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要点.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要点二年级数学上册学问要点梳理 二年级数学上册学问要点梳理 第一单元加与减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干脆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根据从左到右的依次,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根据从左到右的依次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其次单元购物 一、相识人
2、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
3、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改变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围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一、2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四五二
4、十四六二十四 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四、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5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5。 五、用乘法解决问题,在计算时,要精确地运用乘法口诀。 第六单元测量 一、测量长度的单位 1、米和厘米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米=100厘米或1m=100cm 二、用尺子测量物体或线的长度的方法: 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物体的另一端与尺子对齐的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从一个整刻度到另一个整刻度,
5、两数之间相差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三、学问拓展(选学)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非常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
6、米=0.1厘米;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一、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有两种: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二、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除数的运算叫除法。 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读作a除以b等于c 四、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倍的意义 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八单
7、元69的乘法口诀 一、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六七四十二六八四十八 六九五十四 6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6. 二、7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 7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7. 三、8的乘法口诀: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八九七十二 8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8. 四、9的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8、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9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9. 第九单元除法 一、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二、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计算。被除数不变时,除数越小,商就越大;除数越大,商就越小。有些实际问题不能依据已知条件干脆得出结论,可以分步解决。 三、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要依据详细情境,结合乘、除法的意义,正确列出算式,应用乘法口诀求积或商。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安排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5个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9、;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相识;视察物体;统计。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支配相应内容的复习。总复习的编排留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学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相识。同时留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娴熟程度的作用。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学问更加巩固,计算实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学问更加巩固,计算实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
10、简洁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单元课时支配: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2、105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娴熟驾驭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详细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实力。教学过程:一、基础学问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留意什么?2、学生小组内沟通。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4、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沟通。)设计意图:让学
11、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驾驭计算方法。二、发展练习1、完成105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老师多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赐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育他们学习的自信念。3、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575754+6-3-3+257436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确定。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敏捷运用学过的学问,在体验学习胜利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育学习的自信念。三、实际应用1、完成107页第10题。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沟通。2、小挚友跳绳:小明小红小东小丁4
12、5下36下53下60下(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实际应用的实力。 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初步学会了一些估算的方法。 其次课时“表内乘法”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2、106、107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娴熟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学生会依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3、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实力。教学重点、难
13、点: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依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础学问1、同桌相互背乘法口诀。2、沟通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娴熟吗?还存在什么问题?3、老师抽查。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依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三五()六九()()四十二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驾驭计算方法。二、发展练习。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02页的第3题。2、沟通反馈。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敏捷运用学过的学问,在体验学习胜利的同时发展思
14、维的灵敏性,培育学习的自信念。三、实际应用1、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先在小组内轮番提出问题并解决。全班沟通反馈。(老师多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2、109页地16题:设计游乐安排。(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安排。(3)、全班沟通。激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实际应用的实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沟通实力。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通过对单元学问的复习与梳理,学生对表内乘法的口诀更加娴熟了,计算速度有明显提高,对乘法的意义有了更
15、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3、106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学生进一步娴熟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相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4、培育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沟通的实力。教学重点、难点: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4、培育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沟通的实力。教学打算:图,尺子等。教学过程:一、米和厘米的复习1、回顾梳理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
16、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学问你知道哪些?学生小组沟通,回答。2、表象与进率(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老师主动评价学生的方法。(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老师板书:1米=100厘米3、估计与测量(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老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刚好发觉出现的错误。(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17、。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无参照物的状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二、复习角与直角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2)、学生小组沟通。(3)、汇报发觉的角。2、直角(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推断的呢?学生汇报并演示推断直角的方法。(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板书。(3)、请你画一个角。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4)、出示第6题梯形图。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学生视察思
18、索回答。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5)、组织全班沟通订正。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相识。三、综合练习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老师巡察,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刚好个别指导。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3、随堂练习。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视察物体”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3、104、109页。教学目标:1、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视察到的物体的形态是不同的。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4、培育学生从小擅
19、长视察,细致思索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物体的形态的区分。2、进一步培育学生精确分辨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视察到的物体的形态。教学过程:一、视察物体的复习1、回顾视察物体学问(1)、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视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学生独立思索,小组探讨,汇报结果。2、说一说(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状况。学生小组活动,组内沟通,
20、说一说评一评。3、完成103页第7题。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全班沟通、订正。设计意图:借助小汽车和图片全面回顾所学的视察物体的学问。通过小组沟通、互评,培育学生讲解的技能和倾听的习惯。二、复习对称图形1、回顾反思什么是对称图形?学生回顾反思,回忆,沟通,全班补充,形成较精确的表达。2、画对称图形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老师巡察。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沟通、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驾驭。三、拓展练习1、老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位置看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2、随堂练习。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统计”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4、108页。教
21、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依据统计图提出问题。3、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与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相识。2、能依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统计1、视察探讨(1)、老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细致视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觉?(2)、学生视察探讨,思索,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细致视察统计图,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发觉。(3)、组织全班汇报沟通,梳理统计图信息。2、回答问题依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22、?1)、最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喜爱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思索回答问题。3、提问与解答(1)、依据统计图上供应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与解答。(2)、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全班解答,订正。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充分探讨,在互动中共享、互补。二、拓展练习1、完成108页第14、15、16题。老师留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采纳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2、随堂练习。3、补充练习。三、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八、总复习第1课时数的相识【教学内
23、容】教科书131139页。【教学目标】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学问,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驾驭有关学问间的联系。2?经验整理与复习所学学问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学问的方法,培育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3?培育学生的分析、推断、概括实力,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究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1?经验整理与复习所学学问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学问的方法。2?驾驭万以内数的数位依次、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学问。【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结束,从现在起先,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学问进行综合复习。(板书课题)二、整理全册所学内容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
24、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2)想一想: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整理学问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呢?先独立思索,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3)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议一下,选择你们喜爱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学问。整理要求: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楚、有条理。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过程。2?全班汇报沟通、完善整理结果(1)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沟通整理的过程、结果。(2)结合展示、沟通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状况:你喜爱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须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3)依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
25、的板书。如:全册内容数的相识:万以内数的相识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计量单位长度单位:千米、毫米时间单位:时、分、秒相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相识统计三、整理复习万以内数的相识1?万以内数的数位依次(1)出示数5555,从右往左,你能依次说出每一个数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吗?(2)填空: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10个千是()。(3)让学生做教科书131页第1题,然后沟通。2?数数(1)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九十八数到一千零一十二。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千九百八十数到二千一百。一百一百地数,从一千七百数到三千。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2)写出3408后面的三个数
26、和3001前面的三个数。(3)让学生做教科书135页第3题,并沟通填的结果。3?读写方法(1)读出下列各数:教科书135页第1题。指名读,然后说一说:怎样读万以内的数。(特殊强调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2)写出下列各数:教科书135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4?大小比较(1)写出下列各数,并按从大到小的依次排列。三千零二三百零二二千三百三千二百三千零二十(2)说一说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3)做教科书第136页第5题。5?较大数的估计一个数比400大得多,比2000少一些,这个数可能是:(在正确的数下打?)999138019005000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
27、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怀疑?第2课时数的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139页。【教学目标】1?经验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相识和理解,增加对有余数除法的相识,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2?在整理和复习中初步感悟整理学问的方法和策略。3?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教学重点】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需小于除数。【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相识,这节课我们接着复习有关数的运算。(板书课题:数的运算)让同学想一想,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数的运算。学生经过回忆答出:(1)整
28、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2)加、减法的估算。(3)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4)有余数的除法。二、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1?复习口算以卡片的形式出示教科书136页第8题。学生抢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复习估算出示教科书131页第2题。375+287526-339老师:假如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有方法吗?(估算)指名两人说出估算的结果,集体订正时,说估算过程。指出:估算时,要把每个数看成跟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口算,这是估算的方法。3?复习加、减法的笔算老师:假如我们还想知道精确的结果,又该怎么办?(笔算)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老师:看着黑板上的竖式,
29、小挚友想一想,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时应留意什么?当学生有了想法后,首先在小组内进行沟通。这时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倾听别人的看法。经过探讨,小组统一相识,然后进行全班沟通,估计会有以下说法:(1)首先要书写仔细,相同数位对齐。(2)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或减起。(3)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下一位相加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4)计算三位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上借“1”当“10”,和这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经过探讨沟通,全班统一相识。4?巩固练习老师:小挚友们已经知道了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应留意什么
30、,现在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完成教科书136页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复习有余数的除法老师:小挚友们已经能够娴熟地进行计算了,下面有两道填空题,会填吗?出示教科书132页第5题。学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老师:有不同看法吗?你能依据这两句话列出算式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时,指出列出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老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应留意什么?为什么?强调: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需小于除数。可结合两道填空题加深理解。三、综合练习1?教科书137页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教科书139页第16、1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
31、体订正。四、全课小结(略)第3课时计量单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2139页。【教学目标】1?经验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时间单位:时、分、秒和长度单位千米、毫米的相识和理解,会运用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来进行简洁的换算。2?能利用所学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3?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念,获得胜利的体验。【教学重点】1?能依据题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2?依据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老师:同学们,今日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计量单位)想一想,本学期的计量单位包括了哪些内容?(出示全册学问
32、结构图),在这些学问中你还有什么怀疑须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二、整理与复习时、分、秒(1)出示钟面,让学生细致视察钟面,看能联想起哪些数学学问。(2)学生独立思索后在班内沟通想法,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内容包括:时针、分针、秒针的相识;1时、1分、1秒在钟表上怎样规定的;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进行简洁的换算。(3)做练习,出示课本132页第3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再全班汇报沟通。汇报时,重点说说自己的想法。三、整理与复习长度单位(1)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思索,再全班汇报沟通,老师并板书:千米(1000)米(10)分
33、米(10)厘米(10)毫米(2)做练习,出示第132页第4题。让学生独立视察图形,说说每个图形各呈现了什么。学生依据课本给出的信息,找出合适的长度单位。窗户宽120(),三峡大坝高185(),飞机每分飞行13(),小挚友每时步行3()。学生独立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后,在班内汇报沟通,说说为什么这样填。(3)做练习第138页的第13题。让学生独立做,再全班沟通。四、解决问题我们前面整理复习了时间单位、长度单位的有关学问,下面就利用这些学问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呈现课本第138页第15题。A?让学生细致视察情景图,说说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B?让学生思索,梅花鹿、长颈鹿的高各是多少?C?班内反馈,让学生
34、说出自己的列式和答案,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D?学生解决第15题的第(2)小题,并全班沟通。五、全课小结回忆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第4课时相识图形、统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3139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驾驭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2?通过对详细材料的统计,让学生再次经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3?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整理和分析数据。【教学难点】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依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老师
35、:今日,我们一起来复习相识图形和统计。板书课题:相识图形、统计。二、复习相识图形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过哪些图形?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电脑出示每种图形各两个,杂乱地排列。老师:依据你学过的有关图形的学问,能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1?复习长方形的特征老师:结合刚才的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辨长方形的。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哪些学问?学生在小组内沟通,并整理汇报。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2)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2?复习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在小组内沟通并汇报:(1)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每一条边都叫做正方形的边。
36、(2)正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3?复习平行四边形老师:说一说平行四边形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不做过高要求。4?巩固练习,加深提高出示第133页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区辨别别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三、复习统计老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方面的学问?学生在小组内沟通,并汇报:(1)用画“?”或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2)整理后的结果要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出来。出示第133页第10题,再次经验统计过程: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整理数据。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完成统计图。学生完成后,全班评价。依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出
37、数学问题并解决。如: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参与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哪种最少?参与科技小组的比参与数学小组的多多少人?四、综合练习1?第133页第7、8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第135页第4题(1)引导学生分析,这个统计表共有几行?每行各表示什么意思?(2)怎样比较跳高的成果?(3)怎样比较100m跑的成果?是用的时间短的跑得快还是用的时间长的跑得快?(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第138页第14题先分析统计表,再提出数学问题。五、全课小结谈收获和体会。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学问要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学问要点 其次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
38、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
39、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依次和连加、连减的口算依次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依次、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40、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其次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先读题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遗忘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作答。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4、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和一共.?比.多多少几?比.少多少几? 整理和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41、:教材第33页。教学目标:学问点: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晰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学问,更坚固的理解和驾驭这些学问。实力点:1、培育学生简洁的整理、归纳的实力。2、培育学生依据供应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实力。德育点:体验与同伴相互沟通学习的乐趣,培育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和估算实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整理学问:小组沟通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学问?笔算加法、笔算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用数学。把自己找到的学问点进行分类整理。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1、学生自己编题,复
42、习笔算的方法。小组自编计算题,自己笔算。笔算加法应留意什么?减法呢?他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做笔算时应留意什么?2、18+2370-4158+2989-346+4868-6546+2391-8343+1917+7992-5690-5490-60+2443-8-3050+27-917+26+183、数学医院。8239952717+4816+7379777990说说错在哪里?4、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并解答。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5、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学生列式计算。把题改为:10年
43、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让学生多探讨,说一说解题思路。三、拓展运用:开放题:小明有50元钱,它可能买了下列哪两种物品?应当付多少钱?(至少写出两种可能)并列出算式。伞14元钟表26元足球35元茶杯10元课后小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二 执教:赖雪春 教学内容:整理复习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学问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2、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育学生的思想情感,酷爱生活酷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归纳总结本阶段所学的基本学问和技能,会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以
44、及良好的思想情操. 一、教学过程: 1、让学生回顾本阶段所学的学问和技能 2、学生分析回顾 3、学生自由发言(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 谁能具体地说说 二、拓展延长 1、老师今日带来了一些数学卡片,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算得又快又对的同学奖他一个桔子。 出示卡片: 2你们知道吗,这些桔子是农场王叔叔送给我们的。王叔叔还邀请我们去他的农场参观,你们想去吗。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张线路图,你们能看懂吗,谁来说说是怎么走的。 3学生说: 4现在几点了,我们动身吧。(请一名学生说出时间) 5让全体学生张开翱翔的翅膀,闭上眼睛一起飞。 6出示农场图 7请学生仔细视察,找寻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数学问
45、题,并在小组内和大家沟通,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共摘了几千克桔子?河里有几条鱼?有几朵花?30只小鸟住得下吗?一个星期须要几千克饮料等。 8王叔叔还知道我们二(5)班的同学爱看书,买了许多书送我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书吗?(出示书图:) 但是叔叔要考我们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念解决它吗。 问题一:王叔叔买了一种书,正好用了54元,他可能买了什么书?买了几本? 问题二:王叔叔还用了20元买了三套书,他买的是什么书呢?每个小组最少说出两种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找寻答案。 三说说这节课你对老师的教学满足吗?对老师有什么要求。 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四嬉戏(玩扑克牌) 嬉戏规则:同桌一人出一张扑克牌,看谁先算出两个数的积,扑克牌就归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学问要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学问要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