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二.docx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二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地球的各个圈层名称。 2阅读材料和相应的图表,概括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及相应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驾驭读图分析技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态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
2、构造”示意图)。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日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解并描述这几大圈层,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 【引发思索】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 地球内部原委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状况的干脆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
3、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 【探讨】啄木鸟如何知道哪种树生病了?哪棵树里有虫子?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内部? 【学生回答】 啄木鸟是通过敲击树木发出的声音来推断,实心树木与空心树木发出的声音不同。 人类可以用地球内部产生的振动来探讨地球的内部结构。 【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 【提问】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 【学生回答】地震波。 【归纳讲解】当
4、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剧烈冲击,产生弹性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板书】 一、划分依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剧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 当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人先是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摆。这就是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改变的探讨,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 【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圈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相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化地相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相识事物的一种方
5、法是:从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化分析微观结构。对地球内部相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探讨地震波改变曲线了解其结构。 【板书】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界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改变,出现不连续界面。 【探究】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互动探究 读教材图12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不连续面? (2)据图分析第一个不连续面在何处?在此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改变?此面名称是什么? (3)在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改变?这个不连续面叫什么?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成哪几个圈层? (5)画一画:读“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6、,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出地球的内部圈层。 【学生探讨回答】 【总结】 (1)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突然改变的面叫不连续面。 (2)在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面。 (3)在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逝,这个不连续面叫古登堡面。 (4)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改变。依据两个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5)【板书】(板图边讲边绘边讲解并描述) 通过分析图表总结(利用表解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备注:此部分可以用投影或电脑投到黑板上) 【留意】总结学问点时特殊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 【难点讲析】 (1)地壳的
7、特点 地壳的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就似乎建房子,高楼必需挖深地基一样。 (2)岩石圈是否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地壳? 不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两部分,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 误区: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 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 (4)内核为何是固体? 误区:外核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从课本图中也没有见到横波通过,为何是固体? 解析:纵波在地下5 000千米深处,传播速
8、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图上未表现出,横波在5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 【小结】 可以用半熟的鸡蛋来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由于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 【过渡】要使我们更全面地相识地球整风光貌,除了须要对地壳结构的了解外,还须要对地球外部结构的层次。那么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自范围和作用是什么呢? 【板书】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干脆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探讨。首先看大气圈有什
9、么特点? 【板书】1大气圈 (投影)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的主要物质组成是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氮和氧。 大气圈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准确的上界,在200016000千米高空仍有淡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千米高度左右的对流层范围内。 再来看水圈有什么特点? 【板书】2水圈 水圈由地球表面水体构成,连续但不规则。包括
10、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在不断地循环运动之中。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假如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匀称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生物圈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3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
11、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亿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亡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全部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小结:地球全部的外部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重叠的,在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参加下,整个地球朝气盎然;同时,它们起着爱护地球的作用,可以减弱太阳和宇宙辐射对地表的影响,
12、削减宇宙中的陨石对地球表面的撞击。外部各圈中的物质运动和循环,是促使地表物质和形态演化的重要动力。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教案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教案 习者水平分析:1、地球内部圈层内容虽然简洁,但比较理论化,无法让学生用“眼见为实”来感受,所以通过实物比拟的方法来描述地球内部结构(如地球内部圈层就像一个鸡蛋剖面一样)是一种比较好的“化繁为简、化虚为实”的好方法。2、关于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学生在初中只能是看到过,在中学物理中还没学到该部分的内容。所以,我们地理老师就应当充当一回物理老师,要全面的把纵波和横波的相关学问讲清讲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好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教学内容分析:本
13、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探讨,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所以,在详细的教学中,首先驾驭地震波的特点: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依据地震波速度的改变,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物质的组成及特点。我们把地震波速度突然改变的面叫做不连续面一个是莫霍面一个是古登堡面。依据这两个面,我们可以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比较亲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后面的教材会有更具体的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可简略点。当然,要强调的是地球外部圈层之间
14、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所以,人类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体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发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A、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B、运用资料和图表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A、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B、用详细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A、初步培育学生的整体意识,相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规律B、初步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
15、C、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来驾驭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地球内外部圈层的空间分布和特点教学难点: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基本特征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画图分析法、合作探讨法教学过程老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探究地球内部圈层活动中国古代对大地有一种说法:我们活人生活的地表叫人间,而地表之下的部分,叫阴间。阴间又分18层,所谓18层地狱么?你认为我们住的地底之下真的有18层吗?那我们的地球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的猜想都很有意思,想听听我的猜想吗?我认为地球内部结构就像是一个熟鸡蛋的结构,你信任吗?不信是吧!我这里有一个熟鸡蛋(小刀切开,展示给学生看)
16、同学们能把看到的情景描述一下吗?(可对学生的描述进行激励性评价)那么我是怎么知道地球内部结构也像这个熟鸡蛋呢?(自问自答)是不是我也把地球当鸡蛋一样用这把小刀给切开呢?或者像封神榜中的土行孙一样,可以到地下去看看呢?或者又像凡尔纳作品地心之旅中的主子公一样一个火山口进一个火山口出呢?(都不行能)(有感而言:上天不易,下地也挺难)那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物质呢?老师总结:那么,人来是如何利用地震波来实现对地球的“透视”呢?细致阅读课本21页第一段和其次段内容,并结合图1.25,完成下列问题:1、地震波、纵波、横波的概念2、对比纵波和横波,完成下列表格地震波类型纵波传播速度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理 教案 地球 结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