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张衡》教案语文S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张衡》教案语文S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张衡》教案语文S版.docx(1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下册张衡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教案(语文S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教案(语文S版) 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对资料的合理运用,了解有关蜻蜓的有关学问,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挚友,激发同学维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化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育。教学重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学问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相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挚友,激发同学维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化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育。教学难点: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学问的资料,
2、丰富对蜻蜓的相识。教学过程:一、走近蜻蜓1借助教材,走近蜻蜓(出示蜻蜓休息图片)同学们看,多么可爱的蜻蜓呀!(出示课后练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从陶行知和小挚友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请同学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吃食(同学发言)你了解了蜻蜓的吃食。(板书:吃食)俺们一起来读一读书中的语句。(留意“孑孓”的读音)小结:从蜻蜓的吃食,俺们可以发觉蜻蜓是益虫,是俺们的挚友,所以要放飞蜻蜓。尾巴(同学发言)(板书:尾巴)关于蜻蜓的尾巴,课文还向俺们介绍了什么?(同学发言,3、4人)(点击出示课件)请你把课文中描写尾巴的语句读一读。(指名2人读)(点击出示课件)陶行知说:“据说,在它(同
3、学读)。”这个说法正确吗?陶行知先生用了个“据说”,这标明他也不是很有驾驭,只是听说而已。原委是怎么回事?谁查找了资料?请你为大家作介绍。(同学发言)“蜻蜓吃尾巴”原来是这么回事。(点击出示课件“蜻蜓交配时,由于*的须要,会咬自身的尾巴,看起来像“吃”尾巴,其实并没有吃掉。”俺们一起来读一读。(同学齐读)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这句话补充在旁边好吗?同学摘写资料(提示写姿)。在今后的学习中,俺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将自身搜集的资料或读书的体会写在书的旁边,这是一种特别好的阅读习惯。现在谁能完整地为大家介绍蜻蜓尾巴的特点呢?(指名介绍,齐读看课件)眼睛(同学发言)蜻蜓的眼睛非常特殊。(板书:眼睛)老师边引
4、读课文边出示课件:它的眼睛很大(点击出示:大眼睛)结构很困难,是由(引读)不计其数的小眼睛构成的,(点击出示:多数小眼睛)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俺们一起把描写蜻蜓眼睛的语句读一读。(齐读)2.活用资料,走近蜻蜓示范批注。关于蜻蜓,同学们手中还有一份资料,大家都读过了吧?你能借助资料把蜻蜓介绍得更加详细吗?比方说俺们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来作补充。(展示课本吃食局部)同学们请看,课文介绍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但没讲吃多少,资料上是怎样说的,(指名读)俺们可以把它补充在旁边,一起来读一读。(示范补充吃食:)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蜻蜓的幼虫在水中也能歼灭孑孓等害虫。大家不忙写,老
5、师补充了吃食方面,请你们按这样的方法补充其他方面,好吗?合作批注。下面俺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探讨确定补写哪方面的内容,(点击出示:1.确定补写内容;);然后仔细细致地阅读资料,划出要补写的相关语句(点击出示:2.读、划相关语句;);大家一起商讨你划出的资料是否恰当,再补写在课文中相应的位置(点击出示:3.补写资料;);最终小组内练说并确定一名发言人(点击出示:4.确定发言人。)同学补充,老师巡察指导(留意指导同学从各个方面介绍;提示:你不但找得精确,而且字也写得很美丽)。合作效果展示(留意错别字的订正,病句的指导,语言表达的训练;面对全体同学)。俺们先来补充蜻蜓的尾巴,哪个小组先发言?同学展
6、示、沟通。(留意:指导以“俺们这一小组”介绍;口头语言的训练。)蜻蜓点水(人们常常看到蜻蜓点水,事实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然后一次次时常地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马上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似乎蜻蜓在时常地点水。)相机出现:蜻蜓点水图片。评:“蜻蜓点水”这样一个简洁的现象原来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学问,真是“到处留心皆学问”啊!齐读。同学介绍完后询问:你们小组还有人要补充吗?其他小组还有补充的吗?(集中介绍完一个方面再介绍另一个方面。)俺们再来看看蜻蜓的眼睛(有一对异样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一只大复眼由1万多只小眼组成。(出示多数小眼的
7、课件)评:多么独特的一双眼睛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晰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局部,还能望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小结:正是这样一双敏锐的大眼睛,使蜻蜓荣获“捕虫能手”的称号。关于眼睛,还有要补充的吗?过渡:除了蜻蜓的吃食、尾巴、眼睛,你还想补充介绍点什么?身体瘦长,胸部反面有两对膜状的翅,休息时翅绽开,平放两侧。你读书很细致,补充了翅膀的特点,你能用自身的话,把它说得更生动一点吗?(同学说)你真不简洁,不但补充了丰富的内容,还把它变成了自身的学问。口内生着一对坚硬有力的紫色大鄂,脑袋可随意美丽转动。评:这是它捕获飞虫的有利条件。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精彩的“飞行家”。在作急促的冲刺
8、飞行中,每秒的速度可达40米左右;还可以连续飞行一小时不着陆。评:奥运冠军刘翔跨越110米栏用了12秒91,蜻蜓每秒飞行40米,110米只须要两秒多钟,你看,比奥运冠军还快上好几倍,真是当之无愧的“飞行家”!)3创设情境,在言语交际中走近蜻蜓。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蜻蜓的学问,老师也感到受益匪浅,也宠爱上蜻蜓了。(出示捕获蜻蜓图)瞧,这位同学也很宠爱蜻蜓,他在干什么呢?(用网兜捉蜻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交际训练。(留意老师角色的转换)现在老师就是这位同学捕获蜻蜓的同学,你想对俺说什么?(为什么说蜻蜓是益虫?)俺知道蜻蜓是益虫,可俺并不想损害它,俺只是想视察视察它。这眼睛可真大呀,和俺们人的眼睛有什
9、么不一样吗?这尾巴又细又长,有什么作用?蜻蜓身上还有什么隐私?你们能告知俺吗?蜻蜓能歼灭这么多的害虫,可真厉害呀!不过,俺并不想损害它,只是想细致地看看它长得什么样子。蜻蜓身上还有哪些隐私,你能告知俺吗?过渡:蜻蜓是“飞行家”,是“捕虫能手”,是俺们的挚友小挚友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先生的话。二、走近陶行知1课文中陶行知先生是怎样劝告小挚友们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划出描写陶先生神态、动作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体会,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同学读、划,老师巡察指导。2沟通探讨,朗读体悟。“慈爱地摩挲”“拉着小挚友们坐在田埂上”从这里你看出了陶先生的什么?请你再读一读,体会体会。(指名2、3人读)“高高
10、举起”为什么要高高举起?(举得高,小挚友们才能看得清。)多么关切小挚友啊,到处为小挚友着想。俺们一起把这一句读一读。“当心地翻过去”你读出了什么?是的,他要求小挚友们放飞蜻蜓,他自身也非常爱护蜻蜓。大家再读一读,体会体会。“用商议的口吻”“还给”陶行知先生没有居高临下,他特别民主,把放飞的确定权交给小挚友们,让他们放得心甘情愿。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好吗?请你试一试。(指名2人读)俺们一起来读。3拓展引申。陶行知先生(出示头像课件)就是这样一位敬重小挚友、酷爱生命、提倡民主的大教化家,从他的一些名言中俺们可以更为真实地了解他。出示名言,配乐朗诵捧着一颗心来,(大家一起读)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
11、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人是这样赞扬他的,出示:万世师表(宋庆龄先生颂扬他为“万世师表”)永久不死(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题词“永久不死”)4关于陶行知的故事还有许多,关于蜻蜓,关于有益昆虫的话题也有许多,这些都有待于俺们小挚友课后去搜集,去了解。(出示要求)同学们一起读。(课外延长:读名言,讲故事,走近陶行知;查资料,做笔记,介绍有益昆虫。) 捞铁牛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内容简析】 本课写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让学生读后懂得要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以读为
12、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在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捞、拴”等生字,会写“府、拴”等字。 2.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1.驾驭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打捞铁牛的情景。 2.激趣:你想了解捞铁牛的过程和结果吗?今日我们来学习
13、捞铁牛。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相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把生字标出来。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相互订正读错的字,还不懂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 3.(出示生字卡)开火车检查认读生字。重点指导“陷”字的右部“臽”。 4.自由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错字,读得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并用序号标出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范读课文(或借助录音机),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课文,小组探讨: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汇报归纳,
14、老师随堂点拨,指导朗读。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默读课文,思索: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课件演示打捞铁牛的情景。 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着重理解捞铁牛的过程,感知怀丙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朗读时,抓住重点词语,把这些词语突出出来。 怀丙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渐渐地削减,船身渐渐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3)学习第3自然段。 着重理解打捞铁牛前做了哪些打算工作。 采纳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朗读时,抓住表示打算工作的一些动词,这些词要读重音。如“潜到、摸清、打算、装满、划到、拴、搭、
15、绑”。 (4)学习5、6自然段。 思索: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五、通读全文,加深理解 1.再读课文,并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感情,再读给自己的学习小伙伴听。 2.有感情地朗读。 3.老师配乐有感情地范读全文,学生闭上眼睛观赏,想象意境。 其次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后懂得了什么? 二、指导朗读 抓住重点词、句指导,让学生读出感情。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生提出难记的生字。 4.四人小组探讨、沟通: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指名在班上说说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 6.指导学生在田字格
16、中书写。 四、积累词语 1.朗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中的组词用“”标出来读读,老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齐读。 2.组词竞赛,评比组词高手。 3.从课文中选出自己喜爱的词语抄下来。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长 现代打捞水底沉物有什么方法? 二年级语文下册我能行教案语文S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我能行教案语文S版 【内容简析】 本课是一篇儿童生活故事,写的是九岁的贝贝很自信,在玩球时被大孩子“侵扰”后,能自己奇妙处理的事。提倡少年儿童要充溢自信,擅长与人交往,学会沟通和合作。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在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特性和健全的人格。本课教学设计及同步
17、练习侧重于培育学生的自信念,即“我能行”。 【教学目标】 1、相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允许、汗流浃背”等词语;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2、能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知道在生活中遇到这种状况时,要学会用聪慧的方法爱护自己,充溢自信地与人交往、沟通与合作。 【重点难点】 重点:贝贝处理问题的过程。 难点:遇到类似的状况,知道怎样爱护自己,与人友好相处。 【教具打算】 课件、挂图、生字卡。 【课时支配】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课件导入新课 1、老师谈话:同学们,这个单元讲的都是我们小挚友的故事,你们看:(边放课件边叙述)有小挚友一起玩篮球的,有玩“
18、跳马”的,有为花儿遮雨的,有为别人鼓掌的。 课件打算 画面一:贝贝和几个大孩子投篮。 画面二:几个小挚友玩“跳马”。 画面三:萨沙用雨衣为花儿遮雨。 画面四:同学们为小英演讲鼓掌。 过渡: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这是25课我能行中的一个情景。 2、看图质疑,导入新课:谁能看图说一句话,或者提出一个问题? 3、过渡:你们说的、想的都不错,现在就请你们自己阅读课文我能行吧,你们能行吗? 二、初读课文 要求: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仔细拼读几遍,其他不会读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三、趣味识字 1、当小老师:检查同桌会读吗?读对了,表扬同桌;读错了,帮他订正。 2、当机智鬼:这么
19、多生字,你有哪些好方法快速相识呢?把隐私告知大家,看谁的方法好,谁就是可爱的小机智鬼。 3?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读音: 瞄准、长凳、留意、滚动、求之不得、捡起、等待、传递、活跃、与、汗流浃背、擦汗、允许、约定 4、分段检查读课文,看生字放入文中是否能读正确。 四、整体感知,初学课文 1、填空练习:贝贝玩球时,突然,球被几个大孩子()。贝贝不用(),自己瞅准机会(),并和他们()。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课文用了8个自然段来写这件事,那么每一自然段都告知我们些什么? 五、指名读第1自然段,并说出从第1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哪一句写贝贝怎样玩球?哪些词要强调?引导学生
20、理解“一会儿一会儿”,并造句。 2、指导学生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留意”和“举动”。 六、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贝贝玩球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2、“求之不得”什么意思? 3、“贝贝却被抛在一边,变成了观众”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大孩子很无理,他们自顾自玩起来,一点儿不管贝贝;贝贝很可怜,眼睁睁地看人家玩自己的球) 4、假如你是贝贝,遇到这种状况,你会怎么做?你能表演一下吗? 5、小组探讨:贝贝为什么“呆呆地站在那儿,没有走开”。结合课文中的词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依据上下文猜想,贝贝可能想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6、在这突发事务中,你做一回评判员,想象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张衡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