描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打算礼物嘉奖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课堂总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接着视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法 3+2=5读作:3加2等于5 ? 加号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
5、少,就要用加法计算。 教学反思: 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的含义,相识到加号是表示运算的符号,这还是第一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留意了以下几点: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相结合。 3.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4.采纳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培育了学生的看法、情感和自信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第六课时: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
6、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语言表达实力;培育学生初步的数学沟通意识。? 3.使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胜利体验,增加自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打算: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依次填数:?()3()5。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视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用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
7、,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沟通感受与体会。? 老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沟通,然后全班沟通。? (3)老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老师说明: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老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4)老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 老师范读,
8、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1)老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诞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2)(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老师启发学生说出:? 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 有2个小挚友,又来了1个小挚友,合起来是3个小挚友,2+1=3。? 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 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 ?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老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2)做一做
9、的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老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学生操作。? 汇报沟通? 4+1、1+4、3+2、2+3、1+3、3+1? 2?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第23页,仔细视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 四、小结:你今日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用数学数学教案
10、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用数学数学教案 第四课时: 用数学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五的第7、8、10、11题 教学目标 1. 依据情境图中给出的信息(条件)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培育学生用所学数学学问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实力。 2. 充分运用情境图中给出信息(条件)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 3.培育学生合理利用各种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培育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念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学问的实力。 教学打算:课件、问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 8+5 0+0 15+4 5-5 5+7 10+9 17-7 18-5 2+3 4+10 6+9 17-10 10-7 5-
11、4 6-2 7-3 8-0 18-10 (2)在括号中填数 ( )+6=11 17-( )=2(指名回答,怎么想的?) 8+( )=13 6+( )=15 12-( )=2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停车场有9辆车,一个学生说:“又开来了6辆。”另一个学生问:“现在有几辆车?”) 引导学生思索:依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算式吗?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的第7、8题。 (三)用数学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10、11题(引导学生仔细视察,理解图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减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减法数学教案 第六课时:减法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减
12、法的意义,相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2、实力目标: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 3、思想目标:培育学生团结友爱、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相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三、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四、教学具打算: 红花、小圆片、小棒、学具、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 1、每个小挚友拿出圆纸片摆一摆,说数的组成。 2玩拍手接力的嬉戏。(如:可小组之间玩,师生玩等形式) 3、复习加法,学生拿出铅笔,左手2只,右手3只,合起来是几只?用算式表示。 (3)过渡: 逆向思维:老师做动作,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所做,把5支铅笔
13、拿走2支,还剩下3只,可以用什么数学学问表示?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伺机板书:减法) (4)新授: 1、老师一共有5支铅笔用5表示,拿走了2只铅笔用“-2”表示,3剩下3支铅笔用“=3”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来,并相识减号“-”) 2、说一说:学生看老师动作,说一说老师做了什么?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式子 3、小组内学习:学生视察课本纸鹤图和气球图,小组内每个小挚友任选自己喜爱的一幅图来说说图的意思,并用算式表示出来。相互检查列式真确了没有。 4、汇报学习状况:每组请一个小挚友说图意和算式。 5、巩固练习:贴红花图2,拿走1朵,列式计算;接着出示三朵,指名上来任拿红花,列式计算,接着下去贴四朵
14、、五朵红花,说说有几种拿法和算法。 6、我当小老师:小组内一人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出用减法计算的图,考考大家,其它人说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要求每人都要摆一次) 7、指名小组汇报学习状况 (5)小结: 今日你学到了什么?相识了什么新挚友? 板书: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数学教案 第十一课时 连 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驾驭连加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培育学生视察、分析、推断实力和迁移实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驾驭连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打算:课
15、件,磁性小棒,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音磁带。 学具打算: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进行“画苹果竞赛”,分男女两队,第一轮为双人赛,其次轮为三人赛。 每轮竞赛结束后由学生列出算式,推断出胜方。 师:我们看到了一场激烈的竞赛,老师还留意到了,同学们能计算出3个数相加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连加。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读。 二、新课 课件演示:先是1条鱼游出来,接着5条鱼一起游出来,又游来了2条鱼。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画面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老师板书算式:1+5+2=8。 教读算式,学生跟读:1加5再加2等于8。 师:算式里的“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表示
16、什么?“8”表示什么? 指名答。 问:计算1+5+2=8,第一步先算什么?其次步再算什么?(指名说) 除了这方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老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加连加。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一个数相加;还可以先把第一个和第三个数相加,把加得的数再和其次个数相加。 三、老师教做课中操 四、联系生活实际 师:连加在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比如说我们开学时买作业本,买了2本算术本,2本图画本,4本生字本,一共买了多少本作业本,算式是2+2+3=7(可由学生说)。平常你们在哪里用过连加?谁能说一说?(指名说
17、) 五、动手摆小棒 让学生根据老师要求摆小棒,同时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依据摆小棒的状况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沟通计算方法,个别汇报。 六、嬉戏:出手指 学生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嬉戏:其中三名学生出手指,另外三名学生依据 对方所出手指数写连加算式,嬉戏轮换进行。 老师宣布嬉戏起先后,巡察并进行指导。 嬉戏结束,投影出学生写的算式,集体讲评。 七、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还记得连加算式怎么读吗?怎样计算连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老师资讯、老师沟通、老师学习 尽在小学老师帮!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能依据图示列出
18、十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过程与方法:经验视察与动手操作摆一摆、数一数,发展抽象思维,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情感看法价值观:体会数学的乐趣,培育学习数学的爱好以及沟通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加法算式的意义。 三、教学打算 教具:PPT,梨子和苹果的卡纸若干个。 学具:计数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图片猴子捞月,并询问图片当中的猴子在干什么?有几只猴子在井旁站着?有几只猴子在井上空悬挂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视察。 学生作答后接着追问:那图片中一共有几只猴子呢?从而倒入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通过导入
19、中的故事引出“3+2=?”,引发学生思索。设置小组探讨,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可以利用手中的计数棒,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探讨如何计算3+2=?(探讨过程中,老师巡察视察探讨状况,适时引导。) 探讨过后,学生可能会给出以下3种方法: 1.掰手指数数,数到5; 2.在2的基础上再往后数四个,数到5; 3.先拿出3根计数棒,再拿出2根,数一数,得到5。 全班共享后,对学生探讨状况刚好总结并对他们提出表扬,并板书3+2=5。 (三)深化新知 接着拿出打算好的苹果卡纸,创设新的情境:老师上午买了4个苹果,下午又买了1个苹果,总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通过随机提问,找同学上台来现在讲台上贴一贴,在写出算式并给出结果
20、,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4+1=5。 完成后,进行追问,若上午买了1个,下午买了4个呢?引导学生列出式子1+4=5,并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发觉?引导学生得出:变更两个数的依次,它们的和不变。 (四)应用新知 利用老师供应的梨子和苹果的卡纸,同桌两人完成嬉戏:依据本节课学习的十以内数的加法一个出问题,一个回答问题,让同学们踊跃报名在讲台前展示。 (五)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并留给学生一道作业题:回家后,自己当一名小老师,给爸爸或妈妈出一道加法的题目考考爸爸妈妈。 五、板书设计 加法 3+2=5 4+1=51+4=5 变更两个数的依次,它们的和不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得数是6、7的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法 人教版 一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