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相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宰相制度的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1、废行省,设三司中心集权加强,宰相职权扩大布政司:分管地方行政三司都指挥司:分管地方军事隶属于中心有关部门按察司:分管地方监察2、废中书省和宰相明朝一起先就废除了宰相制度吗?不是,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心设中书省那么,为什么后来要废除宰相制度呢?A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B宰相胡惟庸专权朱元璋是怎样废除宰相制度的?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不许以后再立。
2、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影响?(答案置于标题“一”之后)二、内阁的出现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1、明太祖设殿阁高校士侍从顾问,很少参决政务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他是怎么解决的?(答案置于上)殿阁高校士的职权和地位如何?(答案置于上)2、明成祖设内阁高校士起先参加机密事务的决策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高校士有了票拟权(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特殊留意: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供应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确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接受最终还取决于皇帝的批红。由此可见,内阁的出现(下文置于标题“二”之后)三、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使
3、之达到顶峰,同时,也提高了办事效率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重皇权受到很大限制权重: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2、康熙帝:设南书房加强了皇权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终集权于皇帝,从而(下文置于上)3、雍正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旨意,拟写、传达皇帝诏令,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从而(下文置于标题“三”之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1、主动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沟通和融合2、消极影响:政治上,简单出现失误,形成暴政和腐败经济上,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思想上,文化专制钳制人们的思想,阻碍科技的进步外交上,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随堂练习全品第4课“典题探究”(见全品第7页,略)作业:全品课时作业(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1.学问与实力 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清初政治制度的改变和军机处的设置。 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分。 理解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探究中西君主制度演化的区分。 2.情感价值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峻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式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终“辉煌”的折射。 重点:明清
5、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于宰相制的区分,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当小燕子满天飞的时候,人们表面上沉醉在赵薇的大眼睛里,事实上是沉醉在大清皇帝的龙恩里,多好的皇帝。嬉笑怪嗔富有人情,体恤下情联系群众。真该怪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让我们不再有这般的福气。于是伪造了些虚拟皇帝,虚拟的华蜜。古代的臣民臣妾们真如人们眼前的影视剧那么美妙吗?没有。难怪鲁迅要说,翻开整部中国历史,看到的只有吃人和被吃几个字。杜甫有诗:被驱不异犬与鸡。即使是在那个时代,有良心的作家还是感到了人终归不同于蝼蚁,所以才有了杜甫、白居易等人的力作。惋惜到了世纪的今日,这些古已有之的不平而鸣,对皇权罪恶的批判,反而被越来越
6、多对清官和好皇帝的称扬取代了。我们公民社会的确立为什么如此艰难?这与臣民社会的难以割舍有极大的关联,因为在某些艺术家的眼中,这种社会还是有着其美的。正如鲁迅所言: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假如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美,抚摩,沉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恒久安住于这生活。 思索与推断: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对我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1.内阁制度的形成 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阻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废丞相,权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干脆隶属于皇上. 丞相制度废除的影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
7、然而又导致从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内阁制度的形成 缘由:为加强皇帝专制。 设立:永乐帝. 职权范围: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影响:太监宦官参政,阻碍阁权甚至限制内阁,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缘由。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背景(目的):适应西北军务的须要. 设立:雍正年间 地位: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肯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巩固了皇权专制统治,加强了对人民的限制和镇压,束缚了人民思想的发展; 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如何相识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
8、强 明朝建立以后,为加强君主专制,在中心废中书省,罢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相互牵制。清朝时,雍正帝为加强皇权,增设军机处,标记着我国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明清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加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建了条件,有利于民族融合,并有利于抗击外来侵略。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封建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记,但也是其走向衰落的表现。理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和缘由应结合前面所学,这一制度从建立起先就是朝着这一方面发展的,到了明清时期,整个国家完全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如费正清所言:在这样一个专制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
9、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祟。他是“天下第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可以想象,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完全放在一个人手中是多么危急! 但是,其消极作用也越来越大,严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是中国长期滞留于封建社会的政治缘由,从这些消极作用可以看出:封建专制社会已走向衰落了。 例1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记是 A废丞相B在中心设内阁C创设八旗制度D设军机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学问的驾驭。清朝雍正帝时,在宫内设军机处,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0、 答案D 2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标记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事务处”,它是清代作为政治中枢影响最广、起作用最大的一个机构。至于机构,它始终不算正式衙门,其值庐只称“军机堂”,事实上是皇帝辖下的秘书班子,这与外朝内阁作为正式政府部门相比,工作起来明显便利多了。速,即办事效率高。根据内阁规则,皇帝颁发诏旨和大臣有事相奏,都得经过多重部门,前后要花费许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旨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需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司员依据事由的轻重缓急,或采纳日行三百里的“立刻飞递”,或注明行四、五百里,甚至还有六百里加快的,
11、交兵部发出,削减了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办事速度。密,是指军机处设在接近内廷的隆宗门里,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又严禁外官擅人。军机处的设置,标记着清代专制主义集权政治进入一个新阶段。历史上丞相制度的残余荡然无存,君权得到极大加强,真正实现了“乾纲独揽”。 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
12、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请回答:(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干脆缘由是什么?(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改变?(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史料分析和运用实力。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军机处设立的缘由、主要职能及其特点,结合课文中对军机处的表述,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 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2)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3)保
13、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外国政治制度相比,有着自己显明的特点:(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楚。(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听从上级,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化大权。(3)人治高于法制。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随意冲击、取
14、代法律。(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心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5)宗法制度的残余严峻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7)调整伦理关系与等级秩序的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造成严峻的官民对立现象。除上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
15、以及在地方实行行政包揽一切的权能主义等等特征。 例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立皇权肯定权威皇权限制中心机构减弱地方权力注意思想限制 A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这一概念的理解。结合从秦朝建立这一制度到清朝这一制度发展到顶峰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知道,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答案B (山东苍山三中任怀飞) 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相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改变
16、;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分。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详细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育学生辩证的思维实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 7、驾驭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化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主动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逐步驾驭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分,驾驭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相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
17、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峻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相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缘由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材分析 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心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心辅政机构,帮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心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重点:明清加强君
18、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分;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四、教学方式 1、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取、舍和整和。 2、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可以略讲,以学生阅读为主。 3、培育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材料包括老师依据主题的须要增加的史实资料和时事资料,还包括各种图片资料。期望学生在研习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相识到历史材料是相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学问分析材料。 4、与沟通中不断锤炼历史思维。比如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你能用史实作出客观的评价吗?”等等。 五、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19、一: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打油诗反映了威严的皇帝的哪些苦恼?其中最主要的是解决什么问题? 歌中写道了皇帝的苦恼,俗话说:打江山简单,坐江山难。秦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之后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们该如何解决苦恼呢?本节就是总结了中国古代王朝专制政体逐步强化,政治权力逐步集中到皇帝手里的历史。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方面的历史。 导入二:课件显示:(利用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习爱好) 1、中国历史上持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
20、,为什么到明朝时被废除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行无辅臣?”为此他实行了什么措施?后来形成了什么制度?同宰相制度相比有何本质的不同?3、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意味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对此应怎样理解?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让学生站在比较高的角度明白明清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政治制度给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导入三: 当小燕子满天飞的时候,人们表面上沉醉在赵薇的大眼睛里,事实上是沉醉在大清皇帝的龙恩里,多好的皇帝。嬉笑怪嗔富有人情,体恤下情联系群众。真该怪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让我们不再有这般的福气。于
21、是伪造了些虚拟皇帝,虚拟的华蜜。古代的臣民臣妾们真如人们眼前的影视剧那么美妙吗?没有。难怪鲁迅要说,翻开整部中国历史,看到的只有吃人和被吃几个字。杜甫有诗:被驱不异犬与鸡。即使是在那个时代,有良心的作家还是感到了人终归不同于蝼蚁,所以才有了杜甫、白居易等人的力作。惋惜到了世纪的今日,这些古已有之的不平而鸣,对皇权罪恶的批判,反而被越来越多对清官和好皇帝的称扬取代了。我们公民社会的确立为什么如此艰难?这与臣民社会的难以割舍有极大的关联,因为在某些艺术家的眼中,这种社会还是有着其美的。正如鲁迅所言: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假如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美,
22、抚摩,沉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恒久安住于这生活。 思索与推断: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对我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A适应西北用兵之军事须要B加强中心集权 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D巩固皇权 2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措施评价,正确的是() A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加强中心的权力 B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划时代的变革 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疆地区的新防卫力气 D政府各部门相互牵制,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 3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l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压制了
23、民主思想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的落伍的重要缘由 ABCD 4标记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军机处的设置B八股取士的实施C厂卫机构的设立D严酷的文字狱 5伴随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冲突是() 中心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冲突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冲突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冲突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冲突 ABCD 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B西汉初年分封王国,郡国并行 C元朝废除州县制,实行行省制D明朝废除行省,地方设三司 7明初撤销中书省及丞相官制,皇帝秘书班子内阁的地位上升,主要反映了() A中心政府提高
24、工作效率B文臣的地位起先提高 C君主专制统治大大加强D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8明初管理地方政权的机构是() A节度使B中书省C行中书省D三司 9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干脆关系的是() A废除丞相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D以地方设“三司” 10“票拟”是() A、大臣的奏章B、阁臣帮助皇帝对大臣奏章的批复看法 C、皇帝对大臣奏章的批复看法D、对大臣奏章的批复看法 1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统治日趋稳固B、封建统治日趋衰弱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封建国家日趋巩固 12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
25、重臣组成 B能接触国家的军政机要 C始终是清朝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心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D它的设立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13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皇帝“家天下”制度中心集权制度官僚制度“多民族”与“大一统”() ABCD 14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 A明太祖时期B明成祖时期C明宣宗时期D明宪宗时期 15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根本上是() A、因为宰相胡惟庸“谋危社稷”B、地方上设三司后,宰相职权扩大 C、加强君主专制的须要D、宰相之职可以由六部替代 16宋太祖和明太祖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上有相同之处() A、极大地减弱相权B、分化中心和地
26、方事权 C、地方上高三司分权D、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政务 17明太祖设置殿阁高校士,作为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选择翰林院学士入值() A、说明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权力危机境地 C、明清皇帝重视文人敷衍文静D、都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18秦朝以来,直至清朝前期,中国政治制度演化的最突出特点是() A、中心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激烈B、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相交替 C、专制皇权的日益强化D、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日益激化 19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根本缘由是() A统治阶级的要求B法家思想的启示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D规定皇权的至高无上 20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
27、立与废除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须要B、封建专制统治的须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须要D、政令统一的须要 21军机处的设立标记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 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 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 22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B、强化君主专制 C、让“群臣”监督皇帝D、精简政府机构 23君主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渐渐增大的主要缘由是() A、激化了阶级冲突B、出现宦官专权的
28、局面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D、严峻阻碍中国社会进步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枢垣记略 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赵翼曝杂记 (1)据材料一,说明顺治年间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它有何弊端? 答:特点: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较大,皇权受到肯定的限制;满洲贵族(议政王大臣)权势大。 弊端:皇权受到限制,不利于稳定朝政;满洲贵族权势大,不利于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2)据材料二和所学学问回答,雍正设军机处的干脆缘由是什
29、么?军机处设立及发展的根本缘由是什么? 答:干脆缘由:处理西北紧急公务。 根本缘由:加强专制皇权、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统治)的须要。 (3)军机处有何特点? 答: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利于皇帝限制;军机大臣人数较多(六、七人),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参加处理机要政务,能够帮助皇帝限制政权;军机处设在离皇帝办公近处,便于皇上随时召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议,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目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
30、: (明太祖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唐太宗认为处理政务时“稳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又是什么? 答:唐太宗:丞相等先集体议政,皇帝最终决断。明太祖:取消丞相,中心各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干脆管理。 (2)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丞相的看法有何不同? 答:唐太宗认为置丞相有利于提中学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开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废之,集权于皇帝一人。 (3)结合
31、所学学问,简要谈谈你对两位帝王观点的相识。 答:唐太宗把君权与相权协调起来,留意发挥宰相参政辅佐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中心集权制度;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度对立看待,从制度上取消相权,虽然保证了君主的肯定权威,但却使中心集权制度走向了衰落,助长了官场上的唯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 三问答题 1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加强,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对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请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 核心:皇权至上和地方听从中心。本质:专制政治(或君主专制制度) (2)在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
32、基本冲突?其发展趋势怎样? 基本冲突:皇权与相权的冲突,中心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冲突。 发展趋势:相权逐步减弱并最终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心集权不断加强。 (3)你如何评价这一制度的进步作用和消极影响? 进步作用:在明清之前,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具有进步性,表现在: 适应了农业社会发展的要求,(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救灾行动,)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与社会安定; 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袤的范围内传播,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民族融合。 消极作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后期)起,消极作作日益显著: 助长了官场唯上是从、因循守旧之风和官僚作风
33、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加重了人民负担; 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化之风; 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建性,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在明清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快速落后于西方国家。 (4)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方面各有何突出特点? 答: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分相权为三,相互牵制;宋太祖从兵权人手,减弱地方权力;明太祖废丞相,亲自掌管六部,君权极端加强。 (5)概括指出上述特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 答:唐朝:形成了严密的中心集权体系,提高
34、了行政效率;宋朝: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明朝:使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全面走向腐朽。 (6)上述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趋势:由盛而衰。 2.简述秦、唐、明、清(鸦片斗争前)四朝所设立的中心行政机构。据此概括中国古代中心行政机构演化的特点和趋势。 参考答案: 中心行政机构: 秦:在中心设立丞相、御使大夫和太尉(三公)和九卿。 唐:在中心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明: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高校士备皇帝顾问,后形成内阁制。 清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保留明朝内阁制,后又设南书房及军机处。 特
35、点和趋势:中心官僚机构日趋完善并形成严密的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君权加强,相权减弱,中心集权空前强化。 3试综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是如何进行对各级行政机关的监察的。 参考答案: 秦在中心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西汉初亦设御史大夫行监察权。 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13个州,派刺史监察地方。 隋、唐时期设尚书、中书(隋时称“内史”)、门下三省,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监督。 唐朝还将全国分为若干个(10或15个)道,作为监察区。 北宋设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等三衙统领禁军,同时设立管理军务的枢密院。三衙、枢密院相互牵制、监督。 北宋还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院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相互监督。 北宋在地方派州通判到地方,与知州相互牵制、监督。 明初在地方设直属中心的按察司,掌管地方监察事务。 第25页 共25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